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惠能:禪源曹溪
0 篇書評

六祖惠能:禪源曹溪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9/08/12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6.6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9802918
  • 字數: 100,355
紙本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26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在浩瀚的佛教大藏經中,《六祖壇經》是唯一由中國人述著的佛「經」,六祖的開示被後世僧俗視為佛說,可見其教法的重要。
「本來無一物」,直指吾人自性無染;
「不思善、不思惡」點撥眾生本來面目。
一介樵夫繼承法衣,白刃臨頸亦如春風。
六祖惠能曹溪說法,觀機逗教、以心傳心,
終得「一花開五葉」,展開中國禪宗璀璨史頁!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18-12-04
    電子書: NT$ 266

    「大士之道,利彼忘軀;若必使大化流傳,能洗悟矇俗,雖復身當爐鑊,苦而無恨。」抱著捨己度人的決心,鳩摩羅什在戰亂紛擾的時代,忍受國破、跋涉、輕慢之橫逆,苦心孤詣地為佛教之漢傳,譯出吟誦千古的不朽經典。《金剛經》、《法華經》一般人皆耳熟能詳;卻少有人知道,將這些佛教經典譯成中文的「鳩摩羅什」是何方神聖…...

  • 電子書: NT$ 168

    本書《佛法大將舍利弗‧神通大師目犍連》是巴利佛典【佛陀的聖弟子傳】系列套書的第一冊。主要介紹佛陀身邊的兩位上首弟子,一位是以「大智慧」著稱的舍利弗尊者,另一位是以「神通」著稱的目犍連尊者。佛陀曾比喻舍利弗就如母親,清楚地組織教法,並詳細分析它的內容,讓弟子們在解脫道上出生,敦促他們達到入流果。然後,...

  • 出版日期:2015-05-03
    電子書: NT$ 266

    《楞嚴經》——唐代傳入中國,明清後獲高度推崇, 是時曾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的詩句! 真心本來就是存在的,真心也時時刻刻都在作用。 只是我們不知道:起作用者原是「真心」,但都被「妄識」所扭曲了…… 可曰……

  • 電子書: NT$ 140

    由德籍斯里蘭卡高僧向智長老、何慕斯.海克博士合著的《佛陀的聖弟子傳》,是一本略傳的合集,共介紹了二十五位弟子,除了波斯匿王的皇后摩利迦並未證果之外,其他二十四位都是證得初果以上的聖弟子。為了突顯故事的主體人物,同時也減輕讀者的閱讀壓力,我們將本書的內容編譯成四冊發行。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金剛經》是經中之王,掌握此經,您的生命就開始有了轉機。 閱讀和修習《金剛經》能夠幫助我們,斬斷無明和邪見並且超越它們,將我們度到解脫的彼岸。 一行禪師,以他特有輕鬆、易親近的言語——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來詮釋《金剛經》的絕妙特色。 在文中饒富詩意且寓意深遠的23篇啟示,讓《金剛經》更柔軟、更深...

  • 電子書: NT$ 556

    本書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觀音誕為主題,從民間信仰的角度出發,探古溯源,帶出拜觀音所蘊含的佛法真義,讓讀者大眾從因渴求而接觸,至認識和實修體驗,領悟觀音菩薩所展示各種慈悲和智慧,悲智雙運,在生活中解決問題。

  • 詳細資訊

    在浩瀚的佛教大藏經中,《六祖壇經》是唯一由中國人述著的佛「經」,可見六祖的開示被後世佛教僧俗視為佛說,其教法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為何六祖惠能如此重要?為何「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他的求法及傳法過程如何波瀾萬丈?他又為中國佛教帶來怎樣的新氣象?六祖的生平與其教法的奧義,將在本書中為讀者娓娓道來與解析。

    初接此案時,作者除了研讀《六祖壇經》,也一邊蒐羅坊間已經出版的傳記,思索本書的定位,以及在相同類型的書籍之外,還能提出什麼創新的作法。諸位前輩學者們對於惠能思想的解讀、生平背景的考證,已是深入而詳盡。作者規畫良久後,轉而設想在符合史實的條件上增強故事性,並將《壇經》的義理,盡可能以老嫗能解的文字表達,或許是拓展其可讀性與特殊性的出路。

    作者對照《壇經》與現今語境的差異,將惠能大師說法的對象設想成今人、而且是對於佛法無任何基礎的人,如何去理解這些道理以及唐代的口語。每寫就一定之段落,便請家人或友人先行閱讀;若仍有不懂之處,則進行調整。反覆數次之後,才定下文字。

    惠能大師的生平遭遇,是另一個難以處理的部分。依照中國撰史的體例可知,能被詳細記錄史書並考證的人,除了帝王家之外,便是歷代重臣;否則即便是知名人士,頂多只能由相關的野史、零星的記載、或在他人的傳記中拼湊出此人的全貌。惠能大師固然著名於古今,然而亦是如此;尤其他的宗教身分,使其傳說之中夾雜些許神通、神蹟的成分,令人難辨真偽。

    本書雖也收錄了部分這般「不可思議」的記載,例如「張其昌行刺惠能、以刀砍惠能而毫髮無傷」之事;然而,經由這些故事所能帶給讀者的啟發,其價值相信是大過於其真實性的。關於這一點,讀者們不論在閱讀本書或相關著作時,皆應有如此的認知。

    是故本書雖非嚴謹的學術之作,但過分誇張的傳說,或者僅見於單一坊間書籍的記載,則通常不予收錄。在這樣的條件下,本書一方面加強思想文本的解讀,另一方面則加入某些情節的設想以增加傳記的可讀性。

    整體而言,相較於坊間既有的《惠能傳》,本書希望能再展現出不同的敘事風格,希望對於一般讀者的閱讀,以及學者之間如何解讀佛教義理,皆能有所助益。

    ※本系列高僧傳叢書,以古典《高僧傳》及《續高僧傳》之原著為基,含括日、韓等國知名高僧;嚴謹參照人物評傳的現代寫法,另參酌相關史著,對高僧事蹟探討省思,亦探究其社會背景和思想,或重要經典之傳承。期盼此系列叢書,讓讀者得見歷代高僧之風範、智慧及悲心,亦能一覽相關佛教史地、典籍與思想。


    作者簡介
    李明書
    一九八五年生,臺灣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講師(相當於臺灣之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為佛教哲學,尤其重視人文思想與生命之間的關係,應用於生命實踐上。
    著有《從《論語》與《雜阿含經》看感官欲望》、《論心之所向──《論語》與《雜阿含經》比較研究》,及二十餘篇學術論文。

    曾獲如學禪師佛教文化博碩士論文獎、第六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論文優勝獎、復旦大學國學論壇論文特等獎、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創新論壇優秀獎等多種學術獎項。


    目錄
    「高僧傳」系列編輯序
    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推薦序
    不可思議的六祖惠能
    高柏園
    於「似懂非懂」間體悟禪意
    黃國清
    編撰者序
    向無分古今的禪宗大師致敬
    【示現】
    緣起:從菩提達摩到五祖弘忍
    今以釋迦文佛首傳摩訶迦葉尊者……二十八,菩提達摩尊者;二十九,慧可大師;三十,僧璨大師;三十一,道信大師;三十二,弘忍大師;惠能是為三十三祖。
    一葦渡江:達摩初祖
    斷臂求法:二祖慧可
    祕不傳法:三祖僧璨
    承先啟後:四祖道信
    東山法門:五祖弘忍
    第一章
    求法的樵夫
    大師曰:「佛性之理,非關文字能解,今不識文字何怪?」眾人聞之,皆嗟歎曰:「見解如此,天機自悟,非人所及。」
    以法惠施,能作佛事
    求法因緣
    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頓覺空坐
    第二章
    受付衣缽
    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佛性無南北:初見弘忍
    碓坊生活
    詩偈顯悟境
    傳衣付法
    第三章
    遁隱潛藏
    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渡江南行
    避難獵人隊
    第四章
    法性寺剃度
    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
    幡動?風動?
    不二之法
    正式剃度
    第五章
    返回曹溪
    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
    弘忍圓寂
    擴建寶林寺
    大梵寺說法
    《金剛經》妙義
    「般若三昧」的應用
    第六章
    為韋刺史說法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
    福德與功德
    佛國淨土在心中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第七章
    南頓北漸、神秀推崇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
    六祖避難石
    頓漸之分
    志誠「盜法」
    張行昌行刺
    第八章
    隨境說法、直指人心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讎家。
    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常御白牛車。
    一言即頓悟:曹溪法海
    心迷《法華》轉:洪州法達
    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壽州智通
    自性覺源體,隨照枉遷流:信州智常
    開示涅槃真樂:廣州志道
    聖諦亦不為:青原行思
    修證即不無,汙染即不得:南嶽懷讓
    言下契悟,一宿而去:永嘉玄覺
    二十年所得,都無影響:智隍得道
    只解塑性,不解佛性:西蜀方辯
    是痛不痛:荷澤神會
    惠能沒伎倆
    上表辭疾,願終林麓
    煩惱即菩提
    國之福田
    第九章
    春草池塘惠能夢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
    說法不失本宗
    授〈真假動靜偈〉
    傳法不傳衣
    歷數禪宗傳法世系
    臨終前授〈自性真佛偈〉
    端坐圓寂
    第十章
    六祖身後
    達摩所傳信衣、中宗賜磨衲寶缽、及方辯塑師真相,并道具,永鎮寶林道場,流傳壇經,以顯宗旨。
    六祖歸曹溪
    張淨滿盜頭
    賜諡大鑑禪師
    滑臺辯法
    【影響】
    壹.惠能的主要思想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
    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定慧一體
    直心是道場
    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
    受戒說法,不離自性
    三科法門與三十六對法
    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
    貳.惠能與《壇經》
    六祖大師平昔所說之法,皆大乘圓頓之旨,故目之曰「經」。其言近指遠,詞坦義明,誦者各有所獲。
    敦煌本
    惠昕本
    契嵩本
    宗寶本
    參.燈燈相續──惠能之弟子及法脈傳承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青原行思
    南嶽懷讓
    荷澤神會
    附錄
    惠能大師年譜
    參考資料

    媒體推薦

    名家推薦

    李明書博士性情溫厚,勤學多聞,尤以儒家哲學、佛教哲學見長,而更以生命哲學、生命倫理學為切入點。從其博士論文《佛教經典視角的性別哲學研究》,正見其特有之研究進路與成果,其獲「如學禪師佛教文化博碩士論文獎學金」之肯定,可謂實至名歸。既是關心生命教育,是以此次對《六祖惠能》之撰寫,一者可以繼續開發其對生命哲學之關懷,二者可以以簡易之文字接引讀者,誠為學界之美事。──高柏園(前華梵大學校長、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

    詳閱此書,個人覺得有幾點特色:一、文字淺近優美,助益現代讀者了解惠能的生平與思想。二、連結佛經教理,使《六祖壇經》的思想更加顯明,有利閱讀者獲得深入的理解。三、帶入學術見解,於必要處提供學術知識以釐清可能的混淆,又不妨礙行文流暢。
    這是一本以學術涵養為基礎而以大眾讀者為對象撰寫的佛教著作,其中不乏作者個人的創新觀點,堪為佳作,本人非常樂意推薦。──黃國清(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副教授暨所長)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