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之途

美學大師約翰.伯格在生命流動中見證永恆的小說

To the Wedding

10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3.9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448419
  • 字數: 73,484
紙本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26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影響歐美近半世紀 當代最重要美學大師
布克獎作家、《觀看的方式》作者約翰‧伯格
思索生死、苦難與愛的小說

這是婚禮之途,也是喪禮之途。
時間正在倒數,我該如何拾回生命的意義?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5

    1922年,紅色政權席捲蘇聯。 一位帝俄時期的青年貴族, 被迫在莫斯科一家豪華飯店度過餘生。 他以紳士風度對抗遭囚禁的命運,用品味緬懷過往的美好, 在劇變的時代,成為最不自由也最幸運的人。

  • 電子書: NT$ 266

    為何我們渴望關係,卻又一再受傷? 全球暢銷突破百萬本『現象級』小說! 改編同名影集深獲好評,IMDb8.8高分推崇 1991年出生的作家莎莉‧魯尼創造了全新的愛情的樣貌

  • 特價 電子書: NT$ 370

    今年最好看的歷史小說! 以19世紀牛津詞典編纂室的真實事件為背景 精湛敘述一段隱藏在男性書寫歷史背後的動人傳奇

  • 電子書: NT$ 336

    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奧爾嘉.朵卡萩的旅行奇想   結合旅行故事與哲思,並深入觀察人體 116則探討生命與死亡,運動和靜止的小說  

  • 電子書: NT$ 224

    安・泰勒: 普立茲文學獎得主、陪伴影響台灣兩個世代,獲獎無數的知名小說家。 我們渴愛,但也千軍萬馬地棄絕愛。 一個在你心上踱步的故事。   這些前女友們,每一個都會從你身上拿走一些東西……   之後,你不再會是全部完整的那個你。   再往後,就會一次比一次更少。   近...

  • 電子書: NT$ 280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在台熱銷超越十萬冊 作者睽違七年,再推巔峰鉅作! 橫跨荷蘭、費城、大溪地,敘述了愛、冒險與探索, 愛瑪一生的傳奇,再一次愛與出走的感動旅程 ★李欣頻:「她的書一定要大力推薦!」 ★歐普拉雜誌評為「此生必讀!」 ★華爾街日報評為「二十年寫作生涯最具野心之作!」 ★美國前國務...

  • 電子書: NT$ 363

    我們「曾經幻想要過的生活」和我們「正在過的生活」──兩者之間,究竟差了什麼? 那些我們過去想成為的自己,後來都去了哪裡呢? ▲ 與《正常人》相提並論的現象級女性友誼小說 ▲ ▲ 英國版《俗女養成記》 ▲

  • 電子書: NT$ 273

    這是獨角獸的冒險,也是獻給每個純真心靈的蛻變之書。 相信自己確實擁有力量,就是魔法。 你就是那世上獨一無二、最美麗的獨角獸 彼得.畢格――和托爾金齊名的當代奇幻小說大師 暢銷55年的傳奇經典――《最後的獨角獸》

  • 電子書: NT$ 435

    「故事之王」冠冕上最耀眼的寶石! 讀者一致公認史蒂芬.金最棒的作品! 絕版4年,《四季奇譚》全新譯本終於問世! 收錄《刺激1995》、《站在我這邊》、《誰在跟我玩遊戲?》電影原著小說!

  • 電子書: NT$ 294

    認同,有那麼難嗎?無論是族群的、性別的...... 奇形怪狀的台灣歷史,慘絕人寰的愛慾重生 今年最駭人的小說 這是屬於女孩的必經之路嗎?這是屬於台灣的國族寓言嗎? 張亦絢長篇小說代表作

  • 電子書: NT$ 210

    是美術館?還是美術館企業?誰能安然渡過美術館的生存戰? 作者以其多年專業領域素養,多次參與國際大展實際經驗與近身觀察,從國際美術館案例中,以孔恩的典範理論,嘗試從美術館亙古至今的歷史發展,以最誠實不諱的態度,爬梳出既往的脈絡,尋找目前台灣美術館所在定位以及未來的可能。

  • 詳細資訊

    這個故事就像所有偉大的文學作品,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超出肉身。──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科倫‧麥肯

    影響歐美近半世紀 當代最重要美學大師
    布克獎作家、《觀看的方式》作者約翰‧伯格
    思索生死、苦難與愛的小說

    ◎《英倫情人》作者麥可‧翁達傑感動讚譽
    ◎《紐約時報》、《衛報》、亞馬遜編輯等媒體一致推薦
    ◎作家鄧小樺 專文撰序


    ▍內容簡介
    這是婚禮之途,也是喪禮之途。
    時間正在倒數,我該如何拾回生命的意義?

    一對暌違十年未見的伴侶買好禮物,一個從法國出發,另一個從斯洛伐克啟程,前往義大利參加一場婚禮。他們女兒妮儂即將結婚,但是,醫生也宣告,二十三歲的她會在幾年內飽受愛滋病折磨,最終死去。

    遺世獨立的小村裡,一場宛如被施了魔法的婚宴正在進行,在音樂、美食,與祝福中,所有失落與受難的靈魂都再度看見了生命的歡娛。美麗又活潑的妮儂被父母和所愛之人環繞,丈夫吉諾堅定的步伐在風中牢牢地穩住她,她知道他們會一直共舞下去,彷彿沒有任何事情能威脅他們。儘管通往婚禮的路途,也同時朝向死亡,也許生命的終結並非悲劇,而是一場慶典……「神在我們的無能為力中與我們站在一起。」他們懷抱對生命的深情,在生命殞落之前,擁抱、深吻,隨音樂光腳起舞。

    《婚禮之途》出版於一九九五年,生命的有限與殘酷令人心碎,但他以敏銳、纖細的感受力,將人和世界的緊密連結表露無遺。這篇如詩的小說,是作者見證生命流動之時,對儀式、旅行、苦難與愛的思索,也是他晚年最令人動容的一部小說。


    ▍封面設計概念:設計師/聶永真
    永真急制Workshop負責人。曾獲金曲獎最佳專輯設計、德國紅點設計獎、IF傳達設計獎。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會員。
    出版作品有《Re:沒有代表作》、《FW:永真急制》、《不妥》。


    ▍《婚禮之途》與約翰‧伯格精神

    1. 熱愛重機的小說家
    約翰‧伯格熱愛重型機車,年過八十之際仍然不減狂熱,認為騎乘重機所帶來的速度與不穩定感,是力量對身心的誘惑,甚至為此寫過文集《在重機之上》(原文為義大利文:Sulla motocicletta)。他在這部小說作品中,也對於速度、人與機械合為一體有禪意的描寫,在很大程度上是出自他自己的親身體驗。

    2. 一生的左派
    約翰‧伯格曾說,生活與勞動之間的關係是如此重要,卻經常被遺忘。他十分尊敬勞動者,在思想上則深受馬克思影響。年幼時,他的母親以賣餅乾、糖果和巧克力賺錢讓他上學。伯格自述,母親總是在廚房裡工作。有一次他到廚房裡,有個年輕人來買兩塊巧克力,他母親說了價格,年輕人說:「原諒我,我沒有這筆錢,對我來說太貴了。」這件事情帶給他很大的震撼。他說:「我不是要評斷什麼,沒有要批判母親,也不會批判那個年輕人。那一刻,我在等待馬克思。」

    3. 《婚禮之途》,一部「後冷戰」小說
    這部小說寫於一九九五年,蘇聯解體後,彼時東歐的氛圍仍然有些緊繃,但通過「前往參加一場婚禮」這段路程,顯示出歐洲各國間藩籬大致已經打破,從希臘、法國到義大利,從斯洛伐克到威尼斯,橫跨歐洲大陸,生活於東歐的人終於可以自由地跨過鐵幕。

    4. 八〇、九〇年代愛滋病恐慌
    《婚禮之途》一書,透過妮儂的遭遇,如實刻劃了一九八〇到一九九〇年間的病疫實況。愛滋病的預防與治療方法尚未成熟,致死率極高,甚至曾有一波引起恐慌的大流行。因為宣導不彰,人們容易將之與同性戀、私生活混亂聯想在一起,再加上過去西方宗教的性保守態度,社會對於愛滋病患者十分不友善。小說中,妮儂因疾病所承受的內外煎熬,體現了這個社會面貌。

    5. 左派精神的失落
    值得注意的是,對照大環境裡冷戰結束,世界重新開始對話,小說在象徵新生的婚禮意象之中,壟罩愛滋病死亡的陰影,在當時不啻是一個社會現實,也是一個隱喻。歐洲左派知識分子,包括約翰‧伯格自己,都曾對共產主義有過期待,但蘇聯極權的恐怖終究讓這份期待落空。在鐵幕傾頹之時,除了自由,也意味著過往理想的挫折。通過姿丹娜這個角色之口,展示了雙重遺憾:將逝的女兒、已然逝去的左派精神。

    6. 多重感官的盲人敘事者與無能為力的神
    小說一次又一次地反轉了西方文化中慣稱的「全能神」,強調遭遇偶然性是生而為人的本質,「偶然性是殘酷的」,正是如此,生命之無奈與希望間勢必存在張力。如同《荷馬史詩》,在《婚禮之途》中,說故事的是一個販賣祈願牌的盲人。他穿越視覺、時空,以及與他人之間距離等限制,以豐富的感官經驗講述事件始末。他掌握了事件全貌,卻無法改變妮儂最終的命運。而這一點,正好與小說中提到「無能為力的神」有所呼應。

    7. 「當下」與人類有限的生命
    對當下的重視,是他自《觀看的方式》以來一脈相承的思考核心──一幅畫能夠體現、封存繪圖的那個當下。對於故事來說也是如此,要讓聽故事的人處在那個永恆的當下之中。這種非線性的時間觀,也體現在《婚禮之途》極致的狂歡以及多聲道、時空反覆跳躍的敘事中。


    ▍延伸閱讀:麥田新書系litterateur
    ▶為什麼我們讀litterateur?
    二十一世紀已是一切都有答案的時代,
    我們卻不是真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生活總困在日復一日的變形記裡,
    我們也還是那個無處可去的異鄉人。
    和我們一起在歐美重量名家的千言萬語裡跋山涉水,
    上個世紀懸而未決的課題,
    用一份新時代的閱讀清單面對。
    在政治、宗教、性別、文化的精神迷霧裡,
    堅持仍以文學為尺標,
    全面掃視二十一世紀人類最神祕的心靈風景。

    ▶litterateur書系書單
    米榭‧韋勒貝克《屈服》
    薩爾曼‧魯西迪《兩年八個月又二十八夜》
    朱利安‧拔恩斯《生命的測量》
    多麗絲‧萊辛《祖母,親愛的》
    多麗絲‧萊辛《金色筆記》
    艾希克‧維雅《2月20日的祕密會議》
    米榭‧韋勒貝克《血清素》
    約翰‧伯格《婚禮之途》

    2021年即將出版──
    霍華‧傑可布森《J的缺席》
    薩爾曼‧魯西迪《黃金之家》

    作者簡介

    約翰‧伯格John Berger
    文化藝術評論家、作家、詩人、劇作家,一九二六年出生於倫敦。一九四六年退伍後,進入倫敦中央藝術學院及切爾西藝術學院就學。一九四八年至一九五五年開始教授繪畫,並展開終其一生的繪畫生涯。
    一九五二年開始替以政治、社會問題、書刊、電影、戲劇等為主題的《新政治家》雜誌撰稿,並以深具影響力的馬克思主義藝術評論家身分迅速竄起,陸續出版多本藝術評論書籍,包括了有口皆碑的藝術研究作品《觀看的方式》。這本書是以BBC的同名電視影片裡的某些概念為出發點。
    此外,約翰‧伯格的小說體別出心裁,曾贏得英國布克獎、金筆獎,並以作品《G》獲得布萊克紀念獎。伯格也撰寫過多部電影劇本,曾與瑞士導演阿蘭.鄧內合作《二○○○年約拿即將二十五歲》。他的作品中除了批判色彩,表現形式亦不斷推陳出新,對社會政治等議題有獨具一格的看法及熱情。
    約翰‧伯格晚年依然十分活躍,二〇一六年,與知名女星蒂‧妲絲雲頓合作拍攝《約翰‧伯格四季肖像》,在鄉間四季更迭中,以多層次的影像、深刻的對話,展現出一個人文主義者歷久不變的初衷。相關重要著作還有《影像的閱讀》、《觀看的視界》、《另一種影像敘事》、《攝影的異義》、《我們在此相遇》、《班托的素描簿》、《留住一切親愛的》、《A致X》、《另類的出口》等等。

    譯者簡介

    吳莉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譯有《觀看的方式》、《我們在此相遇》、《留住一切親愛的》、《霍布斯邦看21世紀:全球化,民主與恐怖主義》、《建築的法則》等。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

    媒體推薦

    ▍名家好評
    暮年的時光,張望著生命的盡頭,死亡迫近,而他仍然感受著世界的美好,生命的躍動,文學與藝術的滋養包圍著他,他想在死亡中傳遞希望。這就是《婚禮之途》此書美好的力量所在。──作家鄧小樺

    本書是一首偉大、哀傷而又溫柔的抒情詩。──《英倫情人》作者麥可‧翁達傑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87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