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榮三文學獎首獎《廢河遺誌》延伸而成的中篇小說,以虛構為表、寫實為裡,相輔相成,看似一場黃金夢的追尋,卻在推理之中帶領讀者穿越數百年之北台歷史。本書獲文化部一○三年藝術新秀。由蔡素芬專文作序,作家平路、季季、林文義、莊永明,盛情推薦。
★ 吳曉樂獻聲朗讀後記〈曾經這世界有她〉 ★ 出道十年,重探初心!小說家吳曉樂以「彷彿考了四次臺大」之力寫就的重磅之作! ★ 回歸教學現場的犀利觀察,細緻重塑新世代教育的學習困局、師生互動與同儕關係。 ★ 世代怎麼複製?親子如何相殺?十年後的現在,是否依然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槍響前,他必須找到拯救被告的方法。 一艘遠洋漁船,承載著一樁滅門命案的祕密; 為了找出真相、伸張正義,賭上的可能是整個國家的命運
愈自苦,越美麗。 愈美麗,愈自苦。 一段跨越年齡、距離卻跨不過孤獨自矜少女魂的姊弟戀 一段純潔如獻祭物羅麗塔與她中年戀人以愛封印時間之跋涉 一串如珠鍊般晶瑩的資深少女的新世紀城市漫遊踏查歡愉哀豔小品 殊途同遇,探向異形青春最精密複雜也最脆弱惑人的風景
★第23屆臺北文學獎年金大獎獲獎作品! ★女演員鄧九雲至今最精彩的一次文學創作! ★一部讓人又哭又笑的女性生命之書! ★「超乎預期的好看!」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 盛讚
關於這套《臺灣人三部曲》,鍾肇政是寫一部日治時期五十年的臺灣人歷史,只不過他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他把臺灣這五十年歷史分為初葉、中葉、末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獨立寫成約三十萬字的小說,就以他家的宗族三代人物為主角----- 即第一部人物的子侄輩,在第二部裡成為主要角色,第三部則是再下一代的人物。作者要借...
關於這套《臺灣人三部曲》,鍾肇政是寫一部日治時期五十年的臺灣人歷史,只不過他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他把臺灣這五十年歷史分為初葉、中葉、末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獨立寫成約三十萬字的小說,就以他家的宗族三代人物為主角----- 即第一部人物的子侄輩,在第二部裡成為主要角色,第三部則是再下一代的人物。作者要借...
關於這套《臺灣人三部曲》,鍾肇政是寫一部日治時期五十年的臺灣人歷史,只不過他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他把臺灣這五十年歷史分為初葉、中葉、末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獨立寫成約三十萬字的小說,就以他家的宗族三代人物為主角----- 即第一部人物的子侄輩,在第二部裡成為主要角色,第三部則是再下一代的人物。作者要借...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侷促現象,率先展現台灣的雍容、磅礡,他同時也在確立台灣小說家在戰後台灣文壇的存在位置,終戰不到二十年,鍾肇政也是憑著這本鉅著領先台灣小說家,突破殖民文化的封鎖線,站上了戰後站上了台灣小說的制高點,具有樹立文學新里程碑的意義。
《濁流三部曲》是台灣大河小說的源頭,作者細膩的描繪自身的經歷與時代鉅變下的風景,其中也有纏綿的愛情,形成視野寬闊的巨著。是書寫民族苦難的史詩,更可以讓許多新一代的讀者回顧父祖輩那段充滿心酸、屈辱、迷惘,卻又隱約摸索企盼未來的時代。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侷促...
《濁流三部曲》是台灣大河小說的源頭,作者細膩的描繪自身的經歷與時代鉅變下的風景,其中也有纏綿的愛情,形成視野寬闊的巨著。是書寫民族苦難的史詩,更可以讓許多新一代的讀者回顧父祖輩那段充滿心酸、屈辱、迷惘,卻又隱約摸索企盼未來的時代。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
本書名為《送報伕》,然實際上除楊逵的數篇小說以外,還收錄其他光復前的文學作家作品匯集成冊,作者雖不如賴和等人的名聲響亮,但是對於台灣這片土地上的殷殷期盼與關懷都是相若的。 除楊逵《送報伕》、《頑童伐鬼記》、《無醫村》、《泥娃娃》。另外共收錄《某個男人的手記》(郭水潭)、《謀生》、《榮生》(...
2015年曼布克獎決選小說 四個男人30年的友誼 × 一部「從回憶中存活」的冒險史詩 四個大學好友,畢業後來到紐約闖蕩, 在這個花花世界各擅勝場,也嘗盡了傷痛與歡愉……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一個簡單的問題;一個容易隨著歲月迫近人的問題。 偉大的啟示從沒有來到。倒是有每日小小的奇蹟、闡釋,黑暗中火柴突然地劃亮;這兒就有一個。
法律可以修改一百萬遍。 但是被害人只有一次程序,一次人生,一次復原的可能。 我喜歡看她們寫我的名字。 一次、兩次、三次,像訂正考卷一樣。 沒寫好,就不准穿上衣服…… ★比《八尺門的辯護人》更精彩,律師/導演/作家唐福睿,最新長篇小說 ★以法律背景、紮實田調為基,真實探討權勢性侵/性騷背後運作的性...
林榮三文學首獎重磅出擊!獲評審一致好評!
以「割地換水、開水換地」對照當今台灣,似真且幻,譬喻毫不僵化
──作家 平路
大開大闔,文字緊湊、具魅力,在真真假假間,最能代表台灣假造的繁榮背後,暗藏諸多問題。
──加大聖地牙哥分校台灣研究中心主持人 廖炳惠
前所未見的開創性題材、開闊的格局與視野,篇幅不長,卻不著痕跡地兼容了生與死、漢民與原住民……等參差對照,讀來令人感動。
──台大台文所所長 梅家玲
由林榮三文學獎首獎《廢河遺誌》延伸而成的同名小說,作者楊慎絢以北台歷史為主、一場尋金夢為輔,疊構出虛實交錯的精采內容。全書以〈雙城浮影〉、〈福爾福斯.基隆河尋金〉、〈廢河遺誌〉三篇幅為主要核心,巧妙貫穿十七世紀的歷史人物林布蘭、十九世紀的虛構人物福爾摩斯,以及現代一場洪水,在時間架構上,呼應北台發展史,空間架構則透過小說鋪陳與對各年代之架空想像,替北台歷史及人與大自然之緊密,做出論述。
──雙城浮影
獨坐畫室角落,林布蘭透過燭火,畫下《夜巡》。然而在他下筆之前、在那條踽踽獨行的旅程、在他幽暗的印刷工房中,藏著一幅學生麥修斯寄來的航海地圖。這張圖串起了麥修斯與林布蘭的生命,為兩百多年後,東方與西方的神祕交流帶來了預告。
──福爾福斯.基隆河尋金
一八九○年,福爾摩斯在牛橋大學的魚類標本裡找到金塊,採集地點是「福爾摩莎.淡水」,興致昂昂展開一場尋金之旅。與傳教士馬偕於淡水重逢後,福爾摩斯找出藏在偕醫館的古地圖,循線走訪紅毛城的地道、大龍峒山的石室、荷蘭船長的藏寶箱、基隆河苧子潭的金沙,並受畢麒麟與李先得之助。就在福爾摩斯即將破解藏金之謎時,竟遇見宿命大敵……
──廢河遺誌
基隆河畔,豪宅建地挖出人骨。廟公老蒲欲做基因鑑定,建商卻將人骨隱匿。建案預定地鑽出一窩活蹦亂跳的土虱,預告颱風將臨。中元前夕,狂風暴雨捲為洪水,建商卻還在辦公室內將拼湊人骨,欲假造古地契……
身兼醫師與寫作者,楊慎絢服務的醫院便在基隆河流域,臨床的經驗加上對自然地理的愛好,使他感受生命的脈動能以河流譬喻:醫療工作者擷取到的疾病表象,僅是河流的斷面,如果能夠溯溪,便能挖掘更龐大的疾病史。而河流彷彿人體動脈,當百年洪峰引爆脆弱管壁的堤防潰決,一如腦溢血造成城市的癱瘓。於是楊慎絢運筆十年,終於完成《廢河遺誌》。書中對歷史的魔幻想像、對河流的喻況,一再呼應當今社會。以古諷今,以寓言收尾,使人讀起來暢快淋漓。
作者簡介|
楊慎絢
一九五七年生,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碩士。現任台北市聯合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導師。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散文獎、倪匡科幻小說獎並列第一名、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小說獎首獎。並以本書《廢河遺誌》獲文化部一○三年藝術新秀。
以「割地換水、開水換地」對照當今台灣,似真且幻,譬喻毫不僵化
──作家 平路
大開大闔,文字緊湊、具魅力,在真真假假間,最能代表台灣假造的繁榮背後,暗藏諸多問題。
──加大聖地牙哥分校台灣研究中心主持人 廖炳惠
前所未見的開創性題材、開闊的格局與視野,篇幅不長,卻不著痕跡地兼容了生與死、漢民與原住民……等參差對照,讀來令人感動。
──台大台文所所長 梅家玲
本書獲文化部一○三年藝術新秀。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