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散文自選集,收錄歷年散文精華,以及《文訊》、《聯合報》的專欄好文,盡現邱坤良其獨樹一幟的文學美感,以及文化關懷。曾有學者形容邱坤良為「草根文化與精緻創意」融於一身,想了解這位台灣戲劇、文化史上的傳奇人物,就不能不讀這本有觀點、有態度的散文集,篇篇耐人尋味,盡現邱坤良其獨樹一幟的文學美感,以及文化關懷。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認同,有那麼難嗎?無論是族群的、性別的...... 奇形怪狀的台灣歷史,慘絕人寰的愛慾重生 今年最駭人的小說 這是屬於女孩的必經之路嗎?這是屬於台灣的國族寓言嗎? 張亦絢長篇小說代表作
「邱坤良的散文最大特質,就是大器,融合了豐富的人生閱歷、人情義理、和紮根本土經驗的深厚學養,彷如蓄積了博大的能量,源源不絕奔流。……令我既讚嘆又欣羨,又忍不住「嫉妒」的,邱坤良應該是第一位。「平平」是寫鄉土題材,他筆下的人物、生活場域,我也都很熟悉,為什麼他可以寫得那麼豐沛,那麼親切,那麼栩栩如生,簡單一句話:那麼好看。」──吳晟
曾任藝術大學校長、文建會主委,邱坤良不但是台灣重要的本土戲劇學者,兼且能人多擅,以右手俐落治理產官學各領域,左手更筆耕不倦寫出篇篇鮮活動人的散文、評論,也因此被陳芳明寫進《台灣新文學史》,納入文學家之列。本書為邱坤良回顧多年寫作道途,前半部為其自選歷年最具代表性的散文篇章,後半部則收錄《文訊》及《聯合報》的精采專欄,好文終於集結成書,繁花似錦的成果,讀者可一次收齊珍藏。
輯一「坐火車向前行」,主要收錄三本著作中的精華,詼諧裡隱藏對社會百態的評斷,不拘小節的處世態度亦見其重感情的一面,直如一頁頁台灣的「真情活歷史」,從牛肉場老闆、乩童與神棍、歌舞團女子等台灣小人物的故事中,深刻描繪出南方澳的底層生命力,令人隨之悲喜起伏,心弦震動。
輯二「散步行街路」,收錄自2007年至2012年發表在《文訊》雜誌的大散文,看出邱坤良一稟多年來四處漫步觀察市井小民生活百態的習慣,用眼觀察,用心體會,寫下他犀利而有情的人文關懷。輯三「驚起卻回頭」則多元呈現作家不輕易妥協的時事感懷,以及其視角特殊的生活美學。
曾有學者形容邱坤良為「草根文化與精緻創意」融於一身,想了解這位台灣戲劇、文化史上的傳奇人物,就不能不讀這本有觀點、有態度的散文集,篇篇耐人尋味,盡現邱坤良其獨樹一幟的文學美感,以及文化關懷。
作者簡介|
邱坤良
臺灣宜蘭人,作家,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戲劇系主任,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 以及文建會主委。主要著作有《人民難道沒錯嗎?:《怒吼吧,中國!》.特列季亞科夫與梅耶荷德》(2013)、《飄浪舞台:台灣大眾劇場年代》 (2008)、《移動觀點:藝術.空間.生活戲劇》(2007)、《真情活歷史:布袋戲王黃海岱》(2007)、《漂流萬里:陳大禹》(2006)、《台 灣戲劇館資演戲劇家:呂訴上》(2004)、《陳澄三與拱樂社──台灣戲劇史的一個研究個案》(2001)、《台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 (1997)、《台灣戲劇現場:抗爭與認同》(1997)、《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1993)等,散文集《馬路.游擊》(2003)、《南方澳大戲 院興亡史》(1999、2007)、《跳舞男女:我的幸福學校》(2007)以及編導作品《一官風波》(2001、2002)、《紅旗.白旗.阿罩霧》 (1996)等及創作劇本《霧裡的女人》(2011)。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