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踏查日記(上)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台灣踏查日記(上)

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台灣調查時代3)(典藏紀念版)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1/09/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86.0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ISBN: 9789573292395
  • eISBN: 9789573292975
  • 頁數: 366
紙本書定價:NT$ 420
電子書售價:NT$ 332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認識台灣原住民族,不可不讀的人文經典
台灣人類學先驅巨作 ╳ 台灣古道研究權威譯註

伊能嘉矩──
率先冒險進入台灣各族群生活領域
其第一手資料,是認識台灣不同文化原貌的最重要依據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32

    認識台灣原住民族,不可不讀的人文經典 台灣人類學先驅巨作 ╳ 台灣古道研究權威譯註 伊能嘉矩── 率先冒險進入台灣各族群生活領域 其第一手資料,是認識台灣不同文化原貌的最重要依據

  • 電子書: NT$ 455

    伊能嘉矩,於1908年5月獲東京帝國大學人類學坪井正五郎教授推薦,負責撰寫吉田東伍博士主持的《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篇》臺灣篇。於1909年2月編寫完成此部以地名為主題的臺灣史書。 本書蒐羅近600個臺灣地名辭條,在每一地名辭條條目下,匯集該地相關的史料,重建該地的歷史沿革,每一辭條即為臺灣各地的...

  • 電子書: NT$ 411

    認識台灣原住民族,不可不讀的人文經典 台灣人類學先驅巨作 ╳ 台灣古道研究權威譯註 鳥居龍藏── 台灣最早的學術探險家 第一位全面性、系統性的原住民田野調查者

  • 電子書: NT$ 336

    《山、雲與蕃人》被譽為日治時期「日本高山文學三大名著」之一,更是台灣高山文學的經典巨著。作者鹿野忠雄是傑出的博物學家、民族考古學者,對台灣高山有著極為深厚的感情,本書是他在東京帝國大學就讀二年級時,回到台灣進行170天連續登山勘察的紀行文章,包括玉山、秀姑巒山、馬博拉斯山、卓社大山等山塊。

  • 電子書: NT$ 332

    認識台灣原住民族,不可不讀的人文經典 台灣人類學先驅巨作 ╳ 台灣古道研究權威譯註

  • 電子書: NT$ 301

    才開學就入伍!全班七星山挖戰壕。台北大空襲。跑到哪,炸彈就跟著我到哪! 兒玉町賣書、入船町擺攤、御成町勅使街道歡迎中國軍隊進駐⋯⋯ 國破山河在?事實遠比小說神奇。 日治最末年, 18歲少年學徒兵的台北記憶。 特別收錄:台北高校及高校生的台北歷史照片

  • 電子書: NT$ 406

    ◎南半球高寒植物山薰香如何跨越赤道來到中央山脈? ◎與加州巨杉齊名的東亞珍貴巨木就在臺灣! ◎臺灣唯一的特有屬植物華參你可曾見過?而它的姊妹竟遠在地球彼端的熱帶美洲? 第一部臺灣高山植物自然溯源史

  • 電子書: NT$ 537

    認識台灣原住民族,不可不讀的人文經典 台灣人類學先驅巨作 ╳ 台灣古道研究權威譯註

  • 特價 電子書: NT$ 178

    從未有人像李仙得那樣,如此深刻直接地介入1860、70年代南台灣原住民、閩客移民、清朝官方與外國勢力間的互動過程。 透過這本精彩的踏查手記,您將了解李氏為何被評價為「西方涉台事務史上,最多采多姿、最具爭議性的人物」! 本書顛覆傳統中國史籍的描述視角,重現土著在中國政府與西方勢力的外交衝突...

  • 電子書: NT$ 392

    台灣成為美食王國,不是沒有道理! 《蚵仔煎的身世》作者曹銘宗╳台灣史專家翁佳音, 這回話說重頭,帶你瞭解台灣人吃東西的歷史

  • 電子書: NT$ 455

    荷蘭萊頓大學博士鄭維中,深入荷蘭文、中文史料研究, 超越民族國家史觀、陸上帝國疆界, 以世界史角度,看見十七世紀東亞海上的無國家空間,與其中的行動者。 這段歷史與台灣早期歷史關係密切, 本書在世界海洋史中看見台灣,是了解早期台灣史的必讀之作。

  • 電子書: NT$ 434

    人類史上第一次, 我們的選擇足以決定全世界的命運。 繼《槍炮、病菌與鋼鐵》之後, 賈德.戴蒙獻給21世紀人類的求生之書。

  • 電子書: NT$ 350

    達爾文三部曲現代版! 繼《槍炮、病菌與鋼鐵》、《大崩壞》, 人類大歷史三部曲最終章《昨日世界》磅礡上市: 重拾遺落在文明洪流中的昨日美好。

  • 出版日期:2007-02-10
    電子書: NT$ 379

    從十七世紀開始,臺灣是個海盜出沒、橫行的島嶼;約百年之後,成為大清帝國所管轄的一個府,數以萬計的漢人自唐山移民到此。是什麼因素造成了這樣的變化?臺灣島,如何成為漢人生養孳息之地?

  • 電子書: NT$ 385

      本書以三大篇十個章節的篇幅,從軍事情報、政工、白色恐怖、外交、台獨運動、民主化、本土化、民生與經濟建設、兩岸關係等全方位的視角,剖析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台灣後蔣經國與其政治生涯。   這段歷史過程呈現了國府於國共內戰中潰敗、自大陸倉皇撤退播遷來台之後,如何在風雨飄搖中站穩腳跟,並利用冷戰...

  • 電子書: NT$ 247

    公視年度時代生活劇《茶金》的靈感原型! 一本充滿恩怨情仇的茶商家族回憶錄, 一部記錄真人實事的臺灣地方發展史!

  • 詳細資訊

    「日記所呈現的,是超過我們所能想像範圍的居住環境,是自古以來與文明隔離的各族群的原始面貌。」──楊南郡

    伊能嘉矩在台灣任職的十年期間,從繁華的府城到荒涼的山區,從漢人的歷史遺蹟到原住民的偏僻部落,處處看得到他的踏查足跡。本書為他歷次踏查途中撰寫的私人日記,包括全島教育巡查期間的逐日見聞,以及歸國後舊地重遊的記事。書中披露跋山涉水的艱辛、險遭殺身之禍的始末、病倒異鄉客棧的辛酸,乃至重遊台灣的喜悅。本書由譯註者楊南郡先生根據日記手稿原件,參照其他文獻譯註成書。

    系列特色

    ●台灣南島文化探源與田野調查的珍貴文獻史料

    日治時期的人類學家與博物學者──鳥居龍藏、伊能嘉矩、森丑之助,數度來到台灣,調查研究台灣原住民族,開啟台灣田野調查的先路,留下珍貴且浩繁的報告、資料與圖像紀錄,保存著各族群豐富多樣的文化原型。不僅是認識台灣原住民族不可不讀的文化寶庫,也是早期台灣高山聚落的地理學、植物學、人類學、社會學的重要文獻史料。

    ●台灣高山遺址與文史調查先行者──楊南郡先生最權威、完整譯註

    楊南郡先生是台灣登山界的傳奇人物,是攀登台灣百岳風潮的開拓者之一,在諸多登山行旅者和古道探險家之中,他也是看見原住民部落與古道遺跡文化價值的第一人。他從鳥居龍藏、伊能嘉矩、森丑之助的報告及著作當中,精選出跟台灣相關的部分譯為中文,並且透過綿密的田野踏查,將史料一一印證後詳盡譯註,補充大量的註解與圖片,完成【台灣調查時代】系列,讓珍貴史料得以出土重現。

    對於楊南郡先生的譯註,日本學者於笠原政治給予高度肯定:「每一本譯註卷首都刊載經過嚴謹考證的人物誌、勘查足跡以及學術業績等,並於譯文中詳盡標示注解、探險調查路線圖、年譜及著作目錄等,是楊南郡以其深厚的日文底子,再加上其多年登山、古道調査以及採訪原住民等所培養的廣博知識,作為譯作整體極厚實的基礎,才有這獨樹一格的譯作出版。」

    ●深入理解台灣豐富多元的異質文化,促進族群之間的了解及尊重

    已故人類學家及民族學者劉斌雄先生在【台灣調查時代】總序〈台灣的田野是無盡的寶藏〉文中指出,台灣能保存許多異質性極高的文化或族群,是拜其高山林立、地理複雜所賜,就像海洋需要有洋流的匯集才有豐富的魚群,台灣在異文化的錯綜交織下,正是難得的大漁場。【台灣調查時代】不僅保存了台灣原住民的社會文化、地理生態和價值觀,透過「他者」(日本學者)的眼光和書寫,也呈現出不同文化視角的碰撞,可增進族群之間的了解及尊重。
     
    ●認識台灣原住民文化,同時認識三位「影響台灣的日本人」

    【台灣調查時代】系列每本書的卷首,都有楊南郡先生撰文的〈學術探險家〉鳥居龍藏、伊能嘉矩、森丑之助的小傳,深入描述「台灣調查三傑」的生平事蹟、學術貢獻、研究精神和勘查路線等,可作為年輕學者和文史工作者的學習典範。而從歷史角度來看,鳥居龍藏等人類學三傑,也足為台灣歷史重要的一部分。

    典藏推薦

    徐如林(自然文學作家、知名古道探勘及登山學者)
    陳耀昌(醫師、台灣史小說作家)
    陳偉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孫大川(前監察院副院長、台大及政大台文所兼任副教授)
    夏曼.藍波安(海洋文學家)
    雪羊(知名登山部落客)
    蕭宇辰(「臺灣吧」、「故事 StoryStudio」共同創辦人)
    洪敏麟(台灣文史學者)
    張炎憲(台灣史學者)
    吳密察(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伊能邦彥(伊能嘉矩曾孫)

    「我寫的書就是我的紀念物。」在楊南郡老師故世五週年時,遠流出版公司用「典藏紀念版」的方式再度出版這套書,讓楊南郡老師能夠繼續活在讀者的心中。──徐如林(自然文學作家、知名古道探勘及登山學者)

    楊老師的書代表了「台灣學」,不會因時間而褪色;就好像「楊南郡」三字,代表了「台灣魂」,將永遠長存在台灣人的心中。──陳耀昌(醫師、台灣史小說作家)

    楊南郡老師豐富的譯註……我認為這是原來文本以外的重要參考資料,也像是楊南郡老師與伊能嘉矩、鳥居龍藏、 森丑之助的對話。──陳偉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感謝楊南郡先生,他用手、用腳翻譯、訂正、註釋、消化了調查時代所留下來的資產。……他用再踏查的堅實證據,告訴我們中央山脈並不是沉默不語的,台灣的文化和歷史也不是漢人的獨白!──孫大川(前監察院副院長、台大及政大台文所兼任副教授)

    楊南郡先生就像一位孤寂的航海家,在廣袤無邊際的太平洋海上牽著他的夫人徐如林女士,尋覓北極星照明的那座港澳登岸。沒有楊南郡先生用生命譜曲,【台灣調查時代】系列鉅著就不可能像宇宙上天空的眼睛,襯托出夜空深深的奧妙。──夏曼.藍波安(海洋文學家)
     
    楊南郡老師不僅賦予登山深邃的文化意涵,讓珍貴史料跨越語言藩籬重見天日,更讓後世得以跟著偉大學者們的踏查足跡,依循故道找回台灣的根與山岳的魂,開啟台灣文化的耀眼新章。──雪羊(知名登山部落客)

    可勝任本日記之中譯者,必須是對台灣史學有造詣且精通中日文能力外,尚需對日記主人有深切認識者……南郡先生可說是上乘之選。——洪敏麟(台灣文史學者)

    楊南郡先生熱情洋溢,充滿生命力,這本中譯本不僅是他生命中的里程碑,更是台灣學術史研究的重要作品。——張炎憲(台灣史學者)

    伊能嘉矩以博蒐文字資料配合現地踏查成為台灣研究的先驅者,其研究成果體系博大,具有金字塔般的意義。透過《台灣踏查日記》,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這位台灣研究巨擘的學問方法和治學態度。——吳密察(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先祖伊能嘉矩的事蹟……能讓更多的台灣人了解是一件非常可喜的事。——伊能邦彥(伊能嘉矩曾孫,摘自伊能邦彥寫給譯註者的信件)
     

    作者簡介

    伊能嘉矩(1867-1925)

    日本岩手縣遠野市人。早年就讀岩手縣師範學校,因抗爭風波遭校方退學後,即自修苦讀,卓然自立。一八九五年底自願前往甫收歸日本版圖的台灣,矢志從事原住民教育工作。

    在台期間,歷任總督府雇員、山地事務調查員、囑託等職,利用公私之便,從事台灣研究,早期以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為研究對象,一八九七年五月起開始一百九十二天的全島視察旅行,其後又多次進行局部的調查旅行,在此期間跋山涉水,歷經種種艱難危險,獲得豐富詳實的田野資料,使得伊能氏成為台灣族群研究的開創者。一九○六年,辭職返鄉後,仍孜孜於台灣及故鄉遠野的鄉土研究。一九二五年,由於早年在台踏查所感染的瘧疾復發,不幸以五十九歲英年逝世。

    伊能氏一生著作等身,與台灣相關著作計有《台灣文化志》、《台灣蕃政志》、《台灣蕃人事情復命書》、《台灣年表》、《領台十年史》等十餘種;其他相關論文粗估約有七百餘篇,散見於當時報刊、雜誌之中,被學界尊崇為開展「台灣學」的先驅。

    譯者簡介

    楊南郡(1931-2016)

    台灣省台南縣人,一九五五年畢業於台大外文系。曾擔任英文教師、外國駐台機構職員。在工作之餘,從事登山、台灣南島諸語族文化、古道、遺址探勘研究,長達五十年之久,為國內最富盛名的登山前輩暨古道、原住民調查專家。一九七六年即完成台灣百岳的攀登目標,並開拓許多新的登山路線,是台灣登山運動的先驅。

    其文筆流暢自然,博聞強記,考證精微,無論調查報告或創作譯述,均獲各界高度評價,曾榮獲吳三連獎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金鼎獎、順益基金會個人成就獎、省文獻會傑出文獻工作獎、教育部原住民譯著甲等獎等,並於二○一○年獲國立東華大學頒贈名譽博士學位、二○一一年獲選為國立台灣大學傑出校友。二○一六年過世,獲頒總統褒揚令,原住民族委員會追頒「一等原住民族專業獎章」。

    著作包括:《台灣百年前的足跡》、《尋找月亮的腳印》、《浸水營古道》、《與子偕行》、《合歡越嶺道》、《能高越嶺道 穿越時空之旅》(以上三書與徐如林合著)等。

    譯註有:《探險台灣》、《平埔族調查旅行》、《台灣踏查日記(上、下冊)》、《生蕃行腳》、《鳥居龍藏》、《鹿野忠雄》、《台灣百年花火》、《台灣百年曙光》、《台灣原住民系統所屬之研究》、《山、雲與蕃人》、《東南亞細亞先史學民族學研究(上、下册)》等。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