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藝術家庭

典藏藝術家庭

《典藏》以雜誌出版起家,1992年成立以來,對藝術理念的推廣不遺餘力,2000年後為因應多元社會的快速轉型,分別設有《典藏‧古美術》、《典藏‧今藝術&投資》、《小典藏‧Artco Kids》、《典藏英文版Yishu─Journal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典藏簡體版讀天下.古》、《典藏簡體版讀天下.今》等,加上《Artouch網站》、《典藏叢書部》及《憨憨泉設計》等,再再希望貼近社會脈動,讓藝術生根、發芽。



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在歐美國家發展多年,數年前引進台灣後,讓許多文化工作者有了較積極的觀念,如何把文化,透過創意加值與產業化經營,讓「文化產業化,產業也文化化」,互補又互利,《典藏》當仁不讓。藝術,如果把藝術當作一種生活方式,用餐可以藝術,居家可以藝術,投資也可以藝術…,藝術將無所不在。一旦藝術不再束之高閣,生活當然應該享有藝術的主張與藝術的品味,這是《典藏》的一貫奉行的宗旨,也是未來持續努力的方向。


  • 電子書: NT$ 336

    策展能幫我們做什麼? 當代藝術界最具影響力策展人──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 藉一篇篇情節生動的工作回憶,揭示策展如何帶領我們創造全新的未來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特藏開箱——圖書館特殊館藏 ------ 「特藏」即圖書館特殊館藏,它們不同於一般圖書,可以是珍本古籍、書畫繪本、名家手稿、金石拓片甚至甲骨文或唱片,可謂圖書館中近乎博物館藏品的特別存在。與開架圖書相比,特藏受到溫濕度保護,不可輕易借閱,因而少為人知。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藝術CSI——科學檢測的藝術鑑賞之道 科學不會改變我們對藝術本質的認識,改變的是如何認識藝術的可能路徑。一如犯罪現場調查中藉由不同的跡證、環境特性、目擊者說詞、犯罪模式、行為特徵等多樣線索重建勾勒犯罪的過程與可能動機,我們看到的,從來不只是單純的報告,而是某種生命的樣貌。(企劃/朱貽...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電影的美術館轉生考 ------ 有關電影與展覽這一主題有許許多多切入點,我們此次試圖以某種更為流動的線索來探討。透過謝以萱、童詠瑋、謝佩君、謝鎮逸和蔡倩怡這幾位年輕寫作者的眼與筆,就機構轉型、空間部署、影像本體性、影像檔案的運用策略,乃至於,傳統意義上的「電影作者」是否透過新的空間展...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遇見基督 ------ 普世歡騰,救主下降! 大地接她君王; 惟願眾心預備地方, 諸天萬物歌唱, 諸天萬物歌唱, 諸天,諸天萬物歌唱。 《普世歡騰》(Joy to the World)為最著名的聖誕頌歌之一,歌詞描寫主基督降臨的情景,祂將成為榮耀的王,賜予歡樂和愛,驅逐...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千年宋畫 ------ 公元十世紀,北宋成立,畫院與文人活動相互輝映,造就一段藝術黃金年代。歷經千年歲月,今日的我們仍有幸見到宋代書畫的吉光片羽。「宋畫」的生命,不僅來自藝術家的創造,歷代藏家的寶愛使它們獲得跨越世代的長壽,研究者悉心賦予作品歷史價值,其內涵則因觀眾的欣賞而豐沛。本期專...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 ------ 如果在2020年代,有一種花東藝術圈的話,它是如何連結的?又關心哪些事情?此次的「花東專題:創作社群與海洋文化行動的新網絡」,便是團隊在這樣的藝術創作生態裡所觀察到的現況誕生的專題企劃。(企畫/陳晞、陳思宇,文/陳晞)

  • 電子書: NT$ 336

    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副處長何炎泉博士品鑑書法力作 從初心者到書家,此生必藏傳世書法鑑賞名典 經由比對,王羲之傳世墨蹟《平安何如奉橘帖》上的簽名,各個都不盡相同? 蘇東坡的《寒食帖》,如何寫出貶官流放,真情流露的心境?

  • 電子書: NT$ 224

    承自千利休,遠州流茶道宗家13世家元小堀宗實,清麗颯爽的茶道之書。 最重要的三句招呼用語。 品一服茶時,有三句招呼用語。「我先享用了」、「十分美味」以及「謝謝款待」。希望大家不僅在茶湯的世界,日常生活方面也能常說這三句。__〈第一章•磨練心性〉摘文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破繭而出的日本藝術市場 ------ 在本期的專題中,我們從日本如何思考「藝術」、「當代」,乃至於「產業」與「美學產業」的可能出發進而觀察日本文化廳文化政策白皮書與民間機構從2016年起逐年進行的藝術產業市場研究報告,試圖理解日本對「藝術產業」的整體思考。與此同時,也梳理了日本當代藝術...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Hello Joseon!韓流有潮──朝鮮王朝的藝術 ------ 同處「東亞文化圈」,朝鮮在歷史上與中國有密切的往來,儒家思想、佛教透過政治、貿易等活動傳到朝鮮半島,因此韓劇總讓人心有戚戚焉。跟隨《典藏.古美術》的腳步,一起來看看朝鮮半島上的歷史文物,相信你也能從中找到自己最愛的那段...

  • 電子書: NT$ 210

    李彥甫(聯合數位文創、有你共創數位公司董事長) / 專文推薦 專業律師團隊 × 藝術傳媒第一品牌 小說、漫畫與遊戲等原創「IP」的影視化, 在全球掀起熱潮, 成為文創領域的當紅關鍵字, 想要拿下這片商機, 必先理解IP授權合約!

  • 電子書: NT$ 266

    當代法國哲學與美學思想家賈克.洪席耶 關於電影與藝術、電影與政治、電影與文學的重要書寫! 電影,是個繁複之物。在這個物質場所,我們被影子的表演所娛樂,觸動著我們更為隱祕的情感。它也是一門藝術的概念,由影迷的熱情所組成,這種熱情模糊了藝術與娛樂之間的界限。有段時期,它也是個書寫運動的烏托邦,連結工作...

  • 電子書: NT$ 336

    【最具參考價值的台灣博物館學三部曲!】 談片——輕薄短小之評論。 關於博物館,所謂繆思的殿堂, 在台灣的起步、發展及建言, 透過漢寶德的前瞻視野、執行與推動, 語重心長將厚重理論化為精巧易讀的談片, 與前作《邁向繆思》、《繆思意境》, 構成完善有緒最具參考價值的台灣博物館學三部曲!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抗爭.藝術——激進主張下的藝術現象與行為 ------ 這次的專題只是一個微小的嘗試,但我們深切希望能為我們的藝術環境與公共議題討論,帶來更多討論方式的可能。(企畫/朱貽安)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吃瓜群眾,集合! 藝術蔬果宴 ------ 在這夏秋之際,《典藏・古美術》為您設宴,端上最新鮮的瓜,佐豐富多彩的蔬菜水果,各位吃瓜群眾請上座。來份文學典故開胃菜,接著有歷代蔬果圖套餐,和栩栩如生的瓜果盤,席間歡迎參閱雅緻的蔬食菜譜與中醫養生妙方。各位客官莫敲碗,這就為您上瓜來。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文人篆刻 印象深刻 ------ 篆刻是一個人的微宇宙,從印石揀選、磨平印面、擇定字句、印稿設計、鐵筆奏刀,精心收拾,一旦付諸朱泥,便烙成洪荒裡的唯一絕對時空。

  • 電子書: NT$ 120

    《典藏今藝術&投資 8月號/2023 第371期》 本期主題:藝術作品IPO ------ 究竟藝術品如何證券化,證券化的可能模式與出路,乃至於嘗試與困境為何? (企畫/朱貽安)

  • 電子書: NT$ 210

    光良(知名唱作歌手、音樂製作人) 江清松(文化部文創發展司長) 李彥甫(聯合數位文創、有你共創數位公司董事長) 謝銘洋(臺大法律學院兼任教授) 盛讚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專業律師團隊 × 藝術傳媒第一品牌 想要進軍演藝圈、文創產業、成為明日之星, 經紀合約絕對是將「專業素人」 ...

  • 電子書: NT$ 210

    對於文創產業而言,智慧財產權不是從天而降,並非只要任何人有發明、創作,國家就該給予保護,而是必須符合相關法律的規定,並經過申請、主管機關核准等程序,才能夠取得相關權利的保護。「沒有權利,就沒有保護」,一家沒有「IP」的文創事業,努力經營的成果沒有辦法受到法律的保護,難以維護自己的權利,無論對於經營者...

  • 電子書: NT$ 210

    王文杰(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 / 專文推薦 專業律師團隊 × 藝術傳媒第一品牌 籌備經年,精心規劃最詳備文創法律專書! 「藝思有法」全套8書,首部曲「智慧財產的運用」, 二部曲「公司治理的挑戰」引領創業及經營者 輕鬆掌握《公司法》精髓,為文創事業打下不敗基石。

  • 電子書: NT$ 210

    詹馥華(百萬暢銷小說家) / 專文推薦 專業律師團隊 × 藝術傳媒第一品牌 敬業、專注,滿懷熱忱, 「匠人精神」訴求完美,並以此成就自我, 正是文創工作的核心價值; 當個人事業尋求轉型、提升並擴大格局, 想要智慧財產永續經營, 開公司就成了文創工作者的絕佳首選, 不可不知的法規、重...

  • 電子書: NT$ 120

    《典藏今藝術&投資 7月號/2023 第370期》 本期主題:創作裡的認同流動 影像裡的台灣 ------ (企畫/朱貽安)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科舉趣史 ------ 古有科舉,今有國考──考取公職、捧個鐵飯碗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科舉制度起於隋唐,至清末被廢除,這項歷時千年的選才制度早已深深影響中國人的思想和生活,不少現代考試習慣仍與古代遙相呼應......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近現代中國繪畫在歐洲 ------ 跟著此次專題一同飄洋過海,以歐洲博物館收藏中國現代繪畫為開場秀,接著欣賞今年大英博物館與賽努奇博物館兩檔近現代有關的展覽,最後回看這段藝術史的研究歷程。日後提到「中國近現代繪畫收藏」,「歐洲」可以是一個選項。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封面故事 台北故宮「皇帝的鏡子」&「毫素風采」 香港中大文物館「宜興紫砂陶藝與文化」 大連「丹青風華─台灣鴻禧美術館藏19世紀中國繪畫」 巴黎賽努奇亞洲藝博館「嶺南畫派:現代中國的崛起」 南京博物院「江南風華─明代吳門繪畫特展」 馬成名:董源溪岸圖「天水峻收藏書畫印記」再考 ...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 台灣建築美學的探問 從威尼斯建築雙年展、X-site到建築中心 (企劃/編輯部)

  • 電子書: NT$ 1400

    收藏,決定你的格局與態度 藝術收藏趨勢完全透析,華人文物拍賣年鑑最優版本,收錄年度精品達4,300件!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TEST!展覽「策」試中―古美術在當代的策展語境 ------ 這次的專題開門頁很不一樣。滿天神佛乍感觸目驚心,與專題內容關聯為?且從這張何兆南的攝影作品說起。拍攝實景為位於香港島南區大型公共屋村華富邨海岸邊的「神話避風港」,該處聚攏了因各種原因遭遺棄的各式神像,經過多年間收集和整理,...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藝術vs.產業―兩場藝博會間的亞洲產業觀察與台灣藝術環境省思 ------ 此次專題,我們有意聚焦於產業面來探討台灣藝文生態面臨的現況。因此採訪、邀稿的對象多半為具有產業經驗或經濟相關研究、觀察的從業人員,希望藉由不同的「斷診」,為我們開啟對台灣藝文現象不同的思考與建言。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大風起兮―張大千逝世四十週年紀念 ------ 1920年代,張大千(1899―1983)與其兄張善子在上海創辦「大風堂」畫室。鄭逸梅《藝林散葉》述:「張大千,早年得張風畫卷,即以大風堂為齋名,兄善子偶亦用之。抗戰期間,大千以張卷與人易畫,朋輩聞之,乃以『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畫卷兮歸髯...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演算藝術史―「機械創造」中的創新 ------ 在這次專題中,我們特別訪問了兩位國際重要的人工智慧研究者與創作者,分別是歐洲人工智慧研究先驅、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CSIC)人工智慧研究所(IIIA)的拉蒙.羅培茲.曼塔拉(Ramón López de Mántaras)教授,以及AI...

  • 電子書: NT$ 224

    史作檉的宗教文明哲學新力作。 「所謂『極』,就是人所無法真知而表之事。」--史作檉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2022 TOP10 拍賣市場前十大 ------ 新冠肺炎如一場漫長的霾,壟罩世界長達三年,還伴隨著聯袂而來的考驗。2022年,烏俄戰爭爆發,戰事至今未休;糧食危機與通膨來襲,牽動物價飛漲;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FTX破產,引爆加密貨幣圈風暴,曾炙手可熱的NFT前途未卜;中國疫情於...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新?類型?公共?藝術? 在回顧中初探 ------ 繼2018年「吉祥如『藝』觀誰的光?」、2020年「誰的藝術?誰過節?」與2021年「台灣光節熱潮初探」三個專題後,此次專題「新?類型?公共?藝術?—在回顧中初探」將邁向第四個專題,以〈叫你阿嬤來囉—藝術現實與現場的觀察芻議〉一文,分...

  • 電子書: NT$ 336

    乘載臺北人三十年記憶的中華商場 從黑手打鐵的赤峰街到文青的赤峰街 2022年全世界最期待的建築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曾經荒置的公務眷舍審計新村,搖身成為臺中最受歡迎文創景點 從孩子日常生活的視角,將鄒族文化傳統融入設計的阿里山達邦國小 五個建築場域, 五段文化歷程, 以設計作為一種文化...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以生態為路徑 永續.女性主義.環境人文 ------ 對於必然產生某種「消耗」的藝術創作來說,藝術界又是如何回應永續的議題呢?就此,我們邀請了長期關注藝術與生態關係的策展人吳虹霏擔任此次專題的客座企劃,與我們分享其所觀察的近期發展與研究踏查,同時導引出近來結合女性研究與環境人文學科的「...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新春Online 遊藝迎兔年 ------ 歡迎來到新春Online!古美術專屬遊戲等您來玩。 遊戲開始前,請參閱中日遊戲小百科,六博、雙陸、投壺、蹴鞠攻略搶先看,助您操作順順順。緊接著,三大遊戲關卡要考驗您的眼力、腦力、記憶力,破關前可別輕易翻答案!連破三關得COMBO,即可抽十二...

  • 電子書: NT$ 336

    【從展示到風格,解鎖博物館的核心內涵】 博物館,所謂繆思的殿堂, 西文Museum原意具有收藏處的意味。 在其「研究」、「收藏」、「展示」、「教育」等四大功能中, 做為繆思殿堂裡最基本的內涵, 絕對是「收藏」與「展示」。 「博物館,由於是一座大型的建築,其外部的造型常受到社會大眾的注...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迎接充滿挑戰的2023 2022年藝術市場回顧 ------ 回顧2022展望2023,我們除了整理2022年的大事年表,同時彙整了2022年的拍賣市場資料與《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統整其中顯現的年度發展。疫情下,線上平台與交易成為銳不可當的重要趨勢,其中全球線上交...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Let's go party! 風靡歐洲的東方藝術 ------ 多麼歡樂!1700年1月新年嘉年華期間,法國凡爾賽宮上演了一場新穎、時尚的中國風盛宴─舞廳滿是中國塔擺飾,樂師、舞者身穿中國風服飾,甚至有扮演中國皇帝的演員登場。「餐巾紙和桌布都是東方的產物,餐盤也都為瓷器,這無...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守護文化資產 ------ 《文化資產保護法》總則第1條:「為保存及活用文化資產,保障文化資產保存普遍平等之參與權,充實國民精神生活,發揚多元文化,特制定本法。」揭示了法規目的。管理機關須善盡保存、修復及管理維護文化資產的職責,然而,近期發生了什麼事? 9月起,鹿港龍山寺整體修護...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視窗外的身影 台灣藝術史中的「遺珠」 ------ 從一個簡單的提問開始:「誰是你心目中台灣美術的遺珠?」專題首先邀請沈伯丞與陳懷恩老師進行對話。沈伯丞以阿里阿德涅的絲線為引,說明我們的歷史視野與視野之外,如何因為觀看視角的改變影響我們看到的面貌,進而影響書寫。循著絲線,陳懷恩將藝術史...

  • 電子書: NT$ 350

    一個黑色方塊、一張白色畫布、一片藍色顏料…… 為何是現代藝術的傑作? 藝術市場第一本單色畫專論,了解單色畫的首選之作! 什麼是單色畫?其脈絡究竟從何而來? 為什麼單色畫看起來如此簡單卻難以理解? 單色畫與禪宗、道家哲學等形而上學的關聯是什麼? 評論家如何詮釋單色作品、觀眾又如何看待單...

  • 電子書: NT$ 336

    我們所在的城市,也像是解體的玩具堆。 雖然充斥著失去用途、廢棄的空間和如同廢棄物的建築,但其中也存在著能產生新意義的空間。 我們有自己聆聽的歌曲Playlist,然而,我們卻沒有一個關於「空間」的清單——憂鬱或需要充電的時候可以去哪裡?需要思考或想獨處的時候可以去哪裡?可以讓我感到幸福快...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典藏卅年,回首前行 ------ 《典藏》創於1992 年,8月號試刊,12月號創刊,經過時間的考驗淬煉,至今已實踐出版362期,藝論繽紛,讓關懷藝術精神文化的我們相知於此。 肩負責任的社長簡秀枝長年投注付出心力貲財,給予最大的支持,寫下「但真正要自問的是,典藏是否善盡社會良心公道?是否...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典藏卅年 一本藝術雜誌的薪火與脈動 ------ 做一件事堅持30 年都屬不易,何況是做一份藝術雜誌,再加上,是在這樣一個從地方到全球皆加速變遷、陰晴起伏的30 年內,典藏雜誌走過了自身及外在也都歷經多次變革的漫漫路途。當我們思考究竟能做點什麼,以茲紀念,又同時足以勉勵下一個十年、三十...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古今之變/辯 典藏30週年聯合專題 ------ 《典藏》自1992年10月成立創刊號,隨著社會時空變遷,2000年4月分刊為《古美術》與《今藝術》兩本雜誌,各自側重於傳統古典和當代浪潮面向。典藏的分刊,除了反映當時藝術市場的變化,同時也可看見藝術收藏與創作發展的分路而行。在這各自發展...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古今之變/辯 典藏30週年聯合專題 ------ 《典藏》自1992年10月成立創刊號,隨著社會時空變遷,2000年4月分刊為《古美術》與《今藝術》兩本雜誌,各自側重於傳統古典和當代浪潮面向。典藏的分刊,除了反映當時藝術市場的變化,同時也可看見藝術收藏與創作發展的分路而行。在這各自發展...

  • 電子書: NT$ 245

    親愛的鄰居, 星期日晚上六點, 歡迎一起來享用我做的藍莓歐姆蛋捲   新來的鄰居克勞蒂,邀請大熊先生和雄鹿先生,一同來家裡享用藍莓歐姆蛋捲。   起了一早的大熊先試戴了領結,然後又打了領帶,他最後決定:「還是像平常一樣就好了。」   當他們到達克勞蒂家時,小戴菊鳥已經先開動,把花園裡的...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策展新震璗及其反芻空間──卡塞爾文件展及其他 ------ 在疫情之下封閉與延宕的兩年後,推遲一年舉辦的威尼斯雙年展與如期舉辦的卡塞爾文件展,以及柏林雙年展,讓今夏的歐陸成為大展的第一現場。有關策展的話題再度浮現,尤為特別的是,文件展先行邀約策展團隊ruangrupa的膽識、以及後者在...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九月師輩秀 Special Report on Teachers ------ 九月開學季,隨著上課鐘聲悠揚一響,學生在教室裡排排坐,教師的showtime就此開始。在藝術的世界,教師的形式不只一種,除了親授的師長,經典古畫、入門畫譜皆可作為師法的對象。既有著百百種教師,便有數之不盡的...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靚點香港 Hong Kong Highlights ------ 叮叮叮……叮叮車穿越車水馬龍的香港街頭,霓虹燈店招、高聳的摩天大廈晃眼而過。走過小漁村歲月,香港經歷英國殖民、亞洲四小龍時期,搖身成為世界重要的經貿中心。在這座繁華的城市,藝文發展靜靜地成長茁壯,烙印著廣州外銷藝術、書院學風...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從菁英到庶民—戰後前衛1965-1975 ------ 時序進入「戰後前衛」專題最後一個十年,也是最令人惶惑的十年,它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開啟。「前衛」還存在嗎?儘管前衛電影進入最喧囂熱鬧的時期,視覺藝術上,無論是德國新表現主義(Neoexpressionismus)、義...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避暑乎!Beat the heat 清涼大作戰 ------ 今年七月特別熱!小暑和大暑接連到來,兼有「三伏」中的初伏與中伏,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期間。豔陽高照,熱浪來襲,如何對抗炎熱大怪獸?開冷氣沒創意,不如讓古人擔當企劃,看看那些腦洞大開的避暑祕方:不睡涼蓆,偏躺芭蕉葉;神遊清涼勝地...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集體創傷與療癒中的藝術伏流 ------ 圍繞著「藝術何用」之話題的討論從未消失,尤其是近兩年來,我們共同生活在這樣一個被全球疫情、氣候變遷、戰爭與紛亂所持續影響的世界上,過往的創傷尚未好好面對和再現,新的創傷接踵而至。本次專題希望能同時從對當代藝術創作的觀察切入,擴及更廣泛意義上的創...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謎樣景泰藍 ------ 景泰藍————景泰年製掐絲琺瑯,是鑑藏神話也是一個謎。景泰藍的真實樣貌至今未解,而現今傳世的景泰款有30 種以上,器型風格各異,又缺乏明確考古出土器物作為年代指引,宛如一座迷宮,充滿了誤導性的陷阱。左繞右繞,如何追尋景泰藍? 本期專題邀您步入景泰藍迷宮,手持斷代...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革命與禪——戰後前衛1955—1965 ------ 延續本刊四月號專題「冷戰的興起與前衛的誕生:戰後前衛1945-1955」,時序進入第二個十年。1955至1965是一個充滿疑惑與反思的年代,也是對美式消費資本主義謳歌與厭棄的時代,是佛法與革命相遇的年代。而藝術則是由身體與行動構成的紅色...

  • 電子書: NT$ 1400

    逆勢而上,不錯過每一個收藏/投資的關鍵契機 華人藝術文物拍賣年鑑最優版本,收錄全球年度文物精品近5,150件! 延續自2020年起的疫情效應,人們逐漸摸索出與病毒和平共存之道,2021年國際間的互動趨於保守,但總算是在觀望中維持著穩定交流。儘管疫情打亂了人們生活中的一切秩序,投資市場的四季不再明確...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指尖絕活──緙絲與刺繡藝術 ------ 這一頭的平紋木機上,梭子在經線間來回穿梭,以通經回緯方式織造出緙絲精品;另一頭的匠人們則以針代筆,圖案躍然於現有的絹、綾、綢、緞等織品之上。擁有悠久歷史的緙絲與刺繡工藝,發展至宋代登峰造極。隨著技巧的成熟,緙繡品由原先實用、裝飾性功能轉變成為藝術欣...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市場洗牌——後疫情下的數位新動力與發展現況 ------ 2020年轟然乍到的疫情,讓我們在原先熟悉不過的地圖上頓失方向,我們一方面試圖撿回原先的熟悉感,一方面不斷地探索新的可能,摸索可能的新邊界。2022年的今日,隨著各國紛紛鬆綁邊境、取消防疫限制,台灣也正式準備進入與病毒共存的後疫...

  • 電子書: NT$ 245

    有你、有我,還有我們的雪橇屋, 無論去到哪裡都是家   在深秋的果園裡,巴納比有一個主意。   他要建造一間雪橇屋,   和他的朋友毛蟲羅賓一起等待冬天的到來,   展開一場與「家」同行的旅程。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法華經──故宮南院「《法華經》及其美術」 ------ 大乘佛教有三大重要經典,分別是《華嚴經》、《法華經》和《楞嚴經》,三部經書各有特色,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師云:「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不讀《華嚴》,不知佛家之富貴。」 《法華...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冷戰的興起與前衛的誕生——戰後前衛1945—1955 ------ 藝術市場的調查與長久發展,無論它是以收藏史、藝術鑑賞史或起源史等形式出現,一直植根於藝術史的研究。也因此,在我們討論什麼是前衛時,或許我們有必要再一次回頭仔細審視「前衛」是什麼。依循著這樣的思維,我們預計將以三期的專題...

  • 電子書: NT$ 336

    如何在博物館創造一場完美的展覽? 作品該如何蒐藏、如何保存、如何管理、如何維護? 建構博物館學與策展技能的最佳必備工具書! 「策展」是一種具備高度技能與特定學科專業的職業。博物館策展人的職責包括蒐藏物件、確保物件受到妥善的長期保存、理解與鑑賞,同時能向社會大眾展示並詮釋。策展人的角色兼具多...

  • 電子書: NT$ 196

    跟著線條走,一路從都市到鄉村,從藍天到大海,從清晨到晚上。這是本讓人驚嘆的創意故事書,作者朗菲斯特用她的招牌連續線條畫,創造出一系列簡單俐落、創意十足、包含許多有趣細節的圖畫。

  • 電子書: NT$ 196

    超棒一線畫,帶孩子開心的跟著這條線,一路從封面玩到封底。 本書涉及兒童發展許多概念,手眼協調、空間、色彩、認知、數數、具象抽象、觀察想像和趣味等等……,在玩樂中培養能力喔!

  • 電子書: NT$ 196

    這本書是《跟著線條走》系列圖畫書的第三本,作者用一條線從封面出發到封底結束,從不間斷,這一次離開城市和家裡,帶讀者環遊世界。從澳洲到亞馬遜、從斯里蘭卡到撒哈拉,甚至外太空,你將遇上令人驚嘆的動物,學習牠們的生態和環境。

  • 電子書: NT$ 336

    面對人類世時代,藝術能做什麼?又做了什麼? 污染、資源稀缺、氣象變化、全球暖化:生態紊亂正在加劇,並且嚴重威脅包括人類在內的物種生存。許多藝術創作者意識到「綠色」回應的緊迫性,因而投入(社會)參與、創立生態本質的表達新規範。為了改變我們的心態,修補、重建我們與唯一地球家園的關係。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2021拍賣市場TOP 10 ------ 聚焦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2021年有13件億元拍品誕生,高價拍品表現有力;古書畫方面,熟貨支撐大局,個別藝術家刷新拍賣紀錄;張大千引領風騷,雄霸近現代高價榜;清三代御瓷炙手可熱,乾隆朝精品最受青睞;工藝品市場熱度明顯回升,後勢看好。不畏疫情,...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從雲端回望歷史——「老氣」經典正流行 從雲端回到現實,隨著我們對經典觀看的角度與視野的不同,更多環繞在文藝復興、印象派等經典創作的繪畫展覽在2022年相繼展開並巡迴國際。就此,我們整理了2021年底至2022年將發生的數檔展覽。或許,從雲端及數位中我們真正學到的是,如何在主流「媒介」...

  • 電子書: NT$ 266

    藝術,與其背後的人們與時代。 Walter Hopps / Pontus Hultén / Johannes Cladders / Jean Leering / Harald Szeemann / Franz Meyer / Seth Siegelaub / Werner Hofmann / Wa...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Arts and the SDGs──藝文環境的永續未來 本專題透過不同案例理解國際博物館、畫廊產業、藝術與科學合作、影視產業的永續機構與相關政策,回看台灣藝文產業如何在具體的參照與指引下思考產業永續發展的可能。(企劃/張玉音)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趙孟頫+──驚豔700年,看見影響力 ------ 他是書畫能手、趙宋血脈、元世祖欣賞的才俊、南宋遺老眼中的貳臣……集複雜的境遇於一身,趙孟頫活得精彩。趙孟頫的出現,掀起了書畫界的波瀾,復古主義、書畫同源的理念,影響世世代代,至明清仍餘波蕩漾。今年適逢趙孟頫逝世700週年,由趙孟頫本人...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航向天方──十五世紀的伊斯蘭印象 ------ 「一開始很光輝,結束也很祝福」,白色瓷盤上的描紅波斯文字帶來好運。擦亮青花神燈,縷縷白煙升起,地點來到國立故宮博物院,「航向天方─十五世紀的伊斯蘭印象」特展現正展出。故事第一章隨15世紀鄭和下西洋船隊「尋找麒麟」揭開序幕;再回宮廷看那中國瓷器...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從2021邁向2022 ------ 新的Omicron變體雖然再次迫使世界大部分地區恢復社會限制和封鎖,但目前看來,它應當不會是衝擊2022年的主要因素。就各國媒體與財經專家的分析預測來看,雖然2022年還是有諸如區域政治等不確定因素的挑戰,但朝向經濟復甦的整體趨勢不會改變,只有幅度的差...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乾隆琺瑯瓷萬花筒──臺北故宮「風格故事—乾隆年製琺瑯彩瓷」 ------ 畫琺瑯技術自清康熙年間由西方傳教士引入清宮,歷經康熙、雍正兩代的發展,至乾隆朝,在燒製彩瓷方面的技術已十分完善。1736年乾隆即位,任命唐英為御窯廠的督陶官,乾隆二年(1737)一聲令下:「窯上若另有舊樣,仍隨新...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視窗世代──從視窗美學到演算法 ------ 在近十幾、二十年中,年輕世代創作者無論是在跳躍的影像剪接、敘述邏輯,乃至於技術採用上,或許都令我們有感於今日的藝術表現,已經與我們熟悉的藝術相去甚遠。在2021年三月建立在NFT的衍生藝術乍然進入我們眼簾時,或許很多人的疑惑是「這為什麼是藝...

  • 電子書: NT$ 1400

    疫情衝擊下,最艱辛的年代,最好的收藏/進場時機? 版本最優:華人藝術文物拍賣年鑑第一品牌,堂堂邁入第19年; 資料最紮實:收錄全球年度文物精品逾4,600件!   新冠肺炎的強大殺傷力席捲全球,尤其以2020年全年籠罩在疫情陰影下,上半年的藝術拍賣活動大多數因而延期、喊停或轉為線上拍賣,導致場次及...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追憶龍坡──臺靜農百廿誕辰紀念 ------ 大音希聲,而靜者於世,迴響不絕。一代大儒臺靜農,一九四六年渡海來臺,任教臺灣大學中文系並掌系務,歇腳臺北溫州街龍坡里,晚號靜者。他沉潛以學、從容於藝,為倪元璐書蹟心折,行草不限於一家,而分隸偏於摩崖,悠遊漢魏之間;他亦奏刀方寸,朱印爍爍,方方生...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下一站,首爾──亞洲藝術市場新據點 ------ Frieze在去年與韓國畫廊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並於今年宣佈將於2022年登陸首爾,將首爾作為其全球第四個、也是亞洲第一個據點。差不多在同時,包括Thaddaeus Ropac在內的數家歐美畫廊也正式於首爾開設空間,連同本就設有首爾分部的佩...

  • 電子書: NT$ 280

    創作靈魂就是藝術家的名片! 暢銷書《1人藝術無限公司》作者麗莎.康頓最新力作! 拿起這本書,準備好起身探索你獨特的創作風格! 正因為你獨一無二,所以要學會欣賞你自己的故事和經歷 ——你的創作就是只有你才能施展的魔法!

  • 電子書: NT$ 434

    將美國藝術推向全世界的傳奇畫廊主, 美國畫廊教父李歐‧卡斯特里首部中文版傳記!

  • 電子書: NT$ 336

    翻開城市的15張臉 城市是一個有機體, 城市有生也有死。 從巷弄到公寓,從橋樑到公園, 一步步帶領讀懂你我的城市, 看見空間裡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人文與科學, 解析道路的法則、為何現代都市不如古老城市美麗、從道路設計與建築樣式架構都市裡的權力,以及現代都市的模樣與正在失去的事物。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以雕塑為名──台灣雕塑藝術的現況與未來 ------ 本次專題中我們邀請了劉俊蘭、劉柏村、張乃文、沈伯丞四位於雕塑系與美術系教授雕塑相關理論與創作的研究者與創作者進行對談,試圖梳理台灣雕塑藝術教學、創作與研究面臨的現況。與此同時,也採訪了畢生致力於石雕創作,且於義大利成立ARKAD基金會的...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三分天下──溥心畬書畫在臺灣 ------ 舊王孫溥心畬生於北京恭王府,一生跌宕,遊歷四方。1949年落腳臺灣,他欣見臺灣特有的人文與草木,妙筆丹青,創作無數,在傳統底蘊上更添在地風情,直至文人畫的最後一筆,息止臺灣。 溥心畬留下豐碩的書畫遺作,其子溥孝華過世後,親族故舊組成「八人小組」...

  • 電子書: NT$ 336

    博物館該是怎樣的?博物館可以或可能做些什麼、如何經營?它跟民眾之間的距離該多近、又要如何拉近?身兼多重角色的漢寶德先生,曾經擔任科博館與宗博館館長,熟稔文化政策與館方經營。他從中西方博物館歷史與豐衍演化說起,推至台灣現代,直言不諱其所見所聞,無論是公立博物館的厚實資源與法令限制,地方性博物館的文化扎...

  • 電子書: NT$ 266

    台灣談美第一人‧漢寶德 暢論書寫之樂, 剖析當今書法之繁花百態、侷限與因應對策, 書法藝術深度反思專文首度集結! 「中年之後,自度一生志業大抵不過如此,開始思考養生之道,以便輕鬆地度過老年。我想到了書法。」——漢寶德

  • 電子書: NT$ 245

    從日常到創作,漢寶德漫談鄉土與藝術十五章。 本書共分四大卷,從「鄉土藝術家」、「鄉土藝術」、「鄉土建築」,到「老街」,各卷又有名詞義釋與時事探討的詳正論述,諸如鄉土與民間,本土與外來,手工藝與古董等等,倆倆參照又類比影響的相似卻又不一樣,通通都在漢寶德根深淺出的說明比喻裡,談出另一種或更多的可能。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原民的普世,普世的原民─跨越地方性的原住民當代藝術 ------ 本次專題邀約兩位深耕於原住民藝術研究多年的學者許瀞月、林育世,分別回顧與觀察一段時間以來原民藝術在國際交流、國內藝術節方面的展演脈絡與變化;呂卿訪談了五位具豐富展演經驗的中生代原民藝術家,他們的經驗與體會具有相當的代表性;筆...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佛光萬丈神之國——日本佛教美術在奈良 ------ 今年秋天,美佛登場!走進奈良國立博物館,時空穿越8世紀,自絲路彼端長安歸來的使者,攜回大唐佛法,在神之國的土壤綻放如花。千年佛顏莊嚴注視,古老寫經緩緩展卷,紫紙上金泥燦然如昔;神佛交織的獨特信仰,在各種宮曼荼羅圖與淨土美術繪卷,湧現力量。...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藝術收藏新趨勢 ------ 在本期專題中,除了探討近期藝術市場的新現象,也關注千禧世代為藝術界帶來的各種變化。我們嘗試梳理近期成為市場新寵的千禧世代藝術家,了解他們的創作脈絡與特色;並專訪年輕收藏家如香港的羅揚傑(Alan Lo)、中國的郭鶴天與羅旭東、台灣的Arthur & Can...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七夕浪漫藝事談 ------ 七夕鵲橋上,牛郎織女淚相逢;璀璨星空下,癡情兒女長相思。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今夜,聊聊愛的故事吧! 還記得青春年少時,對未知的愛情懷抱憧憬,唯透過祈願與占卜,祈禱愛神眷顧;記得熱戀中的情侶,以定情物相饋,但願感情堅定若金石。多少人情深一往...

  • 電子書: NT$ 315

    我不是貓,我是傳奇! 霸氣登場!藝術史上最偉大的22位藝術家「貓」來了! 從文森‧貓谷到貓爪‧克利,最萌「貓貓」化身藝術大師,喵力全開!

  • 電子書: NT$ 224

    歡迎來到美術館! 一群動物好朋友們,要到美術館學習現代藝術。 美術館裡有許多畫作和雕塑品可以欣賞, 不論是色彩繽紛或是新奇且神祕的作品,這裡通通都有。

  • 電子書: NT$ 266

    七個篇章,揭露歷史文物的身世流轉與滄桑,漢寶德文物論述精彩集結, 透過獨特的「漢氏觀點」,一同心醉神馳,千迴百轉也不倦的藝術文明之旅!

  • 電子書: NT$ 266

    {漢寶德獻給文物玩家的深度經驗談} 歷盡歲月千帆,輾轉人世悲歡, 文物收藏的興味,取決於金額多寡、學養深淺、心性涵量,何者為重? 假貨不可恕,卻是提振藝術投資的相當誘因? 關於骨董世界裡的癡與癖、欺與自欺,應有態度及箇中妙趣, 收藏界的探險家漢寶德來為你說分明。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天佑甘霖 ------ 苗栗後龍普玄壇祖壇〈龍王呌雨歌〉: 「傷嗟龜背折田疇,火日燒空水絕流。  旱魃為災何太酷,商羊不舞實堪憂。  下民懇切難分訴,上帝慈悲應禱求。  大沛甘霖蘇萬物,勃興苗稼付時收。  雷公霹靂天門開,大雨滂沱降臨來。  叩頭三步一禮拜,祈求甘雨速速來。」 歲次辛丑夏...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兩岸三地藝術市場近觀 ------ 五月下旬,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在眾人雖不看好但依舊期待下開幕了,儘管規模無法與往年相比,海外畫廊也普遍選擇僅展出作品而不派遣員工前往參展,依舊熱絡的人潮與現場交易,令不少人訝異,過往只被認為是「交易平台」的香港,竟然擁有足以支撐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在地收藏。...

  • 電子書: NT$ 336

    全新觀點!打開你的藝術腦!   層層解鎖,全方位透視20件大師名作。   本書解密馬諦斯、畢卡索、安迪.沃荷、草間彌生、徐冰等20位大師的20件代表作,根據相同的「七把鑰匙/七個關鍵」(seven keys)來解釋作品的創作根源及其與社會文化的互動交流。   如同開啟一扇門之後,風景各異,由這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