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防衛
0 篇書評

適度防衛

7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3/05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5.3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9711109
  • eISBN: 9786269711116
  • 字數: 83,654
紙本書定價:NT$ 350
電子書售價:NT$ 24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在一個人的防衛背後,往往就是他最真實、也最脆弱的部份】
當內在的不舒適感越增強,防衛機制將會變得越活躍。
探查自己、伴侶、孩子和他人的內心感受,看到焦慮、委屈、憤怒、緊張、挫敗、壓抑背後的需求和動力。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80

    心理諮商創舉 取材自英國童話《柳林中的風聲》完美結合心理學的經典之作 授權10個語言版本,自1997年起長銷20多年 ──────── 只要我們的情緒真正獲得理解,就能有成長的機會 ────────

  • 電子書: NT$ 273

    為了被看見,你真的很努力了,憤怒正是你努力的方式…… 憤怒的人,都是受傷的人。 【第一本「拆解憤怒」的心理專書】 憤怒暴露了一個人內心的「地雷」,藉著憤怒,我們靠近它、修復它──處理憤怒,就是深度清理我們的「內在戰場」。

  • 電子書: NT$ 259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2021動人新作。 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把傷藏得很深、藏得很好的大人。 「過度努力」是最完美的人生逃避, 逃避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是誰?你為誰而活? 你總是不停歇地往前衝刺嗎? 因為你恐懼一停下來,你就不夠有用、不夠好、不夠優秀…… 8個令人泫然欲泣的真實生命故事...

  • 電子書: NT$ 210

    ‧全球暢銷書《高敏感是種天賦》作者傾力新作 ‧論述簡潔,案例豐富,並提供15種內疚清理工具和練習 ‧周志建、許皓宜、蘇益賢等多位專業心理師聯合推薦

  • 電子書: NT$ 280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2022年療癒大作。 有一種痛,我們難以述說──羞辱創傷。 而隱藏在「為你好」下的羞辱創傷,更難以辨識。 羞辱創傷,是我們教養文化裡, 最沉痛巨大的傷害。

  • 電子書: NT$ 434

    沒有人想沉淪,再乖張的孩子、再難搞的大人, 心裡仍渴望愛、渴望接納與有價值…… ▍李崇建首次深度剖析個人成長歷程+對話實例 ▍  

  • 電子書: NT$ 266

    我愛大家都愛的「你」,也愛大家都不愛的「你」; 我愛你所驕傲的「自己」,也愛你所不愛的「自己」。 ▍從來沒有人不重視你,一切只是你的恐懼: ▍你無法認可自己,才急著要別人認可你。 你的內心住著大法官,一住幾十年。它告訴你哪些是好,哪些是不好;怎樣會被人愛,怎樣不會被愛。於是你隱藏自己...

  • 電子書: NT$ 273

    ★心裡的創傷,身體知道;讓情緒流動,身心就不痛。 國內第一本結合身體、情緒、故事的創傷療癒書。 周志建繼《擁抱不完美》《把自己愛回來》後,自創BEST創傷療癒法最新力作! ★80%的疾病與情緒有關!告別創傷,讓現在的你,拯救過去的你! ★21位國內外心理師、醫師、教授、作家爭相好評、熱情推薦...

  • 電子書: NT$ 231

    大人的外衣下, 我們只是內心千瘡百孔的孩子。 ◆◆◆ 我終於明白了, 我是我,爸爸是爸爸,媽媽是媽媽, 我們手中有屬於自己的關係線,擁有各自的命運, 沒有人該背負其他任何人的生命而活著。 未曾消化的童年傷害,被我們不自覺地內化、複製,甚至傳下去; 但現在你看見了,你知道自...

  • 出版日期:2022-12-01
    電子書: NT$ 250

    ★心理師的老師——哈克獨創,讓陪伴的智慧,像床邊故事一樣溫暖動人,而且每個人都用得上!

  • 電子書: NT$ 265

    不是你玻璃心, 而是你早就受傷了。   「德式心理學」新經典! 7種內在心理需求解析,45年專業臨床經驗集結, 助你覺察自己內心深藏的「微情緒」!

  • 電子書: NT$ 208

    ~從故事啟航的內在探索之旅~ ★以奠基於榮格的深度心理學解析「愛麗絲夢遊仙境」、「小王子」、「黑貓」、「綠野仙蹤」 等11個故事的象徵。 ★釐清「童年、青少年、中年、以及老年」4大人生階段的心靈任務。

  • 詳細資訊

      【在一個人的防衛背後,往往就是他最真實、也最脆弱的部份】
      當內在的不舒適感越增強,防衛機制將會變得越活躍。探查自己、伴侶、孩子和他人的內心感受,看到焦慮、委屈、憤怒、緊張、挫敗、壓抑背後的需求和動力。

      【用更柔軟的姿態靠近彼此】
      一個說謊的人,很可能是害怕被他人看見脆弱不堪的一面。
      「明明討厭對方,卻討好對方」的人,或許是為了避免可怕的人際衝突。
      「內在很有事,嘴巴卻說沒事」的人,或許是為了避免因情緒化而失控的行為。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很有可能是在安頓內在的失落。

      理解他人和自我的需求,探索分辨其中的真實與假象,解開防衛枷鎖,讓親子關係、親密關係與人際關係更美好。

      【戒備森嚴的大門裡,藏放著生命的經歷】
      防衛是無聲的語言,宣洩無法表達的情緒,過度的防衛顯示你的內在有著一股無法掌控外界、強烈不安的焦慮,甚至是憤怒。同時也意味著自我的存在價值、地位、人際關係有著認同上的危機和不安全感。防衛盔甲造成內心的矛盾衝突,也造成與人之間的隔離。

      【外在矛盾是內在不安的顯現】
      防衛機制更像是屏障,讓人逃避現實,很難認清生活中發生了什麼。
      不自覺把自己的過失加諸他人,藉以減輕內心焦慮。
      傷害自己和對自己發脾氣,都可能是一種防衛行為。
      以原始、幼稚的方法來應對狀況,降低挫敗感與恐懼感。
      問題和自己沒有關係,那都是別人造成的。
      無視發生在身上的痛苦,並在腦中上演一場高度理性化與事實完全不同的對話。
      行為與想法截然相反。
      將自己的情緒發洩到替罪羊身上。
      錯誤的指責他人,將合理的批評視為粗暴的攻擊
      將他人真誠的話語曲解為挖苦諷刺的內涵。

      【心理防衛是一種人性,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也是所有人際問題的根源】
      防衛機制似有自我欺騙的性質,即以掩飾或偽裝我們真正的動機,或否認對我們可能引起焦慮的衝動、動作或記憶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完成自我防衛機制是藉歪曲知覺、記憶、動作、動機及思維,或完全阻斷某一心理過程而防衛自我免於焦慮。實際上,它也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保護法。

      防衛機制往往是出於不自覺反應,是無意識進行的。反應本身不是病理的,它們在維持正常心理健康狀態上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衛功能作用改變的結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狀態。

      【自我認知+關係洞察+情緒管理+適性育養的心理學讀本】
      人真的是這樣一種動物,沒有情感,會「枯」死;情感太多,會「淹」死;不多不少,不遠不近的關係,才是好。作為一名從業三十餘年的心理醫生,在見證了各種紛紛擾擾的家庭關係、霧裡看花的情與愛、越管越糟糕的親子互動、無法控制的自我……等難解煩惱。

      曾奇峰老師將精神分析的概念與生活的點滴結合,希望讓身陷問題深淵的人們重新認清現象背後的事實,找到幸福的方向。當我們擁有精神分析的視角,會發現關於人生能掌控的還有很多。

      【發掘濳意識下的真實自我】
      通過發現和理解防衛機制,然後繞過防衛,深入濳意識進行自我探索,更接近真實自我。

      【擁有健康的、流動的情緒】
      看到負面情緒背後的需求和動力,讓負面情緒不再像洪水猛獸,擁有健康的情緒流動。

      【構建親密獨立的家庭關係】
      更快速地理解他人和自我的真實需求,進而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親密關係、代際關係。

      【獲得理解生活的分析視角】
      問題也許還是問題,但當你獲得不同的親視野,你眼中的世界也會變得更美好。

    作者簡介
    曾奇峰/心理治療師、精神分析醫師


    德國威騰海德克大學醫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為德國知名的社會精神學家多勒教授。1986年畢業於同濟醫科大學醫療系,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從事精神分析工作30餘年。
    創立了被稱為「中國塔維斯托克(Tavistock)」的武漢中德心理醫院,並擔任首任院長,使其成為中國培養心理諮詢師的搖籃,被譽為「精神分析的播種機」。
    本書借助從醫生涯中豐富細緻的臨床材料,展現了防衛機制的各種形式與內容,以及如何對防衛進行工作,使我們能夠由此修通人際關係的恐懼與焦慮。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847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