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分鐘的短片裡,看見電影大師一生的追求
◎資深影迷吳珮慈(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教授)的私房觀點
◎小野、易智言、黃建業、聞天祥、蔡明亮聯合推薦
最會寫劇本的導演,最會拍電影的小説家 創作《薄荷糖》、《綠洲》、《密陽》、《燃燒烈愛》等多部賣座片 李滄東導演25年的創作人生
功夫巨星李連杰首部著作 60年人生歲月,25載佛法因緣 我不論是在俗世的生活、電影工作、慈善事業,或是求學佛法的歷程中,都曾遭遇種種的問題與困難。為人兒女有其痛苦,為人父母也有其痛苦,這場生命的意義在哪裡?到底有沒有輪迴?而我又是誰? 這些年來,我深受藏地古聖、吟遊詩人、一位真正心靈自由的勇士──...
.2020年《寄生上流》拿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以及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導演與最佳原創劇本獎 .2021年Netflix影集《魷魚遊戲》紅遍全世界,也贏得美國電影學會電視類特別獎,更是首部入圍美國艾美獎劇情類影集主要獎項的非英語劇集 .2022年的坎城影展有5部韓國作品應邀競逐獎項…...
★榮獲第6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等四項大獎——蕭雅全電影《老狐狸》幕後攝製紀實 ★第6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蕭雅全的拍攝手札與創作歷程訪談 ★未刪減版原著劇本與主創團隊拍攝現場回顧 一部充滿回音的電影, 一則無法讀完的寓言, 回望過去,看見未來。 第60屆金...
最好看的吉卜力故事, 最爆笑又感人的創作現場。 日本讀者盛讚:「這就是吉卜力30年多來的精選輯。」 鈴木敏夫暢談與高畑勳、宮崎駿合作的過往, 與19部吉卜力動畫的幕後故事與秘辛
──寧願活著痛,也不要躲著活── 主演《鴻孕當頭》《全面啟動》《雨傘學院》 獲選《時代》雜誌百大最有影響力人物 首位登上《時代》封面的跨性別者 艾略特.佩吉唯一親筆自傳 這不僅僅是突破框架和跨越性別的故事, 更是世上任何人找到真實的自己, 必經的成長旅程…… ★「展現真我...
在好萊塢之前,電影是什麼樣子? 在好萊塢之後,電影又是什麼樣子? 好萊塢為何選擇在洛杉磯落地生根? 卓別林、米奇等明星系統建立是為了管控風險? 影音串流是對手還是合作夥伴? 是什麼塑造了好萊塢,好萊塢又是如何形塑世界? 打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通識讀本, 用最簡明的方式了解電影聖地百年史。
本書為小津安二郎唯一文集,獲小津家族首肯,在適逢這位日本電影巨匠誕辰120歲的時候紀念出版,獨具意義。書中精選39篇小津安二郎在各大報章雜誌上的電影見解、幕後花絮、專訪與津自評53部劇情作品。文字透露出他對電影的愛、拍片時的各種堅持。同時另收14件小津於二戰期間在戰地時與家人朋友往來書信與投稿,...
★ 六月九日紀錄片《南方,寂寞鐵道》戲院上映 ★ 台灣首部以深度人文觀點保存鐵道文化的電影書 ★ 大師的第一手筆記:首度公開蕭菊貞導演紀錄片拍攝筆記 ★ 收錄:五十張珍貴絕版史料南迴鐵路全線橫縱斷面圖
【得獎紀錄】 ★2020年OPENBOOK好書獎年度生活書★ ★第43次中小學生讀物推介漫畫類書單★ ★英國觀察家報推薦★ 超級影癡+專業漫畫家=最到位的電影故事! ▌我們都需要的電影懶人包 ▌ 300部經典名片大探索 表演學|導演論|意識型態|鏡頭美學|表現風格 不知不覺讀了小史、認識經典、分...
★ 一代名導黑澤明唯一親筆自傳,紀念大師誕辰 110 週年珍藏新版! ★ 全書收錄大師成長場景與工作實況珍貴照片! ★ 新版特別收錄台灣新電影教母焦雄屏、知名影評人馬欣重量級導讀跋文!
★內容豐富,總共收錄全球上百部經典和當代恐怖電影的參考資料! ★七種恐怖策略分析,圖表呈現影片驚嚇指數,一目了然。 ★除了詳細探討三十四部經典恐怖片,並附加延伸片單,絕佳觀影指南。
《2023 台北金馬專刊》書封以台灣當代藝術大師江賢二作品「比西里岸之夢」延伸製作,並搭配煥然一新的金馬品牌標誌與字體,以「凝聚眾人,直奔未來」的概念延伸設計主視覺。內容有精挑的電影劇照、影展影片詳細介紹,更有金馬 60 特別活動資訊,值得每位影迷收藏。
在三分鐘的短片裡,看見電影大師一生的追求
◎資深影迷吳珮慈(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教授)的私房觀點
◎小野、易智言、黃建業、聞天祥、蔡明亮聯合推薦
三分鐘的永恆——在成為大師之前,他們都是影迷
法國坎城影展成立六十周年時,影展主席吉爾‧雅各邀請三十三位大師以三分鐘左右的短片形式呈現自己心目中的電影院,將成果匯集成《浮光掠影——每個人心中的電影院》。收錄包括侯孝賢、蔡明亮、北野武、阿巴斯與安哲羅普洛斯等舉世聞名的電影大師作品,其中更是囊括了許多坎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獎得主,展示了這些大師對電影與電影院的深情視野。這些短片是導演們寫給電影史、電影院、和電影迷的情書,也是他們施展精確布局、實驗藝術精神的最佳媒介。
資深影迷的私房觀點
這些大師短片中閃現的靈光,需要以影迷的澄澈視野發掘。本書作者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教授吳珮慈是資深影迷,曾因此遠赴法國修習導演。在本書中,她將以身為資深影迷的角度還有導演的專業思維,精心挑選《浮光掠影——每個人心中的電影院》中二十一部代表性的大師作品,分享她對這些短片的詳細觀察與細微觀察。
書中以三個面向為這些短片分類,分別是〈時光行旅〉、〈影迷入鏡〉與〈導演現身〉:
〈時光行旅〉選取了在時間與空間上玩味的五部電影,解析導演如何利用場景和人物的變換營造時空的轉移。
〈影迷入鏡〉的八部電影聚焦在看電影的影迷身上,完整地呈現電影、電影院與觀眾的多樣關係。
〈導演現身〉則由導演親自現身,並由導演自己化身影迷、工作人員、得獎者等角色,表現他們內心的電影與電影院。
這些電影都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共通點:其中都以各種或深或淺的方式向經典作品與電影本身致敬:有些引述布列松、高達、費里尼這些為人稱道的大師經典,有些以導演自身的作品作為反思的引子,有些則以電影院和影迷的視野向電影本身致意。作者在最後的篇章裡以影迷的觀點分析了各個導演在短片中描繪的電影院,並探討了這些短片中如何透過引用致敬經典或引發對電影的省思,引用與致敬又如何成為電影的趨勢,像是多寶格般精緻的層層套疊,永續流傳。
推薦人
小野 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校長
李道明 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名譽教授
易智言 編劇導演
黃建業 二○二一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得主
聞天祥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
蔡明亮 國際名導
作者簡介
吳珮慈
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電影博士,現為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教授。曾任臺藝大副校長、臺藝大電影系主任。
主要學術領域為電影理論與美學、歐盟影視產業、華語電影研究、電影文化政策、媒介與性別論述。著有《在電影思考的年代》,合著《楊德昌的電影世界》等書,譯有電影研究入門必讀書籍《當代電影分析》。
長期參與多項電影節,擔任華語電影金馬獎評審、費比西影評人獎國際評審、首爾國際電視節評審、台北電影節評審、女性影展評審等。連續三年以提升短片創作力為目標進行策展,統籌擔任學生影展金獅獎總監,促進臺灣學生導演與國際知名影視學府實質交流,發掘影壇新人才。致力於推廣電影,曾應邀至法國國家電影資料館楊德昌紀念回顧影展及瑞士弗萊堡影展主講臺灣電影專題。
近年以推廣電影文化為宗旨創辦非營利性社群粉專「仙女電影院M31 Cineclub」,放映多場影史名作,邀請重要影人出席映後交流,策劃法國經典影展,舉辦電影學術名著讀書會以及影像科技趨勢圓桌論壇。
追蹤FB粉專: 仙女電影院 M31 Cineclub
追蹤IG帳號: @m31_cineclub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