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事實歷史小說
0 篇書評

反事實歷史小說

黃錦樹小說論

  • 出版日期: 2023/12/05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8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3745056
  • eISBN: 9786263744967
  • 字數: 154,700
紙本書定價:NT$ 580
電子書售價:NT$ 40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當日本的巴赫金專家與黃錦樹相遇,將會擦出什麼火花?
從敘事學走入政教與種族政治的馬來半島
北岡誠司教授自認「失了魂般的呆住半晌,一腳踩進了這個未知的領域」
展開「虛擬史/替代史/反事實史」的黃錦樹小說閱讀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10

    畢飛宇在各大學講授小說的講稿。以小說創作者的視角,探討中西小說經典,從小處解構偉大作品的精髓,譬喻幽默,見解高妙

  • 電子書: NT$ 336

    知名學者史書美繼《反離散》之後最新力作 探索台灣在地論述的跨界思維與實踐

  • 電子書: NT$ 377

    本書是賴俊雄教授為華語文學界所撰寫的專著。縱論當代文學研究主要的理論現象、大師巨作,以及最重要的,文學理論與其他人文學科的互動方向。賴教授是臺灣英美文學領軍者之一,致力理論研究多年,在新作裡他不僅介紹晚近西方學界眾聲喧譁的流派,同時思考立足臺灣的我們與世界理論對話的可能。……此書可謂多年來僅見的大型...

  • 電子書: NT$ 442

    劉吶鷗的視覺化小說為何會從台灣登陸到上海租界? 穆時英如何運用小說視覺化表述,表現上海貧富懸殊的半殖民地處境? 張愛玲又如何以這種方法對傳統和現代中國做出觀察與反思?

  • 電子書: NT$ 280

    本書從三大方面分別列舉了《紅樓夢》女性角色的移動動機而各作闡述,而無論是被動的流離、主動的出遊,甚至是被用以作為男性遺民的代言,其背後都可歸納至同一個目標--以書寫達成記憶。在寫作/口述的當下,她手中的筆以及說出的語言便不再只是形而下的物質和溝通媒介,甚而可以昇華為擁有形上神性,以救贖那些不被記憶的...

  • 電子書: NT$ 266

    《文藝春秋》是由十一則生命史組成的長篇概念小說。以連環的臺灣創作者群像或曾深具影響的文化產品為題材。展現政治、語言、認同到文學、電影、音樂、漫畫等文藝創造的累積與斷裂,豐厚與荒蕪,以虛構層層逼近真實,繪成臺灣精神史。

  • 電子書: NT$ 260

    在大約一年的時間內,透過電子郵件,作家吉奈向艾諾提出關於寫作的提問。 從說明自己對於寫作形式的探索,談到身為階級「叛逃者」的罪惡感;從如何看待文學,談到她想寫下現實的慾望;從描述自己喚醒記憶的方式,談到人們對精神分析之於寫作的誤解;從每本作品各自的成書過程,談到她的日記與訂定寫作計劃的方法;從她對超...

  • 電子書: NT$ 618

    .醞釀20年,論說近百年來台灣新詩發展史的磅礡巨作! .破除新詩史四大迷思,以創新性、典型性與影響性作為選詩入史標準。 .逾40萬字,收錄超過200張珍貴照片。

  • 電子書: NT$ 377

    檢視與分析百年來西方文學知識的引進、翻譯和探討, 如何從清末的「西學東漸」, 經殖民、冷戰與解嚴, 形塑了當前外文研究的建制與發展。

  • 電子書: NT$ 435

    普通讀者,不同於批評家和學者。……他讀書,是為了自己高興,而不是為了向別人傳授知識,也不是為了糾正別人的看法。──〈普通讀者〉   一個人能給另一個人提出的關於閱讀的唯一建議,就是不要聽取任何建議,只須依據自己的直覺,運用自己的理智,得出屬於你自己的結論。──〈我們應當怎樣讀書?〉

  • 出版日期:2015-10-14
    電子書: NT$ 312

    五四時期以來的女性作家群體在動盪、新舊交替的過渡大時代中,銘刻出男女人物在社會變革中有關愛情婚姻、歷史使命、政治關懷、文化觀照、社會銘刻,乃至哲學生命的反思和內在深層心理情感等課題。本書所探討的蕭紅、張愛玲、淩叔華、廬隱、石評梅等人,各以其不同的女性敘述和身體書寫為中國現代文學敲擊出遙遠而哀寂的……

  • 詳細資訊

    本書是日本學術界公認巴赫金與敘事學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學者──北岡誠司(1935~2019),晚年鑽研馬華作家黃錦樹與小黑的重要成果。這批未結集的遺稿,在他生前發表時已受到日本學界矚目。今由學者黃英哲與高嘉謙教授主編策畫,整理翻譯成中文,以饗中文世界的讀者。

    北岡誠司教授年少在東京外國語大學攻讀俄語,其後在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攻讀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除了理論研究,還精通英語、法語、德語,自身除了巴赫金研究專著,同時也翻譯巴赫金的專著,同時尋找能夠實踐敘事學研究的分析文本。從2012年開始到2019年去世前,他專注於黃錦樹與小黑的小說研究,一共發表二十四篇長短不一的黃錦樹研究論文與一篇小黑研究。

    北岡誠司教授的黃錦樹作品論,運用敘事學的看家本領,遊走中文、日文和英文版本,對黃錦樹小說敘述方式和若干細節、用典都展開非常細緻的挖掘,每每能進入「背景」的深處,針對單一作品做細緻的分析。這等論述與研究特點,在現當代華文作家裡,僅有魯迅和張愛玲有此待遇。

    黃錦樹虛實複合的「反事實歷史小說」,為馬華文學、臺灣文學的閱讀和研究,開啟了一扇窗。
     

    作者簡介

    北岡誠司(1935~2019)

    東京大學大學院(台灣稱之研究所)比較文學比較文化研究科學分修。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化符號論。奈良女子大學名譽教授。日本學術界公認為巴赫金研究與敘事學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學者,自2012年起至2019年去世前,專注馬華作家黃錦樹與小黑研究。

    主要著作有《巴赫金:對話與狂歡》(現代思想冒險者們10,講談社,1998)(簡體中文版魏炫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主要翻譯作品有巴赫金《語言與文化的符號論》(原題為《馬克思主義與語言哲學》,新時代社,1980),V. V. 伊凡諾夫、V. N. 托普洛夫著,北岡誠司編譯《宇宙樹‧神話‧歷史敘述:莫斯科‧塔爾圖文化符號研究社團論集》(岩波現代選書,岩波書店,1983),巴赫金《小說的時空間》(新時代社,1987),弗拉基米爾‧雅可夫列維奇‧普羅普著,北岡誠司、福田美智代譯《故事形態學》(符號學實踐叢書10,水聲社,1987)等。


    編者簡介

    黃英哲

    日本立命館大學文學博士、關西大學文化交涉學博士,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人,現任日本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部暨大學院中國研究科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台灣近現代史、台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文專著有《「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漂泊與越境:兩岸文化人的移動》。日文學術著作多部。

    高嘉謙

    台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成果曾獲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中研院年輕學者著作獎。著有《馬華文學批評大系:高嘉謙》(2019)、《遺民、疆界與現代性:漢詩的南方離散與抒情(1895~1945)》(2016)、《國族與歷史的隱喻:近現代武俠傳奇的精神史考察(1895~1949)》(2014)。近期主編《南洋讀本》(2022,與王德威合編)、《馬華文學與文化讀本》(2022,與張錦忠、黃錦樹合編)等。


    譯者簡介

    張文聰

    名古屋大學日本文化學博士。現為德明財經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日文組助理教授。1985年台灣南投出生。成長於港都高雄。大學負笈北上,在台北打滾。譯有:北村稔《中國共產黨一百週年的真實》(財團法人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2022)。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1
    試讀