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書呆子、女校≠愛勾心鬥角
首次公開的機智學霸生活,超乎想像的有趣、熱血!
讓建北學霸成為你的陪跑員,化解焦慮,勇氣向前!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臺大社會系特聘教授、《跨國灰姑娘》作者藍佩嘉對於臺灣教養現況的重要田野報告★★ 做父母,為何變得這麼難?? 以親職焦慮為鏡,折射出當代臺灣的面貌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想玩社團又怕課業退步怎麼辦?如何應對各考科的素養命題?
聰明小孩到底在想什麼?高中生為什麼好像每天都在生氣!
面對大考制度的迷惘、青春期的自我認同,走過第一屆108課綱的他們,現在很好!
正在升學路上的國高中生,以及焦慮的爸媽們,你們好嗎?
│原來,學霸生活跟我們想的不一樣!
在象徵菁英的制服下,18歲的他們跟所有學生一樣,喜歡電動、醉心社團、衝刺期要花8小時讀書!其實,會念書、很自律,就像是天生飛毛腿一樣,是種天賦。聰明人≠沒挫折,沒有人可以拿著滿分成績單,向老天討幸福!看這群學霸如何保持樂觀,善用天賦,執行學習計劃;發揮網路世代的優勢,將興趣與個人特質變成升學助力;就算課業壓力山大,依然可以又瘋又鬧享受校園生活;如何用成熟又負責的態度,走出高中校園後依然無懼前行。
│爸爸媽媽好像總是不懂我?
#別煩!因為他們也是第一次成為家長!
正在經歷內外衝突,還在找「我是誰、我在哪、我適合什麼」的高中生,好像總是在發脾氣!其實,孩子們並不是想跟誰作對,他們只是處於自我認同階段,不管是功課、專題、社團,他們也有專屬高中生的壓力與煩惱。父母心疼小孩之前,不要忘記訓練自己的強心臟,換個角度陪伴「高敏感」的考生找到人生目標,鼓勵孩子去追蝴蝶,不要被老虎追。
│升學路上,陪你一起披荊斬棘!
#打開學霸家的大門,用真實故事助你少走冤枉路
自嘲是無用媽媽的作者王蘭芬,不當記者後改用臉書記錄生活中的所見所聞,信手拈來都是故事。她一邊慶祝龍鳳胎考進第一志願,一邊帶著好奇與同理走進建中、北一女。有時她像朋友,有時也像朋友的媽媽,寫下這群又聰明又奇怪的高中生,如何適應第一屆108課綱?如何接受升學制度的不完美?如何盡情享受一生只有一次的18歲!同時她也進一步與家長、老師暢聊,分享學霸家的教養心法,以及老師教學現場的第一手觀察,助升學路上的孩子與爸媽一臂之力!
念書真的一點都不輕鬆,人生的選擇是如此困難!
關於升學路上的挫折迷惘、焦慮不安,
用20位建中、北一女的Z世代青春哲學,
伴你找到心中那條閃閃發亮的路,一起成為幸福的大人!
真心推薦
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 王文華.建國中學前校長 陳偉泓.北一女中校長 陳智源.親子作家 彭菊仙
(依姓氏筆畫排序)
好評推薦
蘭芬寫了很多學霸優秀的故事,我最喜歡的是那些面對挫折的情節。如全盲、家境不好、自律神經失調、比賽前緊張到一直用手帕擦手、考上台大醫學系卻不能去念……優秀,部分來自天生和家庭。但面對挫折,完全得靠自己。經過「霸王別姬」,才成為真正的「學霸」。──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 王文華
雖然天天都追著蘭芬的臉書,這些學霸及關於學霸學校的傳奇故事我都已瞭若指掌,但是,這一本集結成書的「學霸博覽會」金光閃閃,更讓我感受到學霸與學霸聚集的盛會,對一般凡夫俗子及其父母師長而言,真是……指數級的打擊啊!「啊,那是別人家的孩子」,我還是只能用這個老梗安慰讀者和我自己嗎?家裡沒有學霸體質孩子的爸媽及孩子本人,我特別要推薦給你們,因為,十八歲的學霸只是一時的,但若能虛心從這一字排開的青春star看出他們勇往目標的各種心法,是不是學霸根本不是重點,因為青春有限,但人生很長,「霸體質」是可以慢慢調養出來的,「霸」的型態也絕不會只有一種。家裡本來就有學霸或學神的家長及學霸本人,我當然更推薦,因為,來看蘭芬式幽默筆法,本身就能突破您學霸之固有框架!──親子作家 彭菊仙
作者簡介
王蘭芬
畢業於東吳大學英文系,曾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當代文學研究所就讀,當過報社記者,主跑影劇和藝文新聞。是一對龍鳳胎的媽,現為專職寫作者。著有小說《圖書館的女孩》、《影劇小記者的祕密日記》、《旋轉木馬嘩啦啦啦》、《夏天與甲蟲的故事》、《寂寞殺死一頭恐龍》,以及散文《沒有人認識我的同學會》、《故事許願機》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