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書寫作家栗光 全新力作──
探究海,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旅程。
每一次潛水,都召喚著下一次的,再潛一支氣瓶就好。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認同,有那麼難嗎?無論是族群的、性別的...... 奇形怪狀的台灣歷史,慘絕人寰的愛慾重生 今年最駭人的小說 這是屬於女孩的必經之路嗎?這是屬於台灣的國族寓言嗎? 張亦絢長篇小說代表作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海洋書寫作家栗光 全新力作──
探究海,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旅程。
每一次潛水,都召喚著下一次的,再潛一支氣瓶就好。
身處黑暗的人難免被光吸引,
逃避的人終究得面對課題,
有些人在陸上尋找自己,有些人則在海裡──
「說到底,我其實一直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愛我吧?
不論身處何處,總在尋找每份善意的原因,
從不相信自己可以就是那個原因。」
作家栗光繼首部散文集《潛水時不要講話》,再推全新海洋書寫散文集《再潛一支氣瓶就好》。她因為不擅人際而躲藏於水層中,卻在異類的世界裡收下最多同伴的愛。領悟不管是將手伸向他人,還是反握住伸來的手,都不單單是生理需要,也是心理需要,更在互相握持的過程中,納受了自己。潛過一支又一支氣瓶,如今她下水的理由不僅僅為了海洋生物,亦想把在海下尋得的中性浮力,一點一點帶上岸。
無論轉身面向大海或陸地,於她都是一次誕生。
輯一、「當潛季開始」:
海洋生物是她每次下潛的理由,不知道誰會出現,不知道他出現後會做些什麼。栗光觀察那些願意讓人觀察的動物,也在觀察中認識自己與他者。
輯二、「水面休息時間」:
水面休息時間,意指氣瓶與氣瓶間的休息時間,亦是她把頭從水中抬起來,正視夥伴的時候。許多與人有關的故事於此展開,並且不因著那趟潛水結束而畫上句點。
輯三、「回到陸地的潛水員」:
每一次的下潛,最終仍須回到陸地;這不單單是受限於生理,也有著心理層面的需要。海洋滋養日常,家庭與工作的陸地生活,則支持了她每一次的下潛。
名人推薦
黃宗潔(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專文盛讚
張瀞仁Jill(暢銷作家)
楊澤(詩人)
劉家凱(音樂人‧魚丁糸吉他手)
真摯推薦
這本書,無疑是她償還給海的回報──
栗光是誠實的。她寫海,但不強調自己迷戀海。她寫潛水,但不誇大自己如何熱愛這項運動。廖鴻基曾經說,「為著魚是生活,為著海是心情」,若把這句話代換到栗光身上,她的版本顯然是,「為著魚是心情,為著海的部分……還是因為魚」。──黃宗潔(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