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酒文化的概略史
也是一位終生以學問為伍的資深學儒
以酒治學、交友、遊天下
最終將其所經眼的一切著錄流傳的酒人傳記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這是一部酒文化的概略史
也是一位終生以學問為伍的資深學儒
以酒治學、交友、遊天下
最終將其所經眼的一切著錄流傳的酒人傳記
此學儒如何體會酒中三昧,進而愛酒成癡呢?他可自組「酒党」,建構「主義」、「憲法」,創製「党旗」、寫作「党歌」,從而身體力行,五湖四海,糾結同好,召募党徒。此党看似為党,所涉及卻無一為社會國家之大事,亦未涵蘊令人省思之哲理與微言大義,僅僅是海峽兩岸一群以酒為「人間愉快」的藝文人士與上庠學者之生活樣貌而已。然而如今世道,單純企求與執著於「人間愉快」又豈是易事?因此,似乎更教人欣賞這股睥睨杯勺長達四十年的純粹與豪情。
本書共分四編。甲編〈酒党旨趣〉,用以彰顯酒党之宗旨與從中所散發之種種興會。乙編〈酒党紀事〉記敘酒党飲宴之重要事跡,並以酒杯之後的吟詠之聲作為當下感懷之日記,讓讀者可從酒樽之後一窺學儒長年在學問中跋涉萬里的長征史。而本書最具意義與價值的,應屬丙編〈酒党群彥小記〉,學儒不只寫自己,更好觀察其酒党俊彥,而此群彥皆為各領域翹楚,即便所記之事皆為宴飲流光,卻也因此在觥籌交錯中探得每個人生動活躍的真性情,猶如一部以特寫近景所攝下的群英傳。最後的丁編〈書寫党魁〉,則透過「党員」之筆,為學儒一生為學術、藝文所做出的貢獻作一分析與評傳。
這或許只是一位學儒用酒杯走出的生命史,但似也是一部實踐「人間愉快」的導引指南,使我們知道如何擔荷、化解、包容與觀賞這個大千世界,最後成為一個願意放開心胸、心無偏見、盡情享受人生的人。
作者簡介
作者:曾永義
1941-2022,國家文學博士,世新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特聘研究講座教授,2014年當選第30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學術和教學以戲曲為主體,俗文學、韻文學和民俗藝術為羽翼。海外訪學經歷豐富,曾以訪問學人或客座教授身分赴哈佛大學燕京學社、密西根大學、史丹佛大學、萊頓大學、魯爾大學、香港大學等;並為北京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中國戲曲學院等大陸十數所學校之客座教授。
曾獲學術榮譽:國家文藝獎、四度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兩度國科會優良研究獎、中山文藝獎、國科會特約研究計畫主持人、國科會傑出特約研究員獎、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講座、教育部第52屆學術獎、教育部第13屆國家講座主持人。兩度執行科技部「人文行遠專書寫作計畫」。
著有學術著作《明雜劇概論》、《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論說戲曲》、《戲曲源流新論》、《從腔調說到崑劇》、《俗文學概論》、《戲曲腔調新探》、《地方戲曲概論》、《戲曲學》、《「戲曲歌樂基礎」之建構》、《戲曲劇種演進史考述》等20餘種。
散文集有《蓮花步步生》、《飛揚跋扈酒杯中》、《人間愉快》、《清風.明月.春陽》和《椰林大道五十年》等7種。
戲曲劇本創作總計22種,包含崑劇9種,京劇8種,歌劇3種,歌子戲與豫劇各1種,2016年集結18種出版劇本彙編《蓬瀛五弄》、《蓬瀛續弄》二書。教學、研究之餘,長年從事民族藝術之維護發揚與研究工作,四十餘度率團赴歐美亞非列國做文化交流。2016年馬英九總統頒授「二等景星勳章」,2020年獲頒第31屆傳藝金曲獎戲曲表演類特別獎,可以印證其一生殊勝的學術成就。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