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本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266
購買領書額度
人類面對氣候變遷又能夠做些什麼呢?剖析現今正在全球發生的現象及導因
在困境中尋找邁往未來的轉機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4.8
電子書: NT$
406
不論是九華山的大斷層、七彩湖的湛藍清茵、
東郡大山下的平闊草原、卡社溪畔的醉紅楓葉,
我們的身影故事,都在這裡。
5
電子書: NT$
525
臺灣山地自然史失落的環節
以百萬年的尺度追尋高山植物的地理起源與身世
從橫斷山、東海大陸棚到琉球支路,臺灣的高山與植物揭示我們與世界的獨特連結
★本書特別收錄,〈植物圖集──從橫斷山到臺灣,以及間斷分布〉,為作者來自橫斷山第一手的生態與山岳影像。
4
電子書: NT$
511
「散步真的可以學嗎?」
「如果我想自行設計散步路線,有沒有竅門?」
「在街道上要怎樣看,才看得出一個所以然?」
當我們細心觀察,就能透過習以為常的組件,認識不曾留意的城市面貌,甚至能閱讀被置在城市的各項細節,如見證時代的物件,如招牌、電話亭;被傳播的信息,如廣告、塗鴉;更能發現城市中的自然...
4.4
出版日期:2017-11-15
電子書: NT$
375
端粒(telomere)是染色體的末端,也是染色體的保護箍。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伊莉莎白.布雷克本,
長期鑽研端粒現象與效應,
她發現:正是端粒的長短,控制了細胞和人體的壽命;
而且端粒不只是會執行遺傳指令,還會聽從你的指示,
也就是說,你的生活方式等同於對你的端粒下令,
讓你細胞老化...
4.4
電子書: NT$
0
2022年的天然災害紀實分為六個章節,收錄了6場國內事件和15場國外事件。其中,臺灣災害部分包括了二月冬雨、軒嵐諾颱風、梅花颱風、0918池上地震、尼莎颱風及國道一號崩塌;特別企劃部分探討了全球多個國家受漫洪災影響的情況;其他章節涵蓋了歐洲熱浪、美國冬季風暴、中國華南洪災、韓國首爾洪災、南非洪災崩塌...
4
出版日期:2017-10-22
電子書: NT$
315
「少數見證許多關鍵時刻的人」
《核爆邊緣》是美國前國防部長威廉‧培里為使人類遠離核子災難所做出的努力與成果。他身處後冷戰的核子時代,世界警察的角色讓他試圖控制與避免引發全球核戰災難,本書詳細記錄了他的布局與思索當今世界如何改變核武所構成的威脅。
4.5
出版日期:2008-07-15
電子書: NT$
252
究竟昆蟲用怎樣高明的手法,讓牠的獵物保有生命力,甚至連蝶翅上精細的彩色鱗片都絲毫不損?是靠後天的苦練或是本能無意識的啟發?且看法布爾如何用實驗與推理解開謎團!本書主要以各種蜂類為觀察對象,生動細膩的描繪蜂的狩獵方法、方向感、築巢方法等,探討昆蟲的本能問題,法布爾對昆蟲本能的主要觀點,在本書中有精彩的...
4.2
電子書: NT$
0
宜蘭頭城外海上的一座火山島嶼-龜山島,早於1874年時已有人居住的歷史紀錄。當時島上是個靠海為生的漁村社區,然而在1977年時因軍事需求而被強制遷村至臺灣本島宜蘭頭城大溪漁港附近的龜山島社區。
4
出版日期:2017-06-11
電子書: NT$
263
一般人都知道,肥胖與基因有關,
但你知道胃腸道裡的細菌好壞,與肥胖也密切相關嗎?
胖子吃個不停,其實是胃腸荷爾蒙和大腦惹的禍。
肥胖不僅會增加高血壓、糖尿病、癌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風險;
研究更顯示,逾4成肥胖者出現情緒低落等精神症狀。
4
電子書: NT$
204
想像孔明一樣夜觀天象、洞悉萬物嗎?
想知道,古人數學有多強嗎?
想知道,古代的立可白如何調製嗎?
以現代手法圖解中國第一部科技書,讓你一窺科技天才沈括聰明絕頂的各項發明。
詳細資訊
氣候變遷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問題
為了有更多生存的選擇,全民必上的地球素養課!
剖析現今正在全球發生的現象及導因
在困境中尋找邁往未來的轉機
氣候變遷是一個龐大的難題,以至於連聯合國都將其列為「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一。
本書則利用圖解並淺顯易懂地解說這個過於龐大而複雜的問題。
追根究柢,氣候究竟是什麼?如今正如何持續變化?
還有,人類面對氣候變遷又能夠做些什麼呢?讓我們一探究竟吧。
◎ 氣候系統變遷所引發的12件事: 01 全球的氣溫上升:根據IPCC的第5次評估報告書所示,世界平均氣溫在1880年至2012年期間上升了0.85°C,意味著地球正逐漸變暖。 02 異常氣象漸成日常:世界各地目前頻繁地觀察到異常氣象。一般認為這也是地球的氣候系統正以異於往常的方式運作所致。 03 傳染病風險提高:一般預測,如果氣候變遷導致地球繼續暖化,熱帶性蚊子可棲息的地區將更為廣大,傳染人數也很可能隨之增加。 04 熱浪侵襲都市:2003年侵襲歐洲的熱浪帶來創紀錄的高溫,估計因中暑或熱衰竭等奪走了約7萬多條人命。頻頻發生的熱浪也是氣候變遷造成的。 05 糧食產地北移:提及氣候變遷的影響,首當其衝的產業便是農業。一旦全球氣溫因氣候變遷而上升,農作物的生產分布圖也會隨之改變。 06 世界各地都開始缺水:如果因為氣候變遷造成氣溫上升,雨量較少的乾燥地區將會愈來愈乾燥,進而陷入嚴重的缺水困境。 07 冰層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若氣溫上升,冰層或冰河將會融化並流入海中;一旦海平面上升,海水就會流入海拔較低的地區。 08 世界各地水災頻仍:近年來,世界各地水災連連,日本有颱風侵襲,美國有大型颶風,歐洲與中國則因豪雨引發大洪水等。 09 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氣候變遷會對地球上所有生物造成莫大的影響,生物的分布將會與至今為止的有所不同,絕種的風險恐怕會愈來愈高。 10 氣候催生出新的南北問題:位於北方的國家將會因為暖化而開始獲得豐富的農作物;南方的國家則面臨愈來愈嚴重的缺水與糧食短缺。 11「氣候難民」於焉而生: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近年來自然災害頻仍,失去家園的人日益增加。一般普遍認為,往後將有愈來愈多人因為異常氣象而被迫避難或移居他處。 12 世界經濟崩潰:氣候變遷也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與經濟。乾旱或洪水則會重創農業,導致糧食短缺。此外,重大災害的災後修復費用也相當可觀。
◎ 人類現在所能做的事: SDG 13氣候行動:採取緊急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具體來說,是以減緩氣候變遷(減碳等)與適應氣候變遷為目標,設定了以下幾項指標
❶ 所有國家都須具備應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害與自然災害的能力。
❷ 將氣候變遷的對策納入國家的政策、戰略與計畫之中。
❸ 改善因應氣候變遷的教育、啟蒙、人的能力以及制度的運作。
目錄列表
SDGs系列講堂 全球氣候變遷:從氣候異常到永續發展目標,謀求未來世代的出路- 書封
- 人類所引起的地球最大危機:氣候變遷
- Part1氣候系統變遷所引發的12
- 01 全球的氣溫上升
- 02 異常氣象漸成日
- 03 傳染病風險提
- 04 熱浪侵襲都
- 05 糧食產地北
- 06 世界各地都開始缺
- 07 冰層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
- 08 世界各地水災頻仍
- 09 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 10 氣候催生出新的南北問題
- 11「氣候難民」於焉而生
- 12 世界經濟崩潰
- Part2地球氣候系統的運作
- 01 地球的氣候是由一套絕妙的系統維持著平衡
- 02 地球因溫室氣體而升溫的機制
- 03 地球的氣候系統是一個巨大的熱能分配裝置
- 04 在陸海空之間移動轉換的水循環系統
- 05 碳元素連結起生物圈與自然界並持續循環
- 06 各種氣候要素交互作用,在地球上形成複雜的氣候
- 07 氣象觀測系統的作用不僅限於天氣預報
- 08 利用重現地球氣候的氣候模式來預測未來
- 09 地球46億年來反覆不斷的氣候變遷史
- Part3大規模的氣候變遷已經
- 01 何以斷言暖化的原因在於人類的活動?
- 02 如果不致力於減碳,氣溫將上升到這種程度
- 03 地球暖化造成世界各地異常氣象增加
- 04 侵襲歐洲的熱浪是北極暖化所致
- 05 聖嬰現象加劇,異常氣象頻頻發生
- 06 地球的水循環混亂,啟動了氣候變遷的開關
- 07 颱風日漸大型化,擴大了對日本的危害
- 08 異常氣象導致世界各地的水災加劇
- 09 全球水資源分配出現變化,將陷入嚴峻的缺水困境
- 10 兩大碳排放國美國與中國的缺水問題
- 11 對全球農業的影響與食品進口大國日本所面臨的問題
- 12 冰層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世界各地的都市將沒入水中
- 13 地球的生態系統劇變,將有無數動植物絕種
- 14 以動物與水為媒介的傳染病傳播範圍擴
- 15 在冰層融化的北極海上展開資源與航路的爭奪
- 16 氣候變遷與南北問題,北方排放的CO2使南方遭
- 17 氣候變遷衍生出的新「氣候難民」將超過1億
- 18 氣候變遷將導致全球水資源之爭愈演愈烈
- 19 氣候變遷將對世界經濟造成莫大損
- Part4 人類現在所能
- 01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所揭示的氣候變遷對
- 02 世界各國達成暖化對策《巴黎協定》的過
- 03 為了達到溫升不超過1.5°C的目標,世界各國現在應該做的
- 04 溫室氣體是從何處產生的
- 05 世界各國正以在2050年前實現去碳社會為目
- 06 日本的作法與世界背道而馳,能源困境的解決之策在於「水」
- 07 零碳的綠色環保汽車將改變我們的生
- 08 CCS技術可回收並儲存無法減少的CO
- 09 守護可謂碳儲藏庫的森林與海洋,增加CO2的吸收
- 10 碳足跡有助於促進企業致力減碳
- 11 我們可以做哪些事來減碳
- 結語 在疫後的世界裡,是否會萌生全新的經濟學?
- 參考文獻・參考網
- 索引
- 版權頁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