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秀禪師:北宗禪之祖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神秀禪師:北宗禪之祖

  • 出版日期: 2020/06/04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5.3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9896818
  • 字數: 101,722
紙本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26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五祖弘忍讚歎神秀禪師「東山之法,盡在秀矣!」
神秀更被尊為「三帝國師、兩京法主」。
然而,禪宗因「南宗」興起、「北宗」衰微,
導致神秀被視為較「頓悟」次等的法脈;
後人之傳說、戲劇,更往往將他扭曲為
心胸狹隘、為自身地位不擇手段的形象
這一切,實是對神秀的嚴重誤解與偏見!
本書將藉由史實考證,還神秀「本來面目」!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60

    無無禪師是位說法直接、問禪犀利的禪師,講佛法從不「拐彎抹角」。

  • 電子書: NT$ 168

    本書《佛法大將舍利弗‧神通大師目犍連》是巴利佛典【佛陀的聖弟子傳】系列套書的第一冊。主要介紹佛陀身邊的兩位上首弟子,一位是以「大智慧」著稱的舍利弗尊者,另一位是以「神通」著稱的目犍連尊者。佛陀曾比喻舍利弗就如母親,清楚地組織教法,並詳細分析它的內容,讓弟子們在解脫道上出生,敦促他們達到入流果。然後,...

  • 電子書: NT$ 140

    由德籍斯里蘭卡高僧向智長老、何慕斯.海克博士合著的《佛陀的聖弟子傳》,是一本略傳的合集,共介紹了二十五位弟子,除了波斯匿王的皇后摩利迦並未證果之外,其他二十四位都是證得初果以上的聖弟子。為了突顯故事的主體人物,同時也減輕讀者的閱讀壓力,我們將本書的內容編譯成四冊發行。

  • 電子書: NT$ 266

    印心為法器,承繼佛陀禪宗法脈;辯破偏執六宗,聲名馳五印。 遠渡重洋,歷三載而至漢土;尋個「不受惑」之人,以傳禪法。 付衣傳法,一花開五葉,綻放漢傳禪宗千年之燦爛! 本書揉合達摩祖師的生平事蹟與禪法思想,傳記可讀性高,亦富含思想義理,讓讀者得以親近達摩的平實面目,也能了解中國禪宗史的初期發展...

  • 出版日期:2015-05-03
    電子書: NT$ 266

    《楞嚴經》——唐代傳入中國,明清後獲高度推崇, 是時曾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的詩句! 真心本來就是存在的,真心也時時刻刻都在作用。 只是我們不知道:起作用者原是「真心」,但都被「妄識」所扭曲了…… 可曰……

  • 電子書: NT$ 294

    因為困惑而找尋修行道路的人啊! 阿毗達摩是佛陀揭示的一條清晰道路, 導向世間和出世間的安樂, 遵循它吧!

  • 電子書: NT$ 297

    八世紀時,蓮花生大士封藏了無數的大圓滿伏藏, 這些珍貴伏藏,只有透過伏藏師才能被發掘出來。 本書總集了歷代伏藏師和重要大圓滿成就者跨越時空的口授教導, 為你展露了悟心性的傳承,帶你進入覺醒之路的核心。

  • 電子書: NT$ 266

    「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一個窮司機,但奇蹟發生在我身上,我想用我的故事來利益他人。」 --頂峰無無禪師 ◎韓國最暢銷佛教叢書 ◎甫出版即受高度注目,創出十二刷佳績! ◎備受喜愛、讚譽有加 ◎榮獲韓國青少年優秀讀物選定及國家教育圖書選定 ◎從現在開始,在心裡種下佛陀的種子 本書講述韓國智異山頂峰無無...

  • 電子書: NT$ 266

    「得知此書出版,我非常高興。 益西.東登醫師是藏傳醫療體系最有經驗的專家之一。」 ──達賴法王特別推薦──   ▎一代藏醫▎ 融合傳統藏醫藥學與現代西醫科學,接軌全世界、影響無遠弗屆! ▎治病在心▎ 身心平衡始於靈性修持,進而能在習氣中覺醒、自根源中療癒! ▎譯者實訪▎ 見證傳奇「尿診」問病,益...

  • 電子書: NT$ 210

    了悟真我,僅是駐止於我們的「在」,而非知道什麼或成為什麼。人若了悟,他便是那個獨然的「在」,而那個獨「在」,始終是存在的。他無法描述那個,僅能是那個「在」。 近代最著名的印度靈性大師 拉瑪那尊者(Sri Ramana Maharshi)唯一中文傳記 年輕時,你的身份是學生, 也許成為上班族,然後...

  • 詳細資訊

    神秀大師長期以來被一般人視為和惠能大師持相對的立場。「北宗」一詞在初期,是與南宗禪相對的貶義稱呼,思想上則被區分為「漸修」和「頓悟」兩種系統。由於這種區別,加上後世已將惠能定為禪宗祖師,導致神秀往往被視為次一等的、不被認可的法脈。

    在作者前作《六祖惠能──禪源曹溪》的編撰中,已隱約觀察到神秀應與後世的傳說有所差異。秉持這分懷疑的態度,本次編撰《神秀禪師──北宗禪之祖》,在既有的文獻基礎之上,更為深入而廣泛地蒐集,將看似零星的材料集中之後發現,在神秀當朝的評價中,不論是人品、弘法,或是與朝廷、帝王之間的相處,皆受到相當正面的肯定。

    此外,正史上並無後世所傳,諸如爭奪禪宗衣缽、下令追殺惠能等事件,反而是神秀既承認惠能對於佛法理解之深,又曾多次上表朝廷延請惠能至京弘法。雖然六祖終其一生並未進京弘法,但在相關史料中,我們見到能、秀師兄弟之間,是友善和睦的。

    本書在考證的過程,盡可能謹慎處理不同的記載與說法,呈現歷史中始終存疑的部分,而不輕易下定論。除此之外,透過梳理神秀思想也發現,由於歷代解讀的偏頗,認為神秀僅重視層次「較低」的漸修法門,與程度「較高」的頓悟法門形成對立。其實,在《大乘無生方便門》、《觀心論》等與神秀相關的著作中,皆可看出神秀思想的不同層次,和純論頓悟的惠能固然有別,但並非立場的相對,反而是具足漸修與頓悟的教法。

    兩位大師的說法對象相差甚大,神秀主要是對帝王和貴族說法,而惠能在南方多是對平民百姓講解法義,由此延伸兩種不同的語言風格:前者具有不同層次的鋪陳,引用多種經論;後者淺白鋪陳,注重把握最基本的核心概念。身為佛法的教師,隨機示教是凸顯說法者的能力,而非以此形成等級的高低。

    就思想內容而言,惠能說法確實相當一貫,一律要人明心見性,把握本心。然而,仔細梳理神秀現存的文本可發現,神秀從未要人僅從枝微末節的工夫入手;而是既可直接把握根本的心性、也能展開多種多樣的修行方法。所以,不應一刀切地認為一者是頓悟,而另一者即是漸修。關於神秀的研究,往往偏重歷史或思想的其中一端,是故本書盡力將兩者進行整合,使讀者更全面地看待神秀大師。

    本書在對照了歷史與思想之後,更能貼近神秀真實的樣貌,給予公平、合理的記述,既富有學術性,又適合大眾閱讀。

    ※本系列高僧傳叢書,以古典《高僧傳》及《續高僧傳》之原著為基,含括日、韓等國知名高僧;嚴謹參照人物評傳的現代寫法,另參酌相關史著,對高僧事蹟探討省思,亦探究其社會背景和思想,或重要經典之傳承。期盼此系列叢書,讓讀者得見歷代高僧之風範、智慧及悲心,亦能一覽相關佛教史地、典籍與思想。


    作者簡介
    李明書
    一九八五年生,臺灣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為佛教哲學,尤其重視人文思想與生命之間的關係,應用於生命實踐上。

    著有《六祖惠能──禪源曹溪》、《從《論語》與《雜阿含經》看感官欲望》、《論心之所向──《論語》與《雜阿含經》比較研究》,及三十餘篇學術論文。

    曾獲如學禪師佛教文化博碩士論文獎、第六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論文優勝獎、復旦大學國學論壇論文特等獎、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創新論壇優秀獎等多種學術獎項。


    目錄
    「高僧傳」系列編輯序
    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推薦序一
    我讀《神秀禪師──北宗禪之祖》
    楊惠南
    推薦序二
    所有的修行,本質上都是工夫
    溫金玉
    編撰者序
    重尋神秀大師的法跡
    【示現】
    第一章
    隋末離亂,少年出家
    學究精博,探《易》道,味黃老及諸經傳,自三古微賾,靡不洞習。二十受具戒,而銳志律儀,漸修定慧。
    清慧敏悟,童年即有成德
    黎庶塗炭,少年熒陽請糧
    遊方參學,出家為僧
    第二章
    東山之法,盡在秀矣
    服勤六年,不捨晝夜。大師(弘忍)歎曰:「東山之法,盡在秀矣!」命之洗足,引之並坐。於是涕辭而去,退藏於密。
    初唐排佛
    東山求法,樵汲自役
    東山之法,盡在秀矣
    佛性無南北:師弟惠能
    「勿使惹塵埃」與「何處惹塵埃」
    分頭弘化,退藏於密
    第三章
    退藏於密,「威秀」之謎
    後隨遷適(謫),潛為白衣,或在荊州天居寺,十所年,時人不能測。
    浙江之亂,波及佛門
    拜俗爭議,「威秀」登場
    「威秀」之謎
    潛藏荊州,後歸玉泉
    第四章
    玉泉弘法,名聲日著
    自如禪師滅後,學徒不遠千里,歸我法壇,遂開善誘,隨機弘濟,天下志學,莫不望會。
    玉泉開法,學來如市
    融通天台、弘傳《楞伽》
    武后執政,尊崇佛教
    趺坐覲君,肩輿上殿
    第五章
    兩京法主,三帝國師
    時王公以下及京都士庶,聞風爭來謁見,望塵拜伏,日以萬數。
    稟承東山法門
    攝「念佛」於觀心
    望塵拜伏,日以萬數
    帝師傳說
    未能歸山,天宮寺圓寂
    身後殊榮
    第六章
    大通身後,南北之爭
    二公之心,如月如日;四方無雲,當空而出。
    三乘同軌,萬法斯一;南北分宗,亦言之失。
    普寂統攝禪門
    神會北上
    滑臺辯法
    南北互爭正統
    安史亂後,北宗漸衰
    【影響】
    壹.神秀的相關著述
    知門戶者,豈慮難成?識關津者,何憂不達?
    超凡證聖,目擊非遙;悟在須臾,何煩皓首?
    《觀心論》
    《大乘無生方便門》
    〈大通和尚七禮文〉
    〈秀和尚勸善文〉
    貳.神秀的主要思想
    心是眾善之源,心為萬德之主,涅槃常樂,由真心生,三界輪迴亦從心起。心是出世之門戶,心是解脫之關津;知門戶者,豈慮難入?識關津者,何憂不通?
    心者,萬法之根本
    「淨心」與「染心」
    觀心看淨、不住萬境
    「觀心」一法,總攝諸法
    對惠能批評的再思考
    「指事問義」的禪風
    神秀的菩薩戒
    《大乘無生方便門》中的「五方便」
    參.神秀之弟子及法脈傳承
    天下坐禪人,歎四箇(個)法師曰:「法山淨,法海清,法鏡朗,法燈明。宴坐名山,澄神邃谷;德冥性海,行茂禪林;清淨無為,蕭然獨步;禪燈默照,學者皆證佛心也。」
    嵩山普寂
    一行禪師
    新羅神行
    瓦官道璿
    叡山最澄
    西京義福
    嵩山敬賢
    北宗禪在西藏
    附錄
    神秀禪師年譜
    參考資料

    媒體推薦

    楊惠南──佛教學者、詩人、臺灣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
    溫金玉──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