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勵志.人文社科雙料暢榜作家吳若權年度作品●
●最能回應生命意義的問答之書●
●超過70萬讀者誠摯等待,長銷經典之作以嶄新風貌溫柔登場●
當外在變動不安, 安頓自己,是給世界最好的祝福。 這是一個最迷亂的時代, 卻也最有機會找回初心。 透過一字一句貼近生活的誠懇解讀, 讓我們再一次,讀懂《心經》。
親子、夫妻、婆媳、師生、團隊,該如何「好好說話」? 賴佩霞沉潛多年最新作品 名人藝人熱推!
★ 上市日空降Amazon、Barnes & Noble暢銷榜No. 1,緊急再版,印量翻倍 ★ 《讀者文摘》列入「絕對會改變你一生的26本啟發之書」 ★ 管理思想家賽門.西奈克、金球獎影后克萊兒.丹妮斯、公視主持人凱莉.柯利根導讀推薦、收視最高節目之一Today Show採訪報導
對話溝通資深講師李崇義首部力作,打開薩提爾冰山新視野 薩提爾模式推手李崇建X薩提爾教養暢銷作家李儀婷 真誠撰序推薦 有效的溝通,目標不在解決問題 真正的對話,以靠近自己為起點
10/9~10/13預購,10/14正式上架 2020年,對你,世界真能一如往常?科學又能否帶來解答? 地球超載著對立、衝突與危機,一場場風暴如海嘯般湧來。人人心中常感不安,追求真相的浪潮席捲世界每一個角落。這樣的關鍵時刻,卻可能為你我帶來生命最大的突破與翻轉。 「在人間,...
「當我意識到『我的生命被祝福著』,那一天起,我的生命真的每一天都變得不同。」── 曾寶儀 蔣勳長文真情推薦、《莊子》愛好者蔡璧名五千字專文導讀 一本與你一起省思自己的人生哲學書 解開你的痛苦與煩惱,尋回真正的自己與自由
總有些問題讓我們反覆受挫,卻不明白原因。 一本將薩提爾理論應用在自我探索、發掘自身盲點的專書, 練習覺察,找出深埋的情緒、期待、價值盲點, 打破心理慣性,才是解決反覆困擾、達成心理期望的捷徑。
「你這一生點點滴滴的創傷,也就是你這一生的貴人。這位創傷的貴人,會為你帶來最高的恩典。它是透過你眼前沒辦法忍受的狀況,透過生死,非逼你進入永恆、超越生死不可。」──楊定一 這本《必要的創傷》是為了想幫助曾經經歷、正在經歷創傷的朋友而寫。
他的一支影片有4億次瀏覽,創下前所未有的紀錄! 他的社群媒體有超過3,850萬人追蹤。 他獲獎無數,被Yahoo財經選為2020年10大影響人物, 被媒體譽為「數位世代心靈導師」! ★未出版即售出全球39國版權!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預購即上榜!
●心理勵志.人文社科雙料暢榜作家吳若權年度作品●
●最能回應生命意義的問答之書●
●超過70萬讀者誠摯等待,長銷經典之作以嶄新風貌溫柔登場●
「轉念回歸簡單,放下立刻減擔」
提點人生的各種困惑,結合向聖嚴師父請益的內容,
濃縮精華並重新編纂成,叩問生命的108個轉念練習。
以QA形式,配合金句的摘錄,將佛學智慧實踐於生活。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聖嚴法師
這是一段轉念的過程,
釐清雜念、將牽掛化成彼此的聯結,視為正向的力量,
扛得起責任,卻也放得下憂慮。
讓事情的處理回歸簡單、身心也跟著減擔。
煩惱和恐懼,是自己和自己之間,最遙遠的距離。
之所以深陷痛苦而無法自拔,
是因為我們很容易跟著世俗的評論貶抑自己。
若是我們能停止受害者的念頭,內心就會變得強大。
終而能從痛苦的此岸,度到放下煩惱牽掛的彼岸。
除了謝天謝地,還要感謝依然溫柔善待的自己。
書中七幅凝視人生的風景───
1 孤獨是一種沉默的力量
2 自在比自由更重要
3 無我才是真正的自我
4 在轉念中學會放下
5 以懺悔和寬恕善待自己
6 愛與被愛的取捨
7 初發的願心有生命的歸宿
作者簡介
吳若權
水瓶座的活躍聰明X療癒師的敏銳溫柔X創作者的細膩善感。
政治大學企管系畢業。曾任職IBM、HP、Microsoft等知名企業。現為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企管顧問、療癒師,也是獲得七張SCA咖啡證照的咖啡師,以斜槓達人之姿,穿越世間不同場景,編織生命波瀾壯闊,最終陪你回到心靈角落,在平淡簡單中體會人性的深邃,展現靈性的豐盈。
1995年,以藝文小說《愛一次也好》踏入文壇,清新動人的文字風格廣受讀者歡迎;2000年,以短篇小說集《下雨天裡的松風聲》獲得「中興文藝獎小說類首獎」。創作類型多元,廣及兩性、勵志、心靈、企管,時而寫出人生的豁達、時而寫出對於現世的精闢見解,也毫不隱藏對於與人之間的細膩情懷。累積講座超過兩千場,帶給無數人激勵與療癒的力量。
正因為貼近人心,才能釋放不燙傷的溫暖。
本書是他的第119部文字作品,希望能夠陪伴你——轉念回歸簡單,放下立刻減擔。
◎Instagram|ericwu128
◎Facebook|吳若權專頁
◎新浪微博|吳若權專頁
◎YouTube|吳若權幸福書房
◎Telegram|吳若權
◎Clubhouse|請搜尋吳若權
繪者簡介
Damee Wu
自由插畫工作者。喜歡感性治癒的情感氛圍與詩情畫意的舒適風格,期望能如大海浪漫而宇宙溫柔。作品可見於海報、廣告、雜誌與書籍。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