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記》為朱天文散文集,多為記述淡江大學的同輩交往情誼、創辦三三書坊的過程,以及「沒有名目的大志」。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帶我出門,用老派的方式約我,在我拒絕你兩次之後,第三次我會點頭。 不要MSN敲我,不要臉書留言,禁止用What’s App臨時問我等下是否有空。 我們要散步,要走很長很長的路。只有在散步的時候我們真正的談話,老派的談話。 我們今晚因為相愛而懂得狡猾,老派的。 苦踟躕,甜懊惱。《我是許涼涼...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 我讀《淡江記》真是得了學問。《淡江記》裡的好句子都是天文的人。〈牧羊橋‧再見〉裡寫、「如果女孩兒必得出嫁,我就嫁給今天這陽光裡的風日,再無反顧。」〈如霧起時〉裡寫、「左舷太平洋,太陽將出未出,而它只是太平洋。」真是寫得蕩蕩莫能名。〈如夢令〉裡寫、「我勾頭朝外探一探身子,見樓這樣高,摔下去必死無疑。」真是青春的鮮烈。 ──胡蘭成
*
《淡江記》為朱天文散文集,多為記述淡江大學的同輩交往情誼、創辦三三書坊的過程,以及「沒有名目的大志」。
在〈桃花潭水深千尺〉中,朱天文與朋友討論國家未來、革命事業之後不禁想:「我是太年輕了,青春用不完啊怎麼辦!」這一代的大學生,仍有著身為知識份子的使命感,同時也對周圍朋友無一不愛,因此胡蘭成讚嘆此時的朱天文:「淡江記開了女子的新境地。你像賈寶玉的見一個愛一個。賈寶玉是男人,女子這樣寫的則你是第一人」,並且「人在光天化日裡,不落色境……文章雄勁到都豁出去了。」
作者簡介
朱天文
山東臨朐人,1956年生於高雄鳳山。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出身文學家族,高一即開始寫作,曾主編《三三集刊》、《三三雜誌》,並任三三書坊發行人,現專事寫作。
1982年,朱天文因為在報刊發表小說〈小畢的故事〉而與陳坤厚、侯孝賢結識,從此與台灣「新電影」導演、編劇、影評人往來頻繁,多方參與新電影的發展。自1983年與侯孝賢合作《風櫃來的人》之後,成為長期的合作夥伴,期間不斷出版和新電影導演所合作的電影劇本及原著小說,與電影各自成為獨立的作品。
曾獲聯合報第一屆小說獎第三名、中國時報第五屆時報文學獎甄選短篇小說優等獎,1994年並以《荒人手記》獲得首屆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著有小說集《喬太守新記》、《傳說》、《小畢的故事》、《最想念的季節》、《炎夏之都》、《世紀末的華麗》、《朱天文電影小說選》、《花憶前身》,散文集《淡江記》、《三姐妹》、《下午茶話題》,電影劇本《戀戀風塵》、《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好男好女》、《千禧曼波》、《珈琲時光》、《最好的時光》、《紅氣球的旅行》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