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知識人

末日之後,擁有重建文明社會的器物、技術與知識原理

The Knowledge: How to Rebuild Our World After an Apocalypse

8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2/05/03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5.3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3151017
  • eISBN: 9786263151130
  • 字數: 149,431
紙本書定價:NT$ 399
電子書售價:NT$ 279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一本末日版「大人的科學」,得到英國《泰晤士報》、《新科學人》科學類選書、亞馬遜讀者5顆星推薦,售出全球十三國版權

世界毀滅,只是一瞬間的事,
突發海嘯、重量級地震、超級流感肆虐、核電廠大爆炸……
如果你所知道的文明已經不存在了,你要如何在新世界活下去?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450

    ★全球科技界盛讚李飛飛是「AI界的良心」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推薦「AI崛起時代」必讀書籍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科技書籍 ★Amazon編輯選書 本書是李飛飛親筆撰寫的回憶錄,一段從社會底層到人工智能關鍵夢想家的非凡軌跡。她的人生旅途,恰與AI的發展共舞。讀者不僅能看到一名年輕科學家動人...

  • 電子書: NT$ 455

    ——如果我們不是人類,我們會如何感受這個世界?—— 《我擁群像》普立茲獎得主全新力作!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衛報》、《時代》雜誌⋯⋯橫掃2022歐美年度最佳圖書榜★ ★卡內基傑出非虛構獎章得主★ ★入圍 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科克斯書評獎★

  • 電子書: NT$ 364

     ★ 2021年最佳書籍——彭博商業周刊   ★ 2021年最佳科學書籍——衛報   ★ 2021年最佳科學書籍——金融時報   ★ 2021年最佳哲學書―—五本書   ★ 2021年最佳書籍——經濟學人   「身為自己」是什麼意思?   我們的「內在小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 電子書: NT$ 294

    為什麼在得到之後,「渴望」常常變成「失望」? 又是什麼讓人類萌生許多奇思妙想,推動世界的改變?

  • 電子書: NT$ 336

    我們都聽過這樣的黃金法則:少吃多運動就可以減肥。然而事情沒那麼簡單。 本書結合減肥外科手術專家詹金森醫師行醫時面對的實例,以及全新的新陳代謝科學研究, 告訴你人體的食慾和代謝到底如何運作,你的身體如何決定你的體重。

  • 電子書: NT$ 315

    李嗣涔博士結合最新實驗研究發現, 以穿梭陰陽界的「撓場」科學解密,成就人類大躍進的下一步! 從解開特斯拉日誌機密、風水原理, 領航靈界取能、星際通訊、物理農業和醫療新科技,可望解決能源危機, 預言21世紀的「撓力文明」即將興起!

  • 電子書: NT$ 387

    杜克大學行為睡眠醫學專家 為你揭開不靠藥物一夜好眠的訣竅 ★吳家碩臨床心理師(好夢心理治療所/睡眠管理職人)專業推薦★ ★Amazon網路書店4.2星好評★ ★已授出荷蘭、韓國等7國版權★ •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半夜2:00醒來? • 健康的睡眠看起來是什麼樣子? • 為什麼...

  • 電子書: NT$ 390

    韓國yes24網評分5顆星滿分好評! 5大主題╳42個醫學名詞╳152幅名畫, 以神經科醫師視角,重新詮釋希臘羅馬神話與解說醫學典故。 【繁中版由臺大醫學系副教授/作家汪漢澄醫師審訂】

  • 電子書: NT$ 420

    這是一本寫給運動愛好者,同時也寫給對運動感到焦慮又困難的一般大眾,為了自己健康必備關於運動和健康的好書。 本書作者丹尼爾‧李伯曼(Daniel Lieberman)透過自然史和演化,帶領我們探討現代人久坐、睡眠不足、走路蔚為風潮、運動量不夠、以及越來越多慢性疾病背後的種種健康危機,徹底改變我們...

  • 電子書: NT$ 441

    知識是如何產出,又是如何出錯的? ◎拯救科學的第一本書 ◎泰晤士報2020年度好書

  • 電子書: NT$ 420

      本書是在美國長久以來採用,並廣受歡迎的大學性教育教科書。特色是採取「正向看待」的觀點,尊重生理及心理真實,尊重各種經驗及文化,也尊重專業研究及調查,並從性教育擴及性別教育、情感教育,融合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與女性主義的觀點,並不斷逐年修訂。中譯本將是台灣市面上第一本全方...

  • 電子書: NT$ 315

    麥可.波倫為了「完整了解一頓餐食的因果關係」,以記者的追獵精神,沿著現代人主要三條食物鏈:工業化食品、有機食物和野生食物,從產地一路追蹤到餐桌。他深入農場、研發室、養殖場、加工場到賣場,親身觀察與訪談,如偵探般揭開現代食品的面貌。 這是深度的調查報導,是趣味的科普作品,更是優美的自然文學。越了解飲...

  • 電子書: NT$ 315

    我們人人皆有的這具身體,從外觀可見的頭部、五官、皮膚、四肢,再到體內的骨骼、大腦、內臟、消化系統及微生物聚落,從它們是什麼、它們如何不可思議地精密運作,以及它們如何有可能(不幸地)出錯。 《萬物簡史》、《大不列顛碎碎念》暢銷作家比爾・布萊森以一個門外漢的視角親身訪問了許多醫師、學者,參考了無數...

  • 電子書: NT$ 300

    好萊塢電影,不乏世界末日的題材, 劇情裡駭人的病毒、不孕症、AI、氣候變遷……, 真的可能終結人類嗎? 本書由一腳踩進電影圈的節目主持人艾德華斯, 加上量子物理學家布魯克斯, 攜手破解科幻片的末日劇情, 帶領讀者思考,這些世界末日,離我們有多遠?

  • 電子書: NT$ 560

    (全民醫學入門) X (人體免疫軍備全解說) X (47幅彩色插圖) 作者菲利普•德特默:千萬點閱、YOUTUBE最受歡迎科學頻道 KURZGESAGT創辦人 全面瞭解抗體、發炎和疫苗等防禦機制, 以及過敏、癌症、細菌的威脅。 比起打造「強大的免疫系統」,要追求「免疫系統的平衡」, ...

  • 詳細資訊

    一本末日版「大人的科學」,得到英國《泰晤士報》、《新科學人》科學類選書、亞馬遜讀者5顆星推薦,售出全球十三國版權

    世界毀滅,只是一瞬間的事,
    突發海嘯、重量級地震、超級流感肆虐、核電廠大爆炸……
    如果你所知道的文明已經不存在了,你要如何在新世界活下去?

    ★來自科學家的文明保存計畫,一部全景式科學簡史,一個重建文明社會的技術解決方案。
    ★從現象觀察到作實驗,從科學原理延伸到工業應用,明白今日科學文明的背後,科技如何建構了生活。
    ★書中從食、衣、住、行,農耕、水力風力發電到復興化學工業,還有如何重回電力生活,皆詳細解說,要給末日知識人最實用的建議。

    你是否曾經想過:
    *種子、農具及肥料哪裡來?冬天缺糧怎麼辦?
    *飲用水如何過濾、消毒?沒有冰箱,食物如何在土盆中保鮮?
    *為了重建家園,該怎麼從頭製造磚塊、水泥和鋼筋混凝土?
    *如何利用汽車引擎和廢棄零件,組成暖爐、臨時水上發電機等維生設備?
    *燃料耗竭,怎麼開車、烹飪,甚至燒製玻璃、煉鐵?
    *病毒肆虐,沒有顯微鏡和藥物,怎麼對抗微生物大軍?
    *欠缺電力設備,如何自行發電、製造能源?
    *如何組裝、架構通訊設備,與外面世界搭上線?
    *只用「公尺」就能推算出體積、容量、面積、溫度等度量衡單位
    …………

    在末日,現代人類習以為常的事物,都會因資源匱乏而不敷使用。人類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會回到遠古採集漁獵的洞穴生活?還是從廢紙堆中撿拾各種被忽略的知識,重新發現生活日用品的發明之祕,盡可能早日重啟科學文明?

    ◆ 如果身處戈馬克.麥卡錫《長路》世界中,你需要這本末日生存科普指南
    ◆ 若是不幸成為《我是傳奇》中的地球最後一人,這本所說的生存技能最好盡可能記得
    ◆ 不小心被捲入《瘋狂麥斯》的資源爭奪戰,除了活命還要守住機械工具和零件,保護重要的人事物……

    科學家路易斯‧達奈爾探討現代文明社會的物質基礎,發現已少有人能完整掌握建構器物的技術和原理,於是從農業、建築、材料、醫學、運輸、製造、通訊等面向,帶領讀者重新認識建構文明社會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在世界向人類反撲、末日來臨之前,我們要為成為「最後一個知識人」做準備,也讓你我思索:如果重新來過,科技該如何發展,世界又該演變成什麼樣貌?

    人們將告別用金錢換取商品的資本主義社會,來到人人都是科學家的大實驗室時代,你帶著化學及物理知識的操作手冊,四處探索,尋找能夠點石成金的物件和文明棄物,按圖索驥,學著自己過濾飲水,用廚餘製作肥料,收集罐頭,用簡易鑄鐵設備煉鐵,吹出玻璃瓶,試圖找到可種植的種子,最後開墾田地,把人集合起來變成村莊,想辦法收集所有資源,想著如何重啟第二次工業革命。達奈爾所相信的是,物質文明也許有一天將走到最後,但只要知識沒有被破壞,人類就能按部就班重建生活。

    這本書,不只是關於科幻、後末日的反英雄或者黑暗冒險故事,關於隕石撞地球、核子冬天、城市變廢墟的景象,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來臨,也不知道是否成真。但是人們要是對現代科技麻木無感,對事物的製造過程一知半解,末日魯賓遜又該怎麼求生?反之,當人們一次次對日常、無用之物產生興趣,有一天將使科學再生!

    作者簡介

    路易斯‧達奈爾Lewis Dartnell
    英國萊斯特大學的太空研究中心研究員,專研外太空天體生物學,及對火星上生命訊息的研究。他也是位受歡迎的科普作家,並為英國《衛報》、《泰晤士報》及《新科學人》撰寫專欄文章。還有為BBC科學紀錄片節目《地平線》、《宇宙的奧秘》、《望星台直播》、《仰望夜空》及24小時國際新聞電視台Sky News撰稿和錄影。在此之前,他寫過宇宙起源等天文科普書,在英國頗受歡迎,使他開始為人所知,而《最後一個知識人:末日之後,擁有重建文明社會的器物、技術與知識原理》則開啟他在英國之外的知名度。

    譯者簡介

    蔡承志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碩士,全職科普類書譯者。一九九四年起業餘投入翻譯,一九九九年轉任全職迄今,累計作品出版者近七十本。譯著《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漫遊者出版)榮獲第七屆吳大猷科普書翻譯金籤獎。

    媒體推薦

    【海外媒體推薦】

    「非凡的成就!一本即使文明沒有毀滅也該讀的好書。如果文明真的毀滅,這本書將成為新世界珍貴的文本。路易斯.達奈爾是第一個厲害的末日預言家。」
    ——《泰晤士報》(The Times)

    「『重新啟動』人類文明DIY終極指南。」
    ——英國科學雜誌《自然》(Nature)

    「詞藻生動,淺顯易懂,處處流露耐人尋味的事實和對科技深具感染力的熱情。」
    ——英國《BBC夜空雜誌》(BBC Sky at Night Magazine)

    「頌揚人類聰明才智的讚美詩……必讀著作。」
    ——英國《新政治家》雜誌(New Statesman)

    「掌握了路易斯.達奈爾的新書,我應該就能自信滿滿踏進天啟末日後的未來……達奈爾的末日生存指南,不只提供豐富資訊,也引人入勝。」
    ——美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

    「就如童軍常常說的——凡事做好準備!向上天祈禱你永遠都不需要這本書。」
    ——貝爾•吉羅斯(Bear Grylls),美國Discovery《荒野求生祕技》節目主持人

    「不管這本書能不能拯救你的命——它都非常有趣。多希望當初有人在學校就把這本書給我們。它讓所有事情都有了意義。」
    ——肯.麥克勞德(Ken MacLeod),英國科幻小說《秋季革命系列》(Fall Revolution Series)作者

    「如果世界毀滅,這本書就會非常有用;即使世界不滅,它還是很有趣。要是彗星撞地球,這本書可以救你,或者你起碼可以知道自己怎麼死的。」
    ——S.M. 史德林(S.M.Stirling),美國架空小說《時間孤島》(Island in the Sea of Time)作者

    「糟糕的氣候變遷、大爆炸、星球殺手隕石、末日病毒、核災恐怖主義以及超級智慧電腦的終極統治,面對這些威脅,路易斯.達奈爾寫了這本我們早該擁有的詳細指南,告訴你在末日該如何求生:以充滿啟發性及娛樂性的視野,說明如何重啟人生、文明以及所有事物。達奈爾的後末日求生觀點提供了一個卓越、全景式的視野,告訴我們文明實際上是怎麼作用的。」
    ——羅格.海菲爾德(Roger Highfield),英國科普記者,作家及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 Group)執行長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分享書書評

    分享書書評列表(1)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75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