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齣戲劇公演,引發紅色肅清,藉由一場婚禮偶遇與出土的解密檔案,還原台灣新劇推動者們的真實面貌。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金英夏散文三部曲:《見》、《言》、《讀》 《衣袖紅鑲邊》男主角+「努力派」代表偶像:2PM李俊昊的架上藏書 ★ 對未來感到不安,不太相信自己? 覺得不管再怎麼努力也很難成功?
金英夏散文三部曲:《見》、《言》、《讀》 《衣袖紅鑲邊》男主角+「努力派」代表偶像:2PM李俊昊的架上藏書 ★ 故事就是人,故事就是宇宙 為了看清自己的樣子 為了在精神迷宮中遊蕩的自由 所以我們讀小說!
在歷史迷霧中尋找消聲匿跡的劇人面貌
一九四六年初夏時節,以一堵牆壁展演貧富差距的台灣新劇《壁》,突破一切困難在中山堂上演,觀戲人潮盛況空前,轟動一時,卻因「帶有挑動階級鬥爭的內容」遭到禁演,往後更是全面且徹底的紅色肅清。
長期戒嚴體制下,演出幕後奉獻心力的導演兼演員的宋非我,及其搭檔劇作家簡國賢等相關人員,被迫噤聲,從而不被人們所知或刻意遺忘。
因為一場婚禮的偶遇,追索出隱居的導演宋非我從「無我之境」的表演到寂寞孤獨的晚年;
依據解密檔案,描繪出劇作家簡國賢在歷史長河中走過的斑斑血路;
梳理因為歷史斷裂而不為人知的台灣戲劇運動旗手的真實樣貌。
作者簡介|藍博洲
一九六○年生於台灣苗栗。一九八三年開始小說創作。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曾任職《人間》雜誌,時報出版公司特約主編,中央大學「新銳文化工作坊」主持教授,TVBS《台灣思想起》製作人,東華大學駐校作家。現專事寫作。 出版作品:短篇小說《旅行者》,長篇小說《一個青年小說家的誕生》、《藤纏樹》、《台北戀人》,報導文學《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作家身影》、《台灣好女人》、《消失的台灣醫界良心》、《紅色客家人》、《尋找祖國三千里》、《台共黨人的悲歌》、《愛情像滿天的流星雨》等,歷史報導《沉屍、流亡、二二八》、《尋訪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紅色客家庄》、《麥浪歌詠隊》、《共產青年李登輝》、《天未亮──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1913─1945年》、《白色恐怖》、《消逝在二二八迷霧中的王添灯》、《老紅帽》、《台灣學運報告1945-1949》、《幌馬車之歌續曲》、《春天──許金玉和辜金良的路》、《尋魂》、《尋找二二八失蹤的宋斐如》、《幌馬車之歌》,散文《戰風車──一個作家的選戰記事》、《你是什麼派》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