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
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欲望的汙濁給拖住…
─── 全球狂銷 4,800,000 冊 ───
劉德華、韓寒、莫言、李敬澤、阿來、閻連科、劉同 、李京格
各界齊聲推薦!
這人間不過是, 天上的人來了,天上的人回天上去了… ── 480 萬讀者引頸期盼、《皮囊》作者首部長篇小說 ── 劉德華、韓寒、李敬澤、阿來、程永新等人聯袂推薦 從歷經五代離合的小人物「阿太」身上,看見閩南沿海小鎮時代縮影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
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欲望的汙濁給拖住…
─── 全球狂銷 4,800,000 冊 ───
劉德華、韓寒、莫言、李敬澤、阿來、閻連科、劉同 、李京格
各界齊聲推薦!
「路過我們生命的每個人,都參與了我們,最終構成了我們本身。」
14 則直抵人心的真實故事,
書寫故鄉,書寫信念,書寫夢想,
書寫你我這般的小人物,何以用單薄的肉體,豢養出堅強的靈魂。
★ 譯成英、俄、韓、葡等多國語言,全球狂銷 480 萬冊
★ 韓寒爭取擔綱主編,劉德華首次破例親筆寫序
★ 當當網 130 萬讀者留言推薦,好評率近 100%
★ 出版 9 年好評不斷,長踞書店暢銷榜
人的靈魂就是從故事長出來的。
人以一身又一身的皮囊,裝這一個又一個故事,
包裹著心,餵養著靈,撐著我們走過人世間的悲歡百態。
▌生的百態:肉體不就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
阿太是個貫徹「捨得」人生觀的勇者。
切菜切斷了手,她冷靜得彷彿事不關己;
為了讓年幼的舅公學游泳,她把他扔進海裡。
眾人都罵她沒良心,只有阿太知道,
唯有對自己的皮囊狠,才能在命運洪流中站得住腳。
▌愛的百態:我照顧到他九十歲、一百歲我都願意。
父親病倒之後,母親堅持建一座四層樓的房,只因這是父親年少時的想望。
父親往生後,母親天天求神問卜,
只為替他求得一個「神界公職」,讓他清了人間的罪,上天享福。
這是母親從沒表達過,也不可能說出口的愛情。
▌理想的百態:或許能確切抵達夢想的,不是不顧一切的狂熱,而是務實、謙卑的隱忍。
對城市懷抱強烈欲望、處處嫌棄家鄉的香港阿小,
最後成為斷了根的流浪者,融入都會的疲倦人群。
比同齡人早熟、總是仔細規劃將來的文展,
最後丟失了自我,把自己藏進不為人知的地方。
曾揮霍青春叛逆、大談未來的厚朴,
最後因無法平衡現實與幻想的差距,精神出了問題。
或許我們都是螞蟻;巨大的腦袋裝著龐大的夢想,
然後用跟這個夢想不匹配的瘦小身軀,奔走在一個個嘗試裡。
▌家的百態:家,就是這片和我血脈相連、親人一樣的土地。
出遠門工作之後,我才明白自己確實是個戀家的人。
每回遇到事情,脆弱無助的時候就想回家。
無關乎房屋如何重建,無關乎街道如何翻新,
我認識家鄉的每一塊石頭,這裡的石頭也都認識我。
我知道,我這一輩子都有家可回,有根可尋。
一篇篇刻在骨頭裡的故事,
映照我們此生終將要回答的問題,
讓世上無處安身的皮囊,尋獲停靠的彼岸。
讀懂這些故事,你就參透了人生。
【書衣設計理念】
以交錯的燙白紋理象徵樹根,一層一層縱橫交錯,蔓延至整個書封,
呼應內文所說:
「在生命裡、生活中,那些在底部暗自運行、從根本上支撐著我們的,是命運。」
而曲折的黃色細線,即是那些命運之手下、隱隱牽引著人們的道路。
【作者簡介】
蔡崇達
作家、媒體人,1982 年生於福建省泉州市東石鎮。
24 歲擔任《週末畫報》新聞版主編,
27 歲出任《GQ》中國版總監,是《GQ》全球 17 國版本中最年輕者。
之後以一則 20 歲死刑犯的專題報導〈審判〉引爆全國熱議,奠下其在主流媒體的地位。
首部著作《皮囊》譯成英、俄、韓、葡等多國語言,全球狂銷 480 萬冊。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