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需要凝視,需要傾聽
是愛,是陪伴
持續地聊,是父子之間最溫暖的心意
永遠的新手父親高翊峰
與兒子高於夏的成長對話
日子裡那些不斷發生、重複的小事,是具有微意義的日常。
關於日常,關於性,關於愛,關於死……
一邊盡力與夏聊聊,一邊鼓勵夏與自己對話
一路與子同行,
同時想像有一天,自己會從父親這個角色中,真正地長大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制約與掌控,父子皆是彼此的偶。我與夏試著共同執行日常對話的結果,不單單是對他的捏塑,對我的反作用力,更像是黏土浸濕之後的重製。
「我的舊有思維與慣性行為,隨著夏的成長,不斷發生嫁接。夏是接穗,我是砧木。我們有各自的形成層組織,彼此接觸。父與子嫁接之後,我與夏的時光計時器,共有的與個別的,長年下來在各自的身體深處,靜默地由彼此打造著彼此。然後,我們等待,看能否生長更甜美的果實。」――高翊峰
本書文章原為聯合報家庭版「說上幾句話」專欄,經作者重新增補、調潤而成。
特別收錄:高翊峰、高於夏長篇對話〈缺席者之歌〉(原載於《印刻文學生活誌》2019年12月號)。
作者簡介
高翊峰
一位寫小說的父親。
出版長篇小說:《2069》、《泡沫戰爭》、《幻艙》;短篇集:《烏鴉燒》、《奔馳在美麗的光裡》、《傷疤引子》、《肉身蛾》等等;以及抒情長文:《恍惚,靜止卻又浮現:威士忌飲者的緩慢一瞬》。
小說已翻譯成英文、法文出版。
小野(作家)、宇文正(作家)、李李仁(演員)、李崇建(作家)、
陳品皓(米露谷心理治療所執行長)、葉揚(作家)、蔡詩萍(作家)、藍鈞天(演員) 真情推薦
聊聊是一種溝通,是分享,也是尊重,更是民主。年輕世代的爸爸是如何和孩子聊聊的呢?話題或許是相似的,但是要如何具有創造力卻是難的。――小野
有一項耶魯大學的研究成果總令我隱隱不平又十分在意:「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更聰明」。陸續閱讀高翊峰的親子專欄,我投降了! ――宇文正
有一個人,他所想的事,所說的話,所做的事,決定了未來會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一部分。
所以稱職的父親需要親身去思考,需要證明自己這一生,都願意彈盡援絕苦幹實幹。――葉揚
再次成為「新手」爸爸的我,這次面對的是「兒子」的全新物種。慶幸有高老師與夏的故事,陪我重新開始。――藍鈞天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