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想要什麼
0 篇書評

科技想要什麼

What Technology Wants

  • 出版日期: 2020/11/12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3.9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2624463
  • 字數: 229,649
紙本書定價:NT$ 540
電子書售價:NT$ 378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唯有看透科技真正的欲求,才能掌握趨勢,領導趨勢!
看得比賈伯斯更遠的數位時代教父──凱文.凱利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540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商業書|《經濟學人》年度最佳新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亞馬遜書店國際與國家安全、國際經濟學、經濟史分類榜TOP1 全球唯一 繁體中文版獨家作者序,解析晶片法案後的美中台局勢發展 「如果有哪本書能讓所有人了解矽時代,並認知到這個時代的刺激與重要程度毫不亞於原子能時代,就是這本書了...

  • 電子書: NT$ 413

    《拒絕變老》是你送給父母和自己的人生禮物 只要你年過30,細胞就能看到老化的跡象。 但只要閱讀這本書,你就能知道老化原來涵蓋的範圍這麼廣、 與單純的年紀又有多大的差異。

  • 電子書: NT$ 263

    *醫學院教授化身鍵盤柯南,為網友解開各種醫學迷思 *各種食材致癌傳言、健康假新聞一一破解 *揭發維他命補充劑、酵素、益生菌、膠原蛋白等等營養補充品的世紀真相 *以輕鬆幽默的語法,為你解讀最新權威醫學期刊和論文 *更新你的營養資訊,補充醫學常識,培養網路保健謠言的終身抵抗力  

  • 電子書: NT$ 406

      為什麼電腦科學家說,賽局理論「奈許均衡」的地位言過其實,「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也不是資產配置的好建議?本書訪問近五十年來最知名演算法的設計者,了解他們如何教電腦發揮最大效用,自己又從中學得什麼生活智慧,內容顛覆你對於「合理」的看法,眾多讀者大推:「真是過癮!」

  • 電子書: NT$ 285

    不管是怎樣的傻問題、笨問題、天馬行空的爛問題, 只要學會以邏輯推理、數學推算, 加上一點點物理、化學、生物或天文知識, 所有問題,都會成了大腦開竅的好問題! 一起來想想,如果這樣,會怎樣!  

  • 出版日期:2022-05-25
    電子書: NT$ 294

     從家電到交通工具,維持現代生活與社會運轉,電力電子學可以說是必要技術!看懂電力電子學=通曉全世界!

  • 電子書: NT$ 266

    人類有多依賴化石燃料? 氣候變遷真的跟碳排放有關嗎? 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真的是未來趨勢? 如果有不傷害地球、純淨又便宜的能源,我們為什麼不用? 打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通識讀本, 用最簡明的方式了解再生能源的重要性跟必要性。

  • 電子書: NT$ 315

    全彩解剖圖,詳細解說汽車零件組裝與步驟! 以圖解方式有系統地介紹汽車的結構與原理,包含引擎、供油系統、點火系統、車用電腦、傳動系統、馬達等,除基本原理介紹,還有其發展背景及歷史,並加入電動車及混和動力車原理。 搭配作者自製的示意圖,讓您全面認識汽車結構及運作原理,學習汽車零件組裝技巧。

  • 特價 電子書: NT$ 249

    從搜尋引擎到社群媒體,演算法篩選成千上萬的資訊,形成了偏見,卻也造就了同溫層。 誰賦予了演算法權力,決定我們看到的一切?工程師、社群平台、意見領袖、普羅大眾? 唯有看透背後的政治運作,才能揭露網路世界的真實!

  • 電子書: NT$ 338

    日新月異的科技,令人嘖嘖稱奇! 尖端工程 X 娛樂百匯 X 電算科學 X 科技裝置 X 智慧家庭 從積體電路到建築工程,五大主題,幫你一次掌握最新科技!

  • 電子書: NT$ 280

      這本書引領讀者洞悉自己心智和電腦的運作方式,不只為了回答「人類是否被機器取代?」「該如何向電腦學習思考?」這類問題,而是關於人類知識提供了全新的理解角度。本書非常適合喜歡駭客任務的讀者,必能超越心物二元論、擁有嶄新看待世界的全新方式。

  • 電子書: NT$ 525

    這世界太複雜,資料數據太氾濫了, 妥善運用馭繁為簡的模型,進行邏輯思考,方可避免我們掉入認知陷阱。 模型是使用數學和圖表來呈現的形式結構,能幫助我們瞭解世界。 熟習這些模型的蘊含和運用, 可以提升推理、解釋、策劃、溝通、行動、預測和探索的能力。 源自數學、科學與工程、經濟、金融投資、社...

  • 電子書: NT$ 948

    動力學是一門包含運動學和運動力學之基礎工程力學。廣泛應用在土木、機械、機電、航空、太空、生醫、輪機、營建、海洋、船舶、水利、運動科技等工程領域,並為當代先進技術,如機器人、電動車、無人機、綠色能源等相關產業發展必備的能力。 本書特色: ◆ 電影題材應用:融入生活化的電影題材,快樂學習。 ◆ 無須背誦...

  • 電子書: NT$ 315

    心臟科權威醫師和醫療記者一起化身偵探,在諸多故事中找出健康的新定義和解答。 健康意識全新突破、疾病防治與診斷的新方向,就等這份關鍵報告! 為什麼狂犬病、禽流感、狂牛症會傳染給人?

  • 電子書: NT$ 385

    過去,文學家、藝術家、音樂家甚至灣區的電腦工程師,都曾經從啟靈藥中獲得啟發,也許未來每個人也有機會從中得到遼闊心智帶來的禮物,無論是對精神疾病的療效、對靈性超脫的體驗,或者是更寬容開放的心境,波倫的導航,正是引領我們脫胎換骨的第一步。

  • 出版日期:2021-10-19
    電子書: NT$ 336

    一本從頭解說「深度學習」運作機制的入門書。

  • 詳細資訊

    唯有看透科技真正的欲求,才能掌握趨勢,領導趨勢!

    看得比賈伯斯更遠的數位時代教父
      1984年–他預言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
      1986年–他召集第一次電腦駭客集會
      1992年–他預言web 2.0的出現
      1995年–他預言臉書、維基等群體網站出現
      1999年–他的著作《釋控》成為「駭客任務」的背景
      2007年–他的演說《網路未來五千天》,成為全世界瘋狂轉貼的科技新預言
      他帶領《連線》雜誌兩度奪得美國國家雜誌獎,他編輯的《全球概覽》雜誌,更是賈伯斯那句「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的出處。
      他是,凱文.凱利。

    科技主宰了現代社會,科技想要什麼?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疑惑:
      ✔充斥科技的現代生活符合自然嗎?
      ✔新產品如雪片般飛來,我應該花時間去學習如何使用嗎?
      ✔科技,到底要帶我們往哪裡去?
      ✔我們渴望科技帶來的各種好處,卻又想要減少個人欲求。現代人的生活在這兩種思維間來回拉扯,我們與科技的關係充滿矛盾。在這樣的情況下,究竟該如何思考?

      本書是科技教父凱文.凱利的思想菁華,他把這幾年對科技的觀察與想像整理在書中,並且提出了全新的觀點。他認為科技是一個整體,不光只是雜亂的電線和金屬,而是活生生的自然系統。正如生物演化具備了無意識的趨勢,科技也一樣;它會自我成長,持續進化。而透過這些長遠的趨勢,我們可以了解「科技想要什麼」。
    凱文推斷了未來幾十年內科技的十多條走向,包括科技永無滿足、不斷製造頭腦的傾向。他的新科技理論提供我們三門實用的課程:

      一、聆聽科技想要什麼,我們更能為自己和下一代做好準備,面對必然會出現的科技。
      二、主動進擊,積極參與,我們能夠引導科技發揮更好的功效。
      三、在類似生物的科技系統中,配合長期的規則,我們便能取得科技全盤的優點。

      《科技想要什麼》帶領我們看透科技真正的欲求,進一步掌握科技的特點,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於是,我們終於有可能在科技無所不在的新時代,領先世界,預知未來!
      ☆Amazon讀者45篇書評,四顆星好評推薦!

    作者簡介

    凱文‧凱利Kevin Kelly
    1993年共同創辦了《連線》 (The Wired)雜誌,至1999年任職總編輯期間帶領《連線》拿下兩座美國國家雜誌獎。也曾於1984至1990年間擔任《全球概覽》(賈伯斯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即出自此處。)的編輯與發行人。他也協助創辦了駭客年會及虛擬社群的先驅The WELL。
    KK現在是《連線》 雜誌的資深撰稿人,並同時替《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等撰文討論科技以及經濟等現況發展。著有奠定科技觀察地位的《釋控》與《必然》等書。
    KK可以說是科技趨勢的先知。過去三十年來,他參與並報導了各項科技革命。早年曾在亞洲地區遊歷的他,一直與日常科技產品保持距離,卻也一直保持著對科技產業趨勢的敏銳度。

    譯者簡介

    嚴麗娟
    台大外文系畢業,英國倫敦大學語言學碩士及西敏斯特大學翻譯碩士,現從事專案管理工作。

    媒體推薦

    科技媒體名人強力推薦
    何飛鵬 城邦集團首席執行長
    吳其勳 iThome總編輯
    吳顯二 癮科技站長
    李世光 資策會董事長
    李怡志 政大新聞系副教授
    林之晨 AppWorks董事長暨合夥人
    施典志 自由部落客
    徐爵民 台灣奈米技術產業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
    梁永煌 《今周刊》社長
    許毓仁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秘書長
    黃哲斌 天下雜誌特約記者
    詹宏志 PChome董事長
    詹偉雄 《數位時代》創辦人
    鄭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戴季全 流線傳媒創辦人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20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