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囍出版

雙囍出版

  • 電子書: NT$ 385

    2023年 《紐約客》、《紐約時報》、美國公共廣播電臺、《華盛頓郵報》 年度選書 十四世紀,印度次大陸南部 一名活了247年的女子,一首寫了238年的敘事詩 女神肉體腐朽,王城灰飛煙滅之後 只有記錄這段歷史的文字流傳後世 《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毗奢耶那伽羅王朝 《午夜之子》、《魔鬼詩篇》...

  • 電子書: NT$ 315

    「電影要從非電影來」 電影之路全回顧 美學,電影語言,實務操作傾心傳授 「感動別人前先感動自己」

  • 電子書: NT$ 574

      求學時期同感疑惑和挫折的太刀川英輔,在透過研究語言與設計的相似性,掌握了發想的方法,發現了設計,語言,與演化三者之間的相似。偶然產生的口誤,就像偶然複製錯誤的DNA,都為世界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太刀川轉向生物的演化學習,從達爾文的演化論出發,反覆思考生物如何經過「天擇」繼續存活在世界。太刀川英輔...

  • 電子書: NT$ 280

      《噢,柯南》收錄了唐捐二〇一六至今精挑細選之作,從正經的學者詩人本體裂解而成的幾個副本,其中不乏時事哏、有致敬有戲仿、甚至假託古人。故佈疑陣的詩人敬邀你來扮演解謎的人,希望你是「秀異的內行讀者」洞悉靠詩背後的真意,「噢,逮捕我」,柯南。

  • 電子書: NT$ 699

    以詩歌辨析文明的脈絡,遙祝永隔的靈魂,安放離散的身軀 廖偉棠文學歷程代表作 「我知道一本書闔上的地方 必然有另一本書被打開 直到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本辭典」   「劫後重逢,最怕的是見面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但有詩為證,我們定能辨認本來面目,詩是明月,我們就是起伏的千巖。」

  • 電子書: NT$ 406

      福克納以四天的故事時間,透過三兄弟各自的視角,以及黑人女傭自始至終的旁觀,訴說了康普生家二十八年間如何喪失榮耀、走向沒落。   結構上,《聲音與憤怒》分為四部(外加一篇附錄),每部的敘事時間均為一天,這四部各自獨立、各自補充,彼此互文。依照敘事者的回憶、獨白與經歷,一環一環地建構起康普生家...

  • 電子書: NT$ 294

      對於中國的現狀,我們往往只是一知半解。《強國》是一本比現實更貼近真實的小說作品,是作者陳德平派駐中國北京期間的所見所聞,以文學形式傳遞給讀者。她所關心的是當代中國人的市井生活,如何在蓬勃發展、追逐中國夢的社會裡,安頓身心,或是試圖趕上目的地未知的富強列車。

  • 電子書: NT$ 294

    調情無罪;尋找至愛 掌握成功調情的H.O.T. A.P.E. 6大關鍵法則 粉碎關於調情的7大迷思 5項破局點讓你誠實面對關係 給彼此3次約會評估是否該開展戀情 人際互動專家、「倫敦無懼調情之旅」創辦人珍・史密斯教你調情的科學;互動的藝術。

  • 電子書: NT$ 595

    200張照片與文字記錄的細膩場景 三十年來的珍貴影像,趕在消散之前留下美好記憶 追尋活著的鐵道系統,日常運轉的真摯記錄 內灣、平溪、大肚、南澳、布袋、金門、阿里山、 阜新、牙克石、三道嶺、蒙古、莫斯科、斯德哥爾摩…… 蒸汽火車、輕便鐵道、路面電車……一同串聯世界的平行線

  • 電子書: NT$ 273

      誠如張寶云老師在推薦序中所說,詩集名稱「身故受益人之死」是頗高明的障眼法,突顯了保險員並不保險,受益人並不受益。這也提供了另一種閱讀方式,從作品中去推敲,究竟敘事者想要核保的是怎麼樣的一張保單?   現代詩多寫自身的感受,多從自我出發,《身故受益人之死》多有轉化他者故事,甚至有透過詩直接講...

  • 電子書: NT$ 294

      蕭宇翔的首部詩集,無論在結構、主題,詩行的表現與掌握,毫無新手的生澀與稚嫩。雖然生於世紀末,卻自詡為「新古典主義」信徒,講求均勻、對稱,反對無意義的華麗裝飾。強調「構思」的蕭宇翔,認為這是作詩的理想途徑,也只有透過構思,能將形式與內容兩者統合起來。對他來說,詩的範圍應是越寬闊越理想,任何明確的定...

  • 電子書: NT$ 294

    用最少的文字創造最大的詩意 走進真理的黑山,遇見光   從未奪下任何文學大獎的胡家榮,在二〇一四年出版首部詩集《光上黑山》,因獨特的風格和趨向黑暗的內容受到矚目。他的詩無論在當年和此刻,都顯得特別,甚至是特意獨行。藉由簡練篇幅中的短短詩句,建構他的世界,一座明亮的黑山;一片危險的寧靜海。

  • 電子書: NT$ 385

    拿破崙三世發動政變稱帝後,雨果流亡異邦,在一八五三到五五年間輾轉定居澤西島(英格蘭領地,位於法國西北諾曼第外,英吉利海峽上的島嶼)。在澤西島的兩年,受到友人吉拉丹夫人的影響,雨果與家人和親友時常於自宅「濱海陽臺」進行「圍桌問靈」。眾人圍在三腳小圓桌旁等待「諸神上桌」,有人負責扶桌,有人(通常為雨果)...

  • 電子書: NT$ 336

    當代科技的飛速發展,更是為設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過往只停留在草圖的超前概念,如今已經一一實踐。二十一世紀的設計,可說是無所不在,設計不再是為物件打造流麗的外形與色彩;設計可以是服務,可以是體驗,可以是流程,可以是解決社會問題。

  • 電子書: NT$ 294

    屢獲獎項肯定的曹馭博自二〇一八年《我害怕屋瓦》後,交出新作《夜的大赦》。在三年多的創作歷程中,曹馭博不斷自問,也試圖回答幾個關於詩的問題:為何讀?為何寫?如何寫?如何與世界接軌? 揚棄前作大量運用意象,構築晦澀的手法;在《夜的大赦》中,化身為幽靈的敘事者穿梭在作品之中,如同古代的采風之人,...

  • 電子書: NT$ 266

    這是一部兼具「茶感」與「電影感」的詩集,曾為侍茶師的小令,以茶出發寫出了《監視器的背後是彌勒佛》,環顧生活周遭的景緻和情感,以及看似微小實則巨大的存在片刻,在詩行裡沖出色澤淡雅的茶湯。 為自己沖茶,在「茶」的形態逐漸轉換的過程裡,觀察自我內外的狀態與變化。在閱讀與沖茶之間,你都必須感受,必須有...

  • 電子書: NT$ 385

    本書自吉姆・莫里森的少年時代寫起,詳述了人格的建構和其展露的特質,還原吉姆絕口不提的原生家庭;門樂團的階段則加入了樂團工作人員丹尼・蘇格曼的貼身側寫,勾勒出吉姆的立體面目,以及平衡歷來媒體扭曲的報導。搖滾樂之外,也翔實記錄了吉姆對於詩歌和電影的熱愛,以及對於知識的渴求、洞悉人性的渴望。音樂,文學,哲...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廖偉立屢獲國內外建築獎項之外,他的建築速寫在業界中是傳奇的存在。 (幽默)漫畫,是在求學階段自告奮勇為亞歷山大的《建築模式語言》繪製插畫,建築雜誌主編王增榮十分喜愛廖偉立的風格,陸續邀稿,延伸為專欄。後結識了當時任職於民生報的李沛先生,獲得很大的鼓勵與成長,一幅接著一幅創作單格「漫畫」。 ...

  • 電子書: NT$ 434

    城市漫遊者的著地觀察,拋開政治理論模型,以實地生活、調查、訪談,消化大量資料後為十座熟悉的城市,各自找出城市的特色、城市的氣質、讓市民感到驕傲的核心價值,定調出「城市的精神」。 十座城市,十種精神。全球化文化同質性的最佳解藥。 經由認識陌生的城市,更加瞭解在地,認同我們居住的城市。 全...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影人的回憶錄往往提供另一種觀點,填補大眾遺忘的歷史。在台語片發展初期舉足輕重的小艷秋,在九十歲前回顧生涯發展,爬梳了台語電影初期的發展脈絡。連帶地,也讓讀者明白女明星在銀幕下的心境。這本書裡的小艷秋,是影劇周報裡未曾報導過的,是影迷們未曾認識的,是台灣女性與台灣歷史疊合的足跡。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偽神的密林》裡,常寫到火,已知用火象徵著進入了創作的形態,抵禦日常的侵蝕,同時,也提煉語言的可能性。冷靜而自持的語言,在習以為常的生活中期待接近超乎一切的崇高,哪怕只是片刻。

  • 電子書: NT$ 294

    一位萬撓青年在台灣頂樓加蓋的房間裡,以重新學習的母語敘述漂流的故事,將盤根錯節的時間與人物繁衍滋生的語言與文字,填滿廢墟裡不斷開裂的縫隙。 是廢墟的故事,是故事的廢墟。

  • 電子書: NT$ 266

    「真的假不了,假的不能真」 每個時代都有專屬的傷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在平行宇宙裡,有個人至始至終深愛著你,你卻毫不知情,無所察覺。 當代說書人娓娓道來的青春羅曼史,獻給每一位歷劫歸來的純情人類。

  • 電子書: NT$ 245

    《忐忑》,一本積累十年的詩集,跨越了青春的崇山,留下一縷微熱心血。

  • 電子書: NT$ 231

    愛情,確實不容易,你又能為愛改變多少的自己? 相愛的人最多只能為對方改變三分之一的自己,在愛情的長凳上兩個人各占據了三分之一的位置,等待彼此靠近。在遇到真愛之前,你都該保留強壯的三分之一給自己。 我們,應該更堅強一點。    

  • 電子書: NT$ 231

    《南迴》是年輕詩人由故鄉臺南往返花蓮求學沿途累積的詩作,有臺南院子裡的雞冠花,花蓮宿舍裡的工業風房間,還有翻越中央山脈此起彼落的臭青母。一面懷想原鄉的童年種種,一面憧憬離鄉背井的紛華。

  • 電子書: NT$ 294

      消費時代已經遠離,我們已經置身設計的當代。在日常之中,已被鋪天蓋地的「設計」所包圍,穿戴裝置是設計,購物網站是設計,口罩APP也是設計。難以想像少了這些設計,人類要以什麼姿態生存?當好的設計足以影響社會,改變世界的此刻,探討「物」與「人」,「社會」與「世界」的脈絡關聯,是設計時代必備的功課,也就...

  • 電子書: NT$ 196

    在二〇一一年出版的第一本詩集《深深》中,楊智傑伏流了兩大支系,一是向社會現實的探問,一是向文字世界的追索;八年後,向社會現實叩問的《小寧》──阿俊與小寧的故事──獻給了時代,《野狗與青空》則展現了詩人企圖消融現實與虛構界線的、向世界文學接軌的試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