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〇八年的金融海嘯淹沒了全世界,雷曼兄弟掀起的海嘯破壞了無數家庭,也震垮了世界──整條街的父親幾乎都在下墜,只為了留給妻兒足以維持生計的保險金。
海嘯後餘下的人們,有些人幸運地躲過厄運,有些人沒那麼幸運,只能在變形的社會裡鎮日生活,這些家庭陸續遷徙搬離開傷心地,惡童跟著一群沒有父親的小孩一起歪歪斜斜地摔跤成長,長成街頭巷尾的惡童。
槍響前,他必須找到拯救被告的方法。 一艘遠洋漁船,承載著一樁滅門命案的祕密; 為了找出真相、伸張正義,賭上的可能是整個國家的命運
★ 吳曉樂獻聲朗讀後記〈曾經這世界有她〉 ★ 出道十年,重探初心!小說家吳曉樂以「彷彿考了四次臺大」之力寫就的重磅之作! ★ 回歸教學現場的犀利觀察,細緻重塑新世代教育的學習困局、師生互動與同儕關係。 ★ 世代怎麼複製?親子如何相殺?十年後的現在,是否依然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黑色喜劇系小說家何玟珒第一本小說集,從家族隱私、婆媳戰爭、女體盛服務員間展開曲折離奇的故事,在獵奇與調笑間融合台灣民俗與性別哀歌,創造出共生後的共身烏托邦。
◎電子書附錄作者親自朗讀〈有伴〉 《甜蜜與卑微》如同一部文學紀錄片,洗染鄉愁的慈悲,銘刻你我的成長史。 從小說家個人文學路上的啟程、流轉與歸返中,窺見同代人四十年來的轉折與追尋。
因為走不出對已逝男友王詮勝的思念,黃雨萱試圖用一款可以找到世界上另一個自己的APP軟體,找到另一個與王詮勝相似的男人,但在這張二十年前的照片裡,她卻看到了另一個長得與自己非常相似的女孩。她是誰? 黃雨萱清楚記得,王詮勝當年對她告白時,臉上帶著一切該是如此的篤定微笑,這麼對她說:「打從我第一眼看...
★第23屆臺北文學獎年金大獎獲獎作品! ★女演員鄧九雲至今最精彩的一次文學創作! ★一部讓人又哭又笑的女性生命之書! ★「超乎預期的好看!」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 盛讚
◢獻給所有求愛不可得,卻依然努力的人。◣ 跨性別戀人、人工生殖、多元成家、囤積症⋯⋯ 以「愛」與「家」的變貌,顯影後同婚時代的愛欲群像。 婚約締結不再囿於性別,我們卻仍在愛欲的難題中奮力泅泳: 愛與性是必然?是遊戲?還是叛離? 那些令人欲生欲死的愛,那些渴望圓滿卻扭曲破碎的家⋯⋯
★榮登美國《紐約時報》、法國《世界報》、日本《每日新聞》書評,來自鬼地方的小說家最新長篇。 ★鑽入深秋!告別「夏日三部曲」,陳思宏超越自我,挑戰小說技藝/記憶,任文字在眼裡造風雨。 ★一場出走法國的行旅,於回憶裡拼湊自我,在羈絆中尋覓自由,不只是柏林,巴黎也要叛逆。 ★致敬所有的女孩和LGBTQIA...
「我們想給予愛,卻從未被教導過如何愛人」
屬於台灣的《惡童當街》──
道出金融海嘯後,剩餘一代的失落與成長
一部以死亡看待愛、看顧萬物的本格小說
二〇〇八年的金融海嘯淹沒了全世界,雷曼兄弟掀起的海嘯破壞了無數家庭,也震垮了世界──整條街的父親幾乎都在下墜,只為了留給妻兒足以維持生計的保險金。
海嘯後餘下的人們,有些人幸運地躲過厄運,有些人沒那麼幸運,只能在變形的社會裡鎮日生活,這些家庭陸續遷徙搬離開傷心地,惡童跟著一群沒有父親的小孩一起歪歪斜斜地摔跤成長,長成街頭巷尾的惡童。
《愛是失守的煞車》收錄七篇互通身世和聲息的系列短篇小說,從原有信仰緩慢崩塌,到集體的失能言說──這群惡童成長為大人,有些人於宮廟侍奉神明,有些人投身社會運動,〈煞車〉敘寫受金融海嘯波及欲尋死的父親與青春期的兒子、〈髒黃昏〉中位於曲線圖底部的惡童和家庭、〈你可能會比死更慘〉嫁接卡夫卡變形記式和台式轉世信仰、〈妳是我深夜夜晚的女伶〉裡記憶著沙漠與核爆的母子和情人、〈盜賊的母親〉中餵以文本,生育敘事的AI。小說家以詩的美感經驗,編織時代殘餘下惡童們的故事,將社會變動和小人物的命運一一收納,也將個人的愛和失落、救贖和盼望一一指認。
面臨可能到來的餘生,或是餘生終結的那一瞬間,是否都能藉由給予餘愛,獲得救贖的可能?
作者簡介
曹馭博
西元一九九四年生,東華大學華文系創作組藝術碩士(M.F.A.)。
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新詩首獎,文化部「第四十一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臺灣文學金典獎蓓蕾獎、《文訊》「二十一世紀上升星座:一九七〇後台灣作家作品評選」詩類二十之一、Openbook年度好書獎。
出版詩集《我害怕屋瓦》(啟明,二〇一八),《夜的大赦》(雙囍,二〇二二)。
張惠菁、連明偉專文推薦
宇文正(聯副主編/作家)、寺尾哲也(小說家)、朱宥勳(作家)、朱嘉漢(作家)、林楷倫(作家)、孫梓評(作家)、高翊峰(作家)、畢飛宇(作家)、童偉格(作家)、劉中薇(作家/講師)、蔣亞妮(作家)
跨世代推薦
「曹馭博的小說有非常在地的元素,有圓熟卻不過分賣弄的文字技巧,最奇妙的是,他的運筆思路和文學核心,卻讓人有一種直通世界文壇之感。那種彷彿可以跨越時空、不被地域限制的哲思,正是《愛是失守的煞車》最稀罕的特質。」──朱宥勳
「畸零者、失語者、被棄者……各種寫實主義的本格元素,卻被曹馭博獨樹一幟的美感處理成前所未見的,平衡且不失玩心的美妙滋味。」──寺尾哲也
「詩人曹馭博的第一本小說集,對我們起著詩的作用:搖晃我們,疏離我們,籠罩我們,將我們轉向,插入釘子,拔掉釘子,拆掉鷹架,築起鷹架。這個世界與我們的心智,恐怕不是一篇文章就必定能開啟什麼地,那樣對仗完美。有光照不到的角落,有灰塵能漂浮著抵達的地方。無論到或不到,詩搖晃著我們,讓我們放下傲慢,感受那些灰塵與光,也感受那歪斜、對不準、混沌的一切。」──張惠菁
「詩人的第一本小說集,已然自成風格,展現驚懼的抒情,演繹尖銳的批判,深沉表達對於愛與罪的同等寬容。祝福在此,一如審判,我們勢必會在小說之中,裁決生命存乎片刻一如恆久的清白。」──連明偉
「馭博的文字纖細敏感,幾個字就能輕易挑動情緒,故事裡的小人物急遽悲傷,喑啞無聲,詩意的文字安靜地將命運帶往壓抑無淚的暗處。救贖是期待,也是妄想。詩人溫柔的筆觸與心,卻是愛的展現。」──劉中薇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