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臺灣人
0 篇書評

成為臺灣人

殖民城市基隆下的民族形成(1880s-1950s)

Becoming Taiwanese : Ethnogenesis in a Colonial City, 1880s to 1950s

6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1/01/2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9.0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504313
  • 字數: 214,313
紙本書定價:NT$ 580
電子書定價:NT$ 580
電子書售價:NT$ 458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從「成為臺灣人」到「身為臺灣人」,
在殖民城市基隆喚醒被隱埋的在地認同與民族意識。


「成為臺灣人」的過程中,基隆居民扮演先鋒角色,菁英士紳、組織機構、國家行為者在此地都有過協商與努力,最後得以獲得預期之外的成果和意義。因此如果要完全理解現代臺灣人的認同,仔細探討他們的經驗和活動至關重要,本書所討論的正是如何經由這些複雜多變的關係而「身為臺灣人」。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5

    這是一本帶領臺灣各世代讀者重返二二八事件歷史起點之書。 七十年前的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歷史上死傷最慘重的官民衝突事件。在戒嚴期間,這道歷史傷口成為不可碰觸的禁忌,相關研究直到解嚴後的一九九○年代,才開始蓬勃發展,至今已累積出相當豐碩的成果。但作者陳翠蓮認為,關於二二八的研究「迄今為止仍然著重在整...

  • 特價 電子書: NT$ 277

    採訪三十位幕僚、政務官、社會運動者等政策相關人士 從九大議題看八年來臺灣的改變 從執行者、幕僚的訪談中得知重要政策溝通與執行的關鍵時刻 「EPUB電子書版本皆有附贈惠菁親聲朗讀前言音檔」 八年來,世界經歷了動盪與巨變 臺灣也經歷著體質的改變與成長 我們是否在這個時代,寫下了屬於自己的...

  • 電子書: NT$ 252

    戰後台灣白色時代繪景,民間記憶的甦醒…… 他們的生涯,如今一樣鮮活,你我一樣真摯,原該花朵一樣盛開,但白茫茫大霧,籠罩了一切…… 賴香吟接續《天亮之前的戀愛》的時代素描──台灣戰後身不由己的半世紀,化為小說來到眼前,他/她們即是我們;過去,還在等待開始。

  • 電子書: NT$ 364

    遺書無語,卻是我們僅有的少數材料。 讓我們重新尋回丟失在時間裡的細節,一同延續這場記憶與遺忘的鬥爭。 ★增訂版收錄政治受難者王文培與父親王大銘故事、遺書綜合分析〈白色畫廊〉

  • 電子書: NT$ 395

    本書整合目前為止中、日、英文學界對戰後臺灣史的研究成果,橫跨政治學、歷史學、語言學、社會學、區域研究、認同政治等學術領域,是一本具科際整合特色的戰後臺灣政治史。本書更在先行者的研究基礎上進而提出其獨特的「分析式架構」,檢視並解釋戰後臺灣政治發展的軌跡,是一部飛得高、潛得深,能夠縱觀全局,並具有開闊視...

  • 電子書: NT$ 392

    「一本在最近三十年出現的新的史料條件以及研究成果上,展現臺灣戰後政治史研究新水準的作品。」 ──若林正丈(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作者) 在新的歷史時刻,重探我們的過去,思索我們的未來。

  • 特價 電子書: NT$ 296

    從日治時期至國民黨遷臺,曾經發生於圓山飯店的人事物, 豐富史料、老新聞、傳奇軼事,挖掘尚未為人所熟知的臺灣故事。

  • 電子書: NT$ 336

    《山、雲與蕃人》被譽為日治時期「日本高山文學三大名著」之一,更是台灣高山文學的經典巨著。作者鹿野忠雄是傑出的博物學家、民族考古學者,對台灣高山有著極為深厚的感情,本書是他在東京帝國大學就讀二年級時,回到台灣進行170天連續登山勘察的紀行文章,包括玉山、秀姑巒山、馬博拉斯山、卓社大山等山塊。

  • 電子書: NT$ 266

    送別亡者,安慰生者的文化潛意識。 從民俗與儀式,看見台灣人最細膩的情感! 台灣有俗諺云:「有山就有水,有神就有鬼」 真人真事、隨機探訪的台灣鬼仔古(鬼故事) 分門別類歸納整理,兼附與鬼有關的民俗問答- 告訴你,在台灣民俗中: 什麼是鬼、什麼是孤魂野鬼、玩筆仙碟仙背後的民俗概念 什麼...

  • 電子書: NT$ 228

    從吃早餐的小歷史,到飲食文化塑造現代文明的大歷史 就讓世界甦醒的味道──早餐!縈繞百年的文化美味,喚醒精氣神,滿足文化之欲 法國聖迪耶國際地理節獎、2008年聖德尼獎得主克里斯穹‧葛塔魯提醒我們:每天吃的早餐,早已累積了百年各國文化精萃!

  • 電子書: NT$ 315

    理解新疆的重要研究,揭開再教育營真實狀況 探究極權統治的再進化 面貌、聲音、行為、情緒,高科技監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掌握人類 這一切不只來自中國,更來自美國矽谷與西雅圖 人性在監控下的扭曲及兩難,無所遁形

  • 電子書: NT$ 294

    這本書是解釋資本主義實際上是什麼、如何發生,以及如何運作。 「市場經濟」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存在的,在美索不達米亞、羅馬帝國、中國、中世紀的歐洲,以及其他在人們的記憶中蓬勃發展的行業中運作著。在古代早已經存在貨幣經濟、銀行,甚至連聖經和可蘭經都關注利息的問題;幾個世紀前已發展出非現金支付和令人驚...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315

    為何有金融危機?為何會出現失業問題?為何富人有錢而窮人貧窮?貨幣如何運作?財富從哪裡來?這些連小孩都會提出的問題,今天的經濟學家卻無法回答,經常漠視這些問題,寧可操弄脫離現實的數學模型;他們的失誤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甚至是生命的損失。我們若想了解經濟的實際運行方式,就必須了解經典:亞當.史密斯,卡...

  • 詳細資訊

    從「成為臺灣人」到「身為臺灣人」,
    在殖民城市基隆喚醒被隱埋的在地認同與民族意識。


    臺灣接連受到清朝、日本和中國政府統治,每一個政權都對這座島嶼和居民的現代化、文明開化有各自的規劃藍圖,也根本上影響1880年代到1950年代臺灣人意識的形成。

    從清治末期到戰後初期,基隆城一直有著無限可能,作為實體和想像邊境的一部分,在帝國和民族國家的交界處占有重要位置。作者從在地認同、社會團體、宗教文化、福利領域等面向,以可謂首當其衝站在臺灣現代變遷最前線的港都基隆為中心,檢視一段臺灣人民族起源的歷史。

    「成為臺灣人」的過程中,基隆居民扮演先鋒角色,菁英士紳、組織機構、國家行為者在此地都有過協商與努力,最後得以獲得預期之外的成果和意義。因此如果要完全理解現代臺灣人的認同,仔細探討他們的經驗和活動至關重要,本書所討論的正是如何經由這些複雜多變的關係而「身為臺灣人」。

    影音資訊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099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