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真的可以學嗎?」
「如果我想自行設計散步路線,有沒有竅門?」
「在街道上要怎樣看,才看得出一個所以然?」
當我們細心觀察,就能透過習以為常的組件,認識不曾留意的城市面貌,甚至能閱讀被置在城市的各項細節,如見證時代的物件,如招牌、電話亭;被傳播的信息,如廣告、塗鴉;更能發現城市中的自然,不只是郊野公園,還包括常常遇見的石牆樹、店舖貓。
《紐約時報》蟬聯暢銷榜冠軍、《華盛頓郵報》選書 AMAZON超過2000則讀者踴躍留言,佳評如潮! 提摩希‧史奈德(《黑土》作者、知名歷史學家):捨棄事實就是捨棄自由。現實世界並沒有「成人」。我們得自己收拾殘局。自20世紀提煉出的20則歷史教訓!不分階級、行業、領域,永久受用!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誰」有權述說香港的歷史?「誰」能夠決定香港的未來? 港英政府?中共政權?還是每位「真係好撚鍾意香港」的人們? 讓中國懼怕的事物,就是記憶的力量, 我們必須想辦法不斷記得, 此時此刻在我們的城市所發生的一切……
《反抗的共同體》詳述從雨傘運動到反送中運動的源起、過程與影響,擴及中共政權的因應、國際之間的角力(包括台灣),最終試圖逼近反抗運動如何形塑這一代香港人的身份認同,進而長出一個命運共同體。
2019年6月,因著一條準備修訂的法例,引起了一場從來沒有人預計、如此波瀾壯闊的反修例運動。 身為記者,也是大學講師的譚蕙芸,走進了不同的示威的現場,觀察雙方的行動,記下了重要的歷史時刻,但筆下寫得最多的不是衝突的大場面,而是那些鏡頭不會聚焦的小人物。面對無盡的黑夜,看似暗昧的眾星,越發閃亮。最終...
暗網、黑市、祕密預算⋯⋯ 原該保護人民的國家,正是致命武器的製造者? 《書單》:年度最重要的一本書! 從駭客、學者、異議分子、影子經紀人到各國政府高層與外國傭兵 史上首度完整揭發即將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終極軍火真面目
新創神話!?揭露3000億獨創醫療科技的超完美騙局 她被譽為女版賈伯斯、《富比世》全球最年輕的創業女富豪, 如何用「一滴血」顛覆血液檢測、翻轉醫療產業? 一項即將改變你我健康的醫療檢測新科技, 而它的技術來自──謊言!
「散步真的可以學嗎?」
「如果我想自行設計散步路線,有沒有竅門?」
「在街道上要怎樣看,才看得出一個所以然?」
當疫情限制流動,很多人懷疑人生的時候,開始在生活的城市尋找新的樂趣,散步漸漸成為一股潮流。然後,有人問,散步時應該看什麼?
一座外型獨特的建築,一條清幽淡雅的小徑,一個讓人自由活動的空間,這些展現城市美麗的地方,往往被眾人追捧。但是,我們日常散步時,更多會遇上的是平凡的城市組件。
當我們細心觀察,就能透過習以為常的組件,認識不曾留意的城市面貌,甚至能閱讀被置在城市的各項細節,如見證時代的物件,如招牌、電話亭;被傳播的信息,如廣告、塗鴉;更能發現城市中的自然,不只是郊野公園,還包括常常遇見的石牆樹、店舖貓。
在城市散步,看見的比我們想像的更豐富,有更多的趣味。城市研究者黃宇軒以香港作為起點,以建築、路徑、空間、物件、信息與自然為切入點,帶領我們如何在日常中觀察,透過深入認識,繼而喜歡一座城市。
「獻給所有渡過了這場疫症,身在世上不同地方的人,一起走下去,從城市散步得到趣味、思考城市的本質,並跟地方建立深刻的關係。」
作者介紹|
黃宇軒 Sampson Wong
香港城市研究者及藝術家。從2007年開始關心城市空間,於是讀城市研究,並開始從事各種藝文創作,回應城市文化的課題。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獲地理學博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城市研究課程講師。書寫過《明報‧星期日生活》專欄「Ways of Urbanist Seeing」、曾共同創立YouTube頻道「懷疑人生就去散步」。2020年起,開展「散步學」計劃,進一步推廣與思考觀看城市的文化,2022年出版《香港散步學》一書。
IG: sampson_wong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