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來台日記
0 篇書評

1949來台日記

4 人評分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64.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874683
  • eISBN: 9789863875789
  • 字數: 74,253
紙本書定價:NT$ 350
電子書售價:NT$ 24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1949年,從中國撤退至台,身為軍人的朱西甯,
在飄流的狀況下,書寫體悟生命有限,以日記記錄這段旅程。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84

    ★「台北文學獎」散文首獎得主洪愛珠首部著作。 ★備受矚目、眾人垂涎敲碗的飲食書寫新聲音。 ★舒國治、馬世芳、蔡珠兒、古碧玲、詹宏志、韓良憶、簡媜重量級推薦。

  • 出版日期:2014-07-31
    電子書: NT$ 252

    他們寫下《對照記@1963》,他們《忽然,懂了》,他們感嘆《所謂中年所謂青春》…… 這次,他們仨不再只是對照,而是各自出發去尋找自己的世界,書寫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旅行況味。 一本書,三個旅人,三種世界觀。 跟著楊照、馬家輝、胡洪俠出發 到處旅行、迷路、尋書、看人、賞玩世界  

  • 電子書: NT$ 203

    本書是吳明益這四年間,流連在溪邊、湖邊、和海邊的生活、行走、坐臥觀察、反思和記錄的動人創作。透過準確和動人的文字描述,及一張張與文字現場對話的攝影,吳明益寫出了一部詩意又充滿現實反省的「水鄉誌」。

  • 電子書: NT$ 261

    ★「第20屆台北文學獎-台北文學年金」得主 ★一場無例可循的艱難對話,一部近身拍攝繭居族的紙上紀錄片 ★「這或許是張愛玲散文〈私語〉以來最冒犯的家庭書寫了。」——盧郁佳  

  • 電子書: NT$ 245

    「我的書信,我倒不希望你燒了,留給我們年老的時後再翻出來溫習我們年青時代的情感…」 「我們的迷藏捉完了,上帝讓你捉著了我,也使我服了輸,讓我們在以後的日子裡,來補償白費費了的時間。」

  • 電子書: NT$ 210

    是美術館?還是美術館企業?誰能安然渡過美術館的生存戰? 作者以其多年專業領域素養,多次參與國際大展實際經驗與近身觀察,從國際美術館案例中,以孔恩的典範理論,嘗試從美術館亙古至今的歷史發展,以最誠實不諱的態度,爬梳出既往的脈絡,尋找目前台灣美術館所在定位以及未來的可能。

  • 電子書: NT$ 175

    想到海,我們總是構畫出蔚藍大海與清朗藍天那種海天一色的遼闊美。 但,對討海人而言, 海洋是討生活的所在, 他們挺立在生命的危險邊際與海洋搏鬥。 不同於陸地文化, 海上的語言不說海美, 他們說討海人要有討海人的命, 那是命運的相繫。

  • 電子書: NT$ 224

    吳明益專文推薦  陳宗暉首部散文集   這部散文,就是他的「流轉孤島病中書」, 是第一本,也會是他以這題材寫作的唯一一本吧。──吳明益  

  • 電子書: NT$ 99

    還珠樓主,原名李善基,後名李壽民、李紅,堪稱一代奇人,不但興趣廣泛,通曉諸子百家,佛經道藏、醫卜星相皆有涉獵,且走遍大江南北,經歷豐富。因與女友相戀未果,遂以其名之「珠」字嵌入筆名,以為紀念。1932年以《蜀山劍俠傳》崛起文壇。這部神怪武俠小說,篇幅浩帙,正傳50集、後傳5集,計329回,約500萬...

  • 詳細資訊

    「什麼時候去台灣?日子我不敢說,但保證有船必走……」

    1949年,從中國撤退至台,身為軍人的朱西甯,在飄流的狀況下,書寫體悟生命有限,以日記記錄這段旅程。

    我父親,有願,有誓,有使命,生命是有目的的。……《1949來台日記》,於南京,他二十三歲,看到在台灣練兵的孫立人將軍的「新軍」招考章程,遂棄正就讀的杭州藝專,報考加入「新軍」來到台灣。那是孫將軍召喚他,他回應感召,日記記錄了這段初願啟動的時刻。──朱天文

    這位投筆從戎的青年小說家和他同艘船渡海來台的同袍們亦不知道,他們因著歷史的撥弄,待在島上四十年,得以自由返鄉時,親人大多不在,自己也已成了物事全非的浦島太郎。

    作為這位青年小說家的讀者、作為親人後輩,我讀時不免百感交集不知該如何看待這位「最晚認識、小我四十歲」的我父親朱西甯,尤其他的純真正直,每叫我想跳入書中敲醒他,但畢竟終其一生他完成了包括二十六本小說在內的著作四十一本,在他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包括我打擾負累參與其中的他的中壯年和晚年,見證他從沒鬆過手中那一支筆,並始終對文學後輩如同對當年的同袍友人一樣的鼓舞提攜,他完全對得起昔年那位青年小說家。──朱天心

    朱西甯
    本名朱青海(一九二六~一九九八),山東臨朐人。青少年時期適逢對日抗戰,戰後就讀杭州藝專。一九四九年棄學從軍來台,從上等兵至上校退役。曾任《新文藝》月刊主編、黎明文化公司總編輯,四十六歲離開軍職以專志寫作;曾在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組兼任教職。一九四七年,在南京《中央日報》副刊正式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洋化〉,一九五二年出版第一本小說《大火炬的愛》。作品有長篇小說《貓》、《旱魃》、《畫夢紀》、《八二三注》、《華太平家傳》,短篇小說集《鐵漿》、《狼》、《破曉時分》、《冶金者》、《春城無處不飛花》,散文集《朱西甯隨筆》、《微言篇》等三十餘部作品,無論質量,皆極為可觀,允為當代台灣最重要小說家之一。遺作《華太平家傳》,耗費十八年寫作,傾其畢生功力,多次易稿修改。此書深受台灣文壇肯定,更榮獲二○○二年時報文學推薦獎、中國時報開卷年度中文創作類十大好書、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文學類最佳書獎,以及金鼎獎等。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69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