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的浪漫∣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二六年的「大正」,屬於日本一場短時燦爛的花火,然而浪漫意念卻永恆持續。受十九世紀歐陸的浪漫主義所影響,大正時代各種思潮與理念齊放,無論西化的生活、女性意識的探掘,文學藝術是最能直接反映自我的項目。本書編選的「浪漫」,是文豪們筆下的執念,或說瘋狂、對於人事物的癡迷與纏扯。故事或將充滿不解、低俗、無可理喻,然而、那是真實的「人」的情緒投射。廣義而言:愛與恨是一致的。感悟自身欲望,無需罪惡。
一個誓約,一種正義,以及那些父親深摯的愛。 ★「這本小說帶我們看見真正的日本。」──席捲歐美的日本警探推理小說顛峰之作 ★「如果推理小說有諾貝爾獎,就該頒給橫山秀夫。」──德國推理大獎外國小說冠軍 ★日本30年來最好看的推理小說「King of kings」第二名 ★「這本推理...
推理大師橫山秀夫12年記者生涯淬鍊,喚起每個人生活熱度的純粹小說! 精準刻畫新聞價值與報導自由,改編影視大獲好評,英譯版深獲歐美書評肯定! ★ 讓人腎上腺素狂飆!──《紐約客》雜誌 ★ 緊湊又充滿力量之作!──《華爾街日報》 ★ 這本小說探究的是那些在全世界任何角落都同等重要的事物。──...
《陰翳禮讚》從日常隨處可見的生活物件出發、談及藝術,乃至於山野飲食與甜點,引領讀者進入日本獨特的審美思維。「所謂的美,往往從實際生活中發展出來。」谷崎潤一郎創造出一種微觀的美學視野,從感官包容一切,細細品嘗平日難以得見的美麗景致。其觀察範圍之廣,無所不究。嘆賞古都幽暗的廁所帶給人的精神安定與風雅...
「說再見以後,我還是常常想起你。」 以為永遠都會陪在身邊的人,有一天忽然永遠地離開了…… 在失去以後,需要花多少日子才能回到日常?
轟炸終有一天結束, 那場黑色的雨,卻永遠不會停歇…… 沒人知道是什麼樣的「怪物」,竟能發出超越地震的巨響、掀起比山還高的雲朵? 沒有人知道那是什麼樣的病,為什麼愈是寄予希望,反而愈被死亡的陰影牢牢控制? 原爆當天身在廣島的作家──戰後20週年寫下的驚世小說
一個個家庭組成的小小世界,外人難窺其全貌── 你認為的,可能只是誤解;你看到的,可能只是表象。 深刻描繪「家庭」的喜怒哀樂、扭曲異常,共鳴度百分百的故事。
台灣作家首位,榮獲日本純文學最重要獎項 第164回芥川獎得獎作! 從海洋彼端漂流而來的失憶少女 一個遺世獨立的神祕島嶼 李琴峰醞釀多年,揉合歷史與文化思索、西洋「烏托邦」與東方「桃花源」意象,突破而大膽的語言實驗、宗教與傳說、性別與酷兒,編織出一則溫柔又充滿詩意的奇幻寓言。
山本文緒從不明指現實人生之惡,而是以溫柔而寬容的筆觸,細膩勾勒出主人公在微暗生活中找尋出口的掙扎與思考。這是她自一九八七年執筆創作、出道近三十五年來,留給讀者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她直扣跨世代女性心理,廣大讀者絕不能錯過的代表之作。
法國小說家福樓拜(1821~1880)認為,世界上沒有兩粒相同的沙子,作家必須細密觀察,用心描寫,而創作者不該在作品裡表露自己的觀點,這些創作觀和風格影響後來的小說家十分深遠。《波法利夫人》對虛偽的社會面貌看似未加批判,但客觀、冷靜而精確的描寫,表現出來的悲劇氣氛和控訴力量反而更強。
我用戀想與愛幻,
塞滿你的一生。
★「黑狼那卡西」奇才譯者——黃大旺絕美轉譯!
★室生犀星、伊藤野枝、芥川龍之介、谷崎潤一郎、與謝野晶子、江戶川亂步、佐藤春夫、橫光利一,始於不同面向之愛的大正年代文豪文選,所有的渴盼、狂囂、幽微、癖念、乖張、悖德、純粹……執著於感受之上,皆為浪漫。
平庸的幸福才是不能原諒之惡!
「犀星、野枝、龍之介、潤一郎、晶子、亂步、春夫、利一啊……
沒有浪漫,我們什麼都不是了呢。」
思想解放與新潮流紛呈的大正年代,
文豪筆下,願為浪漫送命的眾角色皆熠熠生輝!
「黑狼那卡西」——黃大旺絕美轉譯
大正的浪漫∣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二六年的「大正」,屬於日本一場短時燦爛的花火,然而浪漫意念卻永恆持續。受十九世紀歐陸的浪漫主義所影響,大正時代各種思潮與理念齊放,無論西化的生活、女性意識的探掘,文學藝術是最能直接反映自我的項目。本書編選的「浪漫」,是文豪們筆下的執念,或說瘋狂、對於人事物的癡迷與纏扯;可以是馬戲班的女飛人(室生犀星)、車班上的傭工女孩(芥川龍之介)、倉庫的女人偶(江戶川亂步),甚或對身體的癖戀(谷崎潤一郎)與自我認同(與謝野晶子)、以及兩性價值的辯正(伊藤野知),而所有浪漫收束在純白潔淨的病日愛情裡(橫光利一)。故事或將充滿不解、低俗、無可理喻,然而、那是真實的「人」的情緒投射。廣義而言:愛與恨是一致的。感悟自身欲望,無需罪惡。
作者簡介
室生犀星(西元一八八九至一九六二年)
詩人、小說家,別號「魚眠洞」。生於日本金澤。二十歲時帶著對文學的濃厚熱情移居東京。其抒情詩《愛的詩集》、《抒情小曲集》引領大正時代詩壇,同時為活躍之小說家。曾獲菊池寬獎、讀賣文學獎、每日出版文化獎等。
伊藤野枝(西元一八九五至一九二三年)
女性解放運動推動者、小說家、評論家。生於日本福岡。大正元年,開始參與平塚雷鳥創辦的「青鞜社」,而後成為《青鞜》雜誌的編輯,執筆評論與小說,灌注了超常熱情。情感上與無政府主義者評論家大杉榮發展為多重戀愛關係。生性自由奔放,在愛情和社會運動中盡現異於他人的處世價值。
芥川龍之介(西元一八九二至一九二七年)
小說家。生於日本東京。師承夏目漱石,在短短的大正年間,站上日本文壇頂峰。作品呈現大正時代面對傳統走向近代化的挑戰,體現當代知識分子的徬徨與迷惘。一九二六年大正天皇駕崩,隔年芥川於自宅飲藥自盡,享年三十五歲。後世以「芥川龍之介賞」獎勵新進純文學作家。代表作有〈羅生門〉、〈竹林中〉、〈地獄變〉等小說。
谷崎潤一郎(西元一八八六至一九六五年)
小說家、評論家。生於日本東京。一九一○年初試啼聲,發表短篇小說〈刺青〉、〈麒麟〉等,備受好評。作品多以女性崇拜、戀物癖、嗜虐等強烈欲念描寫作為基底,將感官美學推展至極致。日本文學界奉其為經典的耽美派大師。曾獲每日出版文化賞、朝日文化賞與每日藝術大賞,並於一九四九年獲頒日本文化勛章。代表作有《春琴抄》、《細雪》等小說,以及《陰翳禮讚》等評論。
與謝野晶子(西元一八七八至一九四二年)
詩人、女性解放運動推動者。生於日本大阪。十六歲起開始發表作品,一九○○年加入與謝野鐵幹發起的東京新詩社,參與新詩運動。在新詩運動與社會的新文化啟蒙中,以特殊的女性思維展現文學之姿,反映了對自由的追尋。一九二一年,與謝野夫婦與建築家西村伊作、畫家石井柏亭創立文化學院,提倡男女平等教育,此為日本首次實踐男女共學。晚年寫下諸多短歌,負責《源氏物語》的現代語翻譯,並推動女性解放運動。代表作有《亂髮》、《常夏》等短歌集。
江戶川亂步(西元一八九四至一九六五年)
小說家、評論家。生於日本三重。一九二三年於《新青年》發表處女作,展開推理小說創作。創作初期,即通曉推理小說是必須從邏輯上解開謎團的文學,一生創作風格多變,影響後世甚深,成為本格推理派的開創者,被譽為「日本推理之父」。代表作有〈D坂殺人事件〉〈人間椅子〉以及視青少年為目標讀者的《怪人二十面相》等小說。
佐藤春夫(西元一八九二至一九六四年)
詩人、小說家、評論家。生於日本和歌山。中學畢業後前往東京,前後師事引領日本浪漫主義思潮的與謝野夫婦和森鷗外、永井荷風等人,一九一七年發表實驗性小說處女作〈西班牙犬之家〉備受文壇矚目,隔年發表〈田園的憂鬱〉令其站上大正文學頂端,之後陸續發表詩歌、評論、童話、翻譯等多種作品。代表作有《殉情詩集》與小說《病薔薇》等。
橫光利一(西元一八九八至一九四七年)
小說家。生於日本福島。一九二二年於菊池寬創辦的《文藝春秋》上發表〈蠅〉,以及於《新小說》發表的中篇小說〈太陽〉,奠定文壇地位。其作品以獨特的修辭和絢麗的詞藻,直觀地流露個人內在感性,引發日本文學史上的一次革新。一九二四年,與川端康成等人共同創辦《文藝時代》,推動新感覺派文學,代表作有《上海》、《機械》、《旅愁》等小說。
編者簡介
達瑞
本名董秉哲,一九七九年生,台北人。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畢業。曾獲聯合報文學新詩、小說獎,時報文學新詩獎。作品曾收錄年度小說選、年度詩選。出版詩集《困難》。
譯者簡介
黃大旺
高雄路竹後鄉人,一九七五年出生於台北市。就讀淡江大學日文系四年間,耽溺於日本動漫、藝術電影與實驗音樂。譯著包括太宰治《人間失格》、大竹昭子《日本寫真50年》、飯澤耕太郎《私寫真論》、藤原新也《東京漂流》、平野甲賀《我的手繪字》、溝口彰子《BL進化論》、四方田犬彥《感恩日本書物》、中上健次《日輪之翼》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