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記
0 篇書評

香港日記

The Hong Kong Diaries

26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5/04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0.1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7263150
  • eISBN: 9786267263167
  • 字數: 403,845
紙本書定價:NT$ 800
電子書售價:NT$ 56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這本日記對於與北京當局的談判、強化香港(遲來的)的民主制度,以及彭定康如何尋求適度的自治制度讓香港在1997年後能持續運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真知灼見。出乎意料的是,不只中國共產黨反對彭定康的政制改革,一些英國商人和政府高官也對彭定康的作為非常不悅。對這些人來說,與北京保持良好的關係似乎比較重要,香港的政治自由和法治反倒是枝微末節。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94

    ☆★希望讓香港人和世界看見勇氣★☆ ☆坎城影展參展作品、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法國FIPADOC最具影響力紀錄片大獎《時代革命》電影人物精采訪談紀錄☆    

  • 電子書: NT$ 169

    《紐約時報》蟬聯暢銷榜冠軍、《華盛頓郵報》選書 AMAZON超過2000則讀者踴躍留言,佳評如潮! 提摩希‧史奈德(《黑土》作者、知名歷史學家):捨棄事實就是捨棄自由。現實世界並沒有「成人」。我們得自己收拾殘局。自20世紀提煉出的20則歷史教訓!不分階級、行業、領域,永久受用!

  • 特價 電子書: NT$ 240

    耗時三年、多方調查 首部臺灣女性連續殺人犯的罪案書寫 卓越新聞獎得主胡慕情獄中多次採訪死刑犯林于如 取得親筆自傳 試圖探討悲劇成因、判決過程與真相 「我恨不得一聲槍響,讓我脫離苦海,但是為什麼,我是驚世媳婦?」

  • 出版日期:2018-06-27
    電子書: NT$ 280

    比爾‧蓋茲2018年度選書 「我所讀過最重要的書之一,帶領你清晰思考世界的必備指南。」──比爾‧蓋茲 「我窮盡畢生之力抵抗全球的無知,傳播基於事實的世界觀。 這本書是我的最後一役,是我設法影響世界的最後努力。」──漢斯.羅斯林

  • 電子書: NT$ 322

    「誰」有權述說香港的歷史?「誰」能夠決定香港的未來? 港英政府?中共政權?還是每位「真係好撚鍾意香港」的人們? 讓中國懼怕的事物,就是記憶的力量, 我們必須想辦法不斷記得, 此時此刻在我們的城市所發生的一切……

  • 出版日期:2020-11-04
    電子書: NT$ 315

    2021唐鳳增【福】春聯,開放下載! 已購書讀者請直接下載附件zip檔~ 我的全部,都公開透明在這邊了; 我所看待的自由和未來,也將與各位一同分享。」 第一本經唐鳳認可,串連她的過去與現在,遠眺自由與未來的深刻之作。

  • 電子書: NT$ 350

    《反抗的共同體》詳述從雨傘運動到反送中運動的源起、過程與影響,擴及中共政權的因應、國際之間的角力(包括台灣),最終試圖逼近反抗運動如何形塑這一代香港人的身份認同,進而長出一個命運共同體。

  • 電子書: NT$ 252

    【電子書獨家收錄】 ★ 《受苦與反抗》香港版被下架,輾轉來台出版電子書序。 當我們傾盡全力仍無法撼動體制, 剩下能做的是共同受苦。 這是一本香港人寫給香港、為香港而寫,但在香港再難以容身的書。 這是一個公民、一個知識分子,對社會、對政府,對所有人的疾呼。 人們必須經歷苦痛,才能深切體會到專制的邪...

  • 電子書: NT$ 385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學家擲地之作★ ★亞馬遜Kindle 優秀非小說讀物★ 食利的資本主義、充斥菁英與職業政客的民主主義 在21世紀搖搖欲墜 敲響了民主資本主義的警世鐘!

  • 電子書: NT$ 428

    假帳號留言、帶風向、餵養仇恨言論、惡意檢舉、違反社群守則…… 如今的臉書,還有理性公共討論的空間嗎? 勒令停業撤照、醜化抹黑、人身限制、訴訟騷擾、國家機器監控…… 在獨裁政府打壓下,新聞記者該如何突圍? 祖克伯臉書  杜特蒂政府 = 獨裁者共犯結構 堅守底線 追求真相 打擊假新聞暴力 「對權...

  • 電子書: NT$ 336

    一部財富與富人們隱密棲地的實地踏查報告 都會中財閥勢力與富豪特權的暗黑民族誌 洪敬舒 | 臺灣勞工陣線協會研究部主任 黃克先 |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危殆生活》作者 盧郁佳 | 作家 丹尼.道靈(Danny Dorling) | 《大減速》(Slowdown)作者 ——推薦

  • 特價 電子書: NT$ 222

    毒從海上來,銷往何處去? 那時的「福爾摩沙」怎就成為今日的「有毒之地」? 吸不完的毒,戒不掉的嗨:一座遺世而獨立的島嶼,怎就上了癮?

  • 電子書: NT$ 331

    「上野教授,您如何不對男人絕望?」 12回書信往返,24次真摯、銳利, 毫不保留的文字交鋒! 【誠品、博客來、金石堂、讀冊 當月選書四冠王!】 女性主義先驅上野千鶴子與新銳作家鈴木涼美,年齡相差四十歲,各自走過波瀾壯闊的人生。兩人以一年的時間互相通信,深刻討論情色資本、母女、戀愛...

  • 出版日期:2023-11-01
    電子書: NT$ 322

    ★德國不敗長銷書,攻佔韓國百大暢銷榜近三年! ★讀者熱評:「比別人早一點讀到書中見解,就是天大的幸運!」 你是富一代、富二代,還是正努力往上攀爬的中產階級? 你期待孩子比你活得更自由、更有成就嗎? 了解創造財富與身分地位的「慣習」, 擴充知識、物質、社會、文化、語言、身體與心理七大...

  • 出版日期:2024-02-21
    電子書: NT$ 209

    ★獨立媒體《報導者》X漫畫家廢廢子 ★當代親密關係的時代切片,勾勒各式親密關係樣貌 ★深度新聞X報導漫畫X影像故事

  • 電子書: NT$ 385

    《疼痛帝國》、《什麼都別說》作者在《紐約客》的精選文章 他是非虛構寫作的福爾摩斯 這個時代獲獎最多的記者之一 也是當代最佳的非虛構類作家 《紐約時報》暢銷書 《紐約客》、Goodreads年度最佳書籍

  • 電子書: NT$ 280

    ╒════════════════════╗ 我們永遠無法保證自己不會犯錯, 那,你會不會是下一個被出征的人? 一本社群時代的自我保護指南! ╚════════════════════╝

  • 電子書: NT$ 284

    你是不是認為做錯事就該反省? 你是否常把「對不起」掛在嘴上? 身為家長的你,會教小孩將心比心、站在別人立場想一想嗎? ─── 如果「是」,請你一定要看完這本書! 許多常見的教養模式、被視為正確的價值觀, 其實把大人和孩子都逼向絕境。 {日本更生專家岡本茂樹十週年暢銷經典Ⅰ}

  • 電子書: NT$ 245

    貧困的屍體 / 凍死的屍體 / 孤獨的屍體 / 衰老的屍體 / 自殺與被害的屍體 / 幸福的屍體 …… 生前不平等,死後也有階級差異。 無法以「病死」一言蔽之的遺體, 訴說著殘酷的階級問題。 ★ 大師兄(《你好,我是接體員》作者)專文作序 ★

  • 電子書: NT$ 336

    ──2020年Openbook好書獎入圍作《牆國誌》作者好評再出擊── ──《環球郵報》2021年度選書── ──《紐約客》2022年最佳書籍── 繼調查報導前作《牆國誌》,詹姆斯.格里菲斯再次集歷史、文化、教育、政策、國情於一書, 藉由深度跨國調查威爾斯語、夏威夷語與粵語三種受壓迫語言...

  • 電子書: NT$ 315

      臺灣與世界許多地方,正走進低生育率的時代。過去生育經常被看做女性的責任,不生孩子或生不出孩子的女性,經常面對社會的譴責。但時至今日,我們必須正視,影響女性生或不生孩子的因素,既有個人抉擇,也是個人與時代、與環境互動的結果。這本書回顧這個抉擇被忽略的歷史,正視古今女性在生或不生路上的掙扎。這些既屬...

  • 電子書: NT$ 245

    我以為洗去身上的魚味, 就能變成不一樣的人。 但魚鱗長年緊附, 拔扯下來,皮膚已是不同的顏色。 ▍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得主 ▍ ▍魚販林楷倫首部非虛構作品▍

  • 電子書: NT$ 301

    新創神話!?揭露3000億獨創醫療科技的超完美騙局 她被譽為女版賈伯斯、《富比世》全球最年輕的創業女富豪, 如何用「一滴血」顛覆血液檢測、翻轉醫療產業? 一項即將改變你我健康的醫療檢測新科技, 而它的技術來自──謊言!

  • 電子書: NT$ 420

      本書是在美國長久以來採用,並廣受歡迎的大學性教育教科書。特色是採取「正向看待」的觀點,尊重生理及心理真實,尊重各種經驗及文化,也尊重專業研究及調查,並從性教育擴及性別教育、情感教育,融合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與女性主義的觀點,並不斷逐年修訂。中譯本將是台灣市面上第一本全方...

  • 電子書: NT$ 336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 詳細資訊

    香港末代總督日記
    以五年紀事悼念香港回歸25週年

      「擔任香港總督是我的公職生涯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甚至可以說是我畢生擔任過最重要的職位。我認為未來幾年香港所發生的一切,對所有人都至關重要。我們必須持續關切香港,為香港發聲,表明我們認同香港市民為自由民主勇敢奮鬥的價值觀。正如同我們從香港發生的事情所得知的那樣,我們不可認為這些價值觀能繼續存在是理所當然的。香港為自由、個人權利和尊嚴而戰,這也是我們共同奮鬥的目標。」──彭定康

      一百多年前,英國以租借方式從清末中國手中獲得香港大部分的土地(即新界)。到了1992年7月,彭定康以末任英國派任總督的身分前往香港履新,準備在1997年將香港主權移交給中國,而非依循過去數十年英國處理其他殖民地的慣例讓其獨立。接下來五年內,彭定康在其港督任内撰寫這些日記,詳細描述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的運作方式,以及隨著主權移交臨近之日所發生的各種事件。

      這本日記對於與北京當局的談判、強化香港(遲來的)的民主制度,以及彭定康如何尋求適度的自治制度讓香港在1997年後能持續運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真知灼見。出乎意料的是,不只中國共產黨反對彭定康的政制改革,一些英國商人和政府高官也對彭定康的作為非常不悅。對這些人來說,與北京保持良好的關係似乎比較重要,香港的政治自由和法治反倒是枝微末節。

      本書英文版在香港主權移交25週年之際出版,作者反思過去到現在與北京當局打交道的種種經歷。書末短文〈香港的毀壞〉描述香港自1997年以來的情勢發展,對近年香港所遭受的挫敗做了一番權威性的評估。

    作者簡介

    彭定康(Chris Patten)

      目前擔任牛津大學校監。他的著作包括:《首次告解:某種回憶錄》(First Confession: A Sort of Memoir)、《下一步是什麼?:二十一世紀的生存之道》(What Next? Surviving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另類外交官:關於世界事務的逆耳忠言》(Not Quite the Diplomat: Home Truths about World Affairs)、《東方與西方:彭定康治港經驗》(East and West: The Last Governor of Hong Kong on Power, Freedom and the Future)。在擔任代表巴斯(Bath)選區的國會議員時(1979-92),彭定康歷任以下職位:海外發展副大臣、環境大臣和保守黨主席。1992-1997年出任香港總督,1998年《貝爾法斯特協議》(即《耶穌受難日協議》)簽署後擔任北愛爾蘭警政獨立委員會主席,並於1999-2004年擔任歐盟對外關係專員。《觀察家報》曾如此形容彭定康:「要是他當年有機會,肯定能成為保守黨史上最佳首相。」

    審訂者簡介

    陳榮彬

      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負責本書全書審訂並參與部分翻譯工作。曾三度獲得「開卷翻譯類十大好書」獎項,譯作《昆蟲誌》(2018)與《血色大地》(2022)獲選Openbook年度好書(翻譯類)。已出版各類翻譯作品超過六十餘種,近年代表譯作包括梅爾維爾《白鯨記》、海明威《戰地鐘聲》與《戰地春夢》等經典小說,以及史學作品《美國華人史》、《火藥時代》等,和美國詩人布考斯基詩集《愛是來自地獄的狗》與《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戰地春夢》獲得2023年第三十五屆梁實秋文學翻譯大師獎優選獎。

    譯者簡介

    陳榮彬

      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負責本書全書審訂並參與部分翻譯工作。曾三度獲得「開卷翻譯類十大好書」獎項,譯作《昆蟲誌》(2018)與《血色大地》(2022)獲選Openbook年度好書(翻譯類)。已出版各類翻譯作品超過六十餘種,近年代表譯作包括梅爾維爾《白鯨記》、海明威《戰地鐘聲》與《戰地春夢》等經典小說,以及史學作品《美國華人史》、《火藥時代》等,和美國詩人布考斯基詩集《愛是來自地獄的狗》與《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戰地春夢》獲得2023年第三十五屆梁實秋文學翻譯大師獎優選獎。

    徐嘉煜(Ruben G. Tsui)

      美國天普大學商學院保險精算系畢。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筆譯組畢業後在該學程擔任兼任講師。專長:翻譯語料庫之建置及應用。研究興趣:自然語言處理及翻譯科技。翻譯實務領域:科技、金融、歷史。譯作賜教請洽:RubenTsui@gmail.com

    袁曼端

      香港城市大學翻譯系畢業,目前於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筆譯組就讀。喜歡甜食和韓國文化,曾翻譯字幕、雜誌和參與編輯工作,譯有《戰爭憑什麼》(合譯)。譯作賜教請洽:manddyyuenn@gmail.com

    黃瑜安

      政大經濟學系畢業,目前於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筆譯組就讀。熱愛電影、美食和琴酒,從事影視字幕、書籍與各類型文件的翻譯工作,譯有《西方文化的特立獨行如何形成繁榮世界》與《疫苗商戰》。譯作賜教請洽:werty7743@gmail.com

    林庭如(Rye Lin)

      目前於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口譯組就讀,從事英、粵語口筆譯工作剛滿五年,內容多以藝術文化類為主。過去經常拜訪香港,現在比較沒有機會造訪,但很幸運能參與本書的翻譯,藉此探索不曾見證與深究的香港過往。譯作賜教請洽:ryeryelin@gmail.com

    沈函儀

      臺大外文系畢業,目前就讀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筆譯組。雜食性譯者,跨足本地化及書籍翻譯,享受藉由翻譯探索世界豐富的樣貌,期望以文字為窗,和讀者一同欣賞窗外的風景。譯作賜教請洽:fionahan2020@gmail.com

    媒體推薦

    各界推薦

      矢板明夫︱產經新聞社台北支局長
      汪 浩︱國際政經專家
      李志德︱資深新聞工作者
      吳介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吳叡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林昶佐︱立法委員、閃靈主唱
      陶 傑︱香港著名作家、資深媒體人
      曹興誠︱著名企業家、聯華電子創辦人
      陳健民︱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客座教授
      張潔平︱飛地書店創辦人
      顏擇雅︱出版人、作家
      羅永生︱文化研究學者
      羅冠聰︱前香港立法會議員
      (依姓氏筆畫排列)

      「彭定康現身說法,以政治圈內人士的身分寫下《香港日記》,内容充斥著每天活像與希臘神話中九頭蛇搏鬥的感受……在2022年閱讀這本日記,有種難以逃避的辛酸:本書捕捉了帝國末日的獨特時刻,也顯現一個非凡的社會在短暫的民主自由中茁壯、現在卻已逐漸褪色的景象。」──伊莎貝爾.希爾頓(Isabel Hilton),《泰晤士報文學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彭定康勛爵在香港大部分的時間都與英國官員和當地權貴周旋。這些人認為,在香港移交前沒必要嘗試為香港向北京當局爭取更多的民主,而在未經中國首肯的情況下單方面擴大民主政制,就更不必說了。本書內容豐富,書中最引人入勝的細節正是與彭定康和北京的緊張關係息息相關。……作者生動的文筆,讓日記中所記載的人、事、物躍然紙上。」──《經濟學人》(Economist)

      「彭定康五年的日記,詳述了他每天迎戰北京當局的搏鬥……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故事,除了漢學家之外,所有的歷史學家也必將對彭定康的日記深感興趣。其實這些故事記錄了大英帝國的餘暉……有時日記讀起來像小說……彭定康健談、隨性的文風讀來格外輕鬆。」──英商馬世民(Simon Murray),《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因為香港人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這本日記充滿怒氣,也令人著迷,粗魯得毫無保留,但不失當。」──英國媒體人韋安仕(Stephen Vines),《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彭定康在香港五年動盪不安的總督任期內(1992-1997)所撰寫的日記出版了。本書記錄他與共產黨員、商業大亨、英國內閣中對他抱持懷疑態度的官員,以及中國各地方高官的鬥爭。可以想像的是,他的日記有溫文爾雅,也有充滿冷嘲熱諷的一面,但讀起來總是字字珠璣……他的計畫包括增加香港有投票資格的人數,並讓地方政府民主化。結果香港的權貴大感震驚,外交官員不寒而慄,而厭惡民主的中共領導人在北京只進行了一輪會談後,便決定排斥並詆毀彭定康總督……然而,彭定康的嘗試勇敢、正直,而他的努力及作為將永載史冊。」──邁克.謝里丹(Michael Sheridan),《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本書記載彭定康從1992年4月接受任命開始,到五年多後主權移交所發生的事,内容在過去從未發表,不但精彩,可讀性也高……在本書的後記中,彭定康對今天的香港也提出強而有力的看法,是一篇充滿激情的論戰文章,內容道出北京當局對中英兩國當年對於香港前途的承諾進行顛覆、破壞,而且方式越發野蠻、殘酷。彭定康對習近平鎮壓香港的譴責鏗鏘有力。……25年過去了,全球秩序隨著民族主義情緒日益升高,各國將重心轉向國内,日記為歷史見證了一件事情:儘管彭定康的政改成就有限,但他對今日香港的局面相較於希思(Edward Heath)、賀維(Geoffrey Howe)和夏舜霆等英國政治人物,提供了較為準確且無愧於心的預測。」──馬丁.凱托(Martin Kettle),《衛報》(The Guardian)

      「在彭定康的日記裡,我們看到諸多名人造訪彭定康在港督府的起居室:從德蕾莎修女到柴契爾夫人……為了避開英國派任總督的傳統羽毛官帽、制服和與治理香港這個大英帝國前哨站所帶來的空洞讚頌,他毫不猶豫進行一系列在社區和人群中漫步、召開答問大會、尋找重新分配財富的方案。對民主派人士的同情,他也毫不掩飾。」──克里斯.茂林(Chris Mullin),《旁觀者》(Spectator)

      「本書仔細觀察中國如何違背對香港的承諾──先從隱蔽的伎倆開始,循序漸進,最後演變成公然且突如其來的蠻橫地剝奪港人的自由,並追蹤這些所作所為對港人生活的影響……日記涵蓋1992-1997年主權移交期間彭定康擔任港督時所發生的事情,任内雖令人氣餒,但仍頗有收穫……主權移交之前的幾年裡,彭定康是一位和藹可親且懂得自我調侃的伙伴……閲讀他的日記,我們可以看到,英國或任何其他國家若放棄自由的原則,對中共的要求一再妥協,結果是不會得到任何政治上的收穫,也毫無商業利益可言。他引用英國統治香港最後幾十年間貿易和投資的數據,確實呈現了對北京政府的卑躬屈膝與商業上的實質回報,兩者之間幾乎毫無關聯。」──維克多.馬利特(Victor Mallet),《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在《香港日記》裡,彭定康詳述他在末任港督任內,為英國統治垂死的歲月注入活力的奮鬥。彭定康堅信,播下民主的種子將使香港主權移交給中國後更具韌性,而歷史學家必將持續對此觀點辯論,本書也將成為他們的研究素材。同時值得我們珍惜的是,本書精彩而激烈的結尾文章道出近年北京對香港的鎮壓,摧毀了港人的生活方式。誠如彭定康所言:『香港為自由、個人權利和尊嚴而戰,這也是我們共同奮鬥的目標。』」──彼得.李基茨(Peter Ricketts),英格斯堡思想年度選書(Engelsberg Ideas Books of the Year)

      「《香港日記》……詳述了彭定康為確保香港自由的延續而堅持不懈、但仍以失敗告終的努力……儘管彭定康盡了最大的努力,但香港依然成為『煤礦坑裡的金絲雀』,我們也得以看到讓中國共產黨為所欲為的後果。」──高登.科洛維茨(L. Gordon Crovitz),《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今日的香港也不是。從英國末代港督彭定康的日記,能看見英國統治香港最後的時光裡,中國政府、英國政府的如何一步步『促成』一國兩制,以及過去香港人民如何看待與面對香港的主權轉移。透過閱讀過去,理解香港的現在,也進而思索未來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重蹈覆轍、重演歷史悲劇。」──林昶佐(立法委員、閃靈主唱)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3159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