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 卷一

雪的重述.萌

13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1/04/13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9.0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0615708
  • eISBN: 9789860633740
  • 字數: 190,094
紙本書定價:NT$ 420
電子書售價:NT$ 29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國家人權博物館X春山 合作出版
胡淑雯.童偉格 主編
歷史是一個人性劇場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80

    國家人權博物館X春山 合作出版 胡淑雯.童偉格 主編 歷史是一個人性劇場

  • 電子書: NT$ 315

    請你不要傷害我的心, 因為心裡面住的是你。 ――誠品年度暢銷 總冠軍 黃山料―― 描寫家庭關係.心靈救贖小說 那些讓我失望的人,也許還能給我愛?

  • 電子書: NT$ 284

    ★「台北文學獎」散文首獎得主洪愛珠首部著作。 ★備受矚目、眾人垂涎敲碗的飲食書寫新聲音。 ★舒國治、馬世芳、蔡珠兒、古碧玲、詹宏志、韓良憶、簡媜重量級推薦。

  • 電子書: NT$ 266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 OPENBOOK年度好書獎得主 嘻笑嘲諷火力全開新作 「即使第一本書是小說集,我也經常跟人說:其實我是寫散文的。」

  • 電子書: NT$ 315

    和平的希望像個肥皂泡泡,一吹就破? 走過東柏林、莫斯科、加薩走廊、耶路撒冷、哈瓦那 龍應台親歷「現場」的活生生的文字 讓你看見,原來殘酷和暴力,都有脈絡來源……  

  • 電子書: NT$ 285

    回想當初心情,大抵仍是「好壞姑且不論,應該只有我能這麼寫」,於是就這麼寫了。 重讀這些文字,仍能憶起每一篇對應的時空: 多半是在舊家頂樓加蓋的房間,橫七豎八堆滿永遠沒收拾的書和唱片,深夜掛著耳機聽音樂免得吵到鄰居, 一面奮力敲著那台麥金塔的鍵盤…… --馬世芳,《地下鄉愁藍調》十周年增訂版序

  • 電子書: NT$ 280

    俗女養成之後,看似平凡的日常卻處處靈光閃現 還原那些寄附於俗常,卻也不安於俗常的生命輪廓 暢銷影視原著作家江鵝最新散文集 重磅上市

  • 電子書: NT$ 315

    《九歌112年散文選》從整年度的散文創作,精選出四十七位作家具代表性的佳作,分為十輯:轟然而甜蜜的閃電、那些有你的風景、難以賦形的真相、我要變漂亮、世界上最(不)該被摩擦的、幾乎沒有原因的事實、隱微而艱難的技藝、繼續延遲的故事、開始以後的敘述、那些人那些事。

  • 電子書: NT$ 285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 電子書: NT$ 285

    四十歲世代的陳德政,以四十篇散文凝視不同迴游時空中的自己,記述影響他的人、文化、土地與身體行動。影響他最深的爺爺、作不完的考試夢、南國當兵記事、職棒三十年心情、瘟疫年代的寫作生活、新新人類的寓言、來自「地下」的樂團、永遠的張雨生、行走台灣百岳的身心歷程、異國文化的遙望與回想……這本書既是他的成長歷程...

  • 電子書: NT$ 294

    認同,有那麼難嗎?無論是族群的、性別的...... 奇形怪狀的台灣歷史,慘絕人寰的愛慾重生 今年最駭人的小說 這是屬於女孩的必經之路嗎?這是屬於台灣的國族寓言嗎? 張亦絢長篇小說代表作

  • 電子書: NT$ 245

    我以為洗去身上的魚味, 就能變成不一樣的人。 但魚鱗長年緊附, 拔扯下來,皮膚已是不同的顏色。 ▍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得主 ▍ ▍魚販林楷倫首部非虛構作品▍

  • 電子書: NT$ 300

    「我餐桌上每一道菜的構成, 是對家庭味道的復刻,對世界的了解, 也是見識的集合。」——詹宏志 《旅行與讀書》之後,暌違七年,詹宏志全新散文集 38道關於家庭的、回憶的、異鄉的、實驗的味覺饗宴,美味上桌

  • 電子書: NT$ 392

    從怪談 認識臺灣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楊海彥、謝宜安、阮宗憲 X 金漫獎漫畫家金漫獎漫畫家張季雅、漢寶包,葒 聯手打造 台灣第一本都市傳說百科專著

  • 電子書: NT$ 265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 電子書: NT$ 315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 出版日期:2018-06-27
    電子書: NT$ 210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 出版日期:2024-01-01
    電子書: NT$ 259

    ★歌手安溥親繪封面,一筆一畫,勾勒出吳小帽和日本爸爸兩人間的真摯情感。 ★主持人、作家/陶晶瑩、 作家、主持人/曾寶儀、 作家、演員/丁寧、 金鐘編劇、導演/杜政哲——感動推薦 ★看著看著就哭了,哭了之後又忍不住笑出來!上萬名網友和演藝圈共同淚推、敲碗出書,終於成真! 「被媒體耽...

  • 詳細資訊

    繼《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之後,春山出版與國家人權館再度合作白色恐怖散文選,散文選涵蓋散文、回憶錄、傳記與口述,同樣由小說家胡淑雯、童偉格主編,在超過兩百本書籍中,精選四十七篇作品,四十三位作者,近九十萬字的規模。散文選以截然不同的視角切入白色恐怖歷史的肌理,區分為繫獄作家、青春、地下黨、女人、身體、特務、島等七大主題,並由研究者逐篇注釋,增強背景理解。
     
    在這個選集中,我們將首次將這些受挫、受辱或者心靈扭曲的主體放置一處,甚至涵蓋特務、線民等加害者與協力者,也注重多元族群包括外省、原住民與離島馬祖、外國人的經驗,使他們共同發聲,像是一個巨大的人性劇場。我們在這些活生生的記憶中,找到一條通往人間之路,看到無辜受難者、革命者、人生遭到毀棄的家屬,也有判決了兩百多位共產黨卻遭內鬥誣陷的調查局處長。這些故事或者令人驚怖、畏懼、迴避,但同時是這塊土地上曾經擁有的真實人性,在這個人性劇場中,觀者將找到自己的位置與啟示,同時也找到與這些歷史的聯繫,以人性的方式。
     
    ■卷一 雪的重述.萌 Resurrection
    陳列  藏身
    楊逵  園丁日記、種了七棵榕樹
    葉石濤  一個臺灣老朽作家的五○年代[節選]
    柏楊口述  柏楊回憶錄[節選]
    陳政子口述  陳政子訪問紀錄
    伐依絲.牟固那那  光明乍現、反共大陸的童年
    張光直  蕃薯人的故事[節選]
    鄭新民  十七歲:火燒島最年輕的政治犯[節選]
    楊牧  愛美與反抗
    莫那能口述  被射倒的紅蕃
     
    本卷「雪的重述」主題為陳列、楊逵、葉石濤、柏楊四位曾繫獄的作家,在出獄隔年、六年甚至幾十年後留下的記述文字,他們繫獄的時間橫跨五○、六○與七○年代,整體濃縮了白色恐怖不同階段所發生的事。主題「萌」從陳政子到莫那能,橫跨鹿窟案、鄒族案、四六事件、戒嚴時代到原住民處境,呈現十幾歲少年少女因時代的牢,要付出的青春代價。
     
    本書特色
     
    1將一九八七年解嚴前後至今,陸續出版的龐大的白色恐怖書寫,節選出層次分明的主題,並藉此更新對白色恐怖理解的視野。
     
    2兼具文學與歷史性。選集中你將認識到相對陌生的當事者,他們可能不是文學家,但你將驚訝於他們的文學豐富性,如本卷的陳政子女士,她的細膩記憶與流暢口述,使訪談紀錄有文學感官的感染力。本次選集將以主題的方式,逐步引介讀者認識過去的重大白色恐怖案件,如臺大與師範學院的四六事件、形同滅村的鹿窟案、共產黨支部在臺灣各地的發展與瓦解、牽連一百多名師生的澎湖煙臺聯中案、綠島再叛亂案、柏楊案、臺獨案、民主臺灣聯盟案、海軍白恐案與美麗島事件等。透過選集閱讀,建立認識的基本框架。
     
    3製作大事記,透過作品寫作、首次發表與出版時間,對照作者經歷以及政治、文化的發展,能對白色恐怖的歷史作用力有全貌理解。

     

    作者簡介
     
    陳列(一九四六~)
     
    本名陳瑞麟,嘉義縣六腳鄉人。淡江英文系畢業後,一九六九年至花蓮花崗國中任教兩年,後辭職至太魯閣禪光寺寄居潛心準備研究所考試,一九七二年四月因任教時曾有反攻無望言論遭逮捕後判刑七年,後因蔣介石過世獲減刑,於一九七六年出獄,繫獄四年八個月。出獄後從事翻譯、寫作,一九八○、八一年連續以〈無怨〉、〈地上歲月〉獲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代表作《地上歲月》、《永遠的山》、《人間.印象》、《躊躇之歌》等。
     
    楊逵(一九○六~一九八五)
     
    本名楊貴,臺南新化人。曾入學臺南州立二中,一九二四年赴日留學,一九二七年返臺加入臺灣文化協會、臺灣農民組合等,日治時期入獄十次。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被捕入獄四個月,一九四九年因起草〈和平宣言〉遭判刑十二年,一九五一至六一年在綠島服刑。楊逵從日治到戰後創作不輟,活躍於媒體文化界,代表作〈送報伕〉、〈春光關不住〉(壓不扁的玫瑰)、〈鵝媽媽要出嫁〉、《綠島家書》等。
     
    葉石濤(一九二五~二○○八)

    臺南市人。省立臺南一中舊制五年畢業,擔任小學教師直至退休。一九五一年九月二十日被保密局逮捕,以「知匪不報」遭判刑五年,後減刑為三年,一九五四年九月出獄。論著有《臺灣文學史綱》、《臺灣文學入門》、《臺灣鄉土作家論集》、《展望臺灣文學》等。小說集有《紅鞋子》、《臺灣男子簡阿淘》、《西拉雅族的末裔》等。

    柏楊(一九二○~二○○八)
     
    本名郭定生,按族譜又名郭立邦,後自改郭衣洞,河南輝縣人。一九四九年來臺後,在屏東農業職業學校任人事員時,因「私聽匪區廣播」判刑六月,出獄後至臺南工學院附設職業學校、草屯初中任教,後轉至臺北在救國團工作,期間開始創作小說,一九六○年五月以柏楊為筆名在《自立晚報》、《公論報》撰寫雜文。一九六八年一月因在《中華日報》翻譯大力水手漫畫,被認為暗諷蔣氏父子,三月四日遭捕,判刑十二年,一九七二年解送至綠島,一九七五年因蔣介石過世減刑為八年,一九七六年刑期結束繼續被軟禁在綠島,至一九七七年四月一日才被釋放,共遭監禁九年又二十六天。柏楊在獄中仍舊不間斷寫作,代表作《醜陋的中國人》、《柏楊版資治通鑑》等。
     
    陳政子(一九四○~)

    臺北石碇人,鹿窟事件受難者陳啟旺之女、陳田其之妹,曾就讀白雲國民學校。一九五二年底鹿窟事件時遭刑求、軟禁,姊姊陳銀遭羈押數年後獲釋,父兄皆遭槍決,陳氏家族受牽連甚多。

    伐依絲.牟固那那(Faisʉ Mʉkʉnana,一九四二~)
     
    鄒族,生於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漢名武香梅。曾任幼稚園教師、工廠作業員和教會幹事。將近六十歲開始連得文學獎,代表作《親愛的Ak'i,請您不要生氣》、《火焰中的祖宗容顏》。
     
    張光直(一九三一~二○○一)
     
    父親為臺灣文學作家張我軍,出生於北京,一九四六年返臺入建國中學就讀,一九四九年四月六日早上遭捕,一九五○年三月十二日被釋放,後就讀臺大考古人類學系及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研究院,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教授,代表作《中國青銅時代》、《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中國考古學論文集》及《考古人類學隨筆》等。
     
    鄭新民(一九三四~)
     
    生於福建福州,一九四八年來臺依親,隨大哥至虎尾,就讀虎尾初中,因受國文老師張岳、大哥、虎尾糖廠員工勵進會影響,有左傾思想,未滿十八歲時,一九五二年一月在臺中高工就讀期間被捕,送思想改造,同年八月送至綠島,至一九五五年二月才出獄,後就讀於屏東師範、臺北師專,任教職至退休。著有《青春部落:我島的秘密生活》、《十七歲:火燒島最年輕的政治犯》。
     
    楊牧(一九四○~二○二○)

    臺灣花蓮人,本名王靖獻,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一九六四年赴美留學,為美國愛荷華大學創作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於美國華盛頓大學等任教,一九九六年返臺成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十五歲開始寫詩,早年以葉珊為筆名,一九七二年改為楊牧。代表作有詩集《水之湄》、《燈船》、《瓶中稿》、《時光命題》等,散文集《柏克萊精神》、《山風海雨》、《方向歸零》等,譯作《葉慈詩選》等。

    馬列雅弗斯.莫那能(Malieyafusi Monaneng,一九五六~)

    排灣族,生於臺東安朔部落。國中畢業後,曾考上空軍機械學校,但因視力無法入學,十六歲離開故鄉開始做工,做過捆工、砂石工、搬運工、屍體清洗工等,七○年代後期開始接觸黨外運動人士。一九七九年因車禍導致眼睛幾近全盲,又罹患肺結核、甲狀腺癌,開始以按摩為生,並從事寫作與思考臺灣原住民族問題。一九八四年與胡德夫等人成立臺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代表作《美麗的稻穗》、《一個臺灣原住民的經歷》。

    國家人權博物館
     
    二○一七年十二月十三日總統府公布《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歷經多年籌備的國家人權博物館於二○一八年正式成立,除持續推動威權統治時期相關人權檔案史料文物的典藏、研究、展示、教育推廣及國際交流工作外,亦擴大支持各種人權議題及當代人權理念實踐推廣的組織發展,展現臺灣追求落實民主人權普世價值的決心。二○一九年,人權館成為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s–Asia-Pacific),與國際人權思潮接軌,促進民主與人權理念的推廣及深化。
     

    主編簡介
     
    胡淑雯
     
    一九七○年生,臺北人。著有長篇小說《太陽的血是黑的》;短篇小說《字母會:A~Z》(合著)、《哀豔是童年》;歷史書寫《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主編、合著)。
     
    童偉格
     
    一九七七年生,萬里人。著有長篇小說《西北雨》、《無傷時代》;短篇小說《字母會:A~Z》(合著)、《王考》;散文《童話故事》;舞臺劇本《小事》。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305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