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參考價值的台灣博物館學三部曲!】 談片——輕薄短小之評論。 關於博物館,所謂繆思的殿堂, 在台灣的起步、發展及建言, 透過漢寶德的前瞻視野、執行與推動, 語重心長將厚重理論化為精巧易讀的談片, 與前作《邁向繆思》、《繆思意境》, 構成完善有緒最具參考價值的台灣博物館學三部曲!
【從展示到風格,解鎖博物館的核心內涵】 博物館,所謂繆思的殿堂, 西文Museum原意具有收藏處的意味。 在其「研究」、「收藏」、「展示」、「教育」等四大功能中, 做為繆思殿堂裡最基本的內涵, 絕對是「收藏」與「展示」。 「博物館,由於是一座大型的建築,其外部的造型常受到社會大眾的注...
博物館該是怎樣的?博物館可以或可能做些什麼、如何經營?它跟民眾之間的距離該多近、又要如何拉近?身兼多重角色的漢寶德先生,曾經擔任科博館與宗博館館長,熟稔文化政策與館方經營。他從中西方博物館歷史與豐衍演化說起,推至台灣現代,直言不諱其所見所聞,無論是公立博物館的厚實資源與法令限制,地方性博物館的文化扎...
台灣談美第一人‧漢寶德 暢論書寫之樂, 剖析當今書法之繁花百態、侷限與因應對策, 書法藝術深度反思專文首度集結! 「中年之後,自度一生志業大抵不過如此,開始思考養生之道,以便輕鬆地度過老年。我想到了書法。」——漢寶德
從日常到創作,漢寶德漫談鄉土與藝術十五章。 本書共分四大卷,從「鄉土藝術家」、「鄉土藝術」、「鄉土建築」,到「老街」,各卷又有名詞義釋與時事探討的詳正論述,諸如鄉土與民間,本土與外來,手工藝與古董等等,倆倆參照又類比影響的相似卻又不一樣,通通都在漢寶德根深淺出的說明比喻裡,談出另一種或更多的可能。
七個篇章,揭露歷史文物的身世流轉與滄桑,漢寶德文物論述精彩集結, 透過獨特的「漢氏觀點」,一同心醉神馳,千迴百轉也不倦的藝術文明之旅!
{漢寶德獻給文物玩家的深度經驗談} 歷盡歲月千帆,輾轉人世悲歡, 文物收藏的興味,取決於金額多寡、學養深淺、心性涵量,何者為重? 假貨不可恕,卻是提振藝術投資的相當誘因? 關於骨董世界裡的癡與癖、欺與自欺,應有態度及箇中妙趣, 收藏界的探險家漢寶德來為你說分明。
最後的文藝復興人 最早的人類大歷史 從已知用火到地球未來 十三堂橫跨百萬年的的文明大講堂 七○年代BBC傳奇科學節目、當代科普書先驅 布羅諾斯基不朽名著 建築大師漢寶德經典譯作 復刻重現
藝術,在呼吸之間。 「從學生時代起,我就有為建築與社會間搭建橋樑的心願。在藝術與群眾之間搭橋是十分困難的; 我所能做到的,只是把我的感受用一種非專業的語言說出來,希望能使感性與理性兩面,交互印證,使讀者逐漸發生興趣,並與自己的生活體驗融為一體。」--- 漢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