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在陰影裡 半在陽光下
0 篇書評

半在陰影裡 半在陽光下

華文環境文選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10/25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0.1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9684571
  • eISBN: 9786269684588
  • 字數: 115,286
紙本書定價:NT$ 450
電子書售價:NT$ 31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上下游副刊》精選之作 X 2022建蓁環境文學獎得獎作品
以文字織出生機盎然的當代環境光影
開啟自然書寫的新篇章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61

    ★「第20屆台北文學獎-台北文學年金」得主 ★一場無例可循的艱難對話,一部近身拍攝繭居族的紙上紀錄片 ★「這或許是張愛玲散文〈私語〉以來最冒犯的家庭書寫了。」——盧郁佳  

  • 電子書: NT$ 196

    Apyang是農夫也是作家,來自花蓮縣萬榮鄉支亞干部落(Ciyakang)魯閣族,男同性戀,已婚,曾經以為山羌是小鹿斑比,離土返鄉後除草種田打獵殺豬樣樣行,尋找跨性別與傳統的線頭,編織哭笑不得又豁達自在的生命書寫。

  • 電子書: NT$ 336

    本書源自香港文學館歷時三年的「我街道,我知道,我書寫」計劃,收錄五十四位香港作家書寫香港街道的文章,內容依地區劃分為港島、九龍、新界三章,文類涵蓋小說、散文、詩,不僅寫街道故事,更寫香港的歷史、集體記憶與常民生活,建構出一個風貌繁複的香港,讓讀者得以深入認識這座城市的表象與內裡。

  • 電子書: NT$ 203

    本書是吳明益這四年間,流連在溪邊、湖邊、和海邊的生活、行走、坐臥觀察、反思和記錄的動人創作。透過準確和動人的文字描述,及一張張與文字現場對話的攝影,吳明益寫出了一部詩意又充滿現實反省的「水鄉誌」。

  • 電子書: NT$ 224

    吳明益專文推薦  陳宗暉首部散文集   這部散文,就是他的「流轉孤島病中書」, 是第一本,也會是他以這題材寫作的唯一一本吧。──吳明益  

  • 電子書: NT$ 294

    二〇一九年四月到十一月之間,香港經歷了和平示威,到爆發衝突。催淚瓦斯、無差別暴力、死因不明的屍體、大規模的逮捕,幾乎成了城市的日常。但另一方面,原有秩序的崩毀也讓人們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信念、價值,重新思考人與人之間、人與這座城市之間的關係。 韓麗珠生活在香港,親身經歷這座繁華之城的巨變。八個...

  • 電子書: NT$ 231

    童年是廢墟裡的一場混戰。 在阿嬤親手蓋起的水泥厝裡,我們是彼此又愛又恨的戰犯。 ▍楊双子首部散文創作 ▍ 收錄第四屆台中文學獎.散文類首獎〈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 家,是保留生命刻痕最多的所在。 一個破碎離散的亂世家族,人人有戲分。

  • 電子書: NT$ 280

    俗女養成之後,看似平凡的日常卻處處靈光閃現 還原那些寄附於俗常,卻也不安於俗常的生命輪廓 暢銷影視原著作家江鵝最新散文集 重磅上市

  • 電子書: NT$ 266

    「我總是回到這個『進步』世界裡,才能察覺到人類極大的惡意。」 散文中的運詩人——房慧真, 自光與暗之間窺探,走往文明岔出的荒蕪廢墟; 那些在現世煽動的偏見殺伐、湮滅於璀亮核爆的碎散靈魂, 皆化作一朵朵善惡共生的俗世花蕊, 在浪裡浮沉,於字裡託身。

  • 電子書: NT$ 284

    ★「台北文學獎」散文首獎得主洪愛珠首部著作。 ★備受矚目、眾人垂涎敲碗的飲食書寫新聲音。 ★舒國治、馬世芳、蔡珠兒、古碧玲、詹宏志、韓良憶、簡媜重量級推薦。

  • 電子書: NT$ 266

    20位作家書寫台北街道的全新創作 他們的故事,我們的台北 不需要等到失去才來懷念,也不用搞什麼偉大的文學排場, 今日,且讓我們談論台北吧,像坐在我們心愛的小酒館裡,有一搭沒一搭,彷彿沒有明天地。敬我們的台北。──胡晴舫

  • 詳細資訊

     本書特色

      ★藉41位作者的多元視角折射出觀看自然的多元立場,拉開時間與空間尺度,體現環境在當代的多重意義。
      ★延續《上下游副刊》透過反芻環境、萬物與人的探索省思,藉踩踏土地的環境書寫,遠觀近察各種尺度的世界。
      ★收錄近年華語世界唯一環境文學獎項──2022建蓁環境文學獎──得獎作品。

    本書由《上下游副刊》副刊總編輯古碧玲精選細編,集合41位作者透過書寫探索環境,涵蓋範圍有:蟲魚鳥獸、水土草木、同伴動物、城市建築,展現出人於荒野不再的人類世處身環境之中的多重感知。

      人類既趨光,然而,當光過強時,又閃避入陰影裡。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亦如時而在陽光下,時而在陰影裡。

      41位作者用文學暈開了人與自然的距離,有描寫與山海萬物相遇碰撞時的熱情與好奇、自我回望與反思,如同挺身陽光下,以訴說己身經驗召喚讀者對自然的共鳴;有描繪對大地生態的細緻觀察,彷彿己身隱沒於陰影裡,讓萬物生機置於舞臺前景,邀請讀者一同凝視四周環伺的聲息。這些敘事,紛呈每位書寫者所發出的多元聲音,開啟人類感受與想像環境的無限途徑。

      讓作者們帶我們進入萬物棲地,或在陰影裡,或在陽光下,聆觀「蟲遊鳥飛」,知曉「陪伴動物」,踏查「草木道」,泅泳「水中事」,舉足「遠上山」,惜「安土」之難,深索「人類事」。

      本書作者(依文章編排順序排列):蕭舜恩/潘鎮宇/曾達元/蘇婕/許明涓/馮孟婕/張庭怡/陳泓名/姚若潔/徐振輔/林毓恩/何瑞暘/林大利/劉克襄/湯苞/童育園/胡燕倫/黃瀚嶢/方梓/陳議威/游旨价/廖珮岑/廖鴻基/杜盈萱/陳翠玲/林敬峰/胡冠中/李政霖/雪羊/陳姵穎/劉崇鳳/廖昀靖/方秋停/許哲齊/曾琤//陳牖心/李盈瑩/郭彥仁/鄭育慧/古乃方/半覺羊。

    編者簡介

    古碧玲

      自許各界局外人,雜看雜學雜讀,自己思想;生活重心為食物、讀物、植物與藝術。

      先後任職於政經媒體、網路、廣告、基金會等,常用文字傳遞想法、溝通理念,偶寫藝評,更想用植物、畫畫與世界對話。現主編《上下游副刊》。

      著有《請問里山怎麼走?》、《不知道的都叫樹》。

    媒體推薦

    名人推薦

      丁宗蘇(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資系教授兼系主任)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洪伯邑(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尋找台灣味》主編、《台灣話台灣味》臺語Podcast主持人)
      黃宗潔(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共感推薦(以上按姓氏筆劃排列)

      每位作者各自有因著自然、與山海蟲獸「共感」而來的魔力;魔力迸出文字的魅力,讓讀者神遊在敘事場景裡。循著文字,心領神會的,不只是自然環境的改變,更是山海萬物牽起的情感,是自我生命的回望、探問與牽絆。──洪伯邑(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尋找台灣味》主編、《台灣話台灣味》臺語Podcast主持人)

      在閱讀這部環境文選時,我腦中浮現的,是一種蒙太奇馬賽克拼貼畫的樣貌——遠看是人像或風景的圖片,一旦將距離拉近,就會發現有如放大解析度般出現了每格小圖片各自的顏色與形象。閱讀多人合集的趣味亦在於此,儘管每格馬賽克圖片的細節光影是如此迥異,難以盡數,它們卻共構出與這大千世界互動的多重可能、立場與聲音。──黃宗潔(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52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