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1644),大順軍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盡,南京明臣擁立弘光皇帝即位。嚮慕儒道的鄭森,由此見識了文人們在風雨飄搖中或激憤,或隱遁,或孤注一擲等種種不同行止。
三百七十年來,鄭成功從未如此真實過! 大明王朝末年最窘迫傾危時刻 鄭森,潮漳總兵鄭芝龍之子,大儒錢謙益之徒 面對家國覆滅的凶險,周旋於父兄師友的算計之間 做出死生一線的抉擇……
這場戰役沒有勝利者,飢餓是最大的敵人! 為了糊一口飯吃,你願意付出甚麼代價? 是甚麼樣的力量,讓來自東西半球、地北天南的人們聚集在這一片小小的海灣裡彼此廝殺?誰的信仰和價值,才是上天眷顧的一方?
★「班克洛夫特獎」(Bancroft Prize)得獎作品 ★「坎迪爾獎」(Cundill Prize)得獎作品 ★《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普立茲獎」歷史類決選作品 如同史詩故事般起落的棉花帝國,是世界經濟的中心,既創造也再造了全球資本主義。 棉花帝國自始即為長年以來,全球奴...
終有一天,今日遭受的痛苦都會消失, 而後世的人們將會看到我永恆的微笑。 朱和之以小說之筆重現臺籍音樂家江文也的傳奇人生, 美術大師、臺灣近代藝術史研究者謝里法專文導讀。 ─涂豐恩、陳芳明、陳耀昌、楊澤、廖輝英、謝里法 雋永推薦─
~經濟學家PK政治學家~ 從經濟角度替中國朝代興衰算筆明白帳~ 歷史不只是朝堂之上的打打殺殺,更是朝堂之外的吃喝拉撒! 3000年帝國興衰淬鍊而出的財政教科書!
曹操、孫權、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 有過煩惱,有過掙扎,甚至對人生感到迷惘, 我們遇到的難關,這些三國人物都遇過, 無論歷史如何演變,人生好難千古不變!
Around and about Formosa: essays in honor of Professor Ts'ao Yung-ho.
崇禎十七(1644),大順軍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盡,南京明臣擁立弘光皇帝即位。嚮慕儒道的鄭森,由此見識了文人們在風雨飄搖中或激憤,或隱遁,或孤注一擲等種種不同行止。
弘光登基,閹黨隨即把持朝政,迫害政敵,黃宗羲和侯方域等人都被捕入獄,鄭森前往南京救援。傳聞崇禎太子來到江南,吳應箕意圖藉太子推翻弘光帝和閹黨,與反對的黃宗羲激辯。鄭森認為應先辨識太子真偽,在名妓張宛仙協助下,說動了遭閹黨迫害而隱遁山林的太子侍講方以智出面。方以智指認北來少年並非太子,少年卻隨即被人劫持。鄭森為不使少年被有心人利用,借助太湖水盜之力救回少年。
北來少年到南京後引起絕大風波,反閹黨者執意聲稱其為真,而左良玉也藉口保護太子出兵南京。朝廷調遣江北四鎮防守左兵,造成北方門戶大開,清兵趁機南下。鄭森前往揚州欲為史可法獻策,發現史並不積極備戰,而希望以自身壯烈殉國激起天下人的愛國意識。揚州陷落並遭屠城,弘光出奔,錢謙益等大臣為保南京人民生命,決定投降。鄭森目睹老師跪迎清軍,黯然離去。
作者簡介
朱和之
本名朱致賢,台北人,一九七五年生。拿傳播文憑而偏好於文史。好音樂,不求甚解。著有《滄海月明──找尋台灣歷史幽光》(入圍2011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指揮大師亨利‧梅哲》;編著有《杜撰的城堡──附中野史》;為《音樂時代》、《音樂年代》、《新朝藝術》、《MUZIK》雜誌主筆。
工頭堅(歷史旅行愛好者)、何健(冶堂主人)、邱坤良(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教授)、侯季然(電影導演)、翁佳音(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尉天驄(政治大學中文系名譽教授)、陳芳明(政治大學台文所講座教授)、楊澤(詩人)────同場站台,豪情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 一支深愛不忍的筆,穿透層層累積的歷史迷霧,把鄭成功還原成一個奔波在海上的徬徨青年,有一雙深邃的眼睛與一顆渴愛的心,只想找到自己的家。三百七十年來,鄭成功從未如此真實過。 ──侯季然
◎ 我彷彿看到寫作《龍馬行》的司馬遼太郎。 ──工頭堅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