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的靈魂
0 篇書評

照護的靈魂

2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03/18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0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571766
  • 字數: 150,048
紙本書定價:NT$ 440
電子書售價:NT$ 308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凱博文,美國精神科醫師,哈佛大學醫療人類學學者,在精神醫學、人類學等領域備受敬重,卻在妻子瓊安罹患失智症後,才發現自己對於「真正的照護」一無所知。

凱博文回首這段歷程,吐露妻子是他生命中的最重要的支持者,徹底改變他的人生,照顧妻子這十年讓他從「被照顧者」轉成「照顧者」,而他空有 40 年的醫學專業,竟對於照護摯愛毫無準備。

因為,照護的領域之廣,遠遠超出了醫學。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85

    愛吃海鮮,竟是長期頭痛的原因? 不菸不酒生活單純,卻依然難逃肺腺癌的魔爪? 難以捉摸的自由基,原來是誘發癌症的罪魁禍首? 其實,毒物早就侵蝕了你的健康,你卻渾然不覺!

  • 電子書: NT$ 336

    死是這樣地短暫,為何生卻如此漫長? 當呼吸都讓人滅頂、世俗使人憤恨,肯定生命有何意義? 厭世時代絕無僅有的生命指南,日本讀者共鳴「這本書改變了我!」   太宰治曾言:「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叔本華寫下:「一切生命的本質即是痛苦。」   2500年來人類朝朝暮暮地徘徊在生死之間,所求究...

  • 電子書: NT$ 315

      鹽漬入味的雙人苦旅,在英格蘭西南海濱小徑尋找生命的解答。   當摯愛臨終,如何才能不留悔恨?假使生活頃刻分崩離析,我們如何在千里徒步中,重拾愛與希望?   結褵30多年的蕊娜與莫思,遭朋友欺騙,住家與民宿農場被法院查封;莫思又被診斷出腦疾,可能只剩半年壽命⋯⋯轉眼間失去一切的他們,毅...

  • 電子書: NT$ 231

    「接體員」大師兄,火葬場報到! 一人答「有」,萬人嗚喔! 【千度高溫火化爐的後台世界】

  • 電子書: NT$ 294

    「對禮儀師來說,死亡或許是重複的, 但對生者而言,每一次的哀傷都是新的, 世界上從沒有一場死亡能夠完全相同。」 ★讓你正視死亡,將來能與至親摯愛,好好道歉、道謝、道愛、道別的一本書★ ★【內附天堂筆記本】做好人生終點前的五大準備,規劃你的美好告別!★

  • 電子書: NT$ 245

    人終將一死,但當死亡迫近時,我們才會開始學習如何好好活著。  

  • 電子書: NT$ 280

    善終並非遙不可及,條件是必須有所準備 第一手個案接觸經驗,最圓滿的生命自主實踐 拒絕無效醫療,傳達在宅善終、臨終照顧知識 期待走向善終的讀者最佳指引參考

  • 電子書: NT$ 266

    當親耳聽見母親說:「如果我不值得活了,你要幫助我解脫。」 該如何抉擇?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思考死亡就是思考生命。」 面對「送母遠行」的生死之約,最後一段旅程該如何陪伴; 當生命僅餘痛苦,人們是否有自主善終的權利!

  • 電子書: NT$ 245

    醫生教的最強減脂法! 不用忍耐也可以變瘦! 為什麼脂肪會囤積,為什麼脂肪這麼恐怖?內臟脂肪放著不管,就會導致「高血壓」「糖尿病」及「血脂異常」3大慢性病!值得慶幸的是,內臟脂肪「容易囤積,也容易消除」只要跟著本書「照著做」,你就能輕鬆擺脫內臟脂肪,健康迎接每一天! ◎不運動就能消除內臟脂肪...

  • 電子書: NT$ 280

    時間不是金錢,時間是生命 知道自己的死期將至 我們才開始感受到時間的重量 作者金範錫是首爾大學醫院的腫瘤科醫師,十八年來目睹了許多病患整理人生的過程。患者及其家屬,在預定的死亡面前,表露出對人生、對彼此的真性情。

  • 出版日期:2024-02-01
    電子書: NT$ 379

    在允許安樂死的社會,死亡可以達到怎樣的境界? ★亞馬遜五星好評★ ★出版者周刊星級評價★

  • 電子書: NT$ 210

    使用本書的戒菸率高達90%! 「請向吸菸的伴侶/家人/親戚/朋友/同事,推薦這本書! 推薦前最好自己先閱讀一遍,用吸菸者的角度來思考。」 -輕鬆戒菸法創辦人 亞倫.卡爾

  • 電子書: NT$ 0

    本書記錄了作者由患癌入院到化療完成的點滴、感受和心路歷程。 這個突如其來的病令他和家人都措手不及,加上當時他正面對創傷後遺症和人際情緒困擾,對他來說,這病簡直是雪上加霜。 因此,本書盼望將治療期間閱讀詩篇所產生的感想記錄下來,內容關於治療與禱告的經驗,作者如何藉此與自己和上帝對話,與詩人共感。 雖然...

  • 電子書: NT$ 228

    練習心安,邁向人生的大自由! 成為醫師,是一種因緣; 成為佛弟子,是另一種因緣。 跟著主動脈半日醫師半日僧的奇幻旅程, 走過他以生命築起的安穩堅固的橋梁, 覺悟地哭、幸福地笑, 而且不經肉體痛苦便能渡河。

  • 特價 電子書: NT$ 334

    把握養卵黃金3個月, 超前佈署備孕等寶寶! 為什麼? 高達2/3的受精卵根本無法使女性懷孕! 竟然有70%的懷孕都以流產告終!! 不論自然懷孕、不易受孕、反覆流產或做人工授精/試管嬰兒, 美澳最受信賴的生育科學專家, 教妳把握「養卵的黃金3個月」, 克服年齡和病理限制,全面提升「卵子力」!

  • 電子書: NT$ 265

    母親開始跟不上大家的話題,無法寫作、擅長的料理頻出錯、 本來一個晚上就能編完的帽子,現在得重編好幾次…… 面對這些認知機能衰退的症狀,母親心裡怎麼想的?清楚自己的病況嗎? 2009年3月7日,母親寫下最後日記, 之後再也沒有親自記錄自己的行動和想法。 2011年5月21日,她在醫院...

  • 詳細資訊

    我成了她的引路人。
    我牽著她的手,吻著她的手和臉頰,一開始是為了提醒她,她是多麼被深愛著。
    後來當她的認知功能惡化時,牽手則是為了讓她安心,牽著她的人確實是我。


    凱博文,美國精神科醫師,哈佛大學醫療人類學學者,在精神醫學、人類學等領域備受敬重,卻在妻子瓊安罹患失智症後,才發現自己對於「真正的照護」一無所知。
    瓊安,通曉中文的漢學學者,溫暖、優雅、令人如沐春風,啟發凱博文深情溫柔的一面,夫婦倆一同到臺灣、中國做過研究,但過世前,她已完全不認得丈夫。
    凱博文回首這段歷程,吐露妻子是他生命中的最重要的支持者,徹底改變他的人生,照顧妻子這十年讓他從「被照顧者」轉成「照顧者」,而他空有 40 年的醫學專業,竟對於照護摯愛毫無準備。
    因為,照護的領域之廣,遠遠超出了醫學。
    從夫妻倆否認失智的嚴重性、自覺可以在家照顧、醫師高高在上無法提供任何照護建議,到進入長期照護模式、最終入住護理之家......他以情感和道德的角度探討應該如何實踐照護,以及隨著醫療科技發展和醫療管理企業化,而出現的問題:照護病人不再顯得重要。
    為什麼照護應是醫療的核心,卻不受重視?
    人人都有獲得照護的權利,這是基本人權。照護往往漫長而艱苦,但意義深遠。對於需要我們的人表達出關愛,讓彼此活在友善之中,是我們身而為人的核心價值,這不只是深刻的情感,也是一種道德體驗。
    凱博文說:「從每次的經驗中,尤其是我擔任家庭照顧者十年間的可怕經驗,讓我對於照護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發現,照護是一種人類發展的過程……給予照護和接受照護是一種分享禮物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我們給予並接受關心、肯定、實質的協助、情感上的支持、道德上的團結一致,以及持續不變的生命意義,一份複雜而不完整的意義。照護是行動、實踐和表現。照護是陪伴某人度過他們驚慌與傷痛的經驗。它是協助、保護,以及為了避免陷入進一步的困難而未雨綢繆。
    照護攸關著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活生生的臨現(vital presence)──存在個體所本有的生命力與充實感。照護的行動會從我們內在召喚出臨現的能力。照護不會隨著死亡終結,反而讓我們積極守護記憶。我學到照護意味著著恐懼和驚惶、自我懷疑和絕望的時刻──但其中也有深刻的人性連結、真誠與坦誠、充滿意義與喜悅的片刻。」

    凱博文呼籲美國政府應修訂政策,改善健保制度,讓照護專業和居家照顧者獲得應有的報償、獎勵、訓練與尊重,並且刻不容緩。因為,照護不只是藉由互助來活下去的工具,它還是讓生命充滿意義與熱情的必要條件。
    本書不只是寫給妻子的情書,更是寫給所有照護者的情書。他們付出所有以支撐他人的生命與希望,並幫助人們有所善終。他們總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即便已竭盡全力。

    我將她的精神活出來,作為一種感謝的方式,來完成這段無比漫長的哀悼過程,放手讓瓊安離開。——凱博文

    媒體推薦

    任依島/社區心理工作者
    吳英璋/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名譽教授
    吳佳璇/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專任主治醫師、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腫瘤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
    李維倫/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林克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榮譽教授、美國精神醫學會傑出終生資深會員
    林耀盛/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胡海國/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陳炳仁/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暨主治醫師
    陳嘉新/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陳景寧/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
    黃宗正/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黃宣穎/精神科專科醫師、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
    黃樹民/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趙可式/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名譽教授
    劉紹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臺灣醫療人類學學會創會理事長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34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