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讀道德經,心繫老子相惜?
朱銘雕刻與周夢蝶的詩,老子還魂?
最快樂的國家不丹,老子雛型建設?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 張曼娟首次書寫中年的覺醒.幸福的定義 * ── 超過260萬人搶讀按讚的文章; 引發4、5、6、7年級生熱烈討論專欄。 這個不上不下的生命階段,該有什麼樣的風景?
二○二二年五月,作家王溢嘉之子——動畫導演王谷神猝逝。 歷經喪子之慟,王溢嘉透過思惟和書寫,探索生與死、苦與樂的生命功課,記敘命運莊嚴且充滿光亮的心路和意義⋯⋯ 無常,沒有規律,不可預知,所以是悲傷的、沉痛的打擊。 死亡,外表是不捨不甘的孤絕的隔離,是生者心靈難以填補的黑洞...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人生如棋,看老子如何擺局布棋,以示弱抗衡剛強,以暗黑翻轉光亮;
逆向思考,顛覆窠臼,重新高舉溫柔堅定的力量。
王溢嘉經典新說,掌握現代脈絡;翻轉逆襲教典,道出命運雙贏!
繼《莊子陪你走紅塵》,知識分子王溢嘉又一經典新解讀之作,將老子八十一章《道德經》,化作八十一局與老子對弈的人生之棋,從中領悟「翻盤」的樂趣――不是掀桌式的翻盤,而是在棋局裡峰迴路旋、勝負翻轉的雙贏局面──原來老子也可以這樣讀!
王溢嘉活化傳統典籍,拉近思想哲理的距離,列舉現代案例,創造獨門解析方式:從不丹王國的幸福指數、生態平衡到兩岸關係;融合曾國藩的知人用事、尼采的哲學與愛因斯坦的現代物理學;穿針引線朱銘的雕刻、周夢蝶的詩作……,原來老子的智慧與哲學觸手可及,和現代人的生活接軌,賦予新的時代意義,高舉溫柔的力量。
【王溢嘉與老子的博弈之間】
看見陰影的力量:順應自然、虛靜無為、守柔示弱
老子的哲學觀點,在有無、高下、剛柔、強弱的二元對比中,多數人都求有求高、想剛想強,但老子卻把焦點放在反面,而且要從反面去實現正面。非常獨特的逆向辯證法,能賦予我們不一樣的眼光,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和人生。
安身立命的方法: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愛因斯坦:「所有的事物都是由一種我們無法控制的力量所決定。」也就是「物理」。「物」是老子的「有」,「理」就是「無」;從物質面,看到「道」的蹤跡;從律則面,認識「道」的奧妙。老子將「天道」擴及「人道」,鋪衍出一套安身立命的人生哲理。
不騷擾人民、不剝削治理的道理:治大國,若烹小鮮。
美國總統雷根非常受人愛戴,他曾引用「治大國,若烹小鮮」,雷根應是頗贊同老子的治國理念。從現代的角度來看,此話可以說是古典民本思想與自由主義的極佳比喻,無為而治的基本精神,人民在不受干擾或有限度的法令下,擁有充分的自由與自主性。
大智若愚的反璞歸真: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雕刻大師朱銘的作品,很自然地讓人想起老子,因為它們是「大巧若拙」的具體呈現。一個人內在的修為愈高超,他就會愈內斂,愈不想賣弄與炫耀自己的本事,在外表上讓人覺得拙、訥與愚;感覺到自己的不足與渺小,使他能有更進一步不斷完善自我的機會。
理想世界的烏托邦: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不丹直到一九七四年才開放外國人進入,一九九九年才有電視。但在《全球快樂排行榜》中,卻名列第八。為什麼不丹人會特別快樂?重視社會和諧與人民精神生活的滿足,被譽為人間最後的樂土。這似乎印證了老子的某些說法,物欲越少,幸福越多。
本書特色
1. 每篇領讀老子《道德經》原文,以及白話翻譯,兩兩對照,淺顯易懂,老子思想輕鬆get!
2. 篇名直指老子哲學核心,單刀直入人生雜問,愛情職場修身處世,老子教你把握right now!
3. 王溢嘉獨特解析、詮釋弈後語,另類逆襲思維,顛覆框架,多元並立,老子智慧原來如此!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