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野蠻室友

細菌、真菌、節肢動物與人同居的奇妙自然史

Never Home Alone

17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10/06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6.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4778997
  • 字數: 189,339
紙本書定價:NT$ 460
電子書售價:NT$ 32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一本離你最近的自然史
歡迎回家。在這裡,至少有20萬種生物陪伴你、圍繞你,
你從不孤單,你正置身在一個森羅萬象的小宇宙

☆《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作者羅伯・唐恩(Rob Dunn)最新力作
☆美國Amazon細菌學#1暢銷書;爬蟲與兩棲生物學#3暢銷書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450

    ★全球科技界盛讚李飛飛是「AI界的良心」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推薦「AI崛起時代」必讀書籍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科技書籍 ★Amazon編輯選書 本書是李飛飛親筆撰寫的回憶錄,一段從社會底層到人工智能關鍵夢想家的非凡軌跡。她的人生旅途,恰與AI的發展共舞。讀者不僅能看到一名年輕科學家動人...

  • 電子書: NT$ 455

    ——如果我們不是人類,我們會如何感受這個世界?—— 《我擁群像》普立茲獎得主全新力作!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衛報》、《時代》雜誌⋯⋯橫掃2022歐美年度最佳圖書榜★ ★卡內基傑出非虛構獎章得主★ ★入圍 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科克斯書評獎★

  • 電子書: NT$ 364

     ★ 2021年最佳書籍——彭博商業周刊   ★ 2021年最佳科學書籍——衛報   ★ 2021年最佳科學書籍——金融時報   ★ 2021年最佳哲學書―—五本書   ★ 2021年最佳書籍——經濟學人   「身為自己」是什麼意思?   我們的「內在小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 電子書: NT$ 294

    為什麼在得到之後,「渴望」常常變成「失望」? 又是什麼讓人類萌生許多奇思妙想,推動世界的改變?

  • 電子書: NT$ 336

    我們都聽過這樣的黃金法則:少吃多運動就可以減肥。然而事情沒那麼簡單。 本書結合減肥外科手術專家詹金森醫師行醫時面對的實例,以及全新的新陳代謝科學研究, 告訴你人體的食慾和代謝到底如何運作,你的身體如何決定你的體重。

  • 電子書: NT$ 315

      美國如今以無數犯罪小說、影集和電影風靡全球,   但卻少有人知,不到一世紀前,全美的法醫人數僅僅鳳毛麟角!   法蘭西絲.格雷斯納.李,為什麼會成為法醫學的推手?   作者布魯斯.戈德法布以《18種微型死亡》帶讀者回到上個世紀之交,結合歷史、科學和真實犯罪,講述一名女性永遠改變了法醫學面貌...

  • 電子書: NT$ 315

    李嗣涔博士結合最新實驗研究發現, 以穿梭陰陽界的「撓場」科學解密,成就人類大躍進的下一步! 從解開特斯拉日誌機密、風水原理, 領航靈界取能、星際通訊、物理農業和醫療新科技,可望解決能源危機, 預言21世紀的「撓力文明」即將興起!

  • 電子書: NT$ 387

    杜克大學行為睡眠醫學專家 為你揭開不靠藥物一夜好眠的訣竅 ★吳家碩臨床心理師(好夢心理治療所/睡眠管理職人)專業推薦★ ★Amazon網路書店4.2星好評★ ★已授出荷蘭、韓國等7國版權★ •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半夜2:00醒來? • 健康的睡眠看起來是什麼樣子? • 為什麼...

  • 電子書: NT$ 390

    韓國yes24網評分5顆星滿分好評! 5大主題╳42個醫學名詞╳152幅名畫, 以神經科醫師視角,重新詮釋希臘羅馬神話與解說醫學典故。 【繁中版由臺大醫學系副教授/作家汪漢澄醫師審訂】

  • 電子書: NT$ 420

    這是一本寫給運動愛好者,同時也寫給對運動感到焦慮又困難的一般大眾,為了自己健康必備關於運動和健康的好書。 本書作者丹尼爾‧李伯曼(Daniel Lieberman)透過自然史和演化,帶領我們探討現代人久坐、睡眠不足、走路蔚為風潮、運動量不夠、以及越來越多慢性疾病背後的種種健康危機,徹底改變我們...

  • 電子書: NT$ 441

    知識是如何產出,又是如何出錯的? ◎拯救科學的第一本書 ◎泰晤士報2020年度好書

  • 電子書: NT$ 420

      本書是在美國長久以來採用,並廣受歡迎的大學性教育教科書。特色是採取「正向看待」的觀點,尊重生理及心理真實,尊重各種經驗及文化,也尊重專業研究及調查,並從性教育擴及性別教育、情感教育,融合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與女性主義的觀點,並不斷逐年修訂。中譯本將是台灣市面上第一本全方...

  • 電子書: NT$ 315

    麥可.波倫為了「完整了解一頓餐食的因果關係」,以記者的追獵精神,沿著現代人主要三條食物鏈:工業化食品、有機食物和野生食物,從產地一路追蹤到餐桌。他深入農場、研發室、養殖場、加工場到賣場,親身觀察與訪談,如偵探般揭開現代食品的面貌。 這是深度的調查報導,是趣味的科普作品,更是優美的自然文學。越了解飲...

  • 電子書: NT$ 315

    我們人人皆有的這具身體,從外觀可見的頭部、五官、皮膚、四肢,再到體內的骨骼、大腦、內臟、消化系統及微生物聚落,從它們是什麼、它們如何不可思議地精密運作,以及它們如何有可能(不幸地)出錯。 《萬物簡史》、《大不列顛碎碎念》暢銷作家比爾・布萊森以一個門外漢的視角親身訪問了許多醫師、學者,參考了無數...

  • 電子書: NT$ 300

    好萊塢電影,不乏世界末日的題材, 劇情裡駭人的病毒、不孕症、AI、氣候變遷……, 真的可能終結人類嗎? 本書由一腳踩進電影圈的節目主持人艾德華斯, 加上量子物理學家布魯克斯, 攜手破解科幻片的末日劇情, 帶領讀者思考,這些世界末日,離我們有多遠?

  • 電子書: NT$ 560

    (全民醫學入門) X (人體免疫軍備全解說) X (47幅彩色插圖) 作者菲利普•德特默:千萬點閱、YOUTUBE最受歡迎科學頻道 KURZGESAGT創辦人 全面瞭解抗體、發炎和疫苗等防禦機制, 以及過敏、癌症、細菌的威脅。 比起打造「強大的免疫系統」,要追求「免疫系統的平衡」, ...

  • 詳細資訊

    一本離你最近的自然史
    歡迎回家。在這裡,至少有20萬種生物陪伴你、圍繞你,
    你從不孤單,你正置身在一個森羅萬象的小宇宙

    ☆《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作者羅伯・唐恩(Rob Dunn)最新力作
    ☆美國Amazon細菌學#1暢銷書;爬蟲與兩棲生物學#3暢銷書


    家中不可或缺的小生物,如何幫助人類增強免疫力、吃得更美味、過得更幸福?

    我們每天生活的「家居生態系」,是一片充滿未知的蠻荒大陸
    你知道在你家裡,住了將近20萬種細菌、真菌與節肢動物嗎?你的窗框上、枕頭上、蓮蓬頭內和貓狗身上,都住滿了大大小小的野生居民。它們已經與我們同居千百年,但我們對它們的認識卻少得可憐,甚至連它們從哪裡來、愛吃什麼都不知道。

    當你狂噴殺蟲劑,你可能殺死了好室友,獨留最有害的生物長相左右
    我們向來討厭家裡的細菌和微生物,認為它們有害健康,但事實可能正好相反。出生就沾染多種微生物的嬰兒,免疫力更強、更不容易過敏;韓國廚師手上的細菌,讓他們擁有獨一無二的「手風味」;家裡面人人喊打的蜘蛛,其實默默幫你吃掉了好多有害生物。

    擁抱生物多樣性,找回與自然的親密連結
    在本書中,生物學家羅伯・唐恩,將為你揭開迷人的微觀世界,帶你用全新眼光認識這些與你親密接觸的「室友」,它們為我們打造的生物多樣性,不僅讓我們更健康、幸福,也讓我們的生活更多采多姿。

    【你該知道的居家生物冷知識】
    ●蜘蛛是家中的益蟲,而且牠們幾乎不會咬人。(是的,你錯怪牠了)
    ●瓶裝水裡也有細菌存在唷。(學著愛它們吧)
    ●感染貓身上的弓漿蟲可能讓你更愛冒險。(而且這些人絕不會停止吸貓)
    ●麵包師傅的絕佳手藝(某種程度上)=他們手上各種細菌的綜合風味。

    作者簡介

    羅伯・唐恩Rob Dunn
    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生物學系教授,也是科普作家。首部著作《眾生萬物》(Every Living Thing)即榮獲美國國家戶外圖書獎(National Outdoor Book Award)。曾為《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BBC野生動物雜誌》(BBC Wildlife)、《自然史雜誌》(Natural History)等撰文逾八十篇。
    2014年出版《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The Wild Life of Our Bodies: Predators, Parasites, and Partners That Shape Who We Are Today,商周出版),榮獲Booklist Online、PopScienceBooks評選為2011年Top 10健康類書籍、Top 5最佳生物類書籍。
    唐恩現與妻子居於北卡州羅利(Raleigh)市,育有二子,以及數千種野生動植物。

    譯者簡介

    方慧詩
    高中到吳聲海老師實驗室遊玩後,便以台大生科當作第一志願,動物學碩士畢業後進博物館工作。現職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助理與ICOM NATHIST秘書,同時攻讀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博士班。常在都市叢林裡回想夏夜日月潭旁此起彼落而絢爛的蛙鳴。

    饒益品
    在花蓮的山與海之間長大、台大生科系畢業;目前居住於法國圖魯茲,在獲得碩士學位後繼續攻讀博士班,研究森林動態。終日盯著電腦螢幕但心中還是嚮往山林,著迷於生物的多樣性以及語言的多樣性。

    媒體推薦

    ▎專文推薦・審閱
    陳俊堯|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科普作家
    詹美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副研究員
    ▎群聚推薦
    李後鋒|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台灣昆蟲學會理事長
    黃一峯|金鼎獎科普作家、生態教育工作者
    黃仕傑|外景節目主持人、科普作家
    曾柏諺|國語日報科學版主編
    (依姓氏筆畫排序)

    ▎媒體好評
    「很有趣也極具啟發性的一本書……唐恩與他的同事運用群聚生態學(community ecology)的方法,為我們梳理出一個長久以來被忽視的生態系:人類的家。他們的研究豐富了我們對生態系功能的認識,更扣人心弦的是,讓我們知道自己和這些家中生物的互動,讓我們得以擁有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自然》Nature
    「一本迷人的書……輕快串起浩瀚的生物多樣性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並道出人類是如何改變了整個生態系──常常是越改越糟。」──《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妙語如珠、旁徵博引……很難不被羅伯・唐恩的文筆吸引,透過他一一細數,我們不得不驚嘆於自己家中這個生物小宇宙的豐富!」──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如果你是個蟲子迷,你一定會愛死這本書!在裡面你會看到鉅細靡遺、成千上萬的節肢動物和微生物,而且就跟你住在同一個家裡!」──《Bustle》雜誌
    「引人入勝……從羅伯・唐恩的眼睛看出去,房間都不是房間了,變成各式各樣可以去探索的棲地,同時,也完全刷新了很多人對害蟲防治的觀念。」──科學新聞Science News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