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強子對撞機才剛上線試運轉就「爆炸」了!
內行人領路,直探位在瑞士的尖端研究現場。
◎希格斯粒子發現十周年紀念版
◎2013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希格斯大力推薦
◎陳凱風(台大物理系教授)專文導讀、專業審定
★全球科技界盛讚李飛飛是「AI界的良心」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推薦「AI崛起時代」必讀書籍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科技書籍 ★Amazon編輯選書 本書是李飛飛親筆撰寫的回憶錄,一段從社會底層到人工智能關鍵夢想家的非凡軌跡。她的人生旅途,恰與AI的發展共舞。讀者不僅能看到一名年輕科學家動人...
——如果我們不是人類,我們會如何感受這個世界?—— 《我擁群像》普立茲獎得主全新力作!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衛報》、《時代》雜誌⋯⋯橫掃2022歐美年度最佳圖書榜★ ★卡內基傑出非虛構獎章得主★ ★入圍 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科克斯書評獎★
★ 2021年最佳書籍——彭博商業周刊 ★ 2021年最佳科學書籍——衛報 ★ 2021年最佳科學書籍——金融時報 ★ 2021年最佳哲學書―—五本書 ★ 2021年最佳書籍——經濟學人 「身為自己」是什麼意思? 我們的「內在小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為什麼在得到之後,「渴望」常常變成「失望」? 又是什麼讓人類萌生許多奇思妙想,推動世界的改變?
我們都聽過這樣的黃金法則:少吃多運動就可以減肥。然而事情沒那麼簡單。 本書結合減肥外科手術專家詹金森醫師行醫時面對的實例,以及全新的新陳代謝科學研究, 告訴你人體的食慾和代謝到底如何運作,你的身體如何決定你的體重。
李嗣涔博士結合最新實驗研究發現, 以穿梭陰陽界的「撓場」科學解密,成就人類大躍進的下一步! 從解開特斯拉日誌機密、風水原理, 領航靈界取能、星際通訊、物理農業和醫療新科技,可望解決能源危機, 預言21世紀的「撓力文明」即將興起!
杜克大學行為睡眠醫學專家 為你揭開不靠藥物一夜好眠的訣竅 ★吳家碩臨床心理師(好夢心理治療所/睡眠管理職人)專業推薦★ ★Amazon網路書店4.2星好評★ ★已授出荷蘭、韓國等7國版權★ •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半夜2:00醒來? • 健康的睡眠看起來是什麼樣子? • 為什麼...
韓國yes24網評分5顆星滿分好評! 5大主題╳42個醫學名詞╳152幅名畫, 以神經科醫師視角,重新詮釋希臘羅馬神話與解說醫學典故。 【繁中版由臺大醫學系副教授/作家汪漢澄醫師審訂】
這是一本寫給運動愛好者,同時也寫給對運動感到焦慮又困難的一般大眾,為了自己健康必備關於運動和健康的好書。 本書作者丹尼爾‧李伯曼(Daniel Lieberman)透過自然史和演化,帶領我們探討現代人久坐、睡眠不足、走路蔚為風潮、運動量不夠、以及越來越多慢性疾病背後的種種健康危機,徹底改變我們...
本書是在美國長久以來採用,並廣受歡迎的大學性教育教科書。特色是採取「正向看待」的觀點,尊重生理及心理真實,尊重各種經驗及文化,也尊重專業研究及調查,並從性教育擴及性別教育、情感教育,融合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與女性主義的觀點,並不斷逐年修訂。中譯本將是台灣市面上第一本全方...
麥可.波倫為了「完整了解一頓餐食的因果關係」,以記者的追獵精神,沿著現代人主要三條食物鏈:工業化食品、有機食物和野生食物,從產地一路追蹤到餐桌。他深入農場、研發室、養殖場、加工場到賣場,親身觀察與訪談,如偵探般揭開現代食品的面貌。 這是深度的調查報導,是趣味的科普作品,更是優美的自然文學。越了解飲...
我們人人皆有的這具身體,從外觀可見的頭部、五官、皮膚、四肢,再到體內的骨骼、大腦、內臟、消化系統及微生物聚落,從它們是什麼、它們如何不可思議地精密運作,以及它們如何有可能(不幸地)出錯。 《萬物簡史》、《大不列顛碎碎念》暢銷作家比爾・布萊森以一個門外漢的視角親身訪問了許多醫師、學者,參考了無數...
好萊塢電影,不乏世界末日的題材, 劇情裡駭人的病毒、不孕症、AI、氣候變遷……, 真的可能終結人類嗎? 本書由一腳踩進電影圈的節目主持人艾德華斯, 加上量子物理學家布魯克斯, 攜手破解科幻片的末日劇情, 帶領讀者思考,這些世界末日,離我們有多遠?
(全民醫學入門) X (人體免疫軍備全解說) X (47幅彩色插圖) 作者菲利普•德特默:千萬點閱、YOUTUBE最受歡迎科學頻道 KURZGESAGT創辦人 全面瞭解抗體、發炎和疫苗等防禦機制, 以及過敏、癌症、細菌的威脅。 比起打造「強大的免疫系統」,要追求「免疫系統的平衡」, ...
大型強子對撞機才剛上線試運轉就「爆炸」了!
內行人領路,直探位在瑞士的尖端研究現場。
◎希格斯粒子發現十周年紀念版
◎2013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希格斯大力推薦
◎陳凱風(台大物理系教授)專文導讀、專業審定
近二十年物理界最激勵人心的躍進
2012年,歐洲核子研究機構宣布他們發現質量可能的源頭:希格斯粒子。這個原本只存在於理論中的粒子,是科學家追尋物理界的聖杯——「大一統理論」時的重要里程碑。為了尋找這行蹤飄忽的粒子,科學家決定通力合作,建造史上最大、最昂貴也最精密的儀器「大型強子對撞機」。
為什麼要這麼大?
這部耗資超過一百億瑞士法郎(相當三千億新台幣)的龐然大物,大部分藏在地底。在全長二十七公里,恰能繞台北市蛋黃區轉一圈的隧道裡,兩團粒子用接近光速正面對撞、撕裂四射。儀器為什麼非得大、非得高能不可?如果實驗過程中產生的超高能量會不會創造出黑洞,摧毀地球?科學家又是如何從瞬息的碰撞之中,鎖定希格斯粒子出沒的蛛絲馬跡?
超難得,高能物理學行家完全導遊
大型強子對撞機在第一次試運轉那天就爆炸了,原因居然是某個零件的焊接出了問題,更慘的是當天全世界的媒體都緊盯著現場狀況……任職於歐洲核子研究機構的作者巴特沃斯教授在本書中描述科學家如何面對媒體與大眾的好奇與質疑。
本書除了記錄整整六年的世紀大追尋中的精采日常,也帶出科學與你我的緊密關聯,包括伯納李爵士於1989年,創造的「全球資訊網」(WWW)、以及今日廣泛用於醫藥和材料科學的「分散式計算網格」。
本書紀錄了粒子物理學界二十年來的跌宕起伏,並以發現希格斯玻色子磅礡作結,帶我們一窺這個最大實驗室裡的角力、悸動與冒險。
作者簡介
巴特沃斯Jon Butterworth
牛津大學物理學博士,現擔任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物理暨天文學系系主任,曾參與歐洲核子研究機構(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兩大實驗團隊之一:超環面儀器(ATLAS)的高能粒子物理學家。執筆大受歡迎的《衛報》部落格「生活與物理」(Life and Physics)。為BBC第4電台科普節目《無限猴子籠》(The Infinite Monkey Cage)的常駐來賓,在許多場合擔任科普大使發表演講,並參與紀錄片《高速撞擊的粒子》(Colliding Particles)拍攝。
曾獲英國物理學會所頒發的查兌克獎(Chadwick Prize)與英國皇家學會所頒發的沃弗森獎(Wolfson Research Merit Award)。著作《撞出希格斯粒子》進入2016年皇家學會年度科學書籍獎決選名單。
個人網頁:www.hep.ucl.ac.uk/~jmb
譯者簡介
陳劭敔
清華大學理學院學士班數學物理組畢業,德國科隆大學物理碩士。自從被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敲到頭之後,便對時空物理展現出濃厚的興趣,深信有生之年能親眼目睹《星際效應》中的科技。中學時代熱愛實驗,獲頒科展大小獎項無數,大學籌備過三屆研究導向的科學營隊。平時關注能解決人類困境的科技―如氣候變化、生態浩劫、永續能源、星際移民,認為物理能提供關鍵的解決方案。
各界好評
巴特沃斯是第一位把科學探索過程用內行人觀點生動描寫出來的作者!
——希格斯教授書評
巴特沃斯是一位思想有見地、富創造力、人好相處,偶爾會直言不諱的物理學者。他性格中的各個面向,都體現在這本精彩的書裡。
——考克斯「物理界的搖滾巨星」/共同著有《為什麼 E = mc2?》
本書遠遠不只是另一本訴說如何利用大型強子對撞機尋找希格斯粒子的故事——讀者得以藉由作者的經驗,深入探索、並沉浸在科學發現的過程,那些必經的政治角力、內心悸動、和一場純粹理性與智識的冒險!
——卡利里/著有《悖論》、《解開生命之謎》
這本書用「巷子內」的精闢觀點,生動且深入地介紹了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過程,揭露高能物理學家生涯中的點點滴滴,更精湛地詮釋了高能物理近年最重要的發現。
——《新科學家》雜誌
想弄懂何謂希格斯粒子、大型強子對撞機在進行什麼樣實驗的讀者,本書一是場你專屬的閱讀饗宴。
——湯普森/「史蒂夫物理」部落格
本書讓讀者身歷其境體驗何謂世界一流、最後也成功導致諾貝爾獎的科學研究。這種等級的研究,一生能夠碰到幾次呢?這是個不能錯過、值得一讀的精彩好故事。
——陳凱風/台大物理系教授
巴特沃斯教授講出了身為科學家對科學普及的熱誠與擔憂,亦生動描述了與記者、大眾的互動,令同樣身為科學家及科普作家的我獲益匪淺。無論讀者是學生、老師,或純粹對粒子物理學有興趣,我都保證你會讀得過癮。
——余海峯/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天體物理學博士
我認為本書恰能提供想認識高能物理的人一份絕佳的閱讀材料,它免除了教科書般艱澀的理論,卻簡潔易懂地交代了許多重要物理概念。讓讀者身歷其境,了解科學發展整體的過程。
——盧政良/高雄中學物理教師、高師大兼任助理教授
若要理解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與科學發展過程的來龍去脈,本書大大填補了教科書的不足。
——邱博文/物理教師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