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知名作曲家友棣教授親撰的這部「音樂創作散記」,是他學習音樂一生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的實錄。主要內容:樂教經驗與樂曲創作、海外求師與詳研理論、各類樂曲創作的過程、舞蹈劇與清唱劇的創作、編作組曲構想之實踐、民歌串珠與兒童歌曲的設計、音樂理論與音樂隨筆;共60篇。古典音樂的欣賞要用心靈,至少要用腦子,純用手足則不夠樂味耳。該書勿論是音樂教師,學生,或愛好者,允宜人手一冊,極具參考價值。
【台日同步出版,坂本龍一最後親校作品】 創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世界級的音樂家.人生的精彩終章 從《音樂使人自由》到《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以文字為樂器書寫留給後世的決定性自傳。
一個不會任何樂器,也不懂得使用錄音控台的人, 卻能贏得八座葛萊美獎,被歐美音樂界的巨星視為「傳奇」。 我不懂音樂,但我很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作者 里克・魯賓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國內外知名作曲家友棣教授親撰的這部「音樂創作散記」,是他學習音樂一生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的實錄。主要內容:樂教經驗與樂曲創作、海外求師與詳研理論、各類樂曲創作的過程、舞蹈劇與清唱劇的創作、編作組曲構想之實踐、民歌串珠與兒童歌曲的設計、音樂理論與音樂隨筆;共60篇。古典音樂的欣賞要用心靈,至少要用腦子,純用手足則不夠樂味耳。該書勿論是音樂教師,學生,或愛好者,允宜人手一冊,極具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黃友棣
民國元年生於廣東省高要縣,廣東中山大學教育系畢業,獲英倫皇家音樂院提琴學位及義大利滿德音樂研究院作曲文憑。曾任教廣東中山大學師範學院、香港珠海書院等。
從19歲開始,就讀中山大學教育系的黃友棣,決心用音樂當作教育的工具。為了學習鋼琴、樂理,不僅半工半讀,更利用深夜苦練,期間一度因七七事變,阻斷他深造音樂的夢想。在黃友棣對音樂的執著與堅持下,直到1955年,他成功考取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海外聯考的提琴教師證書。
他推動「中國音樂中國化」及音樂全人教育,寓居香港時期,與音樂家林聲翕及作詞家韋瀚章,被稱為「歲寒三友」。膾炙人口的歌曲包括:杜鵑花、問鶯燕、遺忘、當晚霞滿天、我要歸故鄉等。七十二年獲國家文藝獎特別貢獻獎、七十三年獲頒行政院最高文化獎章、八十九年獲高雄市文藝獎終生成就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