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愛就是一家人
0 篇書評

有愛就是一家人

我們這個時代的多元家庭想像圖

  • 出版日期: 2023/01/19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5.7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0534665
  • eISBN: 9789570534801
  • 字數: 176,306
紙本書定價:NT$ 490
電子書售價:NT$ 343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未來的家,能有怎樣的可能性?
成為一家人,必須具備什麼條件?

同志家庭、代孕生子、跨性別家庭、親職協作、自主單親
40年研究證據支持背書 逐一打破主流家庭價值框架迷思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00

    本書由十位長期在婦女運動和女性主義耕耘的本土學者通力合作,不僅引介理論,也省思女性主義的論述和實踐。期待透過本書,我們能以深入且平衡的視角,透視女性處境,並想像和規劃未來。

  • 電子書: NT$ 441

    性別研究、女性主義必讀 ◎台灣婦女運動健將顧燕翎主編 ◎擴展初學者眼界,深根進階者思維

  • 電子書: NT$ 280

    本書描寫的是中上階級女性在家庭與工作間拉扯的故事,她們畢業自頂尖名校,在一流公司擔任高階主管或是從事高端職業。 她們和同樣畢業名校的菁英男性結婚,當孩子出生,她們不得不中斷職業生涯,轉而成為家庭主婦。但這真的是她們想要的嗎?當孩子長大後,她們又將如何展開第二職涯? 本書記錄了菁英女性面對...

  • 電子書: NT$ 301

    社會運動為何卻成為市場潮語?! 流行時尚、媒體市場究竟用女性主義做了什麼好事! 一段流行文化如何收編女性主義的精采歷史, 敦促我們必須看穿進步表象背後的現實, 內容辛辣、詼諧卻是振聾發聵。

  • 電子書: NT$ 294

    「沙石有沙石的位置,人有人們的力量,聲音有聲音的波動, 我就不相信沙不能截流,石不能成堤,聲不能傳到永恆的彼邦。」   獻給養我育我的香港──鍾耀華  

  • 電子書: NT$ 315

    婦科蓬勃,男科無力?  生命的孕育來自精子+卵子, 母體的年齡、健康、生活環境會影響胎兒,那父體呢? 為什麼沒有「父產科」? 男性生殖健康遭到漠視,是真的不重要,還是我們不想談。   揭密男性生殖醫學的重要性,翻轉母親決定胎兒健康的迷思, 男性生殖醫學重磅登場!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同一個英文字,在大西洋兩岸說出來的效果,竟然天差地遠? 究竟誰講的才是「道地」英語?又是誰「污染」了語言正統? 單字、片語、慣用句,處處蘊藏英/美語間的傲慢與偏見, 以語言為鏡,最能體會英/美文化間的愛恨情仇 【具體而微的迷你文化史】╳【旅外人士的求生指南】 【英/美語學習者的教戰...

  • 電子書: NT$ 315

      臺灣是一座「無住之島」。根據統計,臺灣平均房價與人均所得比將近十倍,房價更被國際評比為「極度不可負擔」。   身處無住之島的無助青年,真的有可能打破炒房致富的惡性循環,重新定義「家」的價值,找到居住正義的新方向嗎?   這正是長年研究都市改革的廖庭輝,希望透過本書解答的問題。本書藉由...

  • 電子書: NT$ 413

    「相信直覺,超前部署,只有你才能救你自己!」 在不安定的年代,獻給每一個曾遭遇危險威脅、擔驚受怕的你。 「本書敲響了一個時代的焦慮」 三任美國總統安全顧問傳世之作 911事件後引發現象級討論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盤踞長達4個月 《歐普拉秀》為本書製作10周年指定訪談 18種語言全...

  • 電子書: NT$ 294

    ★亞馬遜4星好評推薦★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都懂的焦慮心法★ ★榮獲《商業週刊》選書★ 焦慮不是一種病,而是你與生俱來的預見能力, 傾聽大腦提供的焦慮訊息,引爆人生的倍數成長! 「你想太多了。」「別那麼焦慮,會沒事的。」「焦慮會毀了你,你太擔心了。」這些話,你是不是常常聽到,甚至覺得很...

  • 電子書: NT$ 294

    被譽為「21世紀的西蒙‧波娃」、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凱特‧曼恩 繼近年最具突破性的女性主義經典論著《不只是厭女》後,又一重磅新作 犀利剖析「男性資格」如何作為社會潛規則,全面打壓女性的應有權利!

  • 電子書: NT$ 273

    為什麼這時代的孩子充滿無力感?為什麼不想努力?為什麼厭世又憂鬱? 焦慮的父母養出焦慮的孩子,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你更需要穩住自己! 給每一位過度用力的父母,與無能為力的孩子。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身在過度重視生產力的文化中,我們扭曲了對時間的感知:相信「時間就是金錢」,不容浪費,空閒時間開始令人覺得有壓力。 作者從自身過度努力的經歷出發,對工作的意義提出質問,並從歷史和社會學觀點進行考察,描繪出勤奮的努力文化如何被形塑而成;更援引神經科學、演化生物學的研究,明確指出人類的大腦需要放空、沉澱...

  • 出版日期:2017-07-31
    電子書: NT$ 338

    ■《紐約時報》年度最值得注目的一百本書 ■ 已譯成二十種語文版本的全球暢銷書 ■ 獲選  亞馬遜網路書店當月最佳書選 (原書名:勇往直前)

  • 電子書: NT$ 280

    面對人生無法避免的失去與傷痛 我們仍可以鍛鍊韌性,重新發現幸福 Facebook臉書營運長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 與華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跨界鉅作 我們都會面對失去, 失去工作、情感、家庭、健康、甚至失去生命。 悲劇或挫敗,總會發生。問題不是何時發生...

  • 出版日期:2017-09-26
    電子書: NT$ 285

    最受企業人士歡迎的情緒課, 教你建立快速調整思緒的新能力,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2016年亞馬遜商管類10大好書 ★2016年美好人生書獎(心理學類) ★2016年商業書評網800-CEO-READ 年度編輯選書 ★2017年公理商業圖書獎(自我管理類) ★2017年Busine...

  • 詳細資訊

    未來的家,能有怎樣的可能性?
    成為一家人,必須具備什麼條件?

    同志家庭、代孕生子、跨性別家庭、親職協作、自主單親
    40年研究證據支持背書 逐一打破主流家庭價值框架迷思

    ★ 獻給多元自由的臺灣 ★ 獨家收錄中文版作者序 ★

    尋求關係永續新可能,真實動人的非典型成家實例分享
    只要有愛,我們就是一家人 


    「多元的家庭結構並不代表家庭的衰落;相反地,家庭的多元化讓人看到了更多我們原先所無法想像的、豐富的可能性。在本書中,葛倫伯克教授說明了許多創造孩子或成為父母的新方法;她也檢視這些革新如何在過去四十多年間演變,將一些原本不為人知的家庭帶到陽光下。在陳述過程中,她用上了許多鮮明的、細膩的感情敘事。就本質上來說,這是一本關於愛的書。」
    ——安德魯.所羅門(Andrew Solomon),《背離親緣》(Far From the Tree)作者

    「我寫這本書,是為了那些對新型態家庭感興趣的人。我希望他們能在這本書裡找到他們尋找的答案。……我衷心希望這本書能夠改變反對者的想法,因為研究結果已經顯示,新型態家庭所面對的問題並非來自於家庭內部,而是源自於他人的偏見以及不了解。」
    ——節錄自台灣中文版作者序

    ──────────────────────────────────────────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們對家庭形式的理解經歷了一場革命,當今的家庭已不再是單一定義。從同志父母到代孕、捐贈受孕和試管嬰兒,無一不挑戰傳統對家庭的想像。但是,這些改變對孩子本身的成長,是否會造成影響?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劍橋大學家庭研究中心的蘇珊.葛倫伯克教授訪問了女同志母親、男同志父親、自主性單親父母、捐贈受孕父母、共同父母、跨性別父母、代孕者和捐贈者,更將調查重點放在他們的孩子身上,透過對孩子的長期訪談,來探究他們是否與傳統家庭的孩子一樣健康長大。她發現,答案是肯定的。家庭成員間的羈絆──而非家庭的形式──才是創造平安快樂未來的關鍵。

    蘇珊的研究證明了,重要的是家庭本身如何運作,而不是如何形成;無論家庭形式為何,只要用心經營,孩子都可以有一個充滿愛和安全的家──儘管這些家庭的孩子往往會面臨他人的偏見。20世紀70年代,蘇珊首次踏入這塊研究領域,是因為她讀到一篇關於女同志母親的孩子被強行奪走的報導。這樣的悲劇,致使她一直努力不懈地挑戰陳腐的觀念,防止更多家庭被無端拆散。本書講述了這些家庭的故事,描寫他們的掙扎和勝利,同時讚許更多新型多元家庭的出現。

    未來,人們無須為傳統家庭的瓦解而擔心,因為隨之而來的是一種新的可能性,人們可以自由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家庭形式,找到新的出路。每個人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都可能覺得自己孑然一身,無「家」可歸;但如果能調整標準,擴大想像,那麼即便沒有血緣關係,也能組成新型態的家庭。重要的是,去尊重、接納各種不同的家庭形式;無論在哪一種形式的家庭中成長,孩子都能幸福快樂地長大。


    作者簡介

    蘇珊.葛倫伯克(Susan Golombok)

    英國劍橋大學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劍橋大學紐納姆學院(Newnham College)家庭研究教授。她是研究新家庭型態的世界級頂尖專家。做為家庭研究的先驅,早在1970年代便投身女同志母親家庭的調查,是全世界最早投身此領域的研究者之一。1980年代起也涉足精卵捐贈與商業代孕的家庭研究。她從理論角度探討不同家庭形式對兒童發展的影響,也研究與家庭生活相關的社會與倫理問題。

    葛倫伯克教授用紮實客觀的統計數據來挑戰傳統觀念,不僅破除了家庭形式與背景會造成兒童偏差發展的成見,她的研究更影響了許多法院的撫養判決,並促成多國人工代孕與同婚法的制定。

    譯者簡介

    劉雨津

    成功大學建築系學士,東京大學建築系碩士畢業。旅日唸書工作十年後移居美國。從小喜歡閱讀;住過三個國家、七個城市,對文字的熱愛始終不減。
     

    媒體推薦

    專文推薦────
    諶淑婷 作家、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理事長

    多元讚聲────
    王增勇 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呂欣潔 國際立即行動協會(Outright International)亞洲區方案主任
    陳鎮川 音樂製作人、舞台導演
    郭麗安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兼任教授
    楊貴智 法律白話文運動站長
    鄧筑媛 彩虹平權大平台執行長
    圍爸喵爸的親子日常



    各界佳評────

    「學術研究是時代進步的基石,也讓我們對收養子女後的日子更有信心。在同志家庭與異性戀家庭間,在教養孩子的面前,我們相同的經驗遠多於差異。透過蘇珊.葛倫伯克的眼光,更能體會人工生殖家庭的艱辛與不易!」
    ——圍爸喵爸的親子日常

    「認識同志家庭的關鍵在於,在愛中放下恐懼,重新看見我們身為人的本質。這本書見證了這點。」——王增勇,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這本書讓我們看見,如此多樣的親情都是一樣偉大,人們實無必要自我侷限。」
    ——楊貴智,法律白話文運動站長

    「這是一本意義重大、引人入勝的書。蘇珊.葛倫伯克教授提供了證據,指出多元的家庭結構不代表家庭的衰落;相反地,家庭的多元化讓人看到了更多我們原先所無法想像的、豐富的可能性。在本書中,葛倫伯克教授說明了許多創造孩子或成為父母的新方法;她也檢視這些革新如何在過去四十多年間演變,將一些原本不為人知的家庭帶到陽光下。在陳述過程中,她用上了許多鮮明的、細膩的感情敘事。而最本質上,這是一本關於愛的書。」
    ——安德魯.所羅門(Andrew Solomon),《背離親緣》(Far From the Tree)作者

    「這本書要探討,什麼才能真正促進家庭的健康關係……是一本輕快、愉悅的讀物。」
    ——海莉.濟博格(Haley Zilberg),Farrago Magazine

    「太棒了……葛倫柏克教授將帶你進入一段強大的感人旅程,講述她為LGBTQ+和其他家庭所做的不懈努力。」
    ——艾波.蓋斯普(April Guasp),研究主管,「石牆」(Stonewall)組織

    「在研究推動下,葛倫伯克教授的最新著作詳細介紹了各類型的非傳統家庭,並探討扭轉我們對家庭的集體理解何以如此重要。葛倫伯克教授重塑了家庭敘事,表明了家庭是一個具有可塑性的結構,足以涵蓋既有的僵化、固定的性別及性傾向類別。『孩子可以在各種形式的家庭中茁壯成長。』……這是一部重要而發人深省的作品,將成為未來研究的基礎。」
    ──艾蜜莉.鮑爾斯(Emily Bowles),《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蘇珊.葛倫伯克教授的這本著作充滿了啟發性。同時,對於許多反對多元家庭,無根據地聲稱多元家庭會傷害孩子的人,這本書也是一記回擊。本書描繪了家長與孩子們親身的故事,其中包括同志媽媽、同志爸爸、單親、親職協作、以及跨性別的家長。書中也明確指出,這些孩子都調適得很好,他們過得很快樂,而且情緒穩定,與傳統雙親家庭的孩子沒有不同。葛倫伯克以實際的證據駁倒了恐懼與偏見。我為她鼓掌叫好!」
    ——彼得.塔切爾(Peter Tatchell),英國人權倡議者

    「在《有愛就是一家人》一書中,研究新型態家庭的世界級頂尖專家,蘇珊.葛倫伯克,以她幾十年來的經驗為基礎,鮮明地傳達了這些家庭所面對的真實生活與難題。這本動人又符合時代潮流的書,無疑地會讓很多人受惠無窮。書中精湛地描繪出,這些多元家庭中的家長是如何建立起健康又充滿了愛的家。」
    ——羅伯特.克里茲曼(Robert Klitzman),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教授,《設計嬰兒》(Designing Babies)作者

    「葛倫伯克博士是世界級的頂尖研究者,她專門研究各種不同家庭形式對孩子的影響。在這本可讀性高、內容豐富的著作中,她描述了許多不同的家庭結構,而這些家庭都提供給孩子快樂成長發展的環境。值得一提的是,她指出要養育出健康的孩子,最重要的因素並不是某種特定的家庭形式,而是愛與支持。」
    ——艾倫.佩林(Ellen C. Perrin),塔夫茨大學醫學院教授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4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