如果你不是個性活潑、能言善道、喜歡交際的外向人,
或是你想停止無效社交、多陪家人與獨處,
不如學矽谷人打造「關鍵人脈」,精準社交!
~麻省理工最重要的溝通課~ 拜倫教育基金潛心15年研究成果, 如何越過「遭人誤解」、「防衛」、「沉默」、「對立」等潛在風險, 以有效溝通打破對立僵局?
★史丹佛大學師生公認為「最會溝通」的講師,TED影片破3400萬觀看! ★一般說話書,教你怎麼開口說話,麥特教你,被問話時,不怯場、不慌亂又能脫穎而出的即興應對力! ★簡單6步驟,迅速思考,機智回應!即興演說、與人閒聊、商業提案、面試,甚至社群媒體發文……任何需要說話的場合,都能展現出高...
親子、夫妻、婆媳、師生、團隊,該如何「好好說話」? 賴佩霞沉潛多年最新作品 名人藝人熱推!
詐騙常在你的「信以為真」 **《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作者新作 ** **揭發騙局背後的心理操弄 ** 本書兩位作者均為權威心理學家,他們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世界著名的金融詐騙事件,與神不知鬼不覺的各式騙局,探索人類大腦容易受騙的一面,提升我們的防詐騙雷達,洞悉騙子的伎倆。
99%的人際關係,都和溝通有關! 職場、家庭、談判、衝突, 化險為夷,為自己創造機會的38個溝通練習 ──公關教母丁菱娟的說話課,陪你一起好好說話──
「我這輩子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了……」 「爸媽難道會害你嗎?」 「你敢離開,我就跳下去。」 明明是最愛的家人、伴侶,與信任的朋友、同事, 但為什麼我們卻總是感到委屈、想逃? 你未曾覺察的「情緒勒索」,正在你的日常裡,一步步逼你就範。
本身作者貝塞爾‧范德寇為精神科醫生,也是研究創傷的先驅。他結合了最近幾十年心理創傷領域的驚人進展及三十多年治療創傷患者的臨床經驗,提出對於創傷的全新理解。我們得以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看清創傷是如何重塑我們的大腦——正常的記憶處理歷程因過大的威脅而崩解,時間凍結了,危險彷彿永遠不會結束。於是杏仁核隨時發...
善良,是一種選擇 但善良不該等同妥協或吃虧 缺乏標準的善良 會為難自己,又慣縱了他人 就因為你很善良,底線應該更高 你當善良,且有力量 ★甫一上市,狂銷150,000冊 ★中國「當當網」心理勵志暢銷榜NO.1 ★網路好評不斷,突破15,000則 戳中13億人內心痛點的人...
你與伴侶相處時,常害怕自己說錯話、常覺得自己不管說什麼都會引發對方令人錯愕的回應嗎? 如果是,你可能正處於長期的敵意語言暴力之下。這種暴力不必動手動腳,卻能在受害者心裡留下深深的傷害。 本書幫助你有效面對敵意語言,重拾生活的自主權,不再自我懷疑,不再擔心「失去對方的愛」,因為你找回了自己。
*世界出版史上僅次於《聖經》的長銷經典,出版逾80年,暢銷超過1500萬冊! *社交心理、人際溝通與成功學的必讀聖經! *股神巴菲特從二十歲起就奉為人生圭臬的案頭書!
人在江湖飄,難免要尬聊。 打造再尷尬都能聊出一朵花的體質, 讓初次見面的人聽你、上司和客戶挺你、 公公婆婆/岳父岳母/七大姑八大姨滿意你!
★國內第一本精彩詳述依附理論與伴侶諮商實務的專書★ 2種依附模式 × 4大關係衝突難題 × 7個擺脫惡性循環的方法 面對關係的不愉快.修復感情的裂痕.看見互動背後的重要線索 ★ 試閱心得贈獎活動 ★ *活動時間:即日起~7/27(四) *活動方式:活動期間內,下載本書試讀本...
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情緒上的困擾,憂慮、沮喪、恐慌、孤單、罪惡感⋯⋯,這些痛苦的根源通常埋藏於我們做孩子所學到、延用至今的行為模式中。由於不良的養育或童年創傷,我們邁向成熟的腳步是緩慢的或甚至是完全停止的。 本書明白地指出人們的這些掙扎在聖經裡有解決之道,幫助我們學習建立親密關係,與神與人的關係上有...
一方想要凡事都依自己的方式,卻因此犧牲掉另一方的利益。 這種雙方力量的較勁,就是一種「情緒勒索」。 調整與摯愛之人緊張、有害的關係,從勇敢斬斷勒索、走出情緒的迷霧開始。 ★暢銷20年、全世界都在讀的心理經典★ ★領先全球提出「情緒勒索」概念,全面且平衡探討勒索者與受制者的心理、手...
◎ 討厭社交的人,同樣也能擁有好人脈
過去,拓展人脈大多透過各式的社交場合,無差別交換名片,
名片夾塞得越滿,越有成就感,
但有時明明家裡有事或身體已累,怕錯過重要人士,卻不得不應酬,
對於不愛交際的內向人來說,每次社交更是一種折磨。
全球一流媒體《哈芬登郵報》日本版總編竹下隆一郎,
自覺自己是討厭社交的內向人,因工作需求,每天要應付各種交際。
後來,他前往美國矽谷的史丹佛大學擔任客座教授,
由於Apple、Facebook、Google、Twitter等全球知名科技公司都位於矽谷,
他努力與投資家、創業家、工程師等各種人物認識見面,
以為這樣會對打造人脈有所幫助,結果卻是白忙一場。
反觀矽谷人不應酬、不招待、不送禮,
但仍然成功與他人打好關係,建立密切合作,這讓他非常震撼。
◎ 有利內向人建立高效人脈的時代來臨
竹下隆一郎注意到,社群時代的改變,讓內向人建立人脈更有優勢──
.過去得靠主管「傳承人脈」,現在只要上網就能連絡重要人士,人脈變平等
.以前辦活動、募資必須到處拜託眾人幫忙,現在一個人在家光靠雲端就能達成
.價值觀已經轉移,現在的成功人士間更流行下班不應酬,把時間留給家庭和生活
◎ 內向人反而在工作上更有成就
竹下隆一郎曾採訪優衣庫(Uniqlo)創辦人柳井正,
得知柳井正是不折不扣的內向人,
他幾乎不參加夜間應酬,通常工作結束後就馬上回家,然後在家看書與思考,
由於越懂得深度思考,越能讓心中的想法清晰,讓他也能在工作上大放異彩。
竹下隆一郎在史丹佛與矽谷學會的七大關鍵人脈法則,
讓你減少無效社交,專注自己的生活與工作,同時又能打造人脈——
.人脈不必多,先從找到七個「跟自己頻率合的人」開始
.把「好啊!但是……」當口頭禪的人,別浪費時間跟他來往
.不必一見面就交換名片,先交談反而能提高親切感
.人脈裡,要有能當「專屬教練」的人,為你提供中肯建議
.跳脫同溫層,才能拓展不同領域的重要人脈
.懂得利用「紙筆」把想法具體化,溝通令人深刻,無意間與人形成連結
.想突破想法,帶來改革,要結交「痞子」
最後,本書教你從關鍵人脈中,找出能一起共事的人,建立強團隊,
還有更多打造精準人脈的技巧,
讓你在保持社交距離的時代,不聚會、少出門,
也能與人高效連結,創造人脈競爭力。
作者簡介
竹下隆一郎
1979年生,慶應大學法學院畢業。
2002年進入朝日新聞社,曾擔任經濟現記者、史丹佛大學客座講師,2016年起擔任世界最大的新聞媒體《哈芬登郵報》日本版總編輯。目標是成為「產生對話」的媒體。
2017年,《哈芬登郵報》創立的第5年,達成了網路媒體前所未有的5年即轉虧為盈。
2018年達成每月2,200萬網站瀏覽人次。
現正努力擴大網路直播節目「HUFF TALK」的觸及範圍。
譯者簡介
李韻柔
輔仁大學日文系畢,曾任出版社編輯。
現為自由人,是日文譯者也是文字編輯,偶爾出現在滿是日本人的地方協助口譯。看中文和看日文一般慢,喜歡語言間的轉換。
mhitomij@gmail.com
吳家德|NU PASTA總經理
矽谷阿雅|《夢想追不到就創一個》作者、前矽谷臉書產品經理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張瀞仁|《安靜是種超能力》作者
褚士瑩|作家、國際NGO工作者
蘇予昕|諮商心理師、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相較於外向人,內向人的社交能量更顯得珍貴。作者提出的『精準社交』思維,值得所有內向人學習。」──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