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被孤獨起底》集結了詩人2014年到2020年間的創作,發表在聯合報副刊、自由時報副刊、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中華日報副刊,人間福報副刊和野薑花詩刊、吹鼓吹詩論壇等紙媒的作品至少70首。詩集的文本為作者內在觀點、感受、生活與經驗,或可為一種投擲,或擊中或漣漪我輩中人心中的鹿。
關於本書 《千簷萬雨》為 AJ 文學作品所發表的部落格名稱,《雲來了》是第一本新詩專輯,收錄自國三到大二期間之作品。早期的創作難免存在一些尚不成熟的作品,這是一本AJ開始學習寫詩的早期回憶錄。本人會陸陸續續在電子書或紙本市場中發表共多輯共兩千多首新詩創作,此專輯為入門級作品。如果各位同學喜歡,...
1.本詩集分為六輯,共153首。其中不少詩頗有禪理,如〈禪來禪去〉、〈真空妙有〉、〈儂情〉....等,在現代詩創作領域中並不算多見。 2.甲木木擅用文字,且喜化用中國古典,成為新意。 3.詩人辛牧、成大國文系副教授林耀潾推薦
★本書收錄一百首「離式俳句」,搭配大量的精美圖片,呈現典雅精煉的風格。 ★李瑞騰、蕭蕭、白靈專序推薦。 ★特別收錄李瑞騰教授與作者的問答十則,幫助讀者更清楚、更深刻地認識作者。
小詩是漢語新詩的重要品種。初期的新詩主要是從西方詩歌尋找出路,小詩開闢了向東方詩歌借鑒、向唐詩的絕句小令繼承的新路。其行數在十行以內,以至一行都屬於小詩範疇。
徐珮芬第四本詩集・第二屆周夢蝶詩獎得獎作品 收錄三十二首創作,呢喃短句交錯其中,是詩人穿走生活,竭盡求生,數著日子、看著電視,任慾望與不安湧動,思緒混亂致使語言失序,詩句時而放縱時而噤聲,眼前一切形變扭曲,甚至忘了自己的模樣,成了白晝中的失能者,夜裏問著:「你不覺得,這就是我們的Happy e...
2004年耶魯青年詩人獎得獎作品 三個章節、二十一首詩 美國詩人理查·賽肯由愛的執著生出的濃烈詩集 愛等於死,親密等同暴力 肉體與精神的冒險,血肉橫飛 「這是我為你/準備的地方。一個你能愛我的地方。/如果這不是個國度我不知道哪裡能是。」—〈霜雪惡雨〉
一百首三行詩, 一百次未知又剛剛發生的當下。 從2014年秋冬開始, 近乎日記式的寫作, 記錄起居、工作、愛情、家庭、旅行、散步, 剎那的,暖感的私密情話。
俳句,日本古典短詩。本書是仿照日本俳句的形式,以中文創作。 作者藉以表達對世事萬物最深沈的感受,在千言萬字中精粹而出的俳句,帶你遨遊天地間。無須多言,那股心靈的悸動,怦然在那字裡行間中。
讀碧果的詩,我總是貫注全神的,而且還帶著那麼一絲冒險的心,也正因如此,他總是將我閱讀的當下幻化出既冒險又清明的時空。──詩人 林德俊
所謂「截句」,一至四行均可,可以是新作,也可以是從舊作截取,深入淺出最好,深入深出亦無妨。截句的提倡是為讓詩更多元化,小詩更簡潔、更新鮮,期盼透過這樣的提倡讓庶民更有機會讀寫新詩。 在現代文學理論裡,「誤讀」是一種創造性的校正,透過「讀」再次詮釋了作品,透過「讀」讓作品再創...
蕭蕭、管管、白靈、林煥彰、陳德錦、羈魂等, 多位台港知名詩人將透過詩句觸及你的心房, 帶你感受愛情的旖旎與狂熱以及憂傷……
《我們被孤獨起底》集結了詩人2014年到2020年間的創作,發表在聯合報副刊、自由時報副刊、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中華日報副刊,人間福報副刊和野薑花詩刊、吹鼓吹詩論壇等紙媒的作品至少70首。詩集的文本為作者內在觀點、感受、生活與經驗,或可為一種投擲,或擊中或漣漪我輩中人心中的鹿。
《我們被孤獨起底》或為一冊「內觀」的詩集。著重描述特定文化中的具體生活經驗,以微觀的角度研究當事人的內在觀點、感受、生活與經驗。詩人之詩作,關注人、事及環境相互依存的關係,將內在的直觀的感受表現於詩歌,其所展現的是詩的「本質」,而其所要彰顯的「愛」與「關懷」應或是詩質的核心。
全書共分三輯:
輯一、貓疑
發想自貓的神態。貓總是一派優雅,可是在牠眼裡也總藏著神祕,我猜不透貓,但貓猜透我了嗎?之於我,寫詩是一種貓的行徑。貓的弓身、躍抓、藏匿或者瞇望,都有畫面。輯一「貓疑」是10行內的微型詩,書寫蹲踞的、毛絮的、難譯的或者伏隱的世故與人情。
輯二、涉入
詩作為載體,需要多元的涉入,好讓詩人存乎於心的形、聲、氣、韻表現於行列之間。因為涉入,讓詩不再自我隔離,讓詩是通渠和軌道,作為讀者與作者的接壤之土。輯二「涉入」是近年我用心體察人與人、人與土地或者環境的關係,試圖以擬人化的主觀意識或以旁觀者的第二人稱,讓自己進入,也讓讀者參與,讓詩不再是一個人的私事。
輯三、跳離
如果詩是詩人的擬像,那麼詩人必須適時的跳離,站在一個適當的位置,給予詩一個新的視角,這樣的構思無意呼應詩劇裡辯證式的疏離效果,而是借用導演運鏡般的推移,讓詩在讀者的時間與空間中找到安身的應許之地。輯三「跳離」以散文詩的體例書寫,在魔幻與寫實交替的場景中,期待讓讀者在文字裡找到自己的風景。
作者介紹
林瑞麟
台北人。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小說、散文和詩散見報紙副刊及詩刊。曾獲2015年林語堂文學獎小說佳作、2018年飲冰室茶集詩大賞優選、2019年鍾肇政文學獎新詩正獎、2020年新北市文學獎新詩優等、2020年「第六屆台灣詩學詩創作獎—散文詩獎」優勝。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