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原民的普世,普世的原民─跨越地方性的原住民當代藝術
------
本次專題邀約兩位深耕於原住民藝術研究多年的學者許瀞月、林育世,分別回顧與觀察一段時間以來原民藝術在國際交流、國內藝術節方面的展演脈絡與變化;呂卿訪談了五位具豐富展演經驗的中生代原民藝術家,他們的經驗與體會具有相當的代表性;筆者則整理近期與幾位在策展領域具備諸多原民經驗的策展人之談話,試圖從中梳理出若干關於我們如何看待進入主流場域中的原民藝術之話題;專題的最後直接將目光投向地球另一端,周郁齡書寫其在紐約駐村期間,透過觀察藝術家空間(Artists Space)與大都會博物館的原民議題展演及動向,折射而來同樣具有普世意義的反思角度。(企畫/嚴瀟瀟)
釋放員工潛能、驅動組織創新 心理安全感的力量 在職場上,總是有些不成文規定,比方說,不要批評主管做的事,他可能會覺得被冒犯;除非有明確的證據,否則不要發表意見,因為不成熟的想法會被打槍或被認為不努力。 這樣的壓力,讓人們習慣壓抑、忍住發言,不只不提出點子,更有可能藏匿壞消息。哈佛商學院管理...
本期主題:佛光萬丈神之國——日本佛教美術在奈良 ------ 今年秋天,美佛登場!走進奈良國立博物館,時空穿越8世紀,自絲路彼端長安歸來的使者,攜回大唐佛法,在神之國的土壤綻放如花。千年佛顏莊嚴注視,古老寫經緩緩展卷,紫紙上金泥燦然如昔;神佛交織的獨特信仰,在各種宮曼荼羅圖與淨土美術繪卷,湧現力量。...
本期主題:原民的普世,普世的原民─跨越地方性的原住民當代藝術
------
本次專題邀約兩位深耕於原住民藝術研究多年的學者許瀞月、林育世,分別回顧與觀察一段時間以來原民藝術在國際交流、國內藝術節方面的展演脈絡與變化;呂卿訪談了五位具豐富展演經驗的中生代原民藝術家,他們的經驗與體會具有相當的代表性;筆者則整理近期與幾位在策展領域具備諸多原民經驗的策展人之談話,試圖從中梳理出若干關於我們如何看待進入主流場域中的原民藝術之話題;專題的最後直接將目光投向地球另一端,周郁齡書寫其在紐約駐村期間,透過觀察藝術家空間(Artists Space)與大都會博物館的原民議題展演及動向,折射而來同樣具有普世意義的反思角度。(企畫/嚴瀟瀟)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