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銷售25萬冊,授權全球15種語言版本
拒絕令人崩潰的不良設計
一項傾國之力的文明試驗,一股不願被世界拋下的恐懼 漢字書寫 ◆ 科技革命 ◆ 權力運作 中文輸入法的起源,人機互動的先聲 現代資訊科技史上最重要、卻被誤解最深的發明 挑戰字母文字霸權 化不可能為可能 跨越五千年障礙 具有顛覆意義的技術創新 中文打字機的誕生,就是現代中國崛起與壯大...
這是一本從遊戲設計師角度,再經由新聞編輯採訪整理而成,而從玩家角度的來看,這些設計雖帶來了正面效益,通常也都有其負面效應,而遊戲設計師耗費他們的心神、汗水,將人生注入於設計遊戲中,為的就是將最好的遊戲內容呈現給玩家。
本書要你證明自己是玩創意的料!──《紫牛》塞斯‧高汀大力推薦 讚極了!──TED論壇主辦人克里斯‧安德森強力推薦 要在數位時代中展現創意,這本書能啟發更多靈感 不是只有天才才能想出有創意的好點子,只要做你自己就可以了!這本書要告訴你:創意無所不在,人人都可以玩創意。 這本書是數位時代...
★日本上市不到3個月,銷售衝破80,000本★ ★暢銷設計工具書!再度推出一眼秒懂系列新作★ ★設計、行銷、網頁、企劃、繪圖、造型師都愛用★
好設計如何打動人心?好想法如何實際執行? 設計思考以人為本、從需求出發、以創意解決難題。 善用設計思考不僅可以打造商品、改造組織,更可以改變你我的生活! ★ 設計界、教育界、企業管理者、行銷者都在討論的創意思考方式 ★ 暢銷十周年全新改版,增譯全新章節,思考設計的再設計
▎黃.金.比.例 ▎ 設計師必用的設計美學原則 快速統整、有效傳遞、平衡視覺 「版面研究所系列」攻佔日、台設計書排行榜 日本知名設計團隊ingectar-e 以「終極版」版面設計──融合東西方經典美學「黃金比例」精隨 整理近百個全世界設計佼佼者最常用版面模組變化,助你快速套用 你也能輕鬆晉升設計大...
在聲光效果刺激的遊戲界中,小島秀夫是非常特別的存在。 在本書中小島秀夫回歸原點,整理出過去對他影響深刻的許多作品。《潛龍諜影》的自由與服從、《死亡擱淺》的連結與孤獨——從遊戲作品的主旨發想,到小島秀夫人生的處事思維,都與文化記憶(MEME)緊緊相連。
遊戲設計對人類心智挑戰、社交及競合需求思索之深,遊戲開發牽涉領域之廣、風險之高,都讓這份專業成為絕佳的研究對象,其中的工作哲學、風險管理的方法及原則,甚至適用於各行各業。對於工作中必須不斷思考「使用者體驗」的企畫人、策展人、腳本設計者來說,本書也是獨一無二的知識庫。
超高人氣的設計展、藝術祭,讓人一再回訪的質感體驗⋯⋯ 絕對少不了地方的魅力! 「地方設計」是策展提案、品牌創新、空間活化、地域振興的必備能力!
求學時期同感疑惑和挫折的太刀川英輔,在透過研究語言與設計的相似性,掌握了發想的方法,發現了設計,語言,與演化三者之間的相似。偶然產生的口誤,就像偶然複製錯誤的DNA,都為世界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太刀川轉向生物的演化學習,從達爾文的演化論出發,反覆思考生物如何經過「天擇」繼續存活在世界。太刀川英輔...
如果你是設計師,請為產品的易用性而奮鬥。如果你是使用者,請支持安全、實用又賞心悅目的好設計。
如果在旅館裡弄不清楚怎麼開水龍頭,或者面對不熟悉的瓦斯爐或電燈開關時,即使再聰明的人也會手足無措。認知科學家唐納‧諾曼大膽地指出,錯不在我們,問題出在忽略了基本心理學的不良設計。雖然拙劣的設計俯拾即是,但是要設計出容易理解、方便使用、令人愉悅的產品並不困難。《設計的心理學》說明良好的設計是可能的,只要遵循根據人類行為歸納出的設計原則,引導使用者在正確的時機,採取正確的行動,得到令人滿意的使用經驗。
《設計的心理學》解釋這些基於心理學的設計原則,如何在日新月異的科技進化中歷久彌新。在這本充滿娛樂性及洞察力的著作裡,諾曼強調優秀的設計是最重要的產品競爭優勢,也是影響消費者行為的關鍵。經過時間的考驗《設計的心理學》將持續帶領設計者深入日益多元化的設計領域,協助使用者了解設計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以期共同攜手克服產品開發在商業社會需要面對的挑戰。
名人推薦
本書在現今資訊獲取太過於容易而氾濫的商業環境裡,面對設計的問題解決過程,尤其在對應不可見的需求與「深層設計」的多元思考中,對設計資訊的篩選與分析,提供具體與系統化的思考方法──特別是在解決複雜的「人」的議題上。──梁桂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教授、中華設計創作學會名譽理事長
諾曼厲害的地方是把很生澀難懂的認知心理學專有名詞,用生動有趣的日常故事娓娓道來,讓讀者很容易理解,例如:大樓的大門推或拉開,飯店浴室水龍頭的開關等,都是我們日常生活所常碰到的問題,但一般人都選擇責怪自己笨,而不去抱怨設計不良;只見他信手捻來,深入淺出地說一番道理,結論是設計師沒有設計好,他指引設計師們設計東西時必須以使用者為中心。──黃啟梧,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理事
書中融合作者多年的實務經驗和觀察,提出眾多觀點,為生活中可能想都沒想過的問題做了精彩的研究,梳理出設計心理各層面的清晰脈絡。──陳秉良,遊戲橘子數位科技品牌總監、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理事長
科技與需求交織,促進不同產業不斷蛻變結合。想要在目不暇給的科技變革中,找到滿足人類需求的著力點,答案不在科技,而在於人的心理,你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蔡明哲,悠識數位顧問有限公司首席體驗架構師、HPX創辦人
這本書改變了設計的領域。隨著科技演變的步伐加快,書中所提出的原則更加重要。它充滿了關於設計和產品開發的新範例及想法,使它成為一本不能不讀的書。──派崔克‧惠特尼(Patrick Whitney),伊利諾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院長&Steelcase/Robert C Pew設計榮譽教授
這既是一本設計工作的參考書,也是為人類而設計的有力宣言。《設計的心理學》在今天比初版發行時更切合這個世界的需要。──提姆‧布朗(Tim Brown),IDEO執行長&《設計思考改造世界》作者
幾十年前,當我還是心理系學生時,我受到諾曼教授的啟蒙。幾十年後,他作為設計領域的教授,仍然對我有所啟發。跨領域天才唐納‧諾曼累積的見解和智慧,是設計師必讀,也為所有對人類事物有興趣的讀者帶來樂趣。──席絲‧德邦特(Cees de Bont),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工業設計系主任
設計是我們最首要的競爭優勢。這是本有意思的書,妙趣橫生而又如此重要。──湯瑪斯‧彼得斯(Thomas Peters),《追求卓越》作者
作者簡介
唐納‧諾曼(Donald A. Norman)
曾被美國《商業周刊》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設計師之一,兼具教授、企業高階主管與顧問的身分,工程學加上心理學的雙重背景,讓他在需要同時應用社會科學、行為科學的新興設計領域,貢獻卓著。
諾曼是國際知名的心理學家與當代認知心理學應用先驅,也是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電腦學會(ACM)、美國心理學會(APA)、認知科學學會會士,並於2006年獲頒富蘭克林獎章(Benjamin Franklin Medal)。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認知科學與心理學榮譽教授,也在哈佛大學、西北大學和南韓的KAIST任教過,並曾擔任惠普公司、卡汀線上大學(UNEXT公司)高階主管,及蘋果電腦公司先進技術中心副總裁,1998年創立Nielsen Norman Group,從事電腦與人機界面設計顧問工作,致力於協助發展理性與感性並重的產品及服務。諾曼博士著作等身,包括認知心理學經典教材Memory and Attention、Learning and Memory和《情感@設計》、《設計&未來生活》、《好設計不簡單》(遠流)、The Invisible Computer以及User Centered System等書。個人網頁:www.jnd.org
譯者簡介
陳宜秀
政治大學心理系畢業,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畢業後任職於AT&T貝爾實驗室(Bell Labs)和亞美亞實驗室(Avaya Labs)從事介面設計和通訊產品的研發工作,累積22項專利,所設計的產品於2006年得到德國iF設計獎。之後轉任威瑞森無線通訊(Verizon Wireless)智慧型產品使用經驗經理,與各大手機廠合作開發智慧型手機的介面設計。曾任UXPA(User Experience Professionals Association,使用者經驗專業協會)新澤西分會會長。2011年起任職HTC西雅圖設計中心,使用經驗研究部門主任。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