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觀鳥大師希伯利結合頂尖鳥類繪圖與專業科學研究,讓讀者也能「身而為鳥」,體驗種種超乎人類想像的演化適應及生存能力
鳥兒看似理所當然的飛翔、覓食和築巢等行為,甚至獨樹一幟的白色排泄物,其實都涉及精密的生理構造或多方權衡的能力!
全書收錄84幅實物尺寸的鳥類繪圖,精采、知識量濃密的文字,搭配連續動作分解以及構造解剖等細部繪圖,讓讀者交互參照,一探鳥類日常作息背後隱藏的生物知識
比推理小說還精采的重大犯罪! 英國自然史博物館創館以來最離奇的竊案! 歐普拉十本必讀書: 拍案叫絕的真實案件,作者重構的犯罪現場讓人讀了津津有味。
人類的過去,與鳥緊密相依 鳥的未來,就是人類的未來 倫敦塔渡鴉、飛鴿傳書、感恩節火雞、達爾文雀、納粹黨之鷹…… 看鳥類如何影響文明進程,甚至改變世界!
===為了刺激與鼓勵人們直接參與自然而寫的美好生命之書=== ★當代生態學大師Heinrich——橫跨50年生涯研究精華集結 ★嚴選35則充滿趣味的田野實境故事,透過層層推理與原創實驗,解答生命問題 ★涵蓋生物多樣性,從虎甲蟲到黃樺樹、從渡鴉到大象,打開萬物連結的視野 ★彷彿親眼目睹,直...
台灣120年來首次以全中文寫作、完整照片記錄的植物全圖鑑! 八大卷收錄台灣4,743種原生植物資料,共15,000張以上清晰照片、生態圖及詳細圖說,依照最新的APG IV植物分類系統設計分冊。 本書為《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一卷,APG IV全新增訂版。 收錄蘇鐵科──蘭科(雙袋蘭屬)植物共534...
臺灣山地自然史失落的環節 以百萬年的尺度追尋高山植物的地理起源與身世 從橫斷山、東海大陸棚到琉球支路,臺灣的高山與植物揭示我們與世界的獨特連結 ★本書特別收錄,〈植物圖集──從橫斷山到臺灣,以及間斷分布〉,為作者來自橫斷山第一手的生態與山岳影像。
「放棄魚類之後, 我看到了世界的本質, 是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地方……」 曾獲「廣播界的普立茲獎」皮博迪獎 科學記者露露.米勒震撼國際媒體的處女作 揉合人物傳記╳自然科普╳自我成長 關於愛情、人生的真相,以及對科學的驚奇執著 一本難以界定,卻感動人心的奇書! ★《歐普拉雜誌》盛...
★國文課閱讀補充最佳文本★ ★為每一個閱讀經典的讀者,提供一條參考方法的路徑★ 一字一詞多詩意,一草一木總關情 穿越三千年旖旎時光,讀懂詩經草木中的浪漫詩意 古典文學和自然科學美麗邂逅的 《詩經》筆記體讀本
從羅馬帝國到中世紀以及現代,中毒是歷史上最令人難忘的死法之一。毒殺是暗中進行並且蓄意的犯罪行為,必須事先計劃。然而,帶毒性的藥草用於治療和施毒之間只有一線之隔――重要的差別只在於劑量!縱觀歷史,不同文化的人類在試驗和錯誤中學習,作者整理了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有毒植物故事,有時則是嚇人的謠言。
想守護生物多樣性,就得先全盤了解它究竟是什麼? 一本由英國皇家植物園科學主任撰寫的人文科普書, 結合充滿啟發性的故事和最新科學研究,為我們展示生物多樣性的奇蹟!
本書主要介紹2023年與植物有關的科學新發現60篇,也有幾篇與真菌有關的文章。 作者 葉綠舒,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師,致力於科普傳播,著有《有邊讀邊學生物英文》、《番薯原來是外國人》、《植物與人類社會》、《老葉說ㄏㄨㄚˋ學》、《作物的故事》、《作物人類史:穀物與香料》。經營部落格「老葉的植物王國...
⚡首部橫跨電學、神經生物學、醫學的科普巨作⚡ ⚡2022美國專業與學術傑出出版獎(PROSE Award)大眾科學和數學類決選⚡ ⚡讀完這本書,你將對「電」完全改觀⚡
第一本由野生動物現身說法 深入生命教育的動物生態小百科 你覺得「瀕臨絕種」這件事,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 你是否好奇他們的生活哲學,甚至是對死亡的看法? 你希望用不同的方式了解野生動物的生態習性, 並親口聽他們說說世界在他們眼中的模樣嗎?
以演化生物學智慧, 給予21世紀人類的生存指南 大膽!挑釁! 我們如何以智人祖先的大腦與身體, 應對現代生活挑戰!
第一本整合神經科學與認知心理學的革命性巨著! 既然我們和其他動物都是由同樣的化學物質組成的,也有同樣的生理反應,為何人類如此獨特? 人類很特別,常常能不費吹灰之力地解決問題,當我們手上拿著大包小包走到家門前,馬上就知道怎麼伸出小指勾住門把開門。人類的心智活動也很旺盛:我們有同情心、道德感,懂得抽象...
◎南半球高寒植物山薰香如何跨越赤道來到中央山脈? ◎與加州巨杉齊名的東亞珍貴巨木就在臺灣! ◎臺灣唯一的特有屬植物華參你可曾見過?而它的姊妹竟遠在地球彼端的熱帶美洲? 第一部臺灣高山植物自然溯源史
有些菇,你一生只能吃一次。有些真菌,你不得不對它肅然起敬! 好吃的蘑菇不是植物,而是真菌,是一種「真核生物」,屬於「真菌界」。真菌除了以「菇」的身分在日常生活中出現,更存在於各個被我們忽略、卻掌握存亡關鍵甚至改變人類歷史的位置。當真菌難纏的菌絲開始暴走時,請當心了,它們有可能動搖國本、扭轉戰局...
●把牠們全都殺了! ●不准傷害任何一隻! 某些野生動物族群恢復的程度,讓牠們開始出現在人類的生活裡,例如熊、狼、彌猴等等。與此同時,則有更多人類搬進動物們的地盤。過去野生生物學界探討的大多是如何「復育」和「計算族群數量」,現在的問題卻逐漸變成「人類與野生動物的互動」。
一本關於古代 DNA 如何深刻改變我們對人類歷史重新理解的專書 哈佛大學醫學系教授、古代DNA研究先驅者 大衛.賴克重量級作品
當代觀鳥大師希伯利結合頂尖鳥類繪圖與專業科學研究
讓讀者也能「身而為鳥」,體驗種種超乎人類想像的演化適應及生存能力
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憑著偶而的驚鴻一瞥,我們就覺得大概知道鳥是怎樣的生物。但是鳥兒看似理所當然的飛翔、覓食和築巢等行為,甚至獨樹一幟的白色排泄物,其實都涉及精密的生理構造或多方權衡的能力!
開始撰寫這本鳥類行為學專書後,即使觀鳥生涯長達五十年,已被譽為鳥界巨擘的作者大衛.希伯利,仍然驚嘆:「原來鳥的生活如此奇妙!」
全書收錄84幅實物尺寸的鳥類繪圖,從水鳥、猛禽到雀鳥,個別鳥種的曼妙姿態躍然紙上。精采、知識量濃密的文字,搭配連續動作分解以及構造解剖等細部繪圖,讓讀者交互參照,一探鳥類日常作息背後隱藏的生物知識:
鳥唱個不停,都不用像人類那樣換氣?原來不論吸氣或吐氣,鳥都能同時發出兩種聲音,大嗚唱家當之無愧。這是怎樣的呼吸系統?
站在樹枝上睡覺的鳥,為何不會掉下來?其實不是爪子抓得緊,而是高超的平衡能力!
鳥蛋的形狀如此多變,原來和母鳥怎麼飛有關!這其中的關聯是什麼?
黑色的鳥在烈日下活動,體溫不會過熱嗎?其實熱的是羽毛,身體反而涼爽!
鳥兒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身而為鳥,是什麼感覺?這種力求突破旁觀視角,從鳥兒的需求出發去認識鳥類生活的渴望,促使希伯利再度完成一本轟動北美鳥界的著作。
不論你是初入門者,或像作者有數十年賞鳥經驗,只要抱著好奇的心盯著鳥兒,總能得到無限驚奇。
本書帶你深入了解驚奇背後,鳥類引人入勝的生理構造及演化適應,突破肉眼觀察局限的圖解,由內部解剖到外觀,讓這生命的奇蹟躍然紙上。
作者簡介
大衛.希伯利David Allen Sibley
「世上有四千七百萬賞鳥人,但大衛.希伯利只有一個。」──奧杜邦學會
北美賞鳥界巨擘,自言「我不記得我的人生中有對鳥不感興趣的時刻」。
父親是耶魯大學鳥類學家,從小耳濡目染對鳥類的喜愛以及好奇。童年時期畫下第一隻鳥後,便從未停止觀察、紀錄和繪製形形色色的鳥類。康乃爾大學念了不到一年就「自己畢業」,開著破舊老車在北美大地上「逐鳥而居」。沒油了,就去短期打工,天黑了,就停在露營地,睡車上。歷經近十二年餐風露宿的生活,逐漸以細緻的鳥類繪圖和縝密的生態觀察書寫打響名號。
2000年出版了賞鳥圖鑑The Sibley Guide to Birds,內容囊括北美可見的八百餘種鳥類,是史上銷售速度最快的賞鳥書籍,不僅躍居《紐約時報》暢銷榜,也是備受賞鳥、愛鳥人推崇的當代經典工具書,為這類自然指南創立了全新標準。人稱發現陌生的鳥時,就該「Check your Sibley」。2002年獲得美國賞鳥協會頒發Roger Tory Peterson終生成就獎,其後陸續出版北美各地區的鳥類圖鑑,至今仍創作不歇。
譯者簡介
吳建龍
鳥書譯人、特約鳥導及鳥類生態調查員。現任台灣猛禽研究會理事、中華民國野鳥學會鳥類名錄委員會委員。譯有《羽的奇蹟》(第八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翻譯類佳作)、《雞冠天下》(2020年OPENBOOK好書獎)、《羽毛賊》(2021年OPENBOOK好書獎)、A Field Guide to the Birds of Taiwan。譯文賜教、合作邀約:avocetwu@gmail.com。
專業推薦
丁宗蘇/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
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林思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台灣猛禽研究會理事長
張東君/科普作家
蔡若詩/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按姓氏筆劃排序)
各界好評
■「【書中】鳥的生理和心智能力將令你驚奇」──Julie Zickefoose,《華爾街日報》書評
■「希伯利的繪圖將讓你對每一頁流連忘返……如果你喜愛鳥,你就會愛上這本書」──Jennifer J. Meyer,「後院賞鳥人」網站
■「希伯利回答人們對於鳥的各種問題……【他】嚴謹的藝術作品和廣博的專業知識讓鳥類的行為躍然紙上。」──賞鳥網
■「本書之美與其中妙筆生花描述的鳥兒交相輝映」──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