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閱讀有何意義?
這是一本中年大叔的閱讀雜文。以「學妹」貫穿其間的近六十篇閱讀觀察,並夾帶大量閱讀書單,讓人可快速、輕鬆進入書籍中。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 張曼娟首次書寫中年的覺醒.幸福的定義 * ── 超過260萬人搶讀按讚的文章; 引發4、5、6、7年級生熱烈討論專欄。 這個不上不下的生命階段,該有什麼樣的風景?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究竟,閱讀有何意義?
這不是一本書評,而是作者的閱讀觀察史。
收錄近六十篇散文,無論是推薦書,觀察圖書出版市場,或從文學作品的片羽靈光,連結到過去與當前的經歷感思。每篇更搭配推薦閱讀書籍,書單重點並非在於將一本書原原本本、前後梗概、始末經緯介紹給讀者,而以隨筆兼搞笑(?)、間或「學妹」各類諸事,記錄閱讀作品後的各式奇想。
「『我在讀書』這事原本是那麼樸實無華且低調,但因為這不再是日常行為,於是純粹的閱讀比日本製造的壓縮機還稀少,成了值得一提的大事業。」
某某作家或某某書值得一讀嗎?「文學經典」到底是什麼?四成民眾一整年沒閱讀過一本書,但為什麼選書推廣閱讀的書大賣?
這是一本中年大叔的閱讀雜文。以「學妹」貫穿其間的近六十篇閱讀觀察,並夾帶大量閱讀書單,讓人可快速、輕鬆進入書籍中。
作者簡介
祁立峰
現任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曾獲臺北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國藝會創作及出版補助。著有散文集《偏安臺北》,長篇小說《臺北逃亡地圖》、《巨蛋》,專書《讀古文撞到鄉民:走跳江湖欲練神功的國學秘笈》、《國文超驚典:古來聖賢不寂寞,還有神文留下來》;曾於FHM雜誌、《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集」、「udn讀書人」以及「Readmoo閱讀最前線」擔任專欄作者。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