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豪與福爾摩沙的奇幻動物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斯文豪與福爾摩沙的奇幻動物

臺灣自然探索的驚奇旅程

12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8/3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22.7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ISBN: 9786263055513
  • eISBN: 9786263055827
  • 頁數: 190
紙本書定價:NT$ 420
電子書售價:NT$ 294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跟著臺灣自然史研究先驅斯文豪與鳥類科學家林大利的探查,
打通本土生物連接世界的航道、建構臺灣自然觀察的拼圖。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450

    ★全球科技界盛讚李飛飛是「AI界的良心」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推薦「AI崛起時代」必讀書籍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科技書籍 ★Amazon編輯選書 本書是李飛飛親筆撰寫的回憶錄,一段從社會底層到人工智能關鍵夢想家的非凡軌跡。她的人生旅途,恰與AI的發展共舞。讀者不僅能看到一名年輕科學家動人...

  • 電子書: NT$ 455

    ——如果我們不是人類,我們會如何感受這個世界?—— 《我擁群像》普立茲獎得主全新力作!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衛報》、《時代》雜誌⋯⋯橫掃2022歐美年度最佳圖書榜★ ★卡內基傑出非虛構獎章得主★ ★入圍 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科克斯書評獎★

  • 電子書: NT$ 364

     ★ 2021年最佳書籍——彭博商業周刊   ★ 2021年最佳科學書籍——衛報   ★ 2021年最佳科學書籍——金融時報   ★ 2021年最佳哲學書―—五本書   ★ 2021年最佳書籍——經濟學人   「身為自己」是什麼意思?   我們的「內在小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 出版日期:2022-10-06
    電子書: NT$ 406

    ★★ 日本暢銷突破50萬冊 ★★ 一生至少要讀一次!震撼日本校園與教育界,史無前例的生涯教育書! 讀書的意義、工作的意義、AI時代的工作模式、 如何找出熱愛的事物、如何活得無怨無悔…… 認識世界和自己,啟動未來無限可能!

  • 電子書: NT$ 294

    為什麼在得到之後,「渴望」常常變成「失望」? 又是什麼讓人類萌生許多奇思妙想,推動世界的改變?

  • 電子書: NT$ 336

    我們都聽過這樣的黃金法則:少吃多運動就可以減肥。然而事情沒那麼簡單。 本書結合減肥外科手術專家詹金森醫師行醫時面對的實例,以及全新的新陳代謝科學研究, 告訴你人體的食慾和代謝到底如何運作,你的身體如何決定你的體重。

  • 電子書: NT$ 387

    杜克大學行為睡眠醫學專家 為你揭開不靠藥物一夜好眠的訣竅 ★吳家碩臨床心理師(好夢心理治療所/睡眠管理職人)專業推薦★ ★Amazon網路書店4.2星好評★ ★已授出荷蘭、韓國等7國版權★ •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半夜2:00醒來? • 健康的睡眠看起來是什麼樣子? • 為什麼...

  • 電子書: NT$ 390

    韓國yes24網評分5顆星滿分好評! 5大主題╳42個醫學名詞╳152幅名畫, 以神經科醫師視角,重新詮釋希臘羅馬神話與解說醫學典故。 【繁中版由臺大醫學系副教授/作家汪漢澄醫師審訂】

  • 電子書: NT$ 420

    這是一本寫給運動愛好者,同時也寫給對運動感到焦慮又困難的一般大眾,為了自己健康必備關於運動和健康的好書。 本書作者丹尼爾‧李伯曼(Daniel Lieberman)透過自然史和演化,帶領我們探討現代人久坐、睡眠不足、走路蔚為風潮、運動量不夠、以及越來越多慢性疾病背後的種種健康危機,徹底改變我們...

  • 電子書: NT$ 315

    李嗣涔博士結合最新實驗研究發現, 以穿梭陰陽界的「撓場」科學解密,成就人類大躍進的下一步! 從解開特斯拉日誌機密、風水原理, 領航靈界取能、星際通訊、物理農業和醫療新科技,可望解決能源危機, 預言21世紀的「撓力文明」即將興起!

  • 電子書: NT$ 420

      本書是在美國長久以來採用,並廣受歡迎的大學性教育教科書。特色是採取「正向看待」的觀點,尊重生理及心理真實,尊重各種經驗及文化,也尊重專業研究及調查,並從性教育擴及性別教育、情感教育,融合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與女性主義的觀點,並不斷逐年修訂。中譯本將是台灣市面上第一本全方...

  • 電子書: NT$ 315

    麥可.波倫為了「完整了解一頓餐食的因果關係」,以記者的追獵精神,沿著現代人主要三條食物鏈:工業化食品、有機食物和野生食物,從產地一路追蹤到餐桌。他深入農場、研發室、養殖場、加工場到賣場,親身觀察與訪談,如偵探般揭開現代食品的面貌。 這是深度的調查報導,是趣味的科普作品,更是優美的自然文學。越了解飲...

  • 電子書: NT$ 315

    我們人人皆有的這具身體,從外觀可見的頭部、五官、皮膚、四肢,再到體內的骨骼、大腦、內臟、消化系統及微生物聚落,從它們是什麼、它們如何不可思議地精密運作,以及它們如何有可能(不幸地)出錯。 《萬物簡史》、《大不列顛碎碎念》暢銷作家比爾・布萊森以一個門外漢的視角親身訪問了許多醫師、學者,參考了無數...

  • 電子書: NT$ 300

    好萊塢電影,不乏世界末日的題材, 劇情裡駭人的病毒、不孕症、AI、氣候變遷……, 真的可能終結人類嗎? 本書由一腳踩進電影圈的節目主持人艾德華斯, 加上量子物理學家布魯克斯, 攜手破解科幻片的末日劇情, 帶領讀者思考,這些世界末日,離我們有多遠?

  • 電子書: NT$ 560

    (全民醫學入門) X (人體免疫軍備全解說) X (47幅彩色插圖) 作者菲利普•德特默:千萬點閱、YOUTUBE最受歡迎科學頻道 KURZGESAGT創辦人 全面瞭解抗體、發炎和疫苗等防禦機制, 以及過敏、癌症、細菌的威脅。 比起打造「強大的免疫系統」,要追求「免疫系統的平衡」, ...

  • 詳細資訊

    一座東亞極富謎樣色彩的島嶼
    引發西方群雄探索的渴望
    一位「不務正業」的英國外交官
    遠赴小島探祕並記錄上千個在地物種

    跟著臺灣自然史研究先驅斯文豪與鳥類科學家林大利的探查
    打通本土生物連接世界的航道,建構臺灣自然觀察的拼圖


      19世紀英國駐臺的首位領事斯文豪,身負探索東方未竟之地的重責大任,卻在任期內細心記錄了一千多種臺灣生物,包括臺灣黑熊、臺灣獼猴、藍腹鷴、臺灣雲豹等臺灣象徵性動物,都是由他率先介紹給西方世界,更有超過30種生物以他為名。

      近150年後的今日,鳥類科學家林大利群覽斯文豪的書寫,為19世紀的臺灣博物學研究建構起更多拼圖。跟著他的步伐,從16世紀的地理大發現到斯文豪遺留的文件紀錄,看見臺灣自然觀察的演進與生態變化。

      本書以大航海時代作為序幕,從世界史中的一小角鑒察臺灣的獨特性。接續引入斯文豪來到臺灣完成的作為,並帶入生物地理的概念,認識臺灣生態獨一無二的存在。最後將時間軸推進至現代,透過公民科學計畫產出的鳥類指標,反映臺灣環境現況,提醒大家一同守護這塊島嶼上的生物。

      審定 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副教授)

    本書特色

      ● 特色一:跨領域知識文本,串接歷史、地理、生物知識,破除壁壘分明的學科學習。
      ● 特色二:接軌臺灣在地文化,課外補充臺灣在世界史中的空缺,將臺灣連上全球軌道。
      ● 特色三:佐附「知識眺望臺」專欄,透過趣味口吻,貫穿闡明今昔生態研究與變遷觀察。



    作者簡介

    林大利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澳洲昆士蘭大學生物科學系博士。由於家裡經營漫畫店,從小學就在漫畫堆中長大。出門總是帶著書、會對著地圖發呆、算清楚自己看過幾種小鳥。是個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

    繪者簡介

    張季雅

      南部小孩,在臺北從事漫畫及插畫等創作工作。臺灣烏龍茶漫畫《異人茶跡》系列在2022年全五集完結。2023年出版出道作品《帶我去球場》之棒球迷漫畫。

    陳宛昀

      港都高雄人,畢業於美國紐約School of Visual Arts Illustration(SVA),現為自由接案的插畫家暨平面設計師,作品散見於書籍、雜誌和商業設計中。與家人和毛小孩們(五貓一狗)現居高雄。

    媒體推薦

    各界好評

      吳宜蓉 《開箱臺灣史》作者,歷史教師
      李偉文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自然作家
      林思民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胖胖樹(王瑞閔) 金鼎獎科普作家
      袁孝維 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與國際長
      馬雅人 臉書「馬雅國駐臺辦事處」大使
      陳俊堯 慈濟大學生物醫學暨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科普作家
      童師薇 臺中市大墩國中生物科教師、教育部閱讀推手
      褚縈瑩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盧俊良 臉書粉絲頁「阿魯米玩科學」版主、岳明國中小自然老師
      (以上依首字筆畫排列)

      「作者生態學家林大利,以其流暢平易的筆調,巧妙將不同領域的知識融會貫通,藉由博物學家斯文豪的旅程紀錄來看臺灣的歷史,猶如以360度的全景視野,凝視這塊土地上萬物相互交融的情景。」──《開箱臺灣史》作者,歷史教師 吳宜蓉

      「華人文化圈自詡重視歷史,但只要牽涉到自然史的研究,卻經常一片空白。明明曾經存在的事蹟,但只要沒有人精確的書寫下來,歷史就會成為故事,故事就會傳為神話,最後逸散於時光之中。臺灣的自然史研究有個好處:人物並不複雜,故事線也單純。新世代鳥類學家林大利博士幫我們開啟了斯文豪先生的故事,這本書絕對值得所有對臺灣自然生態有興趣的大中小讀者們仔細閱讀。而且我相信這本書和斯文豪先生的旅行一樣:它將會是此系列中好研究和好書本的開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林思民

      「英國博物學家史溫侯(又稱斯文豪)在1860至1866年間曾全臺走透透,不但設立英國駐臺第一個正式領事館,還陸續發表了臺灣史上第一篇植物、哺乳動物、鳥類名錄,開啟世界對臺灣動植物的了解與興趣。我曾經搜尋史溫侯相關史料,也特地至高雄港邊的打狗領事館,希望更了解這位傳奇的博物學家。很開心大利能夠花這麼多時間考證,並完成史溫侯的專書,讓更多人可以深入淺出了解史溫侯及其所處的年代。」──金鼎獎科普作家 胖胖樹(王瑞閔)

      「臺灣是一座迷人的海島,豐富生物多樣性的背後,是來自大航海時代一直到19、20世紀,歐洲、美洲及亞洲的博物學者累積交織而成。斯文毫無疑是與臺灣的動植物發現命名關係最密切的!在作者林大利筆下的燦爛生花,我們也走進了時空交錯的奇幻世界,和過往的學者一一握手致意。」──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與國際長 袁孝維

      「斯文豪生活在是個地理與知識探索的雙重未知的時代。順著書中輕鬆的文筆,在臺灣這個東亞新興的島嶼上,展開一連串生物世界探險。」──臉書「馬雅國駐臺辦事處」大使 馬雅人

      「小時候的歷史課都在背無聊的流水帳,但其實歷史是故事,應該要很好玩。大利以優秀科學家的身分來寫歷史,保留了故事,文字充滿趣味,是個很厲害的說書人。書裡不只交代了斯文豪在臺灣的經歷,也巧妙放入相當豐富的科學知識,並以輕鬆簡單的方式來敘述。書裡帶你鎖定生物,從斯文豪的年代追蹤到現代的變化,讓你有追劇到第二季的感覺。書裡放了好多小故事,有的是只有一線保育工作者才會知道的事。這書,值得好好細讀。」──慈濟大學生物醫學暨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科普作家 陳俊堯

      「108課綱所強調的跨域學習與素養導向,雖然打開了一些空間,想必也帶給中學階段的學生、家長及教師們,一種無慣例可循的焦慮。讀完林大利《斯文豪與福爾摩沙的奇幻動物》,一個結合英文史料閱讀、地方史蹟踏查、生物分類知識、公民科學參與及科普寫作訓練的跨域學習計畫,竟鮮活的浮現在我眼前。感謝大利勇於跨出自己的舒適圈,為我們這一輩未受過跨域訓練的大人們,寫這樣一本書,送給年輕的讀者們。」──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褚縈瑩

      「斯文豪氏大蝸牛、斯文豪氏攀蜥……『斯文豪』何許人也?對斯文豪陌生的你,一定要看這本書。作者從大航海時代、自然觀察、寫作、分類、演化、人物生平,全方位與流暢的文字敘述,不僅讓人思齊『斯文豪』這位博物學家,也更珍愛擁有豐富自然生態的寶島臺灣。」──臉書粉絲頁「阿魯米玩科學」版主、岳明國中小自然老師  盧俊良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