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可笑的瘋子,還是可悲的英雄?
是悲劇的主角,或是鬧劇的丑角?
小說所引發的笑聲,隱藏著眼淚的酸辛。
塞萬提斯嘲笑堂吉訶德,彷彿也在嘲笑自己。
風將會摧毀這座鏡子之城,將它從人類的記憶抹去, 所有的一切從一開始到永遠都不會再出現一次, 因為遭詛咒百年孤寂的家族在世界上不會有再來一次的機會…… 諾貝爾文學獎大師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 出版50週年,首度正式授權繁體中文版,全新翻譯!
1922年,紅色政權席捲蘇聯。 一位帝俄時期的青年貴族, 被迫在莫斯科一家豪華飯店度過餘生。 他以紳士風度對抗遭囚禁的命運,用品味緬懷過往的美好, 在劇變的時代,成為最不自由也最幸運的人。
全台唯一完整中譯,毛姆心中最偉大的小說 費時六年,五百五十九個角色,如史詩般的信念與生存之戰,堪稱十九世紀最偉大的小說 安德烈拋下妻子麗莎來到了戰場,渴望成為一名英雄;公爵的私生子皮埃爾,在偶然機緣下繼承了龐大遺產,開始受人諂媚;正由女孩蛻變成女人的娜塔莎,在眾多追求者面前,還搞不清楚愛...
12個關於流浪的故事,12種孤獨到底的情狀 每個人物都光彩奪目,每篇故事都宛如寶石 小說家心目中最完美的小說! 馬奎斯顛峰狀態的殿堂級神作! 胡淑雯 專文導讀 王定國、伊格言、吳曉樂、高翊峰、陳雪、郭強生、黃崇凱、童偉格、韓麗珠 等小說家致敬推薦!
《愛在瘟疫蔓延時》以戰火動盪的大時代為背景,在前後橫跨超過半世紀的時間裡,寫盡了愛恨嗔癡的眾生百態。馬奎斯巧妙地將愛情的相思之苦比喻成瘟疫的病狀,而這段無法觸碰、充滿無奈的戀情,也如同無法治癒的絕症般,永無止盡地蔓延下去。 馬奎斯:有兩本書我寫完後整個人好像被掏空了一樣, 一本是《百年孤寂》...
上校七十五歲了, 他花了七十五年, 度過這輩子的每一分鐘, 走到了這一刻…… 馬奎斯:我寫《百年孤寂》的原因, 是為了讓大家看見《沒有人寫信給上校》! 20世紀小說中最難忘的人物! 所有文學作品中最完美的結局!
在東西方神祇與英雄的故事裡, 找回你的內在與神話的連結, 成為一顆跳舞的星星,與宇宙共舞。
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哈金,直視美國, 寫實刻劃一個移民家庭的美國夢與現實。 以詩歌般的溫柔頌揚人類的重要使命—— 以嚴肅創作回應日常無數轉瞬即逝的噪音。 ■《自由生活》中文版十五週年紀念新版■ 特別收錄作者新版序、顏擇雅專文推薦
★ 知名作家、翻譯家楊絳女士110周年冥誕紀念典藏版
★ 首部譯自西班牙原典之中譯本
塞萬提斯,西班牙小說家、劇作家、詩人,西班牙文學世界最偉大的作家。
代表作《堂吉訶德》被讚佩為西方文學經典、西班牙的文學典範、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西班牙黃金時代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歌德、拜倫、海涅、雨果等西方世界大文豪給予高度評價!與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歌德《浮士德博士》並稱文學傑出典型!
反騎士小說《堂吉訶德》是文藝復興時期重要文學巨作,也是歐洲最早的長篇寫實主義小說之一。故事背景是個早沒有騎士的年代,主角堂吉訶德是個窮鄉紳,痴迷於閱讀騎士小說,幻想自己是個騎士,並渴望實現自己的騎士夢。這股狂熱導致鬧了不少笑話,但無論他人如何勸阻,他都堅持自己的理想,三次出門冒險,到處闖禍,吃盡苦頭,做出種種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徑,直到臨死前才幡然醒悟,從幻夢中醒過來。
作者塞萬提斯藉堂吉訶德這位極端人物的荒唐行徑,極其深刻地揭露16世紀末、17世紀當時西班牙社會的黑暗與困苦,表現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至今已超過100多種文字將其譯成數百種譯本。本版為知名作家楊絳女士翻譯之經典譯作,亦是首部譯自西班牙原典之中譯本。
楊絳先生早於1959年就選中西班牙大作家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作為翻譯的新起點,至「文革」開始已完成譯稿的四分之三。「文革」中楊絳這份心愛的譯稿幾經周折,終於「珠還」,這耽擱的數年反倒成了她的「冷卻」期。從五七幹校回來之後,她不滿意舊譯,又在原來的基礎上從頭譯起,終於將七十多萬字的小說譯竣。……,她自己說過:「我翻譯的時候,很少逐字逐句地翻,一般都要將幾個甚至整段文句子拆散,然後根據原文的精神,按照漢語的習慣重新加以組織。」當然這樣的譯法非常費力,因此楊絳還說:「我翻譯很慢,平均每天也不過五百字左右。」可謂字字皆辛苦。
──羅銀勝《楊絳傳》
作者/譯者簡介
作者: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
西班牙文學世界最偉大的作家,兼負小說家、劇作家、詩人等多重身分。出生於馬德里附近的埃納雷斯堡。出身寒微,年輕時熱中於功名,曾做過紅衣主教的侍從,後加入部隊,幾至傷殘,歸國途中又遭海盜俘獲,做了五年奴隸。回到西班牙後窮困潦倒不堪。後來創作出曠世巨著《堂吉訶德》,後世評論家們稱其為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同時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
譯者:楊絳
1911-2016,本名楊季康,祖籍江蘇無錫,生於北京。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政治系,考入清華大學研究院攻讀外國文學。1935年與錢鍾書先生結婚,同年兩人至英國留學,1937年轉赴法國。1938年夫婦倆攜女返國,回國後楊絳曾任振華女校上海分校校長、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教授。1949年後,先後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傑出戲劇家、翻譯家,多才多能。早在抗戰時期的上海,就以《稱心如意》和《弄真成假》兩部喜劇成名,後來又出版短篇小說《倒影集》和文學評論《春泥集》,文革後更有膾炙人口的《幹校六記》、《洗澡》、《將飲茶》、《我們仨》、《走到人生邊上》、《洗澡之後》等多部作品問世。
作品另外有《楊絳譯文集》、《楊絳作品集》。翻譯有《小癩子》、《堂吉訶德》、《斐多》、《吉爾‧布拉斯》等作品。
1986年,西班牙國王卡洛斯頒以「智慧國王阿芳索十世勛章」,表揚她以中文傳播西班牙文學的優秀貢獻。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