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隱形人
0 篇書評

街頭隱形人

人類學家臥底紐約清潔隊的田野故事

Picking Up : On the Streets and Behind the Trucks with the Sanitation Workers of New York City

8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1/03/24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9.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0601619
  • eISBN: 9789860601626
  • 字數: 142,379
紙本書定價:NT$ 420
電子書售價:NT$ 29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街頭隱形人》中,奈格爾記述了這批遭人忽視、不受歡迎的清潔大軍,爬梳幾百年來的紐約垃圾史。但這不只是一個關於垃圾和清潔隊的故事。它透過垃圾和清潔隊彰顯當代社會文化的運作,以及人在此處境中的行動。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36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 電子書: NT$ 301

    新創神話!?揭露3000億獨創醫療科技的超完美騙局 她被譽為女版賈伯斯、《富比世》全球最年輕的創業女富豪, 如何用「一滴血」顛覆血液檢測、翻轉醫療產業? 一項即將改變你我健康的醫療檢測新科技, 而它的技術來自──謊言!

  • 電子書: NT$ 315

    ◆獲亞馬遜書店編輯精選「最佳非文學選書」 ◆一本全球超富階級VIP派對圈的民族誌研究 妳以為自己免費得到了什麼,其實是在廉價販賣妳最珍貴的東西……

  • 電子書: NT$ 253

    【日本熱銷破50萬本!!】 兒童精神科醫師、少年院法務技官,揭露犯罪少年的真相── 從教育、司法、社會,乃至我們每個人, 如何一步步將需要協助的孩子推往地獄?

  • 電子書: NT$ 336

    蓋爾文家有十二個孩子,十個男孩,其中六個都患了思覺失調…… 本書不僅立下報導文學的里程碑 也是一場對人類同理心極限的偉大探索

  • 出版日期:2018-06-27
    電子書: NT$ 280

    比爾‧蓋茲2018年度選書 「我所讀過最重要的書之一,帶領你清晰思考世界的必備指南。」──比爾‧蓋茲 「我窮盡畢生之力抵抗全球的無知,傳播基於事實的世界觀。 這本書是我的最後一役,是我設法影響世界的最後努力。」──漢斯.羅斯林

  • 電子書: NT$ 238

    提到方便,台灣民眾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絕對是便利商店。台灣超商的便利程度不僅讓台灣人滿意,也讓外國人嘖嘖稱奇、大為讚賞。但如此便利的生活,是值得驕傲的台灣之光嗎?還是台灣社會的隱憂?本書帶領讀者進入超商店員繁忙的工作現場與苦悶的內心世界,一窺我們享受便利生活之餘,超商店員必須付出的代價。

  • 電子書: NT$ 370

    犯罪、偵查、逮捕、起訴、懲罰,然後呢? 暴力過後的歲歲年年,都發生了什麼事? 每一樁罪刑背後都是一種殘酷日常,反映出人性與社會病灶。

  • 電子書: NT$ 413

    「相信直覺,超前部署,只有你才能救你自己!」 在不安定的年代,獻給每一個曾遭遇危險威脅、擔驚受怕的你。 「本書敲響了一個時代的焦慮」 三任美國總統安全顧問傳世之作 911事件後引發現象級討論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盤踞長達4個月 《歐普拉秀》為本書製作10周年指定訪談 18種語言全...

  • 出版日期:2023-11-01
    電子書: NT$ 322

    ★德國不敗長銷書,攻佔韓國百大暢銷榜近三年! ★讀者熱評:「比別人早一點讀到書中見解,就是天大的幸運!」 你是富一代、富二代,還是正努力往上攀爬的中產階級? 你期待孩子比你活得更自由、更有成就嗎? 了解創造財富與身分地位的「慣習」, 擴充知識、物質、社會、文化、語言、身體與心理七大...

  • 電子書: NT$ 266

      移工怎麼都在直播?為什麼喜歡改車?   在臺灣怎麼交朋友?為什麼移工都在臺北車站圍圈圈?   照顧臺灣長輩的看護不能休假?移工來臺灣都是為了賺錢?   本書不激憤血淚也不艱澀理論,像是聽移工朋友聊天,說說自己來臺灣發生的故事。 當放下成見與刻板印象,會發覺原來有這麼多有趣的事情發生在...

  • 電子書: NT$ 336

    當房租超過薪水三分之一,我們再也無力翻轉貧窮! 榮獲2017年普立茲獎! 哈佛社會學家花費數年,住進兩個底層社區、採訪三十多名房東、出席一千多場法庭,將美國底層的居住現狀化為八個家庭的真實報導 評審盛讚:「一份深入的研究,揭示了2008年金融風暴後越演越烈的居住問題,這可說是加劇了...

  • 詳細資訊

    每個人、每天,無時無刻,都在製造垃圾。人們怎麼生活,就會出現怎樣的垃圾,垃圾可說是人類文明的縮影。此外,垃圾還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子(不丟怎麼買新的?),是都市公衛的重要議題(垃圾放太久會孳生害蟲,引發傳染病),更是都市規畫的重要環節(越大的城市就會有越多的垃圾,這些垃圾該往哪丟?)。但一般人卻很少關心自己製造出的垃圾,更不在意處理垃圾的人。

    羅蘋‧奈格爾從小就對垃圾有興趣,成為人類學家後,她開始以此為研究主題,關注幫城市清理垃圾的這群人。一開始,她跟在垃圾車後面,企圖深入了解處理垃圾所需的人力成本和勞動條件;但後來她發現這樣不夠。清潔隊員究竟需要哪些能力?為什麼他們沒有獲得應有的讚揚?是什麼讓人們對清潔隊員視而不見?以及,這份工作究竟有多危險?

    她決定加入他們,成為紐約清潔隊員!她跟各層級的清潔隊員一起工作,學著開垃圾車、掃街車;沿路清路邊的垃圾桶,也定點收拾家戶丟出來的垃圾。她實際體驗身陷垃圾堆那種巨大襲來的臭味、日復一日勞動引發的身體酸痛(當然也習得運用肌肉的技巧)、人們對清潔隊員的無視或善意,以及清潔隊員微小而創意的抵抗。身為高度陽剛場域的少數女性,奈格爾當然也觀察其中的性別議題。

    在《街頭隱形人》中,奈格爾記述了這批遭人忽視、不受歡迎的清潔大軍,爬梳幾百年來的紐約垃圾史。但這不只是一個關於垃圾和清潔隊的故事。它透過垃圾和清潔隊彰顯當代社會文化的運作,以及人在此處境中的行動。書中提到了經濟,垃圾反映資本主義永無止境生產的邏輯,但清潔隊員也從中尋寶,創造自己的禮物經濟;提到了政治,清潔隊如何透過簽到表、工作卡、清收垃圾目標重量、儀容規範、升遷制度來控管隊員,但隊員也會透過怠工、發臉文,或是組互助社團等方式回應或抵抗。當然也提到了性別,紐約市清潔局一直到1986年才首次任用女隊員,奈格爾參加的清潔隊駕訓班,班上的性別比例是77比2;更別提男性隊員對其能力的質疑,還有衣櫃上的裸女圖以及無處不在的粗俗言語。

    社會學中有所謂的「未被標誌」(unmarked)概念,清潔隊員無疑就是一群「未被標誌者」。被標誌的現象能獲得大眾關注,也常被用來說明整體現實,但是如果只認出被標誌的現象,將有可能曲解世界;重要的真相往往存在於未被標誌和沒被看見的現象中。人類學家奈格爾透過田野,並將田野材料轉化成讓人感同身受的人物和故事,讓我們「看見」這群總是被忽視的隱形人。

    ※本書初版為左岸文化《垃圾天使:清潔隊裡的人類學家》

     

    作者簡介 |

    羅蘋‧奈格爾(Robin Nagle)

    紐約大學環境課程與人類學臨床教授,2006年開始投入紐約清潔隊的研究計畫,報考成為正式的清潔隊員,並在研究計畫結束後,被紐約市清潔局賦予終身「駐隊人類學家」的職位。

    奈格爾特別關注物質文化中廢棄物領域,研究對象包括處理廢棄物的勞工,他們是誰、從何而來以及牽連到的政治變化等等。除了教書與清垃圾,奈格爾目前進行中的計畫還包括推動成立垃圾博物館以及替清潔隊員撰寫口述歷史。

     

    譯者簡介 |

    高紫文

    台師大工業科技教育系畢業,熱愛翻譯,對歷史與戰爭文學情有獨鍾,譯有《失控的正向思考》、《馬特洪峰》、《完美的一英里》、《美國狙擊手》、《原子城女孩》、《神鬼交鋒》、《感謝您為國效力》、《納粹獵人》、《影子戰爭》等多本譯作。

    假如你夠幸運,可能一輩子都不用找上警察;也可能一輩子不會需要請消防隊員幫忙。
    可是你每天都少不了清潔隊員。

    但他們卻是城市裡的隱形人,不引人注意、不受人歡迎,甚至被徹底忽視。
    一位人類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清潔隊員,帶我們看見城市中這群總是被忽視的街頭隱形人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68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