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學問
0 篇書評

王的學問

中國歷史中的君王論

4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10/16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3.6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0535303
  • eISBN: 9789570535365
  • 字數: 79,577
紙本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28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史學大家王壽南對君王的徹底評析,
集結中國文化的千年底蘊,專屬於中國歷史的君王學!

明君跟昏君往往只有一線之隔,成為領導人你該擁有的不只是對權力的掌控,更得從日常生活中磨練自己的領導能力。然而權力容易使人昏頭、領導人常常頓失所向,即便將百萬家產傳給後代,也容易敗在二代或三代的手中。

培養一個明君何其困難?即便攤開中國千年長河,我們能數出來的明君寥寥可數,但中國各朝代的興盛,正是仰賴這些「明君」在一磚一瓦中建設龐大又有效率的國度。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50

    從階級革命、改革開放到一黨一人專政 跳脫傳統檔案及編年龐大敘事 劉少奇的無腳床、毛澤東的藏書齋…… 〈義勇軍進行曲〉、〈東方紅〉、〈我的祖國〉 從領袖逸聞到流行「紅歌」逐一解碼  歸納百年大黨各階段關鍵特質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420

    250年來,中國已經變成蛻變成夾雜著帝國和現代性的混成社會。它的一部分向外看,尋找機會,一部分向內看,注意危險。本書預測了中國和外部世界的關系可能會如何發展。它會變得像融合了不同族群並控制了鄰國的美國嗎?還是會像英國或俄羅斯一樣放棄帝國的虛名?在當代國際關係與東亞歷史中,中國對我們來說最是最重要的國...

  • 電子書: NT$ 336

     專精中國上古史的杜正勝院士繼【周代城邦】、【編戶齊民】後,多年思考的總結!   解構「炎黃子孫」的神話,釐清「中國的範圍」、「原中國的所在」、「中國本部的奠定」。   剖析「中國的擴張」、「中國的勢力範圍」以及擴張三部曲:「征服→統治→改造成為中國人」。    

  • 電子書: NT$ 420

     《美國華人史》是一個離散飄泊、橫跨一百五十年的史詩故事。每個年代都有許多華人離開故鄉,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來到異國,有的前往美國落地生根。在十九世紀中葉華人開始大舉遷居,當時年輕的美國仍百廢待興,今天能有這番成就,相當程度上是因為華人移民在獲得美國收留後,在各個領域都有所貢獻。

  • 電子書: NT$ 420

     ★★★★★ 總是在要求別人道歉的中國 ★★★★★ ﹡瑞典脫口秀諷刺中國遊客習慣不佳,中國怒稱用心險惡! ﹡義大利精品D&G「起筷吃飯」廣告引起公憤,上海大秀被迫取消! ﹡APEC高峰會要求修改領袖會議宣言,中國官員怒闖巴紐辦公室!

  • 電子書: NT$ 406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漢學家卜正民重磅鉅作★★ 一部創新的、顛覆傳統的歷史論述 爬梳中國與世界之間近八個世紀以來的關係 了解中國對外擴張背後的「大國」邏輯

  • 電子書: NT$ 420

    在18世紀的工業革命之前, 位於東歐亞的中國,是全球貿易的主導者。 為何明清時代的嚴厲海禁, 會成為推動東歐亞圈貿易活絡的關鍵? 超越以往中國通史的朝代框架, 以「海洋史觀」「全球體系論」首創東歐亞的區域概念, 重新評價這段五百年的明清帝國海洋史。 ★【專文導讀】東華大學歷史系副...

  • 電子書: NT$ 339

    ◎「中華民國」是誰起的名字?「中華民族」是誰後悔莫及的發明? ◎蔣介石誓師北伐,但最大功勞得給俄國將軍加倫。 ◎陳炯明並沒有叛變,他只是反對孫文破壞《約法》自立為非常大總統。 ◎課本說袁世凱是竊國大盜、民國罪人。看過他背黑鍋的證據你會想:他才算國父。 你在兩黨的官方歷史文件裡,都不會看到這樣的記載...

  • 電子書: NT$ 377

    權力爭奪、戰火洗禮、帝國殖民、獨立與開放、文化影響…… 越南的歷史就是世界大歷史的縮影

  • 電子書: NT$ 406

    解放黑奴、人人均富,原為共和黨創黨初衷。 為何如今淪為財閥企業、反智、白人至上主義的代言人!? 從林肯、羅斯福,到雷根與布希, 探索共和黨意識形態180度大翻轉的原因,從中透視美國的光明與黑暗。

  • 詳細資訊

    史學大家王壽南對君王的徹底評析,
    集結中國文化的千年底蘊,專屬於中國歷史的君王學!

    明君跟昏君往往只有一線之隔,成為領導人你該擁有的不只是對權力的掌控,更得從日常生活中磨練自己的領導能力。然而權力容易使人昏頭、領導人常常頓失所向,即便將百萬家產傳給後代,也容易敗在二代或三代的手中。

    培養一個明君何其困難?即便攤開中國千年長河,我們能數出來的明君寥寥可數,但中國各朝代的興盛,正是仰賴這些「明君」在一磚一瓦中建設龐大又有效率的國度。

    ▲成為明君的條件
    一個明君,可以創造繁盛的國度,不但可以讓國家擁有強大的兵力與經濟能力,也有餘力推動詩詞、繪畫、雕塑的興盛。中國歷史上眾多明君名垂千古,諸如漢武帝、唐太宗、康熙、乾隆,都是開創盛世的傳奇明君。然而,千年來上百位皇帝誕生於皇家、擁有良好的教育,為何有的以勤政聞名、有的卻帶領國家滅亡?為何有些人能開創大清盛世、有的卻只能讓王朝割地賠款?

    原來,平平都是生在帝王家,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克服皇家的重重關卡,培育足以開創盛事的能力。一如當今的公司經營、企業管理、國家治理,有的二代讓公司再創佳績、有的二代讓國家陷入困境。嬌生慣養的帝王後代,若沒有成功克服考驗就擅自登上皇位,只不過會帶給國家更悲慘的命運,無法同理百姓、聽取建言,更缺乏法治精神,甚至道德淪喪。

    ▲權力的龐大誘惑
    成為最高領袖後,龐大的權力常常讓人「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當一個人擁有號召全國、動員人民的能力後,忘了初衷也是很常見的事情。權力的甜頭為何有這種魔力?這種力量又是如何驅使眾多志士逐鹿中原?

    即便克服了權力的誘惑,領導人又該如用善用權術?權力讓君王萬夫莫敵,但如果沒有良好的駕馭之力,君王將被權力給反撲淹沒。當人民反抗時,該如何適時安撫、適時鎮壓?當重臣犯法時,該殺雞儆猴,還是施予恩澤?開創國度的君主,又該如何在「馬下」治理天下?

    中國千年長河之中的明君與昏君,處處都有今日統治者必須警惕與學習之處,統御一個國家,正如統御一個企業、機構、家庭,擁有權力的同時,更需要小心留意自身不足。

    本書萃取了史學大家王壽南老師多年的研究,從中爬梳中國歷史上君主的權術與陷阱,透過千年底蘊的歷史經驗,剖析君王的關鍵特質!


    作者簡介
     
    王壽南
     
    知名歷史學者,專攻隋唐史、中國政治史、中國近現代史等研究領域。
     
    先天弱視,由於長期大量閱讀,視力逐漸惡化。1997年,因為白內障手術失敗,右眼完全失明,左眼視力也因白內障惡化持續減弱,近乎全盲,但仍以口述的方式撰寫歷史專欄文章。2006年,進入教會,受洗為基督徒。2007年,經歷一場成功的白內障手術後,恢復了左眼視力,人生重獲光明後,他又提筆撰寫了《天梯:王壽南談基督信仰》、《光照:歷史學家對聖經的30則探問》、《愛的恩典之路》、《Yes, I do. 我願意:從相遇、相知到相守的伴侶相處方程式》,筆耕不倦。
     
    學經歷: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畢,政治大學研究所碩士、博士。曾任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歷史學系主任、歷史學研究所所長、文理學院院長,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教授,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教授,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執行秘書,中國歷史學會理事長,中國唐代學會理事長。
     
    重要著作:《天梯:王壽南談基督信仰》、《改變人生的火種》、《武則天傳》、《隋唐史》、《唐代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中國歷代創業帝王》、《唐代的宦官》、《唐代人物與政治》、《唐代政治史論集》等。
     

    媒體推薦

    推薦人
    蔡詩萍 作家、臺北市文化局局長
    鄭俊德 閱讀人社群主編

    「王的學問」很複雜,但王壽南老師卻分析得頭頭是道。若無深厚學養,是辦不到的。
    ──蔡詩萍 作家、臺北市文化局局長

    成王敗寇,借鏡歷史的智慧與教訓,或許不一定能掌握權力影響世界,但至少能夠在盤根錯節的政治角力或職場爭鬥中明哲保身。
    ──鄭俊德 閱讀人社群主編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8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