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最關注地球環境和人類生活條件的紀實攝影師
透過攝影讓我們看見大自然的美:森林、沙漠、非洲、南極洲
也向大眾揭露那個我們不願面對的世界:戰爭、飢荒、種族大屠殺
他關注的是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在德國知名導演溫德斯眼中,他以上帝的視角俯看世界
最富人道精神的紀實攝影師----薩爾加多一生代表作與自述。
100%拍出心中想要的日常美感 料理 ∣咖啡∣甜點∣花藝 ∣食器 ∣文具 ∣愛用品 新手也能上手! 日本IG人氣攝影講師 NHK 文化中心「AURORA攝影課」講師 的桌上攝影課
尋光顯影_ 亮部暗部_ 階調過度 專注現場觀察_讓直覺引領畫面_拍出人像真本事 一支燈搞定 室內/戶外/夜間 等場景環境,挑戰人像拍攝極限,內容圖解左右對照超直白,破解專業人像攝影師的用光邏輯、打光鏡位與拍攝技巧,一起修煉攝影心法。
\330萬TikTok網紅AAAtsushi新書上市/只需手機基本功能,就能拍出超好看的網美照&短影片!《手機拍照怎麼拍怎麼美》又名「幫女友(老婆)拍照求生指南」!單身狗的話就是「脫單加分指南」!不希罕脫單的,它一樣能讓你拍出美照〜(可別浪費你花了X萬元買的手機啊)
~10位攝影師傾囊相授,室外&室內「運用自然光」超絕技巧!~ 自然光時時刻刻都在變動,而且難以數值化, 要如何駕馭戶外與室內的自然光,拍出優秀的人像照呢? 聽聽10攝影名師揭露──天然系人像攝影奧義!
他是現代新聞報導攝影的奠基者 是畫家、冒險家,是佛教徒、無政府主義 是一個相信直覺,重視誠信,不願被束縛的自由靈魂 他曾無數次出現在二十世紀歷史巨變的現場,包括: 二戰結束時的巴黎、共產革命前夕的中國﹑甘地被刺殺的前一刻 布列松以他的專注力、敏感度、幾何感, 將二十世紀人類的悲喜劇捕...
如是我見,如斯我在,陳維滄鏡頭下的生命之旅 一生,至少要拜訪一處極境! 世間事如極光,夢幻生滅; 冰雪大地,一點一滴在消融; 在曠野中苦行,探險旅行,我的超越與重生!
為什麼別人拍的照片總是比較美? 現在數位相機甚至智慧型手機的照相功能都已十分強大,「構圖」其實才是決定一張照片成功或失敗的關鍵。只要掌握本書傳授的構圖技巧,你也能拍出像專業攝影師一樣的動人照片!
「帶景人像」近幾年來已經成為人像攝影中一個重要的趨勢。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有系統的、實用性高的分析方法,從場景的判斷、元素的取捨、取景的構思、色塊的分析、運鏡的方法、光影的考量、人物的調度,最後組織成可傳達訊息的構圖。 本書特點: 1. 國內難得的「帶景人像」構圖思考力專書! 1. ...
他的攝影,既讓人看見大自然的美,也揭露人們不願面對的世界。
地球如此壯美,卻也遍布傷痕。
★全新修訂版
★收錄超過四十件薩爾加多攝影作品
從鄉村小孩到經濟學者,再到國際知名的紀實攝影師。
放棄了經濟學者的身分和優渥的薪水,他轉向攝影,成為當今最偉大的紀實攝影師。
1944年出生於巴西鄉下,薩爾加多從小接觸大自然。他的父親是農場主人,希望他接管農場或是成為律師,但隨著庫比契克(Juscelino Kubitschek)當上巴西總統,國家經濟復甦,薩爾加多決心要成為經濟學家。1964年布朗庫元帥(Castelo Branco)發動軍事政變,民間爆發大規模的抗議運動,為了逃離危險,他和妻子蕾莉亞於1969年踏上海外流亡之路,前往巴黎。在巴黎讀完經濟學博士班課程後,他為倫敦國際咖啡組織工作,享有優渥的薪水。但在此時,他擁有了人生第一台相機,短短時間,他已陷進了攝影的魅力之中,甚至決定放棄經濟學家的身分,成為攝影師。
薩爾加多曾為知名的伽馬圖片社和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工作,並於1994年自立門戶,和妻子蕾莉亞成立了亞馬遜影像圖片社。2016年,他被選為法蘭西藝術院攝影組院士。攝影是他的語言,照片是他表達的方式,因此他的作品是主觀的,富含著他的想法、人生經歷、體驗。
●看盡自然狀況和人類多元的攝影師
他帶著相機和底片走遍全世界,走過森林、沙漠、非洲、南美洲、南極洲,拍攝了工人、移民、原住民、戰亂、飢荒、種族大屠殺。薩爾加多的黑白攝影作品在歐洲各大媒體上刊登,他透過影像,將這個世界的所有面貌展現給世人。
●看見人類世界上的不平等
薩爾加多在二十歲時就觀察到了巴西國內情勢的變化,隨著工業發展,鄉村人口逐漸向城市遷移,社會不平等因此浮現。在世界各地工作過後,他看到了更大程度的不平等,因此他決定透過攝影向大眾揭露那個我們不願面對的世界:戰爭、飢荒、種族大屠殺,使我們用自己的雙眼直接去看:這個世界有多麼不公平!
●他為地球種下250萬顆樹
不只如此,他還想要為世界、人類、地球做更多──他和妻子蕾莉亞回到巴西,創立了地球研究所(O Instituto Terra),努力尋找資金及專業人士的幫助,在遭到人類破壞殆盡的大西洋沿岸森林重新種下兩百五十萬棵樹。
作者簡介 |
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Sebastião Salgado(口述)
紀實攝影師,法蘭西藝術院院士。1944年出生於巴西,取得聖保羅大學經濟學碩士和巴黎行政管理學校經濟學博士的學位後,進入國際組織工作,享有優渥的薪水。但他放棄高薪和經濟學者的身份,轉而成為攝影師。薩爾加多的足跡到過120個國家,曾為知名的伽馬圖片社和馬格蘭攝影通訊社拍攝照片。1994年他和妻子蕾莉亞成立了亞馬遜影像圖片社(Amazonas Images)。1998年創立地球研究所(O Instituto Terra),在巴西種下兩百五十萬棵樹。出版有攝影集《其他美洲人》(Autres Amériques,1986年)、《工人的手》(La Main de l'Homme,1993年)、《出埃及記》(Exodus,2000年)、《非洲》(Africa,2007年)、《創世記》(Genesis,2013年)。
曾獲得美國尤金.史密斯人道主義攝影獎(1982年)、美國雜誌攝影師協會年度最佳攝影師獎(1987年)、法國佩皮尼昂國際攝影報導節新聞攝影獎(1990年)等獎項。自2001年起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
伊莉貝爾‧馮克Isabelle Francq(採訪整理)
資深記者,合作媒體包括《新觀察家》和《宗教世界》,擔任《生活》周刊服務中心主管,負責「藝術」及「電視」專題。
譯者簡介 |
陳綺文
中央大學法文系畢業。譯有《最好的朋友》、《抓住彩虹:性虐待倖存者的進階治療》、《做傷心人的好朋友:關懷者實用錦囊》、《拉丁文帝國》、《我的過動症︰一段從寓言到輔導的旅程》、《溺.愛》、《摩洛哥馬拉喀什漫步》、《羅馬漫步》。
「薩爾加多這位背負『英雄主義原罪』的攝影家,恰在最平凡的躬耕大地和擁抱家人上,學會了接納世界的不完美,與之並肩面對未來的快樂與痛苦。這是他的口述自傳給予我們的最大啟迪,無論是對於紀實攝影還是對於攝影之外的人生,這都是難得的解放。從此出發,我們也許可以拓闊『英雄』、『平凡』、『美與現實』的意義,使之不再非黑即白。」
——廖偉棠
「薩爾加多是當今最偉大的紀實攝影家。」
──星期日泰唔士報
(The Sunday Times)
「薩爾加多是當代一位不可多得的社會紀實大師級攝影家,他以人類學的眼光、人道關懷的角度、影像創作的見證人,注視全球弱勢族群近三十年來的命運和發展。」
──蕭嘉慶 紀實攝影文化工作者
「透過他的工作,薩爾加多成功地使大眾關注工人、移民以及原住民生活條件的問題。」
──德國書商和平獎
(Peace Prize of the German Book Trade)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