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你熱愛的龍珠,名偵探柯南,聖鬥士,惡魔城,魔物獵人……嗎?
人不中二枉少年,講述宅男自己的故事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宅男」這個詞,據考證是台灣網民創造出來的。最早的詞源是日語中的「御宅」,本意是類似於「您」的尊稱,因為在動畫、漫畫、電子遊戲愛好者中廣泛使用,後來就成了族群的代稱。這個「宅」引申出發燒友的意思,除了動漫遊戲,喜歡鐵路的可以稱為「鐵路宅」,喜歡軍事的可以稱為「軍事宅」,諸如此類。中文的「宅男」一開始與原本的「御宅」含義類似,指動漫遊戲愛好者。「宅男」不但平添了性別,而且容易令人望文生義,以為「宅」是成天在家不出門的意思。隨著媒體的錯用,以訛傳訛,「宅男」徹底變成不愛出門、不善交際的人的同義詞。
因為對「宅」的理解不同,這個詞可褒可貶。相當一部分人以御宅的身份為榮,因為這個詞指狂熱的發燒友,往往對某一亞文化領域有深入的瞭解,是一位「達人」。按照日本御宅之王岡田鬥司夫的說法,御宅在限定領域裡有媲美專業學者的知識水平。他甚至出書宣稱「御宅已死」,批評現在的粉絲根本沒資格自稱為御宅。在這層含義上,御宅是個褒義詞。御宅的貶義則來自社會中對這一族群的偏見。在傳統觀念裡,動漫遊戲都是青少年喜歡的、不入流的玩意兒,成年了還喜歡這些就是呆子、怪人。刻板印象中的御宅,就是身體肥胖,不修邊幅,不善交流(特別是與異性交流)的男性。這個形象可真是一點都不討人喜歡啊。
我從小接觸動漫遊戲,不敢自詡為達人,至少可以說積累了不少相關的經驗知識。寫這篇文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記錄自己過往的經歷。我寫自己的「宅男生涯」,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意思。一項愛好,尤其是動漫遊戲這樣純私人的、對外界並無影響的愛好,沒有理由無端端地被指責。身為小眾文化愛好者,我對稀奇古怪的人與事有了更多的包容。有了多樣性,世界才更精采。
本書分為五個部分,在序篇之後是動畫篇、漫畫篇和遊戲篇,顧名思義分別討論這三樣愛好;最後則是完結篇,探討綜合性的話題。
作者簡介:
孫李
現居法國,從事IT工作
業餘寫作聊以自娛,追求真誠自然的文學創作
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到我的博客閲讀更多內容:閒人LIFE(www.xianrenlife.com)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